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61538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docx

学年度学校月考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

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

墨,松烟的精灵,()。

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

有权威人士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

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

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摘编自《散文选刊》,原标题为《虹关何处落徽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五花八门耳鬓厮磨无人问津言之凿凿

B.光怪陆离形影不离不了了之信而有征

C.五花八门形影不离无人问津信而有征

D.光怪陆离耳鬓厮磨不了了之言之凿凿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以致墨块被束之高阁。

B.墨块被束之高阁,书写更是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

C.书写也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

D.书写不仅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柬之高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B.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

C.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氤氲香气里得到传承,它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

D.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4.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躇不敢言。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专家组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利润的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是许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D.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国际恐怖分子破坏,已成为人们深感头疼的问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②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③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之称的楼市,不瘟不火,价格波动不大。

④如果要雕刻,就需要专业的技术,就有难度,要见功夫,难度到了极致,价值才会扶摇直上。

⑤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⑥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⑤⑥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B.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C来自联合证券的观点也认为,在目前A股市场短期振荡调整风险犹存的情况下,市场前进的“引擎”已经由流动性转换至基本面改善带来的盈利增长。

D.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

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量入为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不值得。

  

B.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比如某男士的“足球”,某女士的“巧克力”,在我就大不以为然。

C.诗歌是抒情性最强的一种文学样式,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和原动力,激活情感在诗歌创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很多人曾在异地他乡创业、革命。

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石破天惊的成就。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一生不能封侯的李广,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却是个完美的形象,他对待士卒解衣推食,同甘共苦,司马迁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D.两位应聘者的才学、品行都一样优秀,不分伯仲,让担任这次招聘工作的王经理不知如何抉择。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乖车/盛满青睐/招徕胜券在握/含蓄隽永

B.角色/搅拌伺机/饲养岿然不动/管窥蠡测

C.麻痹/复辟提防/堤岸苦心孤诣/名人轶事

D.鲜艳/纤维阜盛/商埠独辟蹊径/嬉皮笑脸

11.下列四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戮力同心慢骂望风披靡崔傀

B.恬不知耻针贬批漏百出砥砺

C.乔装打扮通辑怙恶不悛伎俩

D.杀身成人痊愈不辨菽麦遭蹋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入,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④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⑤各国只有友好合作,才能共同发展,那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长远发展。

A.②⑤B.①④C.②④D.③⑤

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我的朋友许申高先生著作等身,最近又出版了一本故事集《把电话号码告诉邻居》,我已经惠存了

B.我寄来拙作《大地回春》,盼你不吝赐教,您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璧还,看来拙作定让您大大失望了吧!

C.学生问一老教授:

“昨日偶逢令爱,见她亭亭玉立,好生令人喜欢,不知她芳龄几何,是否许配人家?

D.刘教授,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今进人耄耋之年,作为后生晚辈的我理当专程拜望您老人家!

14.解释下列加点字。

(8分)

5.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越国以鄙远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⑤不如因善遇之⑥道芷阳间行

⑦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⑧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15.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4分)

(1)消(qiǎn)

(2)(lǒng)络

(3)(gū)负(4)一(chóu)莫展

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6.简述《红楼梦》中“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故事。

17.歇后语“甘露寺招亲——弄假成真”说的是发生在三国时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三国演义》)

()

18.(题文)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注:

图片中从手机上滴下的水滴中的文字依次是“不”、“良”、“信”、“息”

(1)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

(2)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高考过后,都有不少“学霸笔记”在市面上热销。

有商家坦言:

“前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们自己基本不买,也不怎么认真去看。

”有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学生表示,高考成绩揭晓后,马上就有多名商家前来联系,试图购买其笔记。

而许多高中教师则说,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会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

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下列三种情景中,有五处语言运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情景一)

祝贺词:

“乏子于归”(女儿出嫁办喜宴),“宜室宜家”(贺人新居落成),“洙泗高风”(贺校庆),“弄瓦之喜”(贺人生儿子),“齿德俱增”(贺寿)。

(情景二)

学校百年校庆,学校拟向全体校友发出短函:

“敬爱的校友,母校定于2019年3月27日上午举行一百周年庆典,全体师生恳望您届时拨冗出席。

(情景三)

小张在收到梅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

过目后,深感对我的写作有莫大的帮助,定当珍藏。

①改为;②改为;③改为;

④改为;⑤改为。

21.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

请依据所给例子,重组对联,使它符合对联的要求,又跟江南名楼情境相适。

(例子)

题岳阳楼联:

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

地坼吴楚,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材料)

新描画栋再挂珠帘歌重卷笑又飞南浦朝云西山暮雨

①题滕王阁联:

;;

(材料)

把酒凭栏推窗寄慨心远天地宽听玉笛梅花问仙人黄鹤我辞江汉去何日归来此时落否

②题黄鹤楼联:

;;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其大意是,“孝”说的是供养父母,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______,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

由此可见,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_______。

如若未能真诚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

“孝”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儒家更将“孝”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尽忠报国、尽职为官的基本标准,“孝”与“忠”共同形成社会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

23.《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

100个“最中国”汉字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戒”“悟”“道”,还有体现中国情怀的“和”“九”“国”“诚”。

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例句】和,是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它像一首温馨的乐曲,充满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妙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论外界怎样看我,如笑我、嗔我、责我、辱我,或是赞我、敬我、哄我,我都能淡然处之。

