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docx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讨论题
1、材料:
信用,一个古老的名词,意即言必信,行必果,遵守诺言。
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还考验着人们以经济需要为目的的诚实、守约的能力。
个人信用制度在2000年前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
2000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开通个人信用联合诚信服务系统,成为我国第一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城市。
悄然建立的个人信用制度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首先,在观念上,从“无债一身轻”变成“借钱也光荣”,因为只有信用良好的人才能借到钱;其次,还可以促进人们知法、守法,因为守法、守信比任何一次可以获得暴利的机会都重要。
并且,个人信用制度还是一种资源,一旦你有不良的信用记录,别说向银行借钱,可能连房子都租不上;反之,你就能以自身的良好信用来抵押获取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
这种奖惩分明的制度为公民指明了经济活动中的社会道德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影响力比"善有善报"的传统观念更强、更实用。
请分析:
(1)“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儒家要求修身的内容,今天在信息社会里,需要有经济利益来保证,你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退步?
(2)比较一下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和西方人的信用观念的异同?
(3)如果没有信用制度的约束,你认为仅靠人们的自觉,能做到诚实、守信吗?
二、作业题
1、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2、联系实际谈一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
一、教学目的
阐明道德产生发展的过程、本质和功能,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和人类道德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联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3、大学生诚信问题和诚信教育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结合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时数:
4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什么是道德?
从字源上来看,“道”本意为街道,引申为规则、规范、原则。
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说:
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
“道德”二字连用,意为按照规范、原则办事,对内使自己有所得,对外使他人有所得。
故道德意味着牺牲,意味着奉献。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
“道德之所以有如此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牲。
”老子也说过:
“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欲有;既已与人,己欲多。
”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是如何产生的呢?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是人先天就有的,是与生俱来的,它能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中国古代的孟子如是说;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是从上帝或神的启示中引申出来的,是神或上帝指示圣人制定出来的行为规范,如西方的宗教伦理学家和我国西汉时的董仲舒如是说;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追求幸福的欲望,能满足这种欲望的行为,使人感觉快乐,就是善,不能满足这种欲望的行为,使人感觉痛苦,就是恶,故道德来自于人的感官享乐,如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如是说;还有一些思想家,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简单的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同动物的本能进行比较,认为人的道德不过是动物本能的直接继续(如大雁、斑马、天鹅所为);我国东汉时的思想家王充则认为:
物质生活状况决定人的道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但现实生活中,并不乏为富不仁的任何现象,故他们的看法都有局限性,都没有科学地说明人类道德的起源问题。
1、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
道德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又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
道德的发生,除了人类社会对它的渴望之外,再没有更合理的理由。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人类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其最根本的形成动因,就在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秩序。
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二:
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是人本身的生产。
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
在人的所有的活动中,最伟大、最有价值,也是真正把人和动物严格区分开的,就是人的劳动。
劳动不但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出社会,创造出社会关系,创造出人的道德。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首先,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
道德是人的道德,人作为道德主体,不是一下子生成,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一,劳动是猿人的形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根本变化,形成了人的手、足、大脑、和感官,为人成为道德主体创造了自然条件;其二,劳动使本来孤立的个人联系起来,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关系,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创造了社会条件;其三,劳动使人的意识得到发展,逐渐萌发出人类最初的意识、语言和交往。
意识、语言和交往丰富和发展了原始人的生活和活动,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奠定了主客观条件。
其次,劳动创造了对道德的需要。
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分工和协作,劳动活动越复杂,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越多,就需要一种性的东西来维持劳动过程,这就是风俗习惯和后来的道德。
再次,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随着劳动的发展,劳动产品的剩余,使得原始人产生了利益观念和追求,利益的追求又把自然差别和分工变成了社会的差别和分工,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推动着道德的产生,而且也产生了人们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再看人本身的生产。
主要是人的婚姻形式的变化。
人类的婚姻形式经历了从乱伦杂交到班辈婚,再到族外婚、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的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恰恰说明了人类的自我意识的深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婚制的变化,是维护氏族内部稳定、加强团结的需要,也是巩固同外部联系的需要。
所以,禁止氏族内部通婚,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规范之一。
除了这两个方面,围绕着原始人既原始氏族的生存和发展,原始人在这一时期还幻想和制定出无数的图腾偶像、风俗、礼仪甚至禁忌、巫术,这些在原始氏族中,起到了原始道德规范的作用。
它们借助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着规范和制约。
所以,在道德的起源过程中,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2、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在人类历史上,社会经济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与这两种生产关系相适应,,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道德:
一种是统一的社会道德,包括原始社会的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和在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而形成的全人类的道德;另一种是对立的阶级道德,包括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和奴隶主的道德、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道德,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道德与资产阶级道德。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恩格斯指出: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
”这种利益作为道德的直接根源,决定着人们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理解和调整。
原始公有制的经济,必然产生统一的社会利益,道德以风俗习惯这样的最初形态自发的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把个人利益从属于氏族部落的利益;在阶级社会,经济关系将人们分成两大对抗集团,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利益是从属于阶级经济地位的利益,从而造成阶级利益与阶级利益、阶级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分裂与对立,体现出道德的阶级性。
其三,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当旧的经济关系日益腐朽,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形成时,旧的道德关系也必然日益衰微,新的社会道德关系随之日益兴起。
一旦旧的社会经济关系完全被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取代,新的社会道德关系便会或早或迟的取代旧道德而居于社会的统治地位,决定着新时代整个社会的道德面貌。
因此: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起作用的,以善恶为标准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历史发展
人类发展史上,共出现了五种社会经济关系,相应的经历了五种社会类型,道德的发展也出现了五种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共产主义道德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人类道德的发展总体上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往前发展的。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对人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是扬弃,必将随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三、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当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起来,并力图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时,由这种新的经济关系所产生的道德便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同旧道德进行顽强的抗争,向人们表明维护旧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恶的、不正义的,促进和推动新的经济关系取代旧的经济关系则是善的、正义的,从而为新的经济关系进行辩护,并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方式唤起人们为消灭旧的经济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关系而斗争。
当新的社会经济关系确立起来,并建立了相应的政治制度以后,由它所产生的道德便不仅为这一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辩护,而且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原则规范体系,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和促进新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当这种经济制度走向衰亡,并逐渐或已经为更新的经济关系所取代时,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心理和习惯,同新的道德进行抗争,以阻碍新的经济关系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迄今为止,历史上所出现的每一种道德类型都实际上已走过了这条道路,经历了这种演变。
其次,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人们的道德面貌如何,常常影响着他们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
这是由于,人们的劳动和其他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当一种道德观念为人们接受之后,必然对他们的劳动态度和生产积极性等发生影响,并进而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在阶级社会里,每个阶级都通过道德宣传和教育,使体现本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本阶级的成员所认识和接受,以约束本阶级的成员的行为,使他们自觉地履行本阶级所要求履行的道德义务,从而达到调整本阶级内部关系,使本阶级成员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目的。
同时,每个阶级也都通过道德宣传和教育,对其他阶级的成员施加影响,力图把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纳入本阶级道德规范的轨道。
尤其是统治阶级,更是力图用本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约束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其他阶级的成员接受自己的道德标准,甘心情愿地服从自己的统治。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对于剥削阶级的统治来说,它们的道德是“作为这种统治的道德手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92页)
第四,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其他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对政治和法律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定的道德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它通过对人们政治思想的影响而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政治运动的兴衰进退。
统治阶级的道德不仅影响着法律,而且与法律相互渗透,甚至直接重合,赋予法律以道德的影响力和激发力。
而执政者和执法者的道德面貌如何,又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
道德对宗教、文艺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部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各种社会形态中,以道德的影响最为广泛,它不仅经常对大量违反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着评价,而且对大量不违反政策和法律的行为进行着评价,施加着影响,从而给予上层建筑以广泛深刻的影响,并进而间接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五,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作用。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道德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它要求人们主动地为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服务,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进行必要的节制和作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
因此,道德作为“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习惯于把道德上的教诲,当成非常迂腐无聊的东西,认为在这些当中,不可能会有新鲜有趣的事物。
但是,在被人们认为与道德似乎没什么关系的各种重要活动当中,包括政治的、科学的、艺术的、商业的活动等,人类生活的全部,渐渐地在发扬光大道德的真理,并逐渐地化道德的真理为简单明确的真理。
除此之外,人类未抱有任何目标——托尔斯泰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
《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讲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宋代名将文天祥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亲历危难,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明末顾炎武则以天下为己任,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留下了著名的诗句: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等等。
这些诗句都显示了强烈地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整体颂歌。
注重大义,讲求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
儒家传统伦理认为:
(1)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先义后利”。
这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准则。
