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
1.名著阅读
(1)阅读小贴士,为下面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
第一组:
①《白洋淀纪事》:
②《湘行散记》:
第二组:
③《猎人笔记》:
④《镜花缘》:
A.冀中平原的诗意与浪漫,战争年代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普通劳动者的胸襟和品性,中华民族的正气和精神。
B.君子国、大人国、歧舌国、女儿国、黑齿国、淑士国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
想象绚丽斑斓,人物形象鲜明,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学”小说。
C.一部深沉奇丽的乐曲:
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交织,独特的自然世界与别样的生命形态交融,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的无奈与无常.....
D.一个俄罗斯作者行猎漫游见闻,19世纪中叶俄罗斯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高尔基称之为“异常优美”的作品。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
“孙悟空何在?
”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
“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
“你这泼猴!
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
①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
②罗刹说“坑陷我子”是指哪件事情?
(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
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
请结合《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答案】
(1)①A;②C;③D;④B
(2)①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义兄弟,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
②罗刹女与牛魔王的儿子是火云洞的红孩儿,因捉拿唐僧,要吃唐僧肉,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
罗刹女因见不到儿子对悟空怀恨在心。
(3)示例:
《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满怀兴奋,急匆匆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幼时的鲁迅背诵《鉴略》,读背后才放他去看赛会,以至于幼年鲁迅看赛会的兴趣全消。
这种痛苦的经历,直至鲁迅成年,记忆犹新。
因此,鲁迅先生认为,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他不愿意幼年的海婴再尝到他这种痛苦,不愿去戕害海婴的天性。
【解析】【分析】
(1)①《白洋淀纪事》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境。
故选A。
②《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
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
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故选C。
③《猎人笔记》19世纪中叶的俄罗斯农村,宛如一幅精美的风景画。
然而在这美丽的乡村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
屠格涅夫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揭开了地主们“文明仁慈”的面纱。
故选D。
④《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的长篇小说。
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史。
故选B。
(2)考查对名著人物故事情节的理解。
①孙悟空与牛魔王结拜为兄弟,于是牛魔王成了孙悟空的大哥,而罗刹女是牛魔王的夫人。
②红孩儿因为想吃唐僧肉被孙悟空请来的观音菩萨收走了,做了散财童子,铁扇公主见不到孩子,使他们母子分离,迁怒到孙悟空身上,故罗刹说“坑陷我子”。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如选《二十四孝图》,写到鲁迅先生小时候,一位长辈送他一本《二十四孝图》。
当幼年的鲁迅请人讲了这二十四个故事之后,内心充满了恐惧、担忧,再也不想做孝子了。
鲁迅认为那种虚假的“孝道”伤害了孩子纯洁的心灵。
因此,他也不会用这种虚假的故事去伤害海婴的天性。
故答案为:
⑴①A;②C;③D;④B
⑵①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义兄弟,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
②罗刹女与牛魔王的儿子是火云洞的红孩儿,因捉拿唐僧,要吃唐僧肉,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
罗刹女因见不到儿子对悟空怀恨在心。
⑶示例:
《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满怀兴奋,急匆匆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幼时的鲁迅背诵《鉴略》,读背后才放他去看赛会,以至于幼年鲁迅看赛会的兴趣全消。
这种痛苦的经历,直至鲁迅成年,记忆犹新。
因此,鲁迅先生认为,这样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他不愿意幼年的海婴再尝到他这种痛苦,不愿去戕害海婴的天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内容的掌握情况。
要求考生熟读名著,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结合选项的内容进行辨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和辨析的能力。
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
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的能力。
考查的篇目都是在考纲的范围之内,涉及到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精彩片段等。
要求考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多读、反复阅读,读原著。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1)此文选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
(2)联系后面的情节,这位“名医”是怎样医治他父亲的病的?
