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553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docx

健康评估35466备课讲稿

 

健康评估35466

健康评估

一、填空题:

1.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

健康评估的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护理文件书写。

2.健康评估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是:

会谈、身体评估。

3.影像学检查包括:

放射检查、超声检查、核医学检查。

4.身体评估的方法: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5.触诊的方法:

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6.深部触诊法:

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浮沉触诊法。

7.叩诊音:

清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8.NANDA的每个护理诊断由:

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四个部分组成。

9.发热分为:

感染性发热(最常见)、非感染性发热。

10.非感染性发热: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代谢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皮肤散热减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1.内源性致热源:

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多、散热减少。

12.常见的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13.喷射状呕吐见于:

颅内压增高。

14.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脑膜受刺激引起的头痛最为剧烈。

15.发热的临床经过大致可分为:

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三个阶段。

16.与呼吸困难相关的护理诊断有:

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形态、活动无耐力语言沟通障碍。

17.咯血量的评估、每日咯血量在100ml为少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

500ml为大量咯血。

18.呕血的病因中最常见的是:

消化性溃疡,其次是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急性胃粘膜病变。

19.腹泻按发生机理分为:

分泌性、渗出性、渗透性、动力性、吸收不良性。

20.意识障碍由轻到重依次分为: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21.按病因发绀分为:

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型发绀。

22.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与咳痰最常见的原因。

23.肺炎球菌所致大叶性肺炎的典型痰液为铁锈色。

24.急性肺水肿时分粉红色泡沫痰。

25.克雷伯杆菌感染有砖红色胶冻状痰。

26.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隔肿瘤。

27.咯血的四大病因:

肺结核(最主要的原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

28.咯血引起病人死亡的并发症的直接原因:

窒息。

29.淤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右心功能不全(体循环淤血),缩窄性心包炎。

30.缺血性周围性发绀常见于严重休克。

31.精神因素所致呼吸困难、无器质性变化的见于:

癔症。

32.呼吸困难分为:

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液型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33.肺源性呼吸困难分为:

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34.吸气性呼吸困难引起的“三凹征”:

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肋间隙,“

35.左心衰竭可以引起:

劳力型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36.全身性水肿分为:

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的全身水肿。

37.心源性水肿开始部位:

足部→向上→全身

38.肾源性水肿开始部位:

眼睑→颜面→全身

39.餐后1h以上呕吐称:

延迟性呕吐。

40.上消化道出血常呈咖啡渣样呕吐物。

41.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潴留,带有粪臭提示低位小肠梗阻。

42.肝细胞性黄疸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43.阻塞性黄疸尿色深如浓茶,大便颜色变浅或呈白陶土色。

44.黄疸的特点:

一般黄染越深,病情越重;梗阻越完全,皮肤瘙痒越重,粪色越浅,尿色越深。

45.尿频、尿急、尿痛称为膀胱刺激征。

46.病理性尿频分为:

多尿性尿频、炎症性尿频、神经性尿频、膀胱容易减少性尿频、尿道口周围病变。

47.尿失禁常分为真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

48.成人的体型分为:

飞力型、无力型、超力型。

49.二尖瓣面容: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50.粘液性水肿面容: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1.肢端肥大症面容:

肢端肥大症。

52.苦笑面容:

破伤风。

53.强迫坐位:

急性左心衰、支气管哮喘

54.强直蹲位:

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

55.强迫停立位:

心绞痛强迫仰卧位:

急性腹膜炎

56.蹒跚步态:

佝偻病辗转体位:

胆石症、胆管蛔虫、肠痉挛。

57.跨阈步态:

腓总神经麻痹

58.慌张步态:

震颤麻痹

59.醉酒步态:

小脑疾患、酒精中毒

60.剪刀步态:

脑性瘫痪

61.共济失调步态:

脊髓疾病

62.蜘蛛痣的部位:

分布于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肩部

63.欧式(Osler)小结:

蓝色或粉红色,直径1-2mm,指间、足趾,大小鱼际处,见感染性心内膜炎。

64.淋巴结检查注意的方面:

应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65.淋巴结结核好发于:

颈部血管周围。

66.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或毒蕈中毒(针尖样缩小)

67.瞳孔扩大→外伤,青光眼绝对期,阿托品药物影响。

68.瞳孔大小不等→颅脑内病变:

脑外伤、脑肿瘤、脑疝。

69.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消失提示颅脑内病变。

双侧瞳孔散大并对光反射消失→濒死状态。

70.扁桃体肿大分度:

I度:

不超过咽腭弓者;II度:

超过咽腭弓者;III度:

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71.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及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

72.肝颈静脉回流征最主要的病因:

右心衰竭。

73.颈静脉怒张见于:

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74.颈静脉怒张提示:

静脉压增高。

75.颈动脉搏动提示:

脉压增大。

76.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I度:

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II度:

能看到肿大又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以内者。

III度:

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77.佝偻病胸包括:

佝偻病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

78.白血病病人胸骨下端可由明显压痛和叩痛。

79.乳房触诊时依次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四个象限的顺序。

80.触诊时应注意乳房的质地与弹性、有无压痛及包块,乳头有无硬结等。

81.正常胸部叩诊音:

清音、浊音、实音、鼓音

82.平静呼吸时肺下界大致位于:

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隙处、腋中线第八肋间隙处、肩胛下角线第十肋间隙处。

83.正常的呼吸音分三种:

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84.干罗音的特点:

强度、性质和部位容易改变,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

85.湿罗音的特点:

①为断续而短暂的声音,一次常连续多个出现,中小水疱音可同时存在;②呼气和吸气均可听到,但多见于吸气相,以吸气末最清楚;③部位较固定,性质不易变化;④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86.胸膜摩擦音的部位:

前下侧胸壁(腋中线)、屏气呼吸即可消失、以吸气末和呼气开始最明显。

87.心包摩擦感:

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最清楚。

前倾位和呼气末最明显,与呼吸无关。

88.正常人坐位时的心尖搏动一般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处,搏动范围直径2.0~2.5

89.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称为:

抬拳性心尖搏动,是左心室肥大的指征。

90.震颤(猫喘):

器质性病变如心脏瓣膜狭窄,先天性心脏病。

91.左心室增大:

心脏浊音呈靴形(主动脉型):

常见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2.右心室增大:

常见疾病:

肺源性心脏病。

93.双心室扩大:

左界向左下扩大,呈普大型;常见疾病:

重症心肌炎,全心衰。

94.左心房增大:

心脏浊音呈梨形(二尖瓣型),常见疾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扩大)。

95.心包积液:

坐位时呈烧瓶样,仰卧位时心底部增宽。

96.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心尖搏动最强点:

又称心尖区(部)

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又称Erb征

三尖瓣区胸骨下端左缘(胸骨左缘第4、5肋间)

97.正常人心率多为60-100/min,成人>100/min,婴幼儿>150min,称为心动过速。

98.周围血管征包括:

水冲脉、枪击音、杜柔双重杂音和毛细血管搏动征。

99.腹部分区的方法包括:

四区法、七区法、九区法。

100.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腹式呼吸增强见于癔症、胸腔疾病。

1.腹壁静脉正常时:

脐水平线以上:

自下向上流入上腔V

2.脐水平线以下:

自上向下流入下腔V(门V高压时侧支循环与正常相同)

3.下腔静脉阻塞时:

脐水平线以下的腹壁V血流方向向上(下→上)

4.上腔静脉阻塞时:

上腹壁V血流方向向下(上→下)

5.左腰部脐周皮肤蓝褐色斑:

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6.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症的三大体征,称腹膜刺激征。

7.脾脏肿大分为三度:

轻度,不超过2cm

8.中度,自2cm至脐水平线

9.高度,超过脐水平以下(巨脾症)

10.当腹腔内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存留时,即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11.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麻痹

12.正常人脊柱有四个弯曲部位:

颈、腰段向前凸,胸骶段向后凸。

13.脊柱后凸多发生于胸段。

14.浮髌试验阳性:

膝关节腔内有液体积聚。

15.梭状畸形:

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16.爪形手:

见于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脊髓空洞症及麻风,

17.杵状指:

可能与慢性缺O2,代谢障碍和中毒性损害有关。

18.匙状指:

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偶见于风湿热。

19.共济运动:

主要是靠小脑的功能,分为:

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闭目难立征、指指试验。

20.复合感觉:

(皮层感觉)常用方法:

体表图体觉、实体辨别觉、两点辨别觉、皮肤定位觉

21.神经反射的反射基础是:

反射弧。

22.浅反射分为:

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趾反射。

23.深反射分为: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24.肱二头肌反射:

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

25.肱三头肌反射:

前臂伸展;反射中枢为颈髓7-8节(6-8节)

26.桡骨骨膜反射:

前臂旋前和屈肘;反射中枢为颈髓5-8节

27.膝反射:

小腿伸展;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

28.跟腱反射:

足向,跖面屈面;反射中枢为腰髓5节至骶髓1-2节

29.病理反射:

巴宾斯基(Babinski)征:

阳性表现为拇指背屈,余趾呈扇形展开。

30.奥本海姆(Oppenhoin)征

31.戈登(Gordon)征

32.查多克(Chaddoik)征

33.脑膜刺激征的表现:

颈强直、克匿格(Kerming)征,布鲁金斯基(Brudzinski)征

34.心理评估的目的:

①评估个体的心里过程;②评估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③评估个体的压力与反应;④评估心里影响因素与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

35.心理评估的方法:

会谈法、观察法、心理测量学方法、医学检测法。

36.自我概念包括:

身体自我、社会认同、自我认同、自尊

37.自我概念的分类:

真实自我、期望自我、表现自我。

38.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体验。

39.个性的特性:

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

40.个性的内容:

能力、气质、性格

41.最常见的负面情绪,情感:

焦虑、抑郁

42.语言障碍类型有:

运动性失语、感受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失读和构音障碍。

43.家庭结构包括:

家庭人口结构、权力结构、角色结构、沟通结构和家庭价值观。

44.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

价值观、信念与信仰和习俗。

45.较色适应不良的常见类型有:

角色冲突、角色缺如、角色强化、角色消退

46.男性Hb:

120-160gIL;女性Hb:

110-150gIL。

贫血:

男Hb<120gIL,女Hb<110gIL

47.白细胞:

(4-10)×109/L。

48.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①功能:

吞噬、杀菌、趋化、变形、粘附;②中性粒细胞增多;③病理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最常见原因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感染。

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

49.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细胞)临床意义:

50.成人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病毒,结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51.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放射病,免疫缺陷性疾病。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治疗者。

52.网织红细胞增多:

提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活跃,见于各种贫血。

53.网织红细胞减少:

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54.血小板正常的参考值为(100-300)×109/L

55.血小板减少:

指血小板低于100×109/L,见于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障;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至脾亢进。

56.病理性蛋白尿: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②肾小管性蛋白尿;③混合型蛋白尿;④溢出性蛋白尿。

57.糖尿:

血糖>8.8mmol/L。

58.血糖增高型糖尿:

糖尿病(最常见);内分泌疾病,肝功能不全。

血糖正常性糖尿:

(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肾性糖尿、慢性肾小球肾炎、身形综合征。

59.尿糖定性试验:

①血糖增高性糖尿;②血糖正常性糖尿;③暂时性糖尿;④其它糖尿;⑤假性糖尿。

60.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则提示肾小管病变。

61.管型:

表明有肾实质性损害。

62.内生肌酐清除率:

判断肾小球滤过率功能损害的致敏指标(临床意义)

63.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以及单侧甲状腺肿大将气管推向健侧

64.肺不张、胸膜粘连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65.极化状态:

膜外正电荷,膜内负电荷(内负外正)

66.除极过程:

内正外负

67.P波:

为心房除极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波时的电位变化。

P波的前半部代表右心房的除极,后半部分代表左心房的除极。

68.P波时间:

一般为0.07~0.09s≤0.11s

69.电压(振幅):

在肢体导联<0.25mV,在胸导联<0.20mV。

70.临床意义:

P波时间>0.11s,提示左心房肥大,见于风心二狭。

71.P波,振幅>0.25mV;提示右心房肥大,见于肺心病,称肺型P波

72.P-R间期:

为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肌除极的时间,代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心房,房室交界区传导心室所需要的时间。

73.P-R间期为0.12-0.20s

74.临床意义:

P-R间期延长,见于I度房室传导阻塞;P-R间期缩短,多见于(室性心动过速→室颤)预激综合征。

75.QRS波为:

心室除极波,代表全部左右心室肌除极时的电位变化和时间。

76.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在0.06~0.10s多为0.08s,不过0.11s。

77.R波电压一般不超过0.5mV,否则提示右心室肥大。

78.Q波的振幅均不得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超过正常范围的Q波称为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

79.低电压:

肢体导联中,如每个导联的QRS波群的电压均小于0.5mV,见于肺气肿

80.心肌梗死:

病理性Q波(Q波超过0.04s)

81.S-T段上移(弓背向上)

82.倒置的T波

83.P-R段:

反应电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84.S-T段:

代表心室除极结束到心室复极开始的电位变化。

85.S-T段的向下偏移均不应超过0.05mV,否则见于心肌梗死。

86.T波称心室复极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87.Q-T间期:

代表心室从除极开始到复极结束所需要的总时间。

88.心电图纸是由边长1mm的小方格组成,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横线上每小格代表0.04s,当输入定准电压为1mV=10mm时,纵线上每小格代表0.1mV。

89.测量正向波时,应从基线上缘测出距波峰最顶端水平线的距离;

90.测量负向波时,应从基线下缘测出距波谷最低点水平线的距离。

91.正向波的时间从基线下缘测量,负向波的时间从基线上缘测量。

92.心率的计算:

93./心律整齐/每分钟心室率(/min)=60(s)/R-R或P-P间距(s)

94./心律不齐/

(1)测5个以上R-R,P-P间距,算出其平均值,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出心室率或心房率。

95.

(2)数6秒内的QRS或P波数,乘以10计算出心室率或心房率。

1.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鉴别项目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出血前症状

咽部氧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颜色

鲜红

棕色或暗红,偶见鲜红色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无,咽下血液较多时有

有,可呈柏油样,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出血后症状

常有血痰数日

有无血痰

出血方式

咯血

呕出

2.咯血的相关护理诊断

3.

(1)有窒息的危险,与大量咯血所致呼吸道血液滞留有关,与意识障碍有关。

4.

(2)有感染的危象,血液滞留支气管有关。

5.(3)体特不足,与大量咯血所致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6.(4)恐惧/焦虑,与咯血不止有关

7.(5)潜在并发症,休克。

8.健康评估的原则:

(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9.

(2)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有目的护患互动过程

10.(3)重要在于评估个体的功能能力

11.(4)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临床判断

12.触诊的注意事项:

(腹部)

13.

(1)触诊时病人通常取屈膝仰卧位

14.

(2)评估者面对病人,站其右侧,手掌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

15.(3)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呈“S”形触诊,先从健侧开始,再移向患侧。

16.(4)动作轻柔,由浅入深。

17.肝界变化的临床意义?

18.

(1)肝浊音区缩小,见于肝硬化、急性肝坏死,胃肠胀气时。

19.

(2)肝浊音区扩大,见于肝炎、肝癌、肝淤血和肝脓肿等。

20.(3)肝浊音界消失,见于急性胃肠道穿孔的重要特征之一。

21.请简述异常肠鸣音的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22.

(1)肠鸣音活跃,肠鸣音10/min以上,但音调不高亢,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胃肠道大出血或泻药效应

23.