(2)在遇到可得的利益时,要“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把追求仁义之德看作君子的崇高品格,要求君子处处要唯义是从,时刻不忘按义字从事。
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注重大义讲求奉献的高贵品格,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人我关系的准则。
“仁”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融洽和谐;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会太平。
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子提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再到《礼记·礼运》中所强调的“十义”,既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从各种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要求。
维护封建制度,是这些关系中的糟粕,应当加以剔除,但就其中强调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涵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改善人伦关系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人伦关系中,儒家特别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慈子孝”。
抚养子女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
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淳朴而美好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美德。
“孝”被称作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
《论语》中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历代统治者把提倡孝道、孝行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立邦之基。
孝道除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
“孝”还规定了做子女的家庭义务:
首先在生活上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其次在态度上要恭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父母的赡养,只有从深爱出发,才能有和气悦色、承顺父母之心。
父母有过应当劝谏,但要注意态度,不可强违父母之意。
这些道德观念对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道德在强调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要“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毛泽东当年也告诫党的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曾子云:
吾日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诚信是立身之本,立政之基,孔子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和动物不同,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就是道德需要。
道德需学成,学则人人可成舜尧。
成圣成贤是人们的最高理想人格追求。
6、注重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古代各派思想家都强调,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
孔子云:
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重道德践履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古代主要有以下道德修养的方法可供借鉴:
(1)立志乐道
立志,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
乐道,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
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其志也。
”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2)克己内省
克己,指一个人要有理智,即理性修养,并能在理智或理性修养的指导下克制自己,使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要求。
内省,是指一个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孔子说: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自觉的做到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具有仁德修养的表现。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往不信乎?
传不习乎?
”强调自己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检查,以求在道德上不断进步。
(3)改过迁善
改过,是指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迁善,是指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
孔子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改之为贵”。
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意志磨砺
意志磨砺是指后天的环境对促进人的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孟子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5)笃实躬行
笃实躬行是指对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具有忠诚老实的态度和躬行践履的行动。
第一、慎于言,敏于行。
强调慎言敏行,少说多做。
第二、言必信,行必果。
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须做到言而有信,表里如一。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1.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
在文化艺术和伦理道德上,民族虚无主义表现为对传统文化遗产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全盘加以否定,主张“全盘西化”。
2.反对复古主义
复古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继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
它同样是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因而是要不得的。
3.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
“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即强调继承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弃糟取精”是继承传统文化、道德遗产的重要要求。
是一种弘扬精华、除弃糟粕的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的继承,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的继承。
“综合创新”是强调在吸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时,要注意进行一种“综合”和“创新”工作。
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择各家之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个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还要对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对比和借鉴,并善于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综合,以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
“古为今用”是强调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保证我国的物质文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第二次课:
上节课我们讲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历史发展,了解到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良心是道德产生的心理基础;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道德的产生,除了人类社会对它的渴望之外,没有其他更合理的理由。
同时,正因为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共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相应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制度下能不能发展市场经济?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中说得很清楚: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发展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社会主义道德?
要不要加强道德建设?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