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6486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docx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7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1~42页例9、例10和“练一练’’,第45页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开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

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根据学生交流,演示分割正方形,看出每条边长6厘米都正好可以分成3份,这个正方形能正好分成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边长5厘米的不能正好分成。

追问:

为什么边长6厘米的正好可以分成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而边长5厘米的不能?

指出:

因为小正方形边长2是6的因数,边长6÷2=3〔份〕,所以能正好分成同样的正方形;但2不是5的因数,边长5÷2有余数,就不能正好分成。

2.引入新课。

谈话:

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局部割成小正方形。

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例如9,了解题意。

启发:

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

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

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

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

12÷6=2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

(板书:

12÷4=318÷4=4……2)

说明:

观察正方形和长方形边的长度,6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所以能正好铺满;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所以不能正好铺满。

(2)启发:

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为什么?

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

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

你是怎样想的?

你发现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符合什么条件,就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

说明:

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因为它们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可见,当正方形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时,就能正好把这个长方形铺满。

(3)引导:

现在你发现,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指出:

大家发现,1、2、3、6这几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公有的因数,我们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板书〕

追问:

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

为什么不是?

说明: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接“公因数〞后板书:

——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2.求公因数。

(1)出示问题。

引导:

我们已经知道,两个数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

那如果两个数,你能不能找出它们所有的公因数呢?

接着看一个问题。

出例如10,让学生明确要找出8和12的所有公因数,并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

(2)探索方法。

引导:

先想想怎样的数是8和12的公因数;再想怎样可以找到8和12的公因数。

和同桌商量商量,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学生思考、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你是怎样找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的?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思考方法:

〔在交流中板书过程〕

①先分别找出8和12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②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12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提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找8和12的公因数?

说明:

因为公因数一定在8的因数里,所以只要在8的因数里找出也是12的因数,就是它们的公因数。

③先找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里找8的因数,并确定最大的一个。

追问:

这种方法是怎样想的?

小结:

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8和12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的是4。

4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可见,两个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o〔板书: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3.用集合图表示公因数。

出示两个圈:

8的因数12的因数〔图略〕

让学生分别说出8和12的因数,教师板书。

引导:

如果要在图里既看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又能把公有的因数写在共同的局部,这两个圈怎样合并到一起比拟适宜?

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引导出正确表示的方法,呈现把两个圈局部合并的图,〔图见教材,略〕再引导在适宜的局部分别填写因数,并标注出“8和12的公因数〞。

提问:

从图上看,哪些数是8的因数,哪些数是12的因数?

哪几个数是8和12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几?

指出:

从图上可以直接看出:

8和12公有的因数,是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4.回忆内容。

提问:

回忆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哪些内容?

〔板书课题〕

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三、稳固深化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填写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交流:

18的因数有哪些?

30的因数呢?

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从表里看,怎样的数是18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说明:

先在表里分别圈两个数的因数,其中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

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最大公因数。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分别填15和20的因数,再填右图。

交流各是怎样填的,说说15和20各有哪些因数,再说说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说明:

15和20的因数中公有的因数,就是15和20的公因数,在公因数中就能找出最大公因数。

3.做练习七第1题。

(1)让学生依次按要求填出适宜的数。

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

从练习的过程看,你是怎样找出12和4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

(2)引导:

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公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求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吗?

每人独立完成。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检查板演过程,说明最大公因数;有错订正。

4.做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提问:

能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或倍数吗?

四、小结收获

提问:

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在学习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体会?

教学反思:

本资源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6页的第1题及第118页练习二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因数、倍数的特征,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利用这一特征解决一些问题。

3.进一步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

4.通过复习,能发现不懂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因数与倍数。

〔1〕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请举例说明。

如:

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你对因数和倍数还有哪些了解?

由学生自己回忆知识、语言表达所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说到下面几个问题:

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本身。

②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③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是相互存在的,不能孤立说因数或倍数。

⑤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公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称什么数?

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偶数:

2,4,6,8,10……

奇数:

1,3,7,9,11……

〔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5,10,25,35,40

教师:

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3〕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6的倍数,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吗?

为什么?

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

提示:

因为6=2×39=3×3

可以看出:

6包含有因数3,9也包含因数3,从而得出:

6的倍数中一定包含因数3,9的倍数也一定包含因数3。

所以,6和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3.质数和合数。

〔1〕什么样的数叫做质数?

质数又称作什么数?

〔2〕什么样的数叫做合数?

〔3〕1是质数吗?

是合数吗?

二、复习讲授

1.写出36的所有因数和100以内的倍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怎样写才能不缺写也不多写。

2.从下面四张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0587

〔1〕奇数。

〔2〕偶数。

〔3〕5的倍数。

〔4〕3的倍数。

(5)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7)是2,3,5的倍数。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应,老师集体评价。

3.将以下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数字可重复使用〕

1248910

121521579168

练习要求:

〔1〕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2〕学生交流:

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3〕答复以下问题:

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

为什么?

举例说明。

②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

为什么?

举例说明。

③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为什么?

举例说明。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

为什么?

举例说明。

⑤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

为什么?

举例说明。

三、稳固作业

1.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题。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应。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2~4题。

第3题:

此题是稳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应。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

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

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四、课堂作业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

2.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

5.两个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

五、课堂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1〕

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如:

3×4=12

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教学反思】

本课时主要对因数与倍数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

由于概念较多,学生对此容易混淆,所以本课时教学时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

此外,由于本单元的内容比拟抽象,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这可通过相关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

第4单元比例

第2课时反比例

【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开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难点:

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为什么?

购置练习本的价钱:

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2、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问: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①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②杯里水的高度不相同。

③杯子底面积小的,水的高度比拟高,杯子底面积大的,水的高度比拟低。

 

〔2〕出示表格。

杯子底面积/cm²

10

15

20

25

3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请学生认真观察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问: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不难发现:

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底面积越小,水的高度越高,而且高底和底面积的乘积〔水的体积〕一定。

教师板书配合说明这一规律:

30×10=20×15=15×20=„„=300

〔3〕归纳反比例的意义。

在这一根底上,教师明确说明反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板书出示: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用字母表示:

xy=k

三、拓展应用

练习九第2题

四、总结

说一说成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特征。

五、作业布置

完成P48“做一做〞

练习九第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