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66269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docx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一、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基本情况

县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力量雄厚,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具有承担大中型农业项目的实力和经验,从2005年起,承担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配方施肥项目、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小麦产业化项目等一系列农业项目,积累了项目实施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和谐健康发展。

为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出台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通过改革,实现了以下目标:

一是明确了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任务,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定性为公益性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并对推广机构和农技推广人员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和要求。

二是理顺了管理体制。

设立了十七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强对镇(街)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指导。

镇(街)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以镇政府(街道办)管理为主,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充分听取县农业农村局的意见这一管理体制。

三是合理设置了机构和编制。

县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服务中心、水产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编制为131人,其中在职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7人。

镇(街)农技推广机构定编17个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全额财政拔款事业单位,全额财政拨款事业人员编制为91人,现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31人,初级57人。

四是建立健全了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了将县、镇(街)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编内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和网络已初步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目前运行情况良好,为我县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任务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对标乡村振兴等农技推广服务支撑的硬任务,以提升农技服务效能为目标,以推广农业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为导向,统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服务需求,创新管理机制,优化组织方式,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继续推进我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并巩固 “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实现主推技术精准进村入户到田。

1、科技示范主体培育数量不少于30个,每个示范主体辐射带动10~20名示范户;打造一批家庭农场、生态循环农场等农业科技展示样板;计划建设2处以上(含2处)示范带动效果明显、长期稳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着力打造集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2、今年计划招募3-5名特聘农技员,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促进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

3、推广5项以上符合质量安全、节本增效、绿色生态等要求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及模式,全县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

4、全县不少于1/3基层农技人员接受业务培训,培育10名以上技能过硬、服务优良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三)重点任务

1、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职能力。

组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找准职能定位,围绕关键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农业减灾防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履行好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职责。

改进和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条件和服务能力,探索农技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工作机制。

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经营性农技服务活动的有效引导和必要管理作用,支持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组织协同开展农技服务,鼓励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

做好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遴选推荐工作。

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

支持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专业服务组织、科技服务能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社会化服务力量作为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

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搭建社会化科技服务平台,构建“产学研推用”利益联结机制。

遴选推介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效果好的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

支持建设星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管理。

借助农业科研院校发挥人才、成果、平台等优势,通过院地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3、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今年从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技术专长、服务意识协调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特聘农技员,计划招募3-5名特聘农技员。

特聘农技员招募、使用、管理、考核,按照发布需求、个人申请、技能考核、研究公示、确定人选、签订协议等程序进行,全程公开透明,广泛进行公示,并与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约定服务期限、任务、收入等。

组织特聘农技员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贯,重点强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围绕加强动物防疫强化服务,促进种植、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特聘农技员履行任务情况进行在线动态管理。

4、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能力。

完善农技人员培训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和培训师资库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省级遴选农技推广骨干人才,统一组织脱产培训;市县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实地培训,确保1/3以上在编基层农技人员接受业务培训。

县里统一印发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脱产业务培训。

支持基层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

开展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为镇(街)农技推广机构培养高素质推广人才。

5、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平台。

按照技术示范到位、农民培训到位、产业引领到位的要求,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

聚焦县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遴选建设2处以上(含2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按照标准统一竖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标牌,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技术试验示范。

将基地打造成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展示窗口、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的综合平台和智慧农业先行先试平台。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遴选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种养大户、乡土专家等作为示范主体,选派技术指导员对其开展指导服务,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

以各类基地为平台示范推广农业主推技术,开展农技人员现场实训,组织示范主体观摩学习,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6、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围绕稳粮增产、地力提升、土壤改良、优势特色产业需求,遴选推介地方年度农业主推技术不少于5项,组建技术指导团队,落实示范任务,开展观摩培训活动,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加快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加大良种良法良机推广力度,将农技服务与特色产业紧密衔接,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7、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

加快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步伐,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和专家通过手机APP、微信、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方式,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

加强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建设,优化服务功能,简化操作流程,扩大用户数量,提高平台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突出信息平台在服务决策、服务管理、服务基层中的作用,引导承担项目任务的专家、特聘农技员、服务主体等对项目年度任务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线上动态展示。

引导广大农技人员和农民充分利用春耕备耕、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技术等专题板块指导农业生产。

(四)进度安排

1、2021年7月,编制县2021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2、2021年8~10月,选聘技术指导员,招募特聘农技员,遴选新型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示范展示基地。

3、2021年10月~2022年6月,安排县镇技术指导员、村级农业技术员集中培训3期以上。

具体安排如下:

2021年11月上旬举办一期小麦冬季管理技术培训班和瓜菜(含畜牧)技术培训班,2022年3月上旬举办一期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培训班,一期瓜菜或畜牧培训班,2022年5月举办一期玉米播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

技术指导员除参加以上3次培训班外,分期分批参加省、市举办的专业培训班。

4、任务实施期间,指导专家和所在镇(街)技术指导员,在大田作物生长关键时期举办田间课堂。

具体安排如下:

2021年11月中下旬举办小麦灌溉冬水田间课堂、温室大棚管理田间课堂。

2022年5月上旬举办一期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田间课堂。

5、2022年7月,任务总结验收。

(五)资金投入及使用

1、使用范围。

综合考虑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化等行业领域,任务专项资金106万元。

2、资金使用安排。

(1)农技推广服务资金25万元。

主要包括:

基层农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聘请专家、实施“特聘计划”开展技术指导的补助;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补助。

(2)农业科技示范资金50万元。

主要包括:

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建设;开展试验示范、观摩培训、学习交流活动的费用;对示范主体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费用;示范推广主推技术模式的补助;农技人员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推广服务的费用。

(3)农技人员能力建设资金31万元。

            

主要包括: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异地研修、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开展继续教育等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用于举办县级培训班,即对农民技术员、科技示范主体、技术指导员开展技术培训的授课、教材、场地、差旅、食宿、交通等培训费用;农技人员通过脱产进修、在职研修等方式提升学历的费用。

专项资金可在项目任务内调剂使用。

(六)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袁红兵任组长,副县长李沉静任副组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传建、县财政局副局长冯玉环及15个镇的镇长和2个街道办事处主任为成员,负责全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局长朱传建兼任办公室主任。

农业农村局成立任务技术指导小组,组织专家筛选主导品种,推广主推技术,组建讲师团进村入户巡回演讲,举办田间课堂,开展技术指导员培训和其他具体工作的落实。

2、加强资金管理。

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资金投入。

县政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项目资源和技术力量,实现部门、人才、任务、资金的优势集成,形成工作合力。

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设立资金专账,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会计核算,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相应工作手册及项目辅助账,记录每笔报账和领取补助的事项、金额,以备查询和检查。

3、强化技术指导。

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吸纳县农业科技入户专家组成员,进一步充实加强县农业技术推广专家队伍,负责制定全县技术实施方案,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

同时,以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站为平台,积极开展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菏泽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科研、人才、信息交流与合作。

4、规范任务实施。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五项制度,编制主导产业区域分布和技术指导员包村服务图并悬挂上墙。

坚持落实落细,确保任务实施规范,符合规定要求。

5、加强绩效考评。

制订任务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制度,成立“2021年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工作考核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实施的目标、内容、责任以及资金使用要求。

依据省市下达的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以农技推广服务工作量、服务对象满意度、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成效等为主要考核标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制订《2021年县农技推广任务考核办法》,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相挂钩,奖励先进,督促后进,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并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对积极投身生产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成效显著、农民满意的单位和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

充分挖掘、及时宣传任务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成果。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推广任务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进任务实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