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7505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docx

计算机原理分解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分解实验

分解实验是为原理实验中的整机实验而进行的准备工作,从逻辑功能上讲每个实验都可以是与整机实验有关的一部分,各分解实验都能构成一个独立的逻辑功能,每个实验的逻辑规模都可以控制在实验台的限制之内。

学生通过这些分解实验可以掌握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积累一些实验经验和技巧,同时熟悉一些中、小规模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性能,提高逻辑设计的能力。

这样在进行逻辑规模较大的整机实验时,学生们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

 

TEC-5实验箱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区简介

这部分为用户提供了通用的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平台。

它主要包括下列部分:

实验台左半部的10个双列直插插座,ISP1032在系统编程芯片及下载插座,6个数码管及其驱动电路,12个数据指示灯,小喇叭及其驱动电路,16个电平拨动开关,2个单脉冲按钮。

1.10个双列直插插座

这一部分在实验台的左上部,实验时用于插中、小规模数字逻辑器件。

注意:

插座的电源和地都没有连接。

2.ispLSI1032(分解实验中用不到)

它位于实验台的左下部,用于设计并实现复杂的数字逻辑或数字系统电路。

它有1个下载插座,下载时下载电缆的一端插在下载插座上,另一端插在PC机并行口上,下载电缆将PC机和ispLSI1032连在一起。

在PC机上运行ispEXPERT工具软件,输入数字逻辑或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编译、连接和适配,然后下载到ispLSI1032中去,就构成了1个新的能实现设计功能的器件。

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中的综合实验,就是用ispLSI1032实现的。

3.六个数码管及其驱动电路

为了能做较复杂的实验,比如电子时钟和数字频率计等实验,实验台上安装了6个共阳极数码管。

六个数码管位于实验台的上部中间。

右边5个数码管各由一片BCD七段译码器/驱动器74LS47驱动。

只需在各数码管的4个输入插孔(D为最高位,A为最低位)接入BCD码,数码管就显示出相应数字。

当测试端Test接低电平时,这5个数码管都将显示“8”,小数点也同时点亮。

最左边的一个数码管由1片74LS240驱动,可按段进行控制。

它的控制端为a、b、c、d、e、f、g、h。

当控制端接高电平时,则相应的发光二极管段点亮;当控制端接低电平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熄灭。

4.小喇叭及驱动电路

这部分由可控振荡电路,喇叭及其驱动电路组成。

电路如图1.4所示。

图1.4小喇叭及驱动电路

当DZ1用短路片短路时,它是一个可控声源,可做报警或者报时使用。

如果“控制”插孔接高电平,则振荡电路输出频率为2KHz左右的方波,驱动喇叭鸣叫。

当控制插孔接为低电平时,振荡电路输出低电平,喇叭不鸣叫。

当短路子DZ1开路时,可从“输入”插孔向喇叭的驱动三极管基极送控制信号。

直接控制喇叭按希望的频率变化发声,做音乐实验用。

5.单脉冲按钮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使用的启动按钮QD和复位按钮CLR#,在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中作为单脉冲按钮使用。

每个按钮按下后都能输出1个正脉冲和1个负脉冲。

不过由于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QD按钮使用的是正脉冲,CLR#按钮使用的是负脉冲,因此在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中,最好使用QD按钮产生的负脉冲和CLR#按钮产生的正脉冲。

6.电平开关K0-K15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使用的模拟数据通路控制信号开关K15-K0在数字逻辑和数字系统实验中作为普通的电平开关使用。

7.12个发光二极管

12个发光二极管位于TEC-5的下部中间位置,用于指示信号的高低电平,信号输入孔L0—L11接入高电平时,相应的二极管点亮,信号输入孔L0—L11接入低电平时,相应的二极管熄灭。

实验一基本逻辑门逻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TTL与非门、与或非门和异或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熟悉TTL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外型、管脚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所用器件和仪表

1.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1片

2.三态输出四总线缓冲门74LS1251片

3.四位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1片

4.3-8译码器74LS1381片

三、实验内容

测试74LS86、125、138、161集成电路模块,分析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实验提示

