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04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3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醴陵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醴陵二中、醴陵四中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下列点和线在此半球上的有

①东8区中央经线②9°S,45°W

③70°N,121°E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若图中A点为6月22日7点时,E点区时应为

A.6月22日15时40分B.6月21日22时20分

C.6月22日18时D.6月21日22时40分

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图中河湖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补给A湖B.B湖补给乙河

C.A湖补给甲河D.乙河属于外流河

4.如果两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河比甲河流速快B.甲河、乙河流速相同C.甲河比乙河流速快D.无法确定

读“某沿海城市公路分布和海岸线变化模拟示意图”,完成5~6题。

 

5.从②地到③地的沿公路最近行走方向是

A.大致是向东南B.先向北,再东北

C.先西南,后正南D.先东北,后向东

6.①地到③地的公路里程L和高差H大约是

A.L≈4千米,0.5米<H<1.0米B.L≈5千米,1.0米<H<1.5米

C.L≈3.1千米,0.5米<H<1.0米D.L≈3.2千米,0<H<0.5米

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最优路径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8.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A.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流域最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地面沉降

10.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强度和频率降低

B.河流流量增大

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气温日较差增大

下图为某区域自2000年至2014年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比重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在②时期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依次约为

A.30∶20∶50B.25∶52∶23

C.37∶26∶37D.45∶10∶45

12.按时间由早到晚的先后顺序,该国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③④①②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起新疆,东至福建和广东,2014年8月25日西段全线贯通。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自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地区,2014年12月12日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据此完

成13-15题。

13.西气东输工程对输出地的影响是

①促进资源开发;②改善基础设施;

③可能破坏生态环境;④造成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14.南水北调工程对输入地——华北地区的影响是

A.缓解了缺水问题B.缓和了洪涝问题C.解决了盐碱化问题D.消除了污染问题

15.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B.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能源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

读图完成16~17题。

注:

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16.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17.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A.城市用地较为完整B.第一产业发达

C.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D.城市化水平较高

2016年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长春新区。

长春新区将重点发展光电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同时积极发展汽车、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产业。

据此完成18、19题。

18.光电子产业的工业指向属于

A.技术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19.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是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多个主机厂和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汽车制造企业集群。

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集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促进产品竞争B.接近产品市场

C.节省运输费用D.共享先进技术

读某特大城市开发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完成20-21题。

20.开发区居民购买服装倾向性最低的是

A.中心城区B.近郊区

C.开发区D.远郊区

21.开发区居民就近购买日常用品,其较少考虑的因素是

A.出行距离B.购物环境

C.交通方式D.购物成本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22~23题。

22.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3.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水资源减少

C.水土流失加剧          D.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减少

C.下渗减少D.蒸发量增加

25.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Ⅲ、Ⅱ、ⅠB.Ⅰ、Ⅲ、Ⅱ

C.Ⅰ、Ⅱ、ⅢD.Ⅱ、Ⅰ、Ⅲ

二、综合题(四大题,共50分)

26.(10分)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图1图2

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3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省区

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河网密集,

水量大

矿产资源

丰富,以能源资源(石油、

天然气和煤炭)为主

较少

(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江苏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新疆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1: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2009年1月24日于北京召开的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已有20%的荒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材料2:

 记者2016年10月9日获悉,国家林业局印发《国家沙漠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

《规划》旨在有效保护和修复荒漠生态系统,规范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和管理,科学规划国家沙漠公园,促进国家沙漠公园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3:

武威市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加快建设沙漠特色林果基地。

今年以来,武威市新发展沙漠特色林果13万亩,至此,全市新建特色林果基地总规模达到168.45万亩。

建成了一批有规模、高标准的优质酿造葡萄基地,形成了莫高、威龙、皇台、紫轩等万吨级加工企业。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C地区是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试分析B、C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3和材料4,分析武威市发展沙漠特色林果基地所产生的效益。

28.(12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图甲为湖南省简图,图乙为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产业。

(1)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要高于洞庭湖平原,但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粮食生产地位明显下降,试解释其主要原因。

 

(2)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湖南、江西等内地城市,分析湖南省吸引广东省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3)简述这些产业的转入对湖南省发展的有利影响

 

2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下面两图分别为德国鲁尔工业区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  

材料二 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鲁尔工业区是在当地丰富的      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0世纪60年代,鲁尔工业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全面规划,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

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借鉴鲁尔区哪些经验?

  

     

(3)根据材料二,试分析该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C

C

D

A

D

C

D

C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D

C

A

C

D

B

C

D

C

A

二、综合题(4大题,共50分)

26.(每个要点1分,共10分)

(1)①以平原为主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河流少、水量小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3)对江苏的影响:

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对新疆的影响:

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