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937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电子版

21 古诗三首

      fúróng

      芙蓉楼①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②,

    平 明③送 客 楚 山④孤。

    luò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hú

    一 片 冰 心⑤在 玉 壶。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③〔平明〕天刚亮。

  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塞下曲

        lúlún

      [唐]卢纶

    月 黑 雁 飞 高,

    chán    dùn

    单 于①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②逐,

    大 雪 满 弓 刀。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单于〕匈奴的首领。

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

  ②〔骑〕骑兵。

墨梅

          miǎn

       [元]王冕

          yàn

    吾 家 洗 砚 池①头 树,

    朵 朵 花 开 淡 墨 痕。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qián kūn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②。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

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②〔乾坤〕天地间。

22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①

  胤恭勤②不倦,博学多通③。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④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

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

  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铁杵成针①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②溪,逢老媪方③磨铁杵。

问之,曰: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④,还卒业⑤。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文选自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眉州》。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②〔是〕这。

  ③〔方〕正在。

  ④〔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⑤〔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

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

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①,宽二十五英尺。

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

轮船缓缓行驶着。

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象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象一座山峰。

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那是“玛丽号”,一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

它从敖德萨起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

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

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

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

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

“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

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象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

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

“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

”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法国的维克多·雨果,译者张汉钧,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①〔英尺〕1英尺合0.3048米。

 24* 黄继光

  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的事迹。

读一读,找出课文中描写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他怎样的英雄气概。

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

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

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营参谋长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

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

“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

“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

“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

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

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

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

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

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

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

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

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根据石峰、王玉章的《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改写,原文刊载于1952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