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87784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氧化Word格式.docx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吗?

提示:

相等。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需遵循的两大原则是什么?

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原则

(1)原子守恒原则: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元素及其原子个数不变。

(2)得失电子守恒原则:

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2.方法步骤

以Cu+HNO3(浓)——Cu(NO3)2+NO2↑+H2O为例

“一标”——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C

+HN

3(浓)——C

(NO3)2+N

2↑+H2O

“二等”——通过最小公倍数法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三定”——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Cu+2HNO3(浓)——Cu(NO3)2+2NO2↑+H2O

“四查”——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并检查原子个数是否相等,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特别提醒] 根据化合价升降只能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需运用观察法、奇偶法、守恒法等来确定。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物质在变化中失去了电子,此物质中的某一元素化合价降低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选C 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A项错误;

失去电子应表现为化合价升高,B项错误;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2.

(1)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

①2Na+Cl2

2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HCl===NaCl+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①BaCl2+Na2SO4===BaSO4+2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2HCl===FeCl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分析各个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用箭头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时,要注意单、双线桥的表示方法的特点及各自的注意事项。

答案:

(1)①

②非氧化还原反应

(2)①非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1)NH3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生成Cu和N2。

(2)用浓HNO3清洗试管壁上的Ag。

(3)向碘盐(KIO3)和稀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I固体后可生成I2。

(4)Na2S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变质。

(5)在NaOH环境下,Cl2与NaI反应时,每1molNaI完全反应转移6mol电子。

(1)3CuO+2NH3

3Cu+N2+3H2O

(2)Ag+2HNO3(浓)===AgNO3+NO2↑+H2O

(3)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4)2Na2S+O2+2H2O===2S↓+4NaOH

(5)3Cl2+NaI+6NaOH===NaIO3+6NaCl+3H2O

1.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2)还原剂: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物质种类

常见物质

氧化剂

部分非金属单质

O2、Cl2等

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浓H2SO4、HNO3、KMnO4、FeCl3、MnO2等

还原剂

活泼的金属单质

Al、Zn、Fe等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等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CO、SO2等

[特别提醒]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存在,它们可以是不同的物质,也可以是同一物质。

如在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

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2)还原性: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3.氧化性、还原性和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

[仅供选考考生使用]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能判断出Zn和Fe还原性的强弱吗?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位于Fe之前,故Zn比Fe的还原性强。

2.已知还原性KI>FeCl2,判断反应:

I2+2FeCl2+2KCl===2FeCl3+2KI能否进行?

若反应I2+2FeCl2+2KCl===2FeCl3+2KI能够发生,则还原性:

FeCl2>KI,与题目中已知的还原性强弱相矛盾,故该反应不能进行。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仅供选考考生使用]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

特点:

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上左下右可反应,隔之愈远愈易行。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氧化产物化合价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

反应越易进行或越剧烈,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如: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16HCl(浓)+2KMnO4===

2KCl+2MnCl2+8H2O+5Cl2↑

KMnO4>

MnO2。

判断还原剂还原性的原理与此类似。

4.根据氧化产物的化合价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由氧化产物中元素化合价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

即在相同条件下,使还原剂中元素化合价升得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

2Fe+3Cl2

2FeCl3 Fe+S

FeS

Cl2>

S。

1.(2016·

浙江10月考试)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C+H2O△,CO+H2

B.H2+CuO△,Cu+H2O

C.Cl2+H2OHCl+HClO

D.SO3+H2O===H2SO4

选A A项中反应前后H的化合价降低,H2O为氧化剂;

B项中反应前后H的化合价升高,H2O为氧化产物;

C、D两项反应前后H2O的化合价不变,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2.(2016·

浙大附中期末)在下列反应中,HCl作还原剂的是(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

D.CuO+2HCl===CuCl2+H2O

选C A项,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B项,该反应中HCl作氧化剂,错误;

C项,在该反应中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HCl作还原剂,正确;

D项,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3.(2015·

浙江10月考试)已知氧化性Br2>Fe3+。

向含溶质amol的FeBr2溶液中通入bmolCl2,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Fe2+>Br->Cl-

B.当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Fe2++Cl2===2Fe3++2Cl-

C.当a=b时,反应后的离子浓度之比:

c(Fe3+)∶c(Br-)∶c(Cl-)=1∶2∶2

D.当3a≤2b时,发生的离子反应:

2Fe2++4Br-+3Cl2===2Fe3++2Br2+6Cl-

选C 氧化性Br2>Fe3+,说明Br2可将Fe2+氧化成Fe3+:

2Fe2++Br2===2Fe3++2Br-,还原性Fe2+>Br-,结合还原性Br->Cl-,可知A正确;

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因还原性Fe2+>Br-,故先发生反应①:

2Fe2++Cl2===2Fe3++2Cl-,后发生反应②:

2Br-+Cl2===Br2+2Cl-,当a≥2b时,因Fe2+过量,Cl2不足,只发生反应①,B正确;

当3a≤2b时,Cl2充足,Fe2+和

Br-均被完全氧化,反应①+反应②×

2得总反应:

2Fe2++4Br-+3Cl2===2Fe3++2Br2+6Cl-,D正确;

当a=b时,由反应①知amolFe2+被完全氧化成amolFe3+,消耗

molCl2,由反应②知剩余的

molCl2可氧化amol的Br-,Br-剩余:

2amol-amol=amol,故最终溶液中c(Fe3+)∶c(Br-)∶c(Cl-)=a∶a∶2a=1∶1∶2,C错误。

1.溴、碘的提取[仅供选考考生使用]

(1)反应原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溶液分层

②下层溶液

显橙红色 

Cl2+2KBr===2KCl

+Br2       

显紫红色 

Cl2+2KI===2KCl+I2

(2)提取原料

①溴的提取:

海水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通入氯气将其中的溴离子转化为单质溴。

②碘的提取:

海水中碘的浓度很低,工业上不直接由海水提取碘,而是以具有富集碘能力的植物如海带、海藻为原料提取碘。

(3)提取流程

①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

②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艺流程:

2.溴、碘的性质

(1)单质的物理性质

Br2

I2

色、态

通常状况下为深红棕色液体

通常情况下为紫黑色固体

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特性

易挥发

①易升华,②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2)Br-、I-的检验[仅供选考考生使用]

①试剂: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②化学方程式:

NaBr+AgNO3===AgBr↓+NaNO3,NaI+AgNO3===AgI↓+NaNO3。

③现象:

分别出现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

(3)溴、碘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①溴可用于生产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等药剂。

②溴化银是重要的感光材料。

③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也应用于含碘食品的生产。

④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

1.氯气呈气态,溴为液体,碘为固体,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按Cl→Br→I顺序,其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故Cl2、Br2、I2的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2.根据化学方程式Cl2+2KBr===2KCl+Br2,Cl2+2KI===2KCl+I2,Br2+2KI===2KBr+I2可得出什么结论?

三个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Cl2>

Br2>

I2,还原性:

I->

Br->

Cl-。

1.Cl2、Br2、I2的物理性质

(1)相似性

①单质都有特殊颜色;

②都微溶于水;

③都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中都显示特殊颜色。

(2)递变性(按Cl→Br→I顺序)

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②熔沸点逐渐升高,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③密度逐渐增大。

(3)特性:

氯易液化,溴易挥发,碘易升华。

(4)Cl2、Br2、I2在水及有机溶剂中的颜色

CCl4

汽油

Cl2

黄绿色

黄→橙

橙→橙红

深黄→褐

紫→深紫

浅紫红→紫红

2.Cl2、Br2、I2的化学性质

①都能与几乎所有的金属化合;

②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X=Cl、Br、I),HX都易溶于水且都是强酸;

③都能与水和碱液反应,X2+H2OHX+HXO,X2+2NaOH===NaX+NaXO+H2O;

④水溶液都有氧化性

①氧化性依次减弱:

I2,如分别与Fe反应,产物为FeCl3、FeBr3、FeI2;

还原性Cl-<

Br-<

I-;

②与H2反应由易到难,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③与水反应程度依次减弱。

I2遇淀粉变蓝色。

3.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仅供选考考生使用]

(1)AgNO3溶液——沉淀法

未知液

(2)置换——萃取法

有机层呈

(3)置换——淀粉法检验I-

蓝色溶液,表明有I-

1.已知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是(  )

A.NaCl和KI     B.NaCl、KCl和I2

C.KCl和NaBrD.KCl和NaCl

选D 过量的Cl2将Br-、I-从它们的溶液中完全置换出来,在蒸干、灼烧的过程中溴挥发、碘升华,所以剩余固体为NaCl和KCl。

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但得到的液溴中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适量的KI溶液

B.通入溴蒸气

C.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选D 要除去液溴中少量的氯气,可选用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Cl2+2NaBr===2NaCl+Br2。