1.将被测器件插入实验台上相应的插座中。

2.将器件的gnd(地)与实验台的“地(GND)”连接,将器件的vcc(高电平)与实验台的+5V连接。

3.用实验台的电平开关输出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

拨动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

4.将被测器件的输出引脚与实验台上的电平指示灯连接。

指示灯亮表示输出电平为1,指示灯灭表示输出电平为0。

五、例子:

实验接线图及实验结果(真值表及语言描述)

74LS86中包含4个异或门,下面各画出测试第一个逻辑门逻辑关系的接线图及测试结果。

测试其他逻辑门时的接线图与之类似。

图中的K1、K2是电平开关输出,LED0是电平指示灯。

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

74LS86引脚图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

输入

输出

引脚1(1A)

引脚2(1B)

引脚3(1Y)

L

L

L

L

H

H

H

L

H

H

H

L

74LS68真值表

实验二RAM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半导体静态随机读写存储器RAM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掌握半导体存储器的字、位扩展技术。

二、实验方案:

RAM实验结构图

三、实验要求:

◆采用1Kx4的芯片,构成1Kx8的存储器。

◆选择五个不连续的存贮单元地址,分别存入不同内容,作单个存贮器单元的

读/写操作实验。

◆采用1Kx4的芯片,构成2Kx8的存储器。

◆必须使用译码器进行扩展(三输入都用,接开关)。

◆选择五个不连续的存贮单元地址,分别存入不同内容,作单个存贮器单元的

读/写操作实验。

◆选用适当芯片,根据各种控制信号的极性和时序要求,设计出实验线路图。

◆分别设计试验步骤。

◆使用开关进行数据加载,通过指示灯显示实验结果,记录试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给出字扩展试验中每片RAM芯片的地址范围。

四、参考器件:

RAM采用两片MM2114

隔离部件采用74LS125

译码器采用74LS138

备注:

为简化试验,地址可只用低4位(其余地址可接地)。

实验三二进制补码加法器

一、实验目的:

根据补码加法器的模型,理解数据流及其时序关系。

掌握加法器实现补码加、减运算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方案:

本实验运算器模型,可分为数据运算以及符号位的产生两部分。

补码加、减运算器结构图

 

三、实验要求:

◆数据宽度为4位,设计出实验线路图。

◆设计试验步骤。

◆使用开关进行数据加载,完成补码加、减运算。

◆符号位运算采用双符号位,累加器应有清零控制。

◆通过指示灯观察运算结果,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四、参考器件:

累加器选用一片74LS273。

加法器用两片74LS283。

原、反码控制器用一片74LS86.

溢出判断用一片74LS86。

实验四时序系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计算机实验中时序系统的设计方法。

设计一个基本时序系统,该系统具有4个节拍电平及四相工作脉冲,其时序关系参阅下图中的M0—M3,T0—T3。

时序图

二、实验方案:

时序试验结构图

三、实验要求:

◆开关数据为移位器预置0001。

◆选用适当方案,设计出实验线路图。

◆设计试验步骤。

◆利用指示灯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四、参考器件:

计数器可以采用74LS161;译码器采用74LS138;移位寄存器采用74LS194;反相器采用74LS04。

 

附录:

常用实验器件引脚图

1、六反相器74LS04

2、四2输入异或门74LS86

3、三态输出的四总线缓冲门74LS125

 

4、3-8译码器74LS138

5、8D触发器74LS273

 

6、74LS194(双向移位寄存器)

功能表:

a、b、c、d=分别为A、B、C或D输入端上稳定状态输入的电平。

QAO、QBO、QCO、QDO=在已建立稳定状态输入条件之前QA、QB、QC、QD相应的电平。

QAn、QBn、QCn、QDn=在时钟最新↑跃变之前的QA、QB、QC、QD的电平。

H=高电平L=低电平×=不定↑=从低电平转换到高电平

7、74LS161(四位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CO为进位输出端。

功能表

 

8、74LS283(快速进位四位二进制全加器)

功能表

9、INTEL2114静态存储器

Intel2114RAM存储器芯片为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共有18个引脚,引脚图如图4-3所示,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A0-A9:

10根地址信号输入引脚。

读/写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当

为低电平时,使输入三态门导通,信息由数据总线通过输入数据控制电路写入被选中的存储单元;反之从所选中的存储单元读出信息送到数据总线。

I/O1~I/O4:

4根数据输入/输出信号引脚。

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通常接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