(2)肠鸣音亢进,肠鸣音次数增多且响亮,高亢。

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24.(3)肠鸣音减弱,肠鸣音3-5/min以上才听到一次,见于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

25.(4)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3-5/min仍为听到肠鸣音,常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麻痹。

26.简述肌力的定义及分级?

27.肌力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28.0级为完全瘫痪,看不到肌肉收缩。

29.1级仅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运动

30.2级机体可在床面做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

31.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阻力

32.4级能对抗阻力运动,但差于正常人

33.5级为正常肌力

34.蜘蛛痣的分布区域及其临床意义?

35.

(1)分布:

面、颈、手背、上臂、前臂、前胸和肩部等处。

36.

(2)临床意义:

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常见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37.触诊浅部淋巴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8.应注意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斑痕、瘘管。

39.简述病人角色适应不良的常见类型

40.病人角色冲突、角色缺如、角色强化、角色消退

41.静脉采血的注意事项

42.

(1)选择正确的采血时间:

①上午7-9时;②空腹取血(进食8h后)定时采血;③静脉血液标本最好于起床后1小时内采集。

43.

(2)无痛注射适量采血

44.(3)防溶血:

①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②消毒剂待干;③不可在血管内反复穿刺;④注入试管时不宜用力或过快,不可剧烈震荡。

45.(4)避免充血和血液浓缩:

①避免手臂下垂,避免拍打手臂;②止血带结扎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

46.(5)不宜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

47.(6)采集抗凝血标本时注意血液于抗凝剂比例要适当并立即轻轻颠倒混匀。

48.(7)采血完毕,告知受检者在穿刺点上方按压止血,不可揉搓。

注射器与针头应及时分离,严格消毒处理。

49.正常的肺部叩诊音清音,心脏叩诊音实音,肝脏叩诊音实音,胃泡区腹部叩诊区鼓音

50.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51.

(1)生理性增多:

见于新生儿,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寒冷、饱餐,剧烈运动或劳动后等。

52.

(2)病理性增多:

见于急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53.①反应性增高:

见于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如尿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②增生性增高:

见于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54.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55.

(1)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成年人Ccr<80ml/min,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已有损害。

56.

(2)判断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

57.(3)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

58.(4)动态观察肾移植术是否成功。

移植术后Ccr回升,成功率高,若下降,提示可能有急性排斥反应。

59.临床应用最多的转氨酶是哪两种?

其临床意义有哪些?

60.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②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61.临床意义:

(1)肝脏病变:

①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与AST的显著增高。

ALT/AST>1;②慢性病毒性肝炎:

多为ALT/AST>1;如AST增高较ALT明显,提示慢性肝炎可能转为活动期;③非病毒性肝病:

ALT/AST<1;④肝硬化

62.

(2)肝外病变:

①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后6-8h,AST增高;②其他疾病:

如骨骼肌疾病,肾梗死等。

63.简述如何判断病人的营养状态?

64.营养状态是指与营养摄取相关的健康状况,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等综合判断。

65.①一般资料:

活动量,饮食情况,心理社会状况;②测量体重: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③皮褶厚度的测量:

肱三头肌、肩胛下、腹部;④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正常18.5-24;⑤肌肉厚度测量

66.列举各种类型强迫体位的临床意义?

67.强迫坐位:

急性左心衰、支气管哮喘等有严重呼吸困难的心肺疾病

68.强迫仰卧位:

急性腹膜炎

69.强迫俯卧位:

脊柱疾病

70.辗转体位:

肾绞痛、胆石症、胆管蛔虫、肠痉挛

71.强迫蹲位:

先天性紫绀性心脏病

72.角弓反张位:

破伤风、脑膜炎

73.强迫侧卧位:

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

74.强迫停立位:

心绞痛

名词解释:

1.健康评估:

是研究护理对象的主、客观资料,以确定其护理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护理基础学科。

2.症状:

疾病状态下,护理对象机体功能异常多产生的主观感觉或自身体验。

3.体征:

是病人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异常时的客观发现。

4.身体评估:

是护士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工具对评估对象的身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评估。

5.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源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自身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