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3471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docx

天津市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一节神奇网络初体验

(一)(P62-66)

1、了解互联网

2、学习启动浏览器和输入网址

教学重点

网址的输入

教学难点

网址的输入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配套光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教师小结

 

反馈练习

自然过渡

 

一、走进互联网

 

二、网上游宝岛

 

三、怎样收藏网站

 

四、怎样使用收藏夹

 

三、小结

 

四、练一练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和大家一起感受网络的神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读新闻、查资料、看电影、听音乐、购物、学习和交流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

和游学团的同学们一起,体验一下这个神奇的互联网吧。

1.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由许多计算机通过网线及网络设备等连接而成的全球性网络。

2.互联网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强大。

很多政府机构、学校、企业企业和商家等都将自己的信息或产品发布到互联网上,这使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

1)你知道那些网站?

网站内有什么精彩内容?

2)了解学校网站,看看都有那些内容。

学校网址:

搜索天津市宝坻区小学

过渡:

在互联网上我们不仅可以看自己,还可以到你想去的地方看一看。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使用浏览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它访问互联网上的网站。

1.启动LE浏览器

双击桌面上LE浏览器图标,打开浏览器窗口。

2.输入网址

1)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需要访问网站的地址。

如:

2)单击地址栏右侧箭头按钮或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浏览器就会在互联网上找到这个网站,并把内容显示出来。

所有的网站都有对应的网址。

举例:

新浪网的网址、凤凰网的网址等等。

1、启动IE浏览器

2、打开收藏夹

3、添加到收藏夹

4、输入网站名称

5、将网址加入收藏夹

1、打开收藏夹

2、打开你的收藏的文件

 

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内容?

教师总结也可学生总结。

快速登陆网站进行浏览。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学生分别进行回答互相补充

 

也可让学生总结

 

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1、充实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们感受网络在工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课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掌握认识网络知识,学会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不仅仅简单强调操作技能,而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是简单地是如何做,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如何要这样做。

  

2、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精神:

  

本课没有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课堂的“傀儡”,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给学生创造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取消“一言堂”的做法,把课堂看成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展的天堂。

  

3、优化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把谈话、讲授、启发、引导、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充分满足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优化教学形式:

  

本课是一节上机实践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直观与学生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二节海量信息靠搜索(P67-71)

1、了解常见的搜索引擎

2、怎样使用搜索引擎

3、掌握保存文字、图片、音乐等方法

教学重点

网址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网址的输入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配套光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教师小结

 

反馈练习

一、自然过渡

 

二、了解常见的搜索引擎

 

三、怎样使用搜索引擎

 

四、怎样进行分类搜索

 

五、保存网页

 

六、小结

 

七、反馈练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浏览网页,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怎样使用搜索引擎浏览网页。

常见的搜索引擎有:

1.XX搜索引擎。

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谷歌搜索引擎。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支持多语种搜索,它拥有网站、图像、新闻组和目录服务等多种资源的查询。

3.必应搜索引擎。

微软公司推出的全新搜索引擎服务。

4.展示常用的搜索引擎。

1.输入网址

2.输入关键字。

举例说明

3.显示搜索结果

4.查看具体内容

 

1.什么是分类搜索?

如你搜索的是网页、图片、还是音乐或者是视频等等。

2.使用XX进行分类搜索的基本方法。

很多精彩的内容,如美妙的文章、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和精彩的视频等。

如何将这些精彩的内容保存下来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以便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

1.保存文字

1)选中文字

2)复制文字

3)粘贴文字

试一试:

网上找一篇文章把它保存的文档中。

2.保存网页上的图片

1)通过搜索的方式找到自己需要的图片页面。

2)在需要保存的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图片保存命令。

3)选择保存图片的位置,单击保存按钮。

试一试:

将一首歌曲保存到计算机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知识,概括起来一共有一下几点:

1.了解和掌握搜索引擎及使用方法。

2.分类搜索的方法。

3.保存网页内容的方法。

保存网页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学生分别进行回答互相补充

 

也可让学生总结

 

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网络,不仅仅给了孩子一个环境、资源,更多的应该通过网页,交给孩子工具、引导。

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考支持;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习工具;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发言的平台。

这些东西,并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而不仅仅是看看老师提供的资源,看看老师安排好的素材。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三节电子邮件会收发

(一)(P72-74)

1、学会申请邮箱。

2、学会查看电子邮件。

教学重点

学会建邮箱

教学难点

学会建邮箱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反馈练习

 

一、导语

 

二、了解什么是邮箱。

 

三、怎样申请邮箱?

