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786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docx

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等文件精神,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需要,提高我县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学生自主。

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及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选课并确认,老师和家长可以提供参考意见,但不可以替代学生选择。

(二)因校制宜。

学校要充分考虑选课走班所需办学条件、师资、课程特色等情况,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统筹配置,为选课走班教学提供基础保障,努力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个人发展平台。

(三)科学指导。

立足长远,对学生兴趣、特长、学业、专业发展方向等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根据学校实际,努力做到既满足升学考试需要,又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个性发展的选课方案。

(四)创新管理。

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五)有序推进。

有序推进学生选课,第一步先完成学生科目选择的数据收集;第二步根据学生第一次的科目选择,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师资、教室等)进行部分调整;第三步进行选课指导,为学生最终选课把好方向;第四步学生第二次选课调整机会,调整确定后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三、目标任务

建立适合切学校实际情况的选课走班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确保选课走班教学运行机制有效实施,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主要措施

(一)合理设定学科组合。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在借鉴前期试点地区经验做法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传统、校舍数量、学科优势、师资配备、办学定位、生源实际和高等学校招生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合理设定学科组合。

(二)精心指导学生选课。

选课走班,选课是重点。

各普通高中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加强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教育和指导,指导学生根据学习兴趣特长、学科优势、专业发展趋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要求,按照“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扬长避短,自主选科目组合。

学校应按照“选课志愿征集--模拟选课走班--适当调整--正式实施”的选课走班教学的程序进行,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选课过程。

(三)做好编班工作。

学校确定开设的科目组合后,根据各组合学生人数,按照组合编班,人数较多的组合,可采取分层次编班,同时应保持固定。

走班学科实行教学班编班。

(四)加强班级管理。

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管理,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教学班是学生选课走班形成的班级,学生除在原来的行政班学习之外,根据自己所选的课程参加教学班学习。

要设立教学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班的管理工作。

教学班任课教师负责本课堂学生考勤、纪律等管理,并及时与行政班、教学班的班主任沟通,防止出现学生管理上出现的空当,实现无缝隙化管理。

建立教学班级组织,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和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学生作业的收集等工作。

(五)加强课程建设。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科学制定并落实每学期、每学年、三年课程计划,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课程。

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学习需要。

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面向全体,尊重个体,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六)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积极探索区域内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建立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五、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2022年1月底前)。

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高考综合改革的内容、选课走班的办法;结合本学期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指导学生选课,征集学生选课志愿。

学校初步确定开设科目组合。

(二)第二阶段(2022年2月份--2022年6月份)。

各学校进行模拟选课走班教学(具体时间由各学校确定)。

在这阶段可允许学生调整科目组合。

(三)正式实施阶段(2022年9月开始)。

高一学年完成4门必修课程和全区学业水平考试。

在这阶段可允许少量学生调整科目组合。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正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六、保障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充分认识选课走班教学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切实加强对选课走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选课走班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二)强化基础保障。

县教育局要根据学校需求测算情况,统筹辖区内学校教学资源,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求。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

教研部门要加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选课工作的研究和指导。

各高中教育集团牵头学校要主动召集成员学校共同研究选课走班工作,努力提高科目组合设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选课走班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师资建设。

县教育局和普通高中学校要结合选课走班教学推进情况,定期开展培训,加强每一名教师的选课走班教学能力。

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合理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团队评价等方式,构建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教学评价模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

(四)加强舆论宣传。

县教育局、各普通高中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选课走班教学宣传和解读,加深师生、家长对选课走班教学改革意义、步骤、方法的认识,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