(3)从行文看,你看出作者对这些“名医”持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鲁迅;朝花夕拾
(2)后来这位“名医”对父亲的病也只看钱不看病,等到病重束手无策时却推荐生手医生陈莲河来使自己脱离关系。
(3)“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这些句子语含讽刺,表达了鲁迅对这些人巫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极大不满和痛恨。
【解析】【分析】
(1)《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2)文中“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
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
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
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
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可见他只看钱不看病,等到病重没有办法了又推荐生手医生陈莲河来使自己脱离关系。
(3)文中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当时社会黑暗,人们为了钱谋财害命,所谓的名医甚至是草菅人命不顾性命只为一心谋财,贪财,阿谀奉承,体现人心的险恶狡诈。
表达了鲁迅对他们的不满。
故答案为:
⑴鲁迅;朝花夕拾
⑵后来这位“名医”对父亲的病也只看钱不看病,等到病重束手无策时却推荐生手医生陈莲河来使自己脱离关系。
⑶“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这些句子语含讽刺,表达了鲁迅对这些人巫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极大不满和痛恨。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查的形式是填空题,考点是重要的情节,要求考生在平时阅读名著要认真仔细,要尽量阅读原著。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生要注意平时阅读名著时掌握常考考点,如:
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等,要尽量阅读原著。
⑶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1)选文来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另举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________》
(2)联系本文对鲁迅的影响及《朝花夕拾》相关文章,概述鲁迅的成长历程?
(3)结合选文,谈谈本文的主题思想?
【答案】
(1)父亲的病;朝花夕拾
(2)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
在日本留学学医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3)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管人命的极大不满和痛恨。
【解析】【分析】
(1)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文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
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有:
《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2)散文《父亲的病》中父亲因为被愚医而去世,使鲁迅毅然到日本留学,学习医学。
当他看到中国留学生的在日本的丑态后,决定弃医从文,救国救民。
(3)作者通过对愚医的神态描写:
“草草地一看”和语言描写:
“不要紧的”“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管人命的痛恨。
故答案为:
(1)父亲的病;朝花夕拾;
(2)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
在日本留学学医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
(3)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管人命的极大不满和痛恨。
【点评】
(1)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2)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3)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4.阅读名著,完成小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即便合上了书本,仍有些文字留在你的记忆中,有些人物触动你的心弦,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与感悟,完成下列表格。
序号
书名
人物
主要情节
人物点评
①
《白洋淀纪事》
水生嫂
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________
②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________
对工作严谨认真
③
《朝花夕拾》
________
她怂恿别人家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鼓励他们站着不停地原地“打旋子”。
险恶虚伪
【答案】爱丈夫爱国家;识大体顾大局;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衍太太
【解析】【分析】 ①水生嫂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尽心尽力地支撑家庭,不让丈夫有后顾之忧。
对战争的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于是她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②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弱国国民,而且对作者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体现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
③《父亲的病》和《琐记》中的衍太太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父亲临终前需要平静,而精通礼节的衍太太却要叫“我”大声唤叫父亲,弄得父亲“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些苦痛”。
她怂恿别人家的孩子在冬天比赛吃冰,或者比赛打旋,而且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没有偷,她却放出流言来了。
几件极平常的事情,就显示出了衍太太灵魂深处的自私、奸猾。
故答案为:
①爱丈夫爱国家;识大体顾大局;②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③衍太太。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和情节的识记。
答题时应注意,要求学生在读名著时,要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掌握主要人物的姓名籍贯,出身经历,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用概括的语言分条作答。
5.“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都是展现孙悟空的精彩情节,请你任选一个内容做好读书卡片。
【答案】示例:
三打白骨精:
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大闹天宫:
本领高强,敢于反抗压迫。
大战红孩儿:
精明能干、大智大勇。
追求个性和自由。