 

四、怎样查看电子邮件?

 

教师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怎样使用搜索引擎浏览网页及怎样进行分类搜索、保存网页。

本节课我们学习怎样申请邮箱和怎样查看电子邮件。

1、什么是邮箱?

(见课件1)。

2、什么是电子邮箱?

(见课件2)。

目前,很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电子邮箱,如网易、新浪和搜狐等。

只需进入这些网站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资料,便可以为自己申请一个电子邮箱地址。

下面看老师怎样申请个人邮箱。

1、登陆网易电子邮箱首页

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网易电子邮箱网址(

1)进入注册界面

单击首页上的“注册按钮,打开电子邮箱注册网页,在注册邮箱类别中,选择“”注册字母邮箱”,这样我们就可以注册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了。

3)输入电子邮箱注册信息

A.在用户名栏输入你想使用的用户名(具体要求参考网站规定的用户名规则)。

接下来,在该页面中输入密码和验证码等信息。

B.阅读该页面下方的邮箱“服务条款”,如果没有异议,单击“立即注册”

按钮后,系统会提示电子邮箱注册成功,并将自动登陆到此邮箱。

电子邮箱申请成功后,即可以通过它收发电子邮件了。

下面我们来学习怎样查看电子邮件。

1、登陆电子邮箱

1)在IE地址栏中输入网易电子邮箱网址(./),按键盘上的“Enter”键打开电子邮箱登陆界面。

2)在网站主页依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录”按钮,进入到自己的电子邮箱。

2、查看电子邮件

1)登陆电子邮箱后,单击左侧列表中的“收信”按钮,右侧窗口中显示已收到的邮件列表。

2)单击发件人电子邮箱地址或邮件主题,便可以打开该邮件进行阅读。

当邮件列表中有未读邮件时,收件箱名称后面会显示未读邮件的数目。

同时,邮件列表中的未读邮件主题会加粗显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学生分别进行回答互相补充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收发电子邮件》一课主要是在掌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使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箱,通过交流电子邮箱的体会,从而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技能。

一、反思课堂教学

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学生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时,很多学生忘记了自己的邮箱用户名或密码,从而导致无法登陆自己的电子邮箱,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够正常登陆,并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

虽然在申请时再三强调用户名和密码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疏忽了,所以部分学生没能在课堂上完成收发电子邮件的教学内容,只能把内容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发送电子邮件到老师的邮箱,从而达到检查作业的效果。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现在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

这其实也给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问题。

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去责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

正如本节课,由于部分学生无法登陆邮箱,所以课堂有点骚动,学生都在议论登陆不了邮箱,所以导致部分学生的本课教学内容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这是我在本节课中没有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本课闪光点

虽然在本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也有其闪光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成功的体验,而且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激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三节电子邮件会收发

(二)(P75-80)

1、熟悉发送普通电子邮件的方法。

2、熟悉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方法。

3、熟悉附件下载的方法。

4、怎样用网盘保存附件。

教学重点

发送普通电子邮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怎样用网盘保存附件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反馈练习

 

小结

 

一、导语

 

二、怎样发送普通电子邮件

 

三、怎样发送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四、怎样将附件下载

 

五、怎样将附件中的文件分类保存到网盘中

 

六、学一学

 

下载并保存附件

总结学习方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申请邮箱和怎样查看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怎样用网盘保存附件的方法。

1、首先认识一下什么是电子邮件。

(登学校邮箱观察)

2、用学校德育处的邮箱给学校邮箱发送一封电子邮件。

具体方法:

1.打开写信页面。

2.输入电子邮件内容。

3.发送电子邮件。

4.查看已发送的电子邮件。

1、书写电子邮件正文

2、添加附件

3、发送电子邮件

1、查收电子邮件

1)登录到自己的电子邮箱,单击左侧列表中的“收件箱”按钮,打开收件箱中的电子邮件列表,进入“收件箱”页面。

2)单击要阅读电子邮件的主题,进入到电子邮件正文页面。

2、查看附件

1)在附件列表显示该电子邮件的附件文件名称。

2)如果附件中是图片文件,单击右侧的“查看附件”,在正文下面显示该图片的预览模式。

3、下载附件

1)将鼠标移动到某张需要下载的照片缩略图片上,邮箱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操作浮动条”,单击“下载”。

