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18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1、综合说明

1.1基本情况

xxx县地处日喀则市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南岸、年楚河中游,面积2489km2,耕地面积12.27万亩,是自治区商品粮油基地县和“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县之一。

全县辖2个镇、9个乡,114个村民委员会,5987户,总人口43095人。

xxx县属日喀则地区东部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县,是日喀则地区的腹心县,具有较大的农产品流通市场。

项目区地处年楚河小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有后藏粮仓之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交通便利,距日喀则市中心49公里,属于年楚河中下游灌区,平均海拔为3872米,项目区位于年楚河沿岸的农业区,是xxx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县的大棚蔬菜从1998年试种成功至今,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全地区最大的高原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历经12年全县现有蔬菜温室5262栋,年产各类蔬菜1183.95万kg,其中农发项目投入共建设1610栋,国家投资2868.7万元。

蔬菜年收入占项目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7%,人均收入占全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蔬菜大棚温室建设项目共涉及洛江镇的康萨村,巴扎乡的冲堆村,其中:

康萨村现有47户,359人,劳动力180人,耕地面积1662亩,2009年粮油总产52.9万kg,农村经济总收入169万元,人均收入4797元。

冲堆村现有46户,396人,劳动力267人,耕地面积1635亩,2009年粮油总产66万kg,农村经济总收入391.5万元,人均收入5031.5元。

该项目涉及两个村的农户50户,411人。

项目区属年楚河流域中下游,横穿日江公路,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雨季降水集中,长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

年日照时数3298小时左右,年无霜期120天,年降水量366.1毫米。

年均气温为5.8℃,气温日差较大,而年差较小。

平均相对湿度40%。

最大冻土层130cm,冻土期一般在11月底至翌年3月。

平均风速2.9米/秒。

年平均蒸发量为2800毫米,雨季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旱季10-5月份的降水量较少,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3%。

项目区位于年楚河沿岸的农业区,是xxx县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3亩,能够保证项目用地。

项目区周边农田水利基础较为完善,现有田间水利设施完备。

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电力设施完备,日江公路横穿项目区,交通极为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蔬菜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该区域农民都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生产技术和经验。

群众对以温室蔬菜种植为主线的产业结构调整思想统一,有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工程概况

项目区共涉及2个乡镇的2个行政村,50户,411人,共建50栋砖混钢架温室,总占地面积28.4亩,建筑面积15亩。

工程总投资为312.0万元,其中:

申请国家投资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群众自筹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

项目总投资312.0万元中,申请中央财政投资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38.5%;自治区财政投资36.0万元,占总投资的11.5%;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156.0万元,占总投资的50.0%。

xxx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蔬菜温室项目总投资为312.0万元,其中:

温室主体工程投资284.1万元,(每栋温室投资56825.3元)占投资总额的91.0%;附属设施投资24.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0%,项目前期费3.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

 

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1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单位法定名称:

西藏xxx县蔬菜种植协会;

性质:

集体合作形式;

西藏日喀则地区xxx县蔬菜种植协会位于xxx县巴扎乡冲堆村,协会成立于2005年1月18日,属集体合作形式。

现有主要种植蔬菜和瓜果共30多个品种,从种植户集中收取产品按照现行市场价,由协会统一销售,以“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蔬菜协会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产前物资筹备、产中技术指导、产后蔬菜推销服务的优势,实行集中和服务式管理。

该协会现有会长、副会长、会计、出纳各一名,成员由巴扎乡14个村民委会主任组成。

xxx县农民种植温室蔬菜从98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小到大,从示范走向推广,逐步形成了协会带动种植户的产业链条。

2006年元月协会所属基地通过西藏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尤其是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以来,为这一产业的更快发展注入了活力,培育出较多的蔬菜种植能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员保障。

2.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xxx县蔬菜种植协会现任法人代表边多,1961年出生,初中文化程度,系xxx县巴扎乡农民,共产党员,曾在山东学习蔬菜种植技术,是xxx县内较有名的蔬菜种植能人。

2007年国家科协“科普惠农兴村”专家行动授予“科普惠农带头人”称号。

 

3、市场预测与产品销售

3.1市场预测

据市场调查,日喀则市场上本地生产的蔬菜产品,占市场份额的37%,蔬菜生产旺季(5-9月份)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平均零售价4.00元/kg,多数细菜仍是从拉萨贩运,但不同种类的价格差异较大,而淡季(10-4月份)蔬菜市场缺口较大,此时蔬菜价格相对较高,平均零售价6.00元/kg,辣椒、番茄等蔬菜的价格更高,可达10.00元/kg。

价格的悬殊正是由于蔬菜生产供应不足及季节所致(效益分析中取5.00元/kg),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整个西藏蔬菜市场的缺口。