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意思相似的句子,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用比兴的手法表达女主人公一腔怨愤的两句式“_________,________”。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写莲“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作为君子,要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不招惹是非的道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严士元

刘长卿①

春风倚棹阖闾②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25.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善于炼字,首联“倚”字,把春天拟人化,富有生气,以此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

而“寒”字,既写出了春寒料峭,阴晴不定的特点,而且也为诗人与朋友相聚相别营造了氛围。

B.诗人写景善于调动各种感官,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颔联中“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得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方面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恋恋不舍之事;还寄托了与友人相遇后别离的复杂情思。

诗人将景、事、情三者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

该句中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蕴含于其中,因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芳草”喻指情感不断,像芳草一样延伸。

26.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我市农村环境污染突出表现在哪五个方面。

(每点不超过6个字)(5分)

尽管我市从2010年起已先后对672个行政村实施了环境连片整治,但这个数字仅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

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清运处理率分别只有21%和17%,污水四溢、垃圾遍地已成为不少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

此外,全市约1.3万家分散在农村的工业企业为节省成本,偷排漏排现象严重。

地处山区的重庆土地复种指数较高,农药、化肥施用强度也较高,由此造成土壤污染不容小视。

随着农村养殖逐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正在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全市现有的近7万家规模化养殖场(户),其中只有1200家有较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约2万家有简易的沼气处理设施,而近5万家小规模养殖户大多缺乏处理设施。

28.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往往给人以理性的启迪。

请你参考示例,在“钟表、天平、指南针”这几个事物中挑选两个,写两则事物的个人解读。

要求意蕴恰切,富有哲理,每则不超过20个字。

(4分)

示例:

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

(1)□□□——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

父早亡,母何氏醮①。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

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

后刘氏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司空张华问之曰:

“安乐公④何如?

”密曰:

“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

“孔明言教何碎?

”密曰:

“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

“人亦有言,有因有缘。

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

”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后卒于家。

(摘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①醮:

jiào,改嫁。

②烝烝:

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

③游夏:

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

④安乐公:

刘备之子刘禅。

⑤虫流:

尸虫流出户外。

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

即郎官。

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秦设置郎中令,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

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设置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郎官之制,略同于汉。

B.出:

指京官外调。

另外,还有“迁”表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转、调、徙”也表调动官职;“补”表补充空缺官职;“改”表改任官职。

这些词语在古时都是官员调动用词。

C.疏:

疏是古代奏议的一种。

奏议是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或上司进呈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D.东堂:

指东堂决策,该制度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晋朝皇帝朔望听政于东堂,而门下省官员“评尚书奏事”也在东堂。

如此东堂慢慢演变成帝王与其大臣进行政治决策的地点。

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孝顺、恭敬。

祖母有病时,李密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每次总要尝过之后才、止祖母饮食或服用。

B.李密非常好学。

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C.李密清廉谨慎。

做温令时,李密非常憎恨—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写信禀告给司隶,可隶不满,但因为他为官清慎,没有弹劾他。

D.李密仍未真正豁达。

应诏写诗,充满埋怨,固然是对朝中无人援引、仕途不顺的情绪流露,也说明他一时失去了谨慎。

3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②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3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以然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句中指出的多义词。

34.语

千载琵琶作胡语()

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声停欲语迟()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35.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

君将哀而生之乎()

秦人不暇自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

《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

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

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

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

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

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

难道高大全就好?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

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

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

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文学的文献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的纪念碑,《红楼梦》中的时代风云、《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世态人情,都是作品得以成为世界经典文学的过硬理由。

文学既再现生活,也造就生活;既照亮远方,也照亮深渊。

文学中建基于大地的世界,经由读者得以呈现。

当作者与读者的心境在碰撞中生成意境,作品对读者敞开了,读者因简化而遮蔽的行为是对作品的不尊重。

读者的评判应该是以理性为基础的质疑,从更高更广的维度审视作品、自我、生活、时代,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

只顾贴“毁三观”的标签,却没有细想人性的复杂、生活的百态,确实有失偏颇。

现实主义文学特别关注人的生存困境:

悖谬、失落、迷茫……现实主义展现着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所呈现的正是从揭示社会谬误案例到进行经验教训总结的心路历程。

在“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在时代现场秉笔直书。

正如作家加缪所说,写作“是为了使人们至少能回忆起这些人都是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如实地告诉人们他在这场灾难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告诉人们:

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

(选自2018年10月26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3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作品的动力,读者难免会给所读作品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B.文学作品为了真实呈现人的生存状态,会描述人的个性、共性、复杂性甚至人的逾矩、背德、困境。

C.好的文学作品会巧妙地表现善恶对立,不回避对道德底线的触碰,能够用艺术形象涵养、发展、健全读者的人格。

D.肤浅、片面、标签式解读,缺乏理性质疑,这些问题存在于所有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中,影响读者理解作品价值。

37.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层面,阐述了作品对读者的影响以及读者对作品准确解读应该具有的态度。

B.文章围绕文学的文献价值这一核心,结合经典作品论述脱离文献价值来评判文学作品是失之偏颇的。

C.文章引用马克思女儿和加缪的观点,意在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本质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

D.文章由文学作品标签化现象切入,先揭其危害后析其原因。

较之原因的分析,对危害的揭示更直接。

3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尽管有揭露和批判,但并不影响读者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从而引发共鸣、反思。

B.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现实主义文学更应该真实的展时代风云,绘社会百态,写人生悲喜。

C.如果忽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