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654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docx

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开展全市集镇环境整治行动,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满足居民需求出发,开展集镇微整治、微改造,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体系,配套居民交流休闲空间,植入地域特色文化和建筑风貌,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接入周边田园风光,打造人文气息浓厚、地域特色彰显、社区治理有序、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集镇。

二、集镇简介

拿口镇地处市东部,富屯溪中上游,位于东经117.49°,北纬27.12°,东北与顺昌县、建阳区交界,南与本市卫闽镇毗邻,西南与张厝镇相连,北、西北同吴家塘镇、大竹镇接壤,镇区距市区36公里。

拿口镇集镇位于富屯溪沿线,占地面积约30公顷,下辖拿口村、第二居委会两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460户,常住人口1200人。

区域内建筑密集,卫健、教育、农贸市场、公厕卫生、交通路网、污水处理系统、敬老院等各种配套设施较齐全,属于建制镇规划建成区。

三、工作目标

2021—2022年,集中资源和力量在拿口镇打造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其他乡镇根据自身实际量力而行开展集镇环境整治。

(一)建设范围:

拿口镇集镇环境整治项目东至铁路、西至富屯溪防洪堤、北至拿口大桥桥头、南含林业采购站,总规划面积约30公顷。

(二)建设项目:

重点围绕“一街一带多节点”开展建筑立面改造及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从总体整治引导、拿口街景观环境提升、滨河建筑立面整治、滨水沿线环境整治、重要节点(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传统建筑活化利用等6大方面开展工作。

推动老旧居民区建筑修缮活化利用、微景观建设,着力提升村庄风貌,留住乡愁记忆,打造集镇老旧居民区改善提升样板。

主要对以下六大区域进行环境整治,总投资2000万元。

四、任务安排

(一)整治成效。

完成既有建筑整治、公共空间打造、污水垃圾治理、杆线整治、绿化提升和特色挖掘呈现。

1. 既有建筑整治。

核实完善集镇既有裸房台账,于7月中旬将年度裸房整治计划名单报送市住建局。

2021年计划完成整治既有建筑裸房40栋以上,建成1段整治示范街区,至2022年底前基本形成协调美观、地域特色彰显的集镇居民区建筑风貌。

按照年度任务计划,集中力量先行整治从上街头至敬老院防洪堤沿线可视范围的“裸房”,并建成1个裸房整治示范点,以点带面,覆盖全镇。

2021年底前要完成年度任务50%,2022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年度裸房整治任务和市镇自查工作。

建立防洪堤沿线房屋违章搭建彩钢瓦台账,开展集中整治,拆除并统一改造。

开展沿富屯溪及支流的建筑立面整治改造,以提升沿江景观界面、突出滨水建筑风貌和特色空间,预计投资800万元。

2. 打造公共空间打造,特色挖掘呈现。

在集镇区域梳理出若干个公共活动场所,通过整合街巷沿线的旧有住宅、历史建筑、宣传基地和绿化带等空间,通过植入乡土文化元素,挖掘拿口镇历史文脉。

片区内计划打造9处公共空间,包含有5处旧有建筑(老供销社、老电影院、老搬运社、电灌站、二居老办公楼)活化利用、2处宣传基地(廖俊波教育基地、沧浪书吧)和2处老旧码头(福州码头、渡船码头)。

采用乡土材料提升、恢复历史街巷、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呈现的内容和形式,留存社区记忆与传统文脉,预计投资800万元。

3. 污水垃圾治理。

对现有污水支管进行完善,统一引入拿口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沟渠进行疏通及清洁,全面清理漂浮物。

生活垃圾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持续推进农户生活垃圾户内分类减量处理,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实现第三方保洁公司垃圾及时收集、外运处理,提升垃圾治理水平,实现80%以上农户准确分类,预计投资200万元。

4. 杆线整治。

对防洪堤沿线完成杆线梳理,消除废弃杆塔、线路、违法交越和搭挂。

杆线下地,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的天际线”,预计投资100万元。

5. 绿化提升。

通过微整治、微改造,合理运用本地乡土经济植物,房前屋后绿化、居民庭院绿化成效好,形成富有乡土特色、低成本低维护的社区绿化环境,预计投资100万元。

(二)共同缔造成效。

村民全程参与共同缔造,共创美丽新家园。

1. 共谋。

倡导村民全程参与整治方案谋划,提出整治项目需求。

2. 共建。

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引导村民开展房前屋后整治、美丽庭院建设,投工投劳参与公共空间整治。

3. 共管。

通过村规民约或社区公约,村民共同管护,整治成果得到有效维护,鼓励村民认管公共空间,认养公共区域绿化植物。

4. 居民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电话抽样调查、意见箱等形式确认居民对集镇环境整治成果满意度。

(三)验收总结。

2021年12月对照2021年需完成的形象计划任务进行阶段性自查,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为下一年集镇环境整治任务提高效率。