在产品结构中,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品种短缺,特别是高品质的一些蔬菜缺口较大。

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的需求由原来的吃饱发展到今天的吃好,吃的营养。

因此,实施2011年xxx县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蔬菜温室建设项目,能够提高日喀则蔬菜市场中本地市场的占有率。

根据市场调查,日喀则蔬菜市场尚有较大空间,目前内地引进的蔬菜虽然品种较全,但是价格相对较高,提高本地蔬菜产量及品质势在必行。

xxx县蔬菜产品以口感好、品质优、价格实惠的优势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市场售价比较稳定,没有较大的浮动,随着xxx县蔬菜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不断地更新品种,调整结构,市场竞争力将充分增强。

3.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1、具有资源优势

洛江镇、巴扎乡位于xxx县沿江(年楚河)一带,该项目区历来是xxx县的蔬菜主产区。

蔬菜种植已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项目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地势平坦,农田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日江公路贯穿项目区,水资源丰富,洛江镇康萨村为夏觉干渠灌溉区域,多年平均径流量Q=4.13m3/s。

巴扎乡冲堆村为巴扎干渠灌溉区域,多年平均径流量Q=3.51m3/s。

两条干渠均为满拉灌区配套工程,均从年楚河取水。

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项目需要。

蔬菜种植已具备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

自1998年以来引进内地种植技术,较大的增强了当地农民发展蔬菜产业致富的积极性,带动当地发展产业化经营。

截止目前,xxx县全县蔬菜温室已发展到5262多栋,年产蔬菜1183.95万kg,其中农发项目投入共建设1610栋,国家投资2868.7万元。

2、具有技术支撑条件

该项目建设以xxx县蔬菜种植协会为技术支撑,以xxx县蔬菜公司为依托,经过近几年生产实践,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区蔬菜种植所需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科技条件。

同时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培训资金,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讲解。

3、政策环境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藏农开办〔2010〕33号文件《关于编报西藏自治区2011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及龙头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国农办〔2010〕186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农办〔2010〕187号文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书编写参考大纲的通知》精神等相关政策以及西藏经济发展政策为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政策保证和良好的宏观环境。

xxx县委、县政府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把蔬菜产业列为xxx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对蔬菜产业的生产和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示县农发办积极申报蔬菜温室建设项目,利用国家资金补助以及种植户自筹资金,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洛江镇、巴扎乡党委、政府紧跟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主导产业,动员群众制定了建设目标。

为该项目实施营造了条件。

同时自治区农发办长期以来对xxx县蔬菜生产给予了极大支持。

4、基础设施条件

洛江镇、巴扎乡对外交通便利,日江公路贯穿项目区,巴扎乡冲堆村距日喀则25km,洛江镇康萨村距日喀则52km,构成了沿河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

项目区现有水利骨干工程:

夏觉干渠以及巴扎干渠,洛江镇康萨村为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区范围,现有田间水利设施完备。

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电力设施完备。

 

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xxx县农牧民种植温室蔬菜从1998年试种成功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小规模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集中经营。

尤其是2002年xxx县蔬菜种植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2009年被自治区农发办列入龙头企业以来,为这一产业的更快发展入了活力。

截止目前,xxx县蔬菜种植已形成1个公司,1个示范园,1个协会,25个蔬菜种植专业村,5262栋蔬菜大棚温室,占地面积3559亩,年产蔬菜1183.95万kg,年收入2759.75万元,蔬菜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6%。

目前蔬菜种植现已成为xxx县的特色产业形成了协会+基地+种植户的产业链条。

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落实国家政策及行业规划的需要

扶持和促进xxx县2011年蔬菜种植项目,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具体体现。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是贯彻和落实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精神和有关行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xxx县蔬菜温室项目是以建设温室为基础,促进蔬菜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一个产业化项目,由于xxx县农民在几年的蔬菜生产中,积累了经验,培育出了较多的蔬菜种植能人,蔬菜生产已成为xxx县农民群众的增收渠道,群众基础好。

加之蔬菜在日喀则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因此,不仅要提升蔬菜种植业水平和技能,而且更要注重农户对蔬菜的种植和经营管理。

努力解决和挖掘蔬菜产业的潜力。

该项目建设以调整种植结构为重点,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实施本项目完全符合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政策,也符合xxx县实际,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是我地区种植业的优势产业之一。

种植业经济是基础性经济,是项目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已得到共识。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成好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靠种植业来实现。

要引导群众向市场要效益,就能明显的增加经济收入。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

2、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x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就农业产业结构来看,还是长期维持在传统结构模式,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而xxx县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沿河乡镇,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蔬菜生产,蔬菜种植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

建设高产蔬菜温室,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推进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的形成,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都是非常必要的。

3、是满足消费市场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人们对新鲜蔬菜、特别是无污染、无公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