2)在浏览器状态栏上方弹出一个“保存”工具条,单击“保存”右侧的下拉列表,选择“另存为”。

3)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单击左侧的文件夹列表,选择附件要保存的文件夹,单击“保存”按钮开始下载文件到指定文件夹。

1、打开电子邮件

2、附件保存到网盘

1)将鼠标移动到需要保存的附件上,在弹出的“操作浮动条”上单击“存网盘”。

2)在“保存到网盘”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选中的附件保存到网易网盘中了。

用电子邮件附件直接发到网盘中的文件。

可以将保存到网盘中的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送给同学们分享。

发送时选择需要发送的文件,单击“更多操作”按钮,选择“发送”命令,电子邮件系统自动切换到写信页面后,按照前面介绍的方式书写电子邮件内容放发送即可。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简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学生谈收获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本课是在前一课学习申请电子邮箱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电子邮箱和电子邮件有进一步的认识。

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使用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箱,通过交流电子邮箱的体会,从而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操作技能。

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学生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时,很多同学都忘记了自己的邮箱用户名或密码。

尽管在《申请电子邮箱》时,再三强调用户名和密码的重要性,并且也预想到了这种情况,还让学生将自己申请的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逐一进行了登记,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因为记录错误,而无法正常登陆到电子邮箱,从而导致没能在课堂上完成收发电子邮件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学生我让他们重新进行了注册,来不及收发电子邮件的学生让他们在家里完成发送电子邮件到老师的邮箱,从而达到检查作业的效果。

现在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这其实也给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问题。

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就去责怪学生不好好听,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来吸引学生。

正如本节课,由于部分学生无法登陆邮箱,所以课堂有点骚动,导致部分学生的本课教学内容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怎样应对?

这是我在本节课中没有把握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虽然在本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也有其闪光点——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成功的体验,而且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与激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四节穿越时空来对话

(一)(P81-83)

1、学习怎样注册QQ账号。

2、学习怎样添加好友方法。

3、学习在线沟通方法。

4、学习文件传输方法。

教学重点

注册方法

教学难点

传输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小结

 

反馈

一、导语

 

二、注册QQ账号

 

三、添加好友

 

四、在线沟通

 

五、文件的传输

 

六、小结

 

七、课堂反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发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怎样用网盘保存附件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怎样使用QQ进行沟通。

 

过渡:

要想和远方的朋友在线及时聊天,需要安装一个即时聊天软件。

目前很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即时聊天软件,如QQ和微信等。

只要双方将这些软件安装到计算机或相应的网络设备上,并注册一个自己的账号,就可以在线聊天了。

首先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安装和使用QQ软件的方法。

1、安装QQ软件

1)首先登陆到QQ主页(搜下载QQ),下载QQ聊天软件。

2)双击QQ软件安装程序,在打开的安装窗口中单击“立即安装”按钮,将QQ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上。

2、注册账号

1)启动QQ程序,打开QQ登陆界面,如图3-4-1所示。

2)单击“注册账号”链接,打开QQ账号注册页面。

3)按要求输入各种信息后,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相关服务条款和隐私政策”复选框,如果需要开通QQ空间,需要勾选“同时开通QQ空间”复选框,如图3-4-2所示。

4)单击“立即注册”按钮,系统提示申请成功后,系统提供的QQ号码就是注册肯定QQ账号。

同学们应该牢记QQ号码及登陆密码,方便以后登陆使用。

注册QQ账号的目的是为了在线交流,跟谁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我们找几个好友,需要先将对方添加为自己的QQ好友。

那么怎样添加对方为好友呢?

1、打开“查找”对话框,打开QQ主界面,单击下面的“查找”按钮,打开“查找”对话框。

2、通过QQ号码查找好友

1)在“找人”界面的文本框中输入对方QQ号码,单击“查找”按钮。

2)系统会自动搜索该QQ账号,并将其显示在搜索结果中,如图3-4-3所示。

3、添加好友

1)单击“+好友”按钮,这样对方QQ账号会收到一个“验证消息”对话框,如图3-4-4所示。

2)对方单击“同意”按钮后,双方便建立了好友关系,对方QQ号码就可以显示在好友列表中。

添加好友后,同学们就可以在QQ上和好友在线交流了。

具体方法:

