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62052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docx

七年级上语文第次素质检测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素质检测

班级姓名学号

一。

积累和运用(15分)

1、请你根据拼音的提示,规范、端正地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téngjièsāobèng

紫()萝训()()扰()溅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5分)

玲珑透可望不可问心无天撼地瘦骨峋

3、按课文默写。

(4分,每小题一分)

(1)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2),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例句:

时间好比一条无形的河流,它无声地流过每一个人的身旁;

时间好比。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12分)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0.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这是为什么?

(3分)

11.“父亲”对“我”脱险起到什么作用?

(3分)

12.文章最后一段中,你认为哪句话哲理性较强,是这段的中心所在?

(3分)

13.你从选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3分)

(二)

红花草(15分)

也许因为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

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

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

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

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喂得像红玛瑙,真美。

然而,我对红花草的喜爱,还不单因为那如火如荼的生命力,更在于那朴实、崇高的情怀。

数九隆冬,万物萧疏,红花草却冲风冒雪地生长着,她的生命何等蓬勃!

春暖花开,百花争艳,红花草又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扎根成长,她的品格何等谦逊!

暮春将临,落英缤纷,红花草更到了全盛时期;这时,她的花蕊深蕴着醇香,香气弥漫,空气好像渗进了糖丝,使无数蜜蜂为之癫狂,终日绕着她采蜜。

驰誉中外的“紫云英蜜”,就从这时开始萌出那琥珀色的柔光。

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

红花草,活着,敢斗残冬,无意争春,一心为美好的生活酿蜜;死时,默默无怨,死得其所,给永恒的土地再添厚肥。

是的,红花草不名贵,不浓艳,也难入观赏之林。

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1、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

(3分)

2、红花草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质分别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 )(3分)

A.由远及近时间顺序B.由外到里空间顺序

C.由近及远时间顺序D.由里到外逻辑顺序

4、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

(3分)

 

3、红花草的一些品德与人类的哪些崇高品格相似?

完成下列表格。

(6分)

红花草

人类的崇高品格

①敢斗残冬

②无意争春 一心酿蜜

③死得其所 给土增肥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3.从语录中看,孔子认为学习的快乐在于_______________。

  4.从这几句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

这种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是否矛盾?

    5.从这几条语录看,孔子认为,一个人可以所有人那里学到东西,因为如果别人比自己优秀,那么 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有缺点,那么___________。

   6.以上四条语录中,现在仍有生命力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40分)

同学们,初中生活已在你面前展开,你的感受怎样?

从小学跨进中学,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环境、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本、新的课堂、新的学习方式……请以“新的”为题,就你感受最深的方面,补全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初一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1、藤诫骚迸

2、撼嶙

3、

(1)螣蛇乘雾

(2)青山郭外斜。

(3)烈士暮年

(4)禅房花木深。

4、略

5、略

 阅读理解

(一)

10.这是脱险后的自慰,对父爱的体验和感激,战胜困难的自豪等的泪水。

11.鼓励、引导“我”,让“我”有自我脱险的勇气和信心。

12.“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13.做任何事都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达到目的。

首先要有勇气和信心,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就一定能克服。

参考答案:

1、以物喻人、托物言志

2、A

3、①勇敢 ②默默奉献 ③舍己为人

4、但,她那火苗似的不熄的生命,所需极少贡献殊多的无私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三)1.孟子大学中庸2.不断学习、复习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4.学习他优点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

5.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6.略

 

阅读理解

(二)

14.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

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

(意近即可) 15.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

16.相同之处是:

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

不同之处是:

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17.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阅读

(二)

草莓(12分)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

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不见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丫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生意□□,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

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

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

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

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发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或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了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禀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觉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绪,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

它虽然曾经使人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18、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空格中。

(3分)

依次是:

19、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3分)

20、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3分)

21、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3分)

理解(三)

18、“盎然”“酣然”“依然”

19、夏意正浓或生意盎然。

 

20、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21、青春年华

  

二、阅读

8、《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家。

  9、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论语A、lúnB、lùn

  

(2)不亦乐乎A、lèB、yuè

  10、写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11、选出下列“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

  C、择其善者而从之D、死而后已

  12、上面文段中有关学习态度的句子有:

  。

有关学习方法的句子有:

  。

  13、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

  14、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15、说明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16、阐述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17、正确对待知与不知的句子是。

  18、关于虚心求教,博取众长的句子是。

  19、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

  20、关于儒家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2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通读通读通读

  22、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

(一)7、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家丘仲尼春秋

  教育9、AA10、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A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5、温故而知新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8、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9、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说悦yuè女汝rǔ知智zhì22、略

第十课《<论语>十则》答案:

  

(一)1、略 2.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春秋、思想家、教育家 3.⑴通“悦”,愉快⑵怨恨,心里不满⑶这里指新的理解与体会⑷迷惑;危险或疑惑⑸凭什么⑹记住⑺采纳,听从 4-7.略 8.依次是:

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顺接、表顺接 9.略 10.略 11.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下。

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意思相近即可 12.略 13、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14、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 15、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

 1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1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大难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

意思相近即可。

(二)1.⑴代所学知识⑵代孔文子⑶代学习所得 2.AB。

(三)1.孟子大学中庸2.不断学习、复习3.温故知新经常学习的人不会矛盾只要虚心学到处都有老师。

4.学习他优点自己也有的就反省自己。

5.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6.略

二、文言文阅读(8分)

走进《童趣》,和作者一起体会物外之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分)

(1)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项为之强

7.翻译: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分)

8.“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

(2分)

9.简述文章中叙述的一件趣事,并谈谈感受?

(2分)

文言文阅读:

6、

(1)睁大眼睛

(2)强通“僵”,僵硬。

7、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

8、细察

9、略

第十课《论语》十则

  

(一)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2.填空: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原文填空:

  ⑴,不亦说乎?

  ⑵,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

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⑴学而时习之() 

  ⑵人不知而不愠()

  ⑶温故而知新() 

  ⑷学而不思则罔()

  ⑸敏而好学()  

  ⑹学而不厌()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

  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⑴学而不厌  古义:

     今义:

  ⑵是以谓之“文”也  古义:

     今义: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

“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目的?

  

  

  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13.《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

  

  14.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15.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1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

该如何理解?

  

  

  17.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是哪则?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_________________

  

  

  19.孔子曾说过: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

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

  

   

(二)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

“默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