【解析】【分析】解答时要求学生根据平时学习名著时,了解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的经典情节,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
孙悟空火眼金睛,能看透一切(识别善恶);有斗争精神(神通广大);除恶务尽(扫除一切恶势力)。
他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
孙悟空还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绝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结合故事情节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
三打白骨精:
机智勇敢,富有斗争精神。
大闹天宫:
本领高强,敢于反抗压迫。
大战红孩儿:
精明能干、大智大勇。
追求个性和自由。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熟读原著,了解作家作品知识,能结合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其性格特点,尤其是每个人物的主要特点要熟知。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________(作者)《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想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新的生活,却最终失败;柳青《创业史》中的________在新社会通过艰苦创业,最终取得了成功。
(2)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杨振宁传记
B.《木兰诗》《乐府诗集》乐府民歌
C.《红岩》罗广斌、杨益言小说
D.《老王》杨绛小说
【答案】
(1)老舍;梁生宝
(2)D
【解析】【分析】
(1)《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柳青《创业史》中合作化运动的带头人梁生宝,是作者精心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2)杨绛《老王》文章体裁应该是散文,而非小说。
故选D。
故答案为:
⑴老舍;梁生宝;
⑵ D。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时我们不仅要记住名著的作者,还要对故事的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深刻掌握;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7.“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
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答案】白鼠精曾受恩于托塔李天王父子,所以在无底洞中供奉他们的牌位,同时,托塔天王父子一来,她就受降伏罪,显出了重义报恩的一面。
【解析】【分析】注意要选取《西游记》中,虽是妖魔却也具有人的情感的妖怪来回答。
如:
东海龙王与孙悟空刚结识,孙悟空借走了定海神针,当知道定海神针是宝是又反悔,百般刁难他,可以看出龙王为人的虚伪,同时也显现出他的吝啬。
唐僧四人到达西天时,西天迦叶、阿难向唐僧师徒要好处,巨龟精听到唐僧忘了替它向佛祖询寿限,就将他们载入河中之类是索贿以及徇私报复。
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黄袍怪痴情于公主,都是动凡心,有人情。
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
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故答案为:
白鼠精曾受恩于托塔李天王父子,所以在无底洞中供奉他们的牌位,同时,托塔天王父子一来,她就受降伏罪,显出了重义报恩的一面。
【点评】此题解答可从语意入手,结合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与知识积累,按照题目要求,结合示例作答。
8.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补充完成下列统计表格
身份
中国老师
日本老师
家人
朋友
保姆
邻居
人物
________
________
父亲
范爱农
阿长
衍太太
(2)在这本书中,你最感兴趣的人是哪一位?
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一个有关他(她)的情节。
【答案】
(1)寿镜吾;藤野先生
(2)略
【解析】【分析】
(1)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曾提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况,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
寿镜吾是他的中国老师。
鲁迅《藤野先生》中回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重点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作者在日本留学的老师。
(2)解答此题需要注意要从《朝花夕拾》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与之相关的熟悉的故事情节作答。
介绍有关人物的情节时,要表达出让你感兴趣的原因。
可以从写作艺术,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作答。
如:
我非常喜欢《阿长与山海经》中塑造的阿长这个人物。
文章写了阿长有一些不好的习惯。
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写出了长妈妈的关心作者,善良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敬意和怀念。
阿长虽然身份低微,行为粗鲁,不被尊重,麻木,愚蠢而迷信,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也是一个淳朴,善良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
故答案为:
⑴寿镜吾;藤野先生
⑵如长妈妈:
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
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写出了长妈妈的关心作者,善良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敬意和怀念。
阿长虽然身份低微,行为粗鲁,不被尊重,麻木,愚蠢而迷信,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也是一个淳朴,善良关心孩子的劳动妇女。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的基本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要求考生在阅读名著时注意留心记忆,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要求考生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内容,基本情节、精彩片段,与人物有关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等,注意要坚持阅读,反复阅读。
9.名著片段阅读。
五猖会(节选)
鲁迅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
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罢。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有删改)
(1)选文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下面三幅插画与此书内容相关,请根据画意,填写对应文章篇名。
A.《无常》 B.《阿长与<山海经>》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________ ②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