1、打开聊天窗口

在QQ好友列表中,双击需要交流的好友头像,打开聊天界面。

2、输入文本信息

在下方的输入窗口中输入文字信息,单击“发送”按钮,将输入的文字信息发送到上面的交流内容显示窗口中。

此文字信息会同时发送到对方QQ上,对方双击QQ头像即可查看交流内容,如图3-4-5所示。

发送内容也可是表情符号、图片、语音和音乐等信息。

使用QQ交流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文件发送给对方。

这就是文件的传输。

具体方法是:

1、选择发送的文件

在QQ聊天界面中单击“带箭头文件”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列表中选择“发送文件/文件夹”命令,打开“选择文件/文件夹”对话框。

2、选择要发送的文件或文件夹并单击“发送”按钮。

1)选中的文件将显示在聊天窗口中,如图3-4-6所示。

2)对方单击“接收”按钮,选择保存文件的位置后,文件开始传输,传输完成后即可将文件保存到对方的计算机中。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个方面的知识,谁能说一说?

(1、学习怎样注册QQ账号。

2、学习怎样添加好友方法。

3、学习在线沟通方法。

4、学习文件传输方法。

课堂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例子密码lxz391274love

 

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学生谈收获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本次教学,是在调研了我校五年级学生QQ软件使用的情况与熟知度,并开展了针对该软件的相关功能的探究活动后进行的(学生使用QQ率超过24%,知晓率85%),希望能为信息科技网络知识教学课堂研究提供值得探讨、利用、褒贬、借鉴的些许经验与教训。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四节穿越时空来对话

(二)(P84-85)

1、学会安装微信软件

2、学会在微信做好交流

教学重点

注册方法

教学难点

传输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小结

 

一、导语

 

一、安装微信软件

 

二、添加好友

 

三、微信好友交流

 

四、发送照片或视频

 

五、网络安全知识

 

教师总结

上节课用QQ进行沟通。

除了QQ可以进行交流以外,其实还有一种比它还要方便的聊天工具,那就是微信、启动QQ和飞信等。

移动聊天指在智能移动设备上安装移动端聊天软件,同时,这些移动设备还需要通过wi-fi或移动运营网络连接到互联网,移动端聊天软件中的用户就可以和好友进行在线交流了。

一、怎样安装微信软件

1.在手机端打开安卓市场或登陆苹果终端设备的APPstore

2.输入“微信”关键字后,系统会自动搜索相关程序,并显示在该界面中。

3.单击“安装”,即可将微信安装到移动终端设备上。

二、注册账号

使用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时,微信会给这个号码发送验证短信,将短信验证码填入注册页面即可。

以后这个手机号码就是你的微信登录账号了。

三、添加朋友

1.点击“微信”图标即可启动微信程序。

2.切换到“通讯录”标签,进入“通讯录”界面。

3.单击“人头加号”按钮,进入“添加朋友”界面。

4.在搜索框中输入好友的微信账号或手机号码或QQ账号,即可搜索到其微信账号。

四、和微信朋友交流

1.在通讯录界面选择需要聊天的好友,进入到信息界面。

2.输入文字信息后,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将信息发送到对方微信中。

3.语音聊天时,单击输入框左侧的语音按钮,进入到语音聊天模式。

4.按住“按住说话”按钮,然后对着话筒说话,说话完毕,松开按钮即可将语音发送给对方。

1.打开通讯录中好友的图标,点击发送信息,然后点击右下侧“十字”图标,选择图片,点击,选择要发送的照片点击发送即可。

2.视频的发送基本上和图片一样。

1.警惕陌生人。

2.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3.保护好自己的密码。

4.多向老师朋友请教。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

调动起学习本课的兴趣。

 

看教师演示,听教师辅导。

可以和老师互动。

 

学生反馈给老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课堂学习理论知识,家里进行操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了就能用,用了才能熟。

信息课就是这个特点,脱离实际的东西很少,遗憾的是学校的网速太慢了,同时上网谁也不许动。

影响学生练习和交流。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第三单元第五节网络空间自己创

(一)(P86-91)

1、学会在互联网上“安个家”。

2、学会在网上写日志。

3、学会评论、转载别人的日志。

教学重点

开通QQ空间

教学难点

写日志和评论日志

教学方法

演示、操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授

 

小结

一、导语

 

一、打开QQ空间。

 

二、网上写日志

 

三、发布相册

 

四、发送照片或视频

 

五、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