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7990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docx

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将于202a年全面开展县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和收集工作。

  一、重要意义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做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第一仗。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气候环境变化以及农业种养方式的转变,地方品种消失风险加剧,群体数量和区域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野生近缘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不清。

农业种质资源长期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可变性,一旦消失灭绝,其蕴含的优异基因、承载的传统农耕文化也将随之消亡,生物多样性也将受到影响。

  我县分别于2019、2020年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普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品种100多个;我县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分别于1979—1983年、2005—2009年开展,基本摸清了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家底。

全县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尚未开展过。

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快摸清家底和种质资源发展变化趋势,开展抢救性收集保存,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种质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利用3年时间,摸清全县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主要性状等家底,分析种质资源发展趋势,珍贵、稀有、濒危、特有资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护,实现应收尽收。

我县分年度实现以下目标。

  

(一)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

202a年,对我县继续做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编目保存工作,补缺补漏,推进收尾工作,迎接国家考核验收。

  

(二)福建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202a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启动,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

202b年,完成全县数量发生重大变化的畜禽品种现场核查;完成已有遗传资源和新发现资源的性能测定、特征特性专业调查。

202c年,全面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任务。

  (三)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202a年,启动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制定我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组织技术培训,完成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有针对性开展地方特色品种、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种等重点水产种质资源调查;采集并制作遗传材料,建立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库。

202b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以及重点区域现场核查;收集一批种质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或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

202c年,全面完成我县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任务,调查、保存、登记等相关信息数据录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并统一纳入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完成福建省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1.资源普查。

要填报3个时间节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的普查表,要求数据完整,报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审核合格。

  2.资源征集与调查。

征集农作物种质资源20份以上,填写对应的资源征集表;县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0份以上,填写对应的资源调查表,征集表与调查表要求数据信息完整,报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办公室审核合格。

  3.资源评价与保存。

对以上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繁殖和基本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评价,并提交给国家种质库(圃)妥善保存。

  

(二)实施并完成福建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1.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

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的现有畜禽、蜂、蚕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进行全面普查,查清群体数量、区域分布、保护利用等情况。

开展品种特征特性、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和描述,采集品种影像。

填报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蚕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登记表、县级畜禽和蜂遗传资源普查信息汇总表。

  2.畜禽遗传资源系统调查与遗传材料采集制作。

开展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重点区域现场核查。

根据畜禽地方品种种群数量、区域分布等,科学评估珍贵稀有程度和濒危等级。

抢救性采集制作畜禽遗传材料。

  3.畜禽遗传资源评估和入库保存。

对我县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组织技术专家组进行初步判定评估后,及时上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依法依规进行鉴定。

对珍贵稀有濒危资源保护实行“一品一策”,明确保护主体、保护措施,采取活体保护和遗传材料保存相结合,实施抢救性收集保护。

  (三)启动并完成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1.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普查。

一是全面普查。

按照《普查提纲》《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登记表》要求,对当地水产养殖场(户)(含水产原良种场、遗传育种中心、苗种场和普通养殖场等)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群体数量、区域分布和保护利用等情况进行普查并采集影像资料,按照技术专家组要求填报普查信息、汇总普查信息、采集制作遗传材料。

二是专项调查。

遵循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原则,对海水、淡水重点水域、主要品种开展专项调查。

  2.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收集。

一是系统调查。

在基本普查情况基础上,开展海水、淡水水产种质资源特征特性测定、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系统调查以及重点水域专项调查核查,按照技术专家组要求填报《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表》。

二是收集保护。

根据基本情况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活体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相应遗传材料纳入国家种质库保存。

  3.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评估和入库保存。

组织技术专家组对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进行重要特征特性、遗传多样性评估,根据基本情况普查和系统调查结果,活体资源纳入保种场保护、相应遗传材料纳入种质库妥善保存。

  四、实施范围与进度

  

(一)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

  202a年全面完成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行动各项任务,9月迎接国家考核验收。

  

(二)福建省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

  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普查畜禽、蜂、蚕遗传资源,包括地方品种、培育品种(配套系)和引入品种(配套系)。

  202a年,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基本情况普查;202b年,完成畜禽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特征特性等专业系统调查、重点区域现场核查;202c年,完成全县畜禽遗传资源数据库数据审核和入库工作。

  (三)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殖场(户)的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包括原种、新品种和引进种的鱼、虾蟹、贝、藻、棘皮动物、两栖爬行动物等。

  202a年,完成基本情况普查工作;202b年,完成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以及种质资源特征特性和遗传多样性鉴定评价、重点区域现场核查;202c年,全面完成全县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据库数据核实和录入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全面谋划、统一部署、分头实施、整体推进。

成立县农业农村部门普查工作组,负责具体统筹协调工作;在县种子站、县畜牧站、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分别设立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3个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分别负责组织3个领域的普查工作推进落实、技术支持和服务等。

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考核,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

  

(二)加强督导培训。

要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对执行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普查工作扎实推进。

农作物、畜禽、水产等普查工作办公室积极组织区域性技术培训。

要开展不同形式现场指导,确保普查方法统一规范,普查数据全面、真实、可靠。

  (三)加强经费支持。

加大协调力度,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落实地方同级财政资金,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要规范经费使用,落实监管责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确保经费使用规范科学、合理合法。

  (四)加强宣传引导。

认真做好普查宣传的策划和组织工作,深入挖掘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相关传统农耕文化等,发挥好主流媒体、新兴媒体作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系列宣传,提高公众参与意识,提升地方品种文化品牌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