3.[仅供选考考生使用]稀的碘水和溴水的颜色非常浅,近乎无色。

检验稀碘水和稀溴水时,所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淀粉溶液B.氯水

C.NaOH溶液D.NaBr溶液

选A 氯水、NaBr溶液与溴水、碘水都不反应,NaOH溶液与二者都反应,二者都褪色,现象相同,不能区分;

淀粉遇I2变蓝色。

4.将氯水注入KI溶液中,用力振荡,再注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看到的现象是(  )

A.液体为紫红色

B.液体为无色

C.液体分两层,上层为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D.液体分两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选D Cl2将I-氧化生成I2,I2被CCl4萃取,所以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三级训练·

节节过关]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HCl→H2        B.Mg→Mg2+

C.Cl-→AgClD.CuO→Cu

选B 物质要发生氧化反应,则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A项,HCl→H2化合价降低,错误;

B项,Mg→Mg2+化合价升高,正确;

C项,Cl-→AgCl化合价没有改变,错误;

D项,CuO→Cu化合价降低,错误。

2.氢化钙(CaH2)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H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

选A 在反应CaH2+2H2O===Ca(OH)2+2H2↑中,CaH2中的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反应后变为H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CaH2作还原剂;

H2O中的氢元素化合价是+1价,反应后变为H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在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选项A错误,其余选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KI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后,溶液颜色变深

B.向KCl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颜色变红

C.溴水与NaCl溶液混合时,会发生置换反应

D.NaCl溶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故需要密封保存

选A A选项正确,氯气置换出碘单质,碘水溶液显褐色;

B选项溶液显中性,酚酞溶液不变红,所以错误;

C选项溴的非金属性弱于氯,所以溴水与NaCl溶液混合时,不会发生置换反应,所以错误;

D选项NaCl溶液不能在空气中被氧化,所以错误。

4.Fe2O3+2Al

Al2O3+2Fe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在该反应中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

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电子,被________。

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__反应,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是还原产物。

从反应类型上看该反应是置换反应,分析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知:

Fe的化合价由+3价降到0价,被还原,得到的铁是还原产物;

Al的化合价由0价升到+3价,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Al2O3是氧化产物。

置换反应 铝 失去 氧化 铁 得到 还原 还原 氧化 Al2O3 Fe

5.

(1)向溴化钠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溴水,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海产品中可以考虑用于工业上大量地提取碘的是____________。

①贝壳 ②紫菜 ③鱼 ④海带

(1)Cl2与NaBr、Br2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①Cl2+2NaBr===Br2+2NaCl,②Br2+2KI===I2+2KBr。

(2)在四种海产品中,含碘相对较多的是紫菜和海带。

(1)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 Cl2+2NaBr===Br2+2NaCl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Br2+2KI===I2+2KBr

(2)②④

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C.Fe2O3+3CO

2Fe+3CO2

D.MgCl2(熔融)

Mg+Cl2↑

选C A项属于置换反应;

B项属于复分解反应;

D项属于分解反应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项,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选C A项,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可以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时,氢气做还原剂,氧气做氧化剂,错误;

B项,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错误;

D项,阳离子可能有还原性,例如亚铁离子,错误。

3.在反应中,X元素的原子将电子转移给Y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元素X被氧化 ②元素Y被氧化 ③元素X发生还原反应 ④元素Y发生还原反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选D 根据题意知,X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X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而Y元素的原子获得电子,Y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4.下列变化中,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NaClO→NaClB.C→CO2

C.Fe2O3→FeD.CaO→Ca(OH)2

选B 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各物质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A项,NaClO→NaCl,Cl元素由+1价降低到-1价;

B项,C→CO2,C元素由0价升高到+4价;

C项,Fe2O3→Fe,铁元素由+3价降低到0价;

D项,CaO→Ca(OH)2,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g)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为C+H2O(g)

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去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到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1mol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选C 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2,C失去电子被氧化,A项错误;

氢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到0,H2O得到电子被还原,B项错误;

1molC从0价变为+2价,失去2mol电子,2molH从+1价变为0价,得到2mol电子,生成1molH2,C项正确;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复分解反应,D项错误。

6.甲、乙、丙三溶液中各含有一种X-(X-为Cl-、Br-或I-),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I-、Cl-B.Br-、Cl-、I-

C.I-、Br-、Cl-D.Cl-、I-、Br-

选A 向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应该是溴水的颜色,则甲中必含有Br-,Br-被Cl2置换生成了Br2,由此否定了C、D选项。

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中不含I-,否则加入后I-被Br2置换生成I2,溶液显蓝色,与题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