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853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docx

浙江专版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课时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学案

课时1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考纲导航]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选考分布

2015

2016

2017

9月

10月

4月

10月

4月

(1)氯气的工业制法

a

b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

a

b

28

(3)氯气的净化、收集和检验,尾气的处理

b

b

(4)氯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a

a

19

(5)氯气的化学性质(跟某些金属、H2、H2O、碱的反应)、HClO的漂白作用

c

c

19

6

29

(6)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a

a

(7)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b

b

(8)海水中提取溴、碘

b

(9)检验Br-、I-常用方法

b

考点一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气的制备

[主干精讲]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毒性

溶解性

黄绿色

气体

刺激性

比空气大

有毒

1体积水溶解2体积Cl2

2.氯水

(1)氯水中存在的平衡关系

Cl2+H2O

H++Cl-+HClO HClO

H++ClO-

H2O

H++OH-

(2)氯水的性质

3.氯的重要化合物

(1)次氯酸

(2)漂白粉

4.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料

MnO2、浓盐酸

原理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装置

要点

①饱和食盐水是除去Cl2中的HCl

②浓硫酸是干燥Cl2

③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

④NaOH溶液作用:

除去多余的Cl2

⑤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说明Cl2已收集满

氯气的工业制法

原料

饱和食盐水

原理

2NaCl+2H2O

2NaOH+H2↑+Cl2↑

装置

要点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

2H++2e-===H2↑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

2Cl--2e-===Cl2↑

③产物的检验:

a.可用试管收集H2,靠近火焰,有轻微的爆鸣声,该气体为H2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典例剖析]

【例1】 (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关于干燥氯气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B.氧化性

C.漂白性D.黄绿色的气体

解析 A.氯元素可以失去电子,氯气有还原性,A正确;B.氯元素可以得到电子,氯气有氧化性,B正确;C.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错误;D.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D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例2】 (2016·浙江金兰教育高一期中联考)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解析 A项,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不一定说明有H+存在,还可能是HClO分子表现漂白性,错误;B项,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HClO分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有色布条,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正确;C项,根据氯气的性质判断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正确;D项,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说明有Cl-存在,正确。

答案 A

【例3】 (2016·4月浙江选考)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NaClO和NaClO3(Cl-和ClO-)的比值与反应的温度有关,用24gNaOH配成的250mL溶液,与Cl2恰好完全反应(忽略Cl2与水的反应、盐类的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

(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mol·L-1;

(2)某温度下,反应后溶液中c(Cl-)=6c(ClO-),则溶液中c(ClO-)=__________mol·L-1

解析 

(1)24gNaOH的物质的量为0.6mol,配成250mL溶液,所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6mol/0.250L=2.4mol·L-1;

(2)因Cl2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Cl、NaClO和NaClO3,由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当反应后溶液中c(Cl-)=6c(ClO-),可得化学方程式:

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则n(ClO-)=0.6mol/8=0.075mol,c(ClO-)=0.075mol/0.250L=0.30mol·L-1。

答案 

(1)2.4 

(2)0.30

【例4】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固体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当C中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因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的物质为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a

b

c

d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

当向D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__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滴入装置E中,振荡。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F中用足量的Na2SO3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饱和食盐水可吸收HCl,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若装置C堵塞,B中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会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可通过将Cl2依次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干燥剂、干燥的有色布条来验证氯气的漂白性。

Ⅱ中应放固体干燥剂,所以选d。

(4)当向D中缓慢通入少量氯气时,Cl2+2NaBr===Br2+2NaCl,所以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

(5)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含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Cl2具有氧化性,可将SO

氧化为SO

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除去Cl2中的HCl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d (4)黄

(5)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SO

+Cl2+H2O===SO

+2Cl-+2H+

[考点精练]

1.(2016·嘉兴一中高一上期中)下列关于氯气及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的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B.可用干燥的石蕊试纸验证氯水是否变质

C.氯气能与铁反应,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解析 A.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HClO具有漂白性,故A错误;B.氯水中含HClO可使试纸褪色,变质后为盐酸,不能使其褪色,则可用干燥的石蕊试纸验证氯水是否变质,故B正确;C.常温下,铁与氯气不反应,则液氯可贮存在钢瓶中,故C错误;D.氯水为混合物,而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答案 B

2.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相关问题:

(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

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

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收集资料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

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H2O使红色布条褪色

实验①:

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

________;

实验③:

把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解析 

(1)本小题来源于教材“氯水光照分解的实验”。

要证明有O2生成,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O2。

O2的收集,结合教材实验,是用盛满氯水的瓶子倒置在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无色气体即为O2。

(2)提出假设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的。

氯气有氧化性,可假设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可假设盐酸或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实验②为把红色布条放到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

氯水中的氯气、稀盐酸、水均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是HClO使红色布条褪色。

答案 

(1)将盛满氯水的无色矿泉水瓶倒置在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后,瓶底有无色气体生成,塞上瓶塞,将瓶子倒转过来,移开瓶塞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HClO分解生成的气体为氧气

(2)提出假设:

①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 ②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③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验证假设:

②把红色布条伸入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

得出结论: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3.(原创题)回答下列有关氯气和氯水性质和应用的问题:

(1)将氯水分别加入到下列物质中,有何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