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6036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 浙教版.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浙教版

2021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入门复习课》教案2浙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3、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具备的科学知识和发展,需要合作和交流,需要意志、毅力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4、知道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

5、知道科学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1、重点:

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2、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具:

三、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主体活动

引言

演示实验:

白纸显字

从课本封面和小学常识谈起。

学生听讲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导入

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从高科技到身边的自然现象,通过图片介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与此对应的现象,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书上其他的例子可带回家思考

演示实验:

玻棒点火

学生思考、回答。

金蝉脱壳(让学生说明过程,并比较螳螂脱壳的例子进行对比);彩虹(光的反射和折射,让学生讨论自己如何制作彩虹);大雁南飞(候鸟迁徙);日出(日落日出如何区别,观察能力)

流星雨(简单讨论如何形成);宇宙(让学生识别星体,扩张想象力)

从学生熟悉的例子,唤起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探索科学的欲望。

增加兴趣小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这门学科的强烈欲望。

新课知识:

科学是什么

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的问题。

那么我们怎么解决呢?

所以我们来学习科学。

科学是什么?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瓦特的蒸汽机,强调多注意身边的事物。

只要细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让学生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瓦特的蒸汽机。

通过同学介绍科学家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细心观察、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自觉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

从科学家探究的故事过渡到日常生活中的探究,演示实验。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

演示实验:

在气球里装20克沙子,扎紧口子,吹足气,放入水缸。

观察,猜测结果。

放掉一些气,观察,猜测。

不断放掉气,观察,猜测,直至下沉。

出示模型:

让学生结合模型来说明鱼儿为什么上升和下沉。

课本上的喷泉实验让学生带回家实验。

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解释]这条线去研究这个问题。

明天交报告。

用[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设计实验——作出解释]

回答,思考。

 

回答,总结。

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体验学习科学的主要方法,体验怎样学习科学,知道科学学习中必须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怎样学习科学

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利比较合理的解释。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动着科学不断的向前发展。

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学生讨论。

强调观察、实验、思考的重要性

总结

科学技术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曾经是新时代工业的代表,但它排出的废气和产生的噪声却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学会探究科学奥秘的本领,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掌握的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作业

把3页中的六个自然现象书面解释

做课本上的喷泉实验(写发现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

要求:

1、每人准备一个放大镜

2、回家积极完成课外小实验

3、准备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和《百科全书》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门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通过小学的常识对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急于要求证两者是否相同,也想知道两者的区别。

因此,上好第一节科学课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是向学生揭示科学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方向。

这堂课我特别强调科学的探究模式和演示实验来增加学生的兴趣,整个过程基本上还可以,但是演示实验的时候当时担心学生无法完成,自己独自来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在提问过程中对总结显的少了些,课堂气氛很好但是层次和内涵有待提高。

【板书设计】:

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

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二、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三、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1—2实验和观察(1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

3、知道人的感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

1、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在实验观察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

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

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通过对图1-1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言:

同学们,大自然是很神奇的,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神奇之处。

展示图1-12:

请大家观察

问:

图中都是直线吗?

你怎样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提示用什么方法可确定到底是否弯曲。

展示图1-13:

请大家观察

问:

这两个小动物哪个大?

你能用什么方法确定到底哪个大?

追问:

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条横的直线是弯曲的呢?

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两个等大的小动物不一样大呢?

(导入新课)要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可借助于仪器和工具,还经常需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和归纳:

人的感官可观察事物,但具有局限性,有时会使我们产生错觉。

 

创设轻松环境,有意识引导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质疑和探究。

二、新课教学

1、实验里的仪器

展示实验仪器,引导学生观察仪器;介绍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扼要说明下列仪器的使用,若学生熟悉的仪器,让学生介绍。

试管架—放置试管等的仪器。

试管—少量物质反应时用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等。

酒精灯—物质加热的常用热源。

药匙—取少量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物。

停表—测量时间的仪器。

天平和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的仪器。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器。

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的仪器。

显微镜—可观察微小(如细胞等)的物体。

图1-14电子显微镜可观察更微小的物体。

介绍观察远处的景物可用望远镜,图1-15用天文望远镜观测遥远的星体。

追问:

如何利用仪器进行实验和观察呢?

 

学生观察、初步认识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熟悉实验室里的仪器是观察的第一步,从介绍常用的实验仪器着手,使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强调):

实验时,实验目的要明确,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方法)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一:

“鸡蛋沉浮”的实验

问:

你能说出图1-11(展示实物)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吗?

步骤:

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_____

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生鸡蛋会_______,最后_________。

3)把生鸡蛋浸入白醋里,你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

归纳:

从刚才同学的实验和大家对操作要求的讨论,可见实验操作要规范。

实验二:

放大镜观察指纹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在实验中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来完成一个实验。

将学生画的指纹投影出,适当的给予评价。

让学生知道实验时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听讲

 

学生回答

 

学生边观察实验、边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可先让学生猜测,实验操作可让一位学生上台做,其他同学观察操作有无错误。

 

学生实验:

先用眼睛观察自己的指纹,在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并把观察到的指纹画下来。

看看别人的指纹与自己的指纹有什么不同。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为他人纠正错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言的组织、表达和交流能力。

并体会实验操作必须规范。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实验能力。

 

小结:

由学生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

学生回答、概括。

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到应注意及时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

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

[板书设计]

§1—2实验与观察

一、实验室里的仪器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时:

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范操作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

知道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熟悉刻度尺上的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学会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一起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5、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2、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能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规范使用仪器

4、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量筒

难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体积的特殊测量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

1、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米尺各一把、皮卷尺等刻度尺,学生自带各种刻度尺;

2、各种刻度值的量筒、量杯、细线、水(滴几滴红墨水)、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长方体、学生自带饮料瓶

[教学思路]

(一)长度的测量

4、列举事例先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测量的方法,归纳测量的实质,引出长度单位。

5、通过举一些物体长度的实例,对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概念,进而介绍常用单位及换算。

6、通过多种刻度尺的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零刻度、测量范围、最小刻度。

再通过实例“测课本的长和宽”,归纳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7、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方法的设计。

(二)体积的测量

1、简单回顾小学已学过的立方体和柱体体积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2、讨论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介绍液体体积的常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