2022年12月对照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集镇环境整治实施成效评判标准》组织自查,全面迎接省、市住建部门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属地乡(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市集镇环境整治指挥部。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拿口镇人民政府,由镇长牵头组织,细化职责分工,聘请熟悉集镇环境整治的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参与设计,指导集镇环境整治工作。

(二)落实资金保障。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资金参与。

把握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预算类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

整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土地增减挂钩等各类资金统筹安排用于集镇环境整治。

(三)加强督导考核。

市住建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参与、跟踪工程建设情况,加大对项目运作、形象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督促检查力度,并及时通报,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部署落实情况的督查,做好督查结果运用,纳入绩效考评。

 

附件:

1. 市集镇环境整治指挥部成员名单

2. 集镇环境整治实施成效评判标准

3. 集镇环境整治设计及建设指引

 

附件2

集镇环境整治实施成效评判标准

项目

工作内容

评判标准

分值

工作

推进

成效

(5分)

建立工作机制

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直接抓,住建等相关部门、相关乡镇政府和村两委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有力有效。

3分

出台实施方案

明确工作内容、进度计划、职责分工、资金保障、督查考核等,并按序时进度推进实施,2022年底前完成整治。

2分

整治

成效(70分)

既有建筑整治

既有建筑裸房整治和地域化风貌协调改造效果好,形成协调美观、地域特色彰显的集镇居民区建筑风貌。

25分

公共空间打造

公共空间配置丰富,接入周边景观资源,满足社区居民休闲交流、民俗活动、文化需求等,利用率高。

20分

污水垃圾治理

完成社区居民生活污水接户等建设;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实现垃圾及时收集、外运处理,片区有满足需求的水冲式公厕。

10分

特色挖掘呈现

整治中挖掘梳理并充分应用当地文史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呈现地域文化特色。

活化利用社区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采用乡土材料提升、较好地恢复街巷社区肌理;留存社区记忆与传统文脉,人文气息浓厚。

5分

杆线整治

完成村庄杆线梳理,不存在废弃杆塔、线路、违法交越和搭挂。

有条件的杆线已下地,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的天际线”。

5分

绿化提升

通过微整治、微改造,合理运用本地乡土经济植物,房前屋后绿化、居民庭院绿化成效好,形成富有乡土特色、低成本低维护的社区绿化环境。

5分

共同

缔造

成效

(15分)

村民全程参与共同缔造

共谋:

村民全程参与整治方案谋划,提出整治项目需求(5分)。

共建:

村民开展房前屋后整治、美丽庭院建设,投工投劳参与公共空间整治,参与度高,效果好(5分)。

共管:

通过村规民约或社区公约,村民共同管护,整治成果得到有效维护,鼓励村民认管公共空间,认养公共区域绿化植物(5分)。

上述共同缔造全程应有相应视频、照片和文字等记录。

无记录的扣分,直至扣完。

15分

 

附件3

集镇环境整治设计及建设指引

项目

工作内容

具体项目与要求

场地条件

具有一定规模、资源良好的集镇居民集中区,周边山水环境较好、居民区内有可拆除或可改造活化利用的老房子,有能满足打造居民休闲交流、民俗活动等公共空间需要的场所。

整治内容

既有建筑整治

对既有建筑实施裸房整治和地域化风貌协调改造,形成协调美观、地域特色彰显的集镇居民区建筑风貌。

公共空间打造

拆除废弃房屋或老旧建筑,活化利用老旧建筑,接入周边景观人文资源,打造多个室内外公共空间,功能可包括:

村民休闲交流、民俗活动空间;文体健身、文史展示场所;老年食堂、儿童托管中心等。

公共空间应符合村民需求、利用率高。

污水垃圾治理

完成社区居民生活污水接户等建设;配备垃圾收集设施,实现垃圾及时收集、外运处理,片区有满足需求的冲水式公厕。

特色挖掘呈现

挖掘梳理当地文史和非物质文化内容;活化利用社区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采用乡土材料提升、恢复历史街巷、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呈现的内容和形式,留存社区记忆与传统文脉。

杆线整治

拔除、清理村庄废弃杆塔、线路,整治违法交越、搭挂,引导合理共杆;对无人认领的废弃杆塔线路,由乡镇(街道)负责实施拆除。

有条件的杆线下地,统一规范新设线路,让出“干净的天际线”。

绿化提升

 

通过微整治、微改造,合理运用本地果树、爬藤瓜果、蔬菜等乡土经济植物,开展房前屋后绿化,鼓励居民开展庭院绿化美化,打造富有乡土特色、低成本低维护的社区绿化环境。

共同

缔造

共谋

村民参与整治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提出整治项目需求,尤其是公共空间配置要充分征集群众意见。

共建

村民开展房前屋后整治、美丽庭院建设,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公共区域整治。

共管

通过村规民约或社区公约,村民共同管护。

维护整治成果,鼓励村民认管公共空间、认养公共区域绿化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