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555650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docx

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践行基层医务人员的使命初心和执业担当,提升全区家庭医生综合服务技能水平,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决定开展全区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活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激励广大家庭医生努力钻研业务,在全区基层卫生健康领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满足城乡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二、活动原则

1.全员动员、广泛参与、覆盖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防治结合,注重操作技能,突出家医特色。

3.活动过程坚持公平、公正、透明。

三、参赛对象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从事家医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社区护士。

竞赛分为院级选拔赛和区级选拔赛。

参加区级选拔赛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单位组队,每支代表队由领队1名、参赛队员4名组成。

领队由各基层医疗机构分管领导担任。

参赛队员4名,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各2名,参赛对象具体条件如下:

1.参赛队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2.第一执业注册地在基层医疗机构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社区护士)资格,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至少3年以上,每家单位至少安排派1名35周岁以下参赛选手(即1986年1月1日后出生),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3.医德医风好,群众口碑好,责任心强,近三年无医疗事故和违纪情况。

四、竞赛内容

综合技能比武分为理论考试和情景模拟演练(操作技能竞赛)两个环节,两个环节均以团队为单位参加竞赛。

设定理论考试与情景模拟演练技能考核范围。

(一)理论竞答

全科医生:

《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五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等内容。

社区护士:

《护士条例》《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五版)》中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等内容。

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理论竞答内容均含《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第三版)》及宁波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制度。

(二)模拟演练

以临床急诊救治演练为基础,模拟真实的病例以及病例中病情的不断变化来考核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针对病例中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药物的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一系列的技能操作。

全科医生: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第五版)》中的急诊医学、诊断学知识以及心肺复苏、除颤、简易呼吸皮囊使用、气管插管、洗胃术、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七步洗手法等。

社区护士: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五版)》中的心肺复苏、除颤、简易呼吸皮囊、心电监护仪使用、静脉输液操作、血压和快速血糖测量的规范操作、鼻导管吸氧、导尿、吸痰、七步洗手法等等内容。

五、活动安排

(一)院级选拔

各基层医疗机构围绕基层医务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和活动要求,自行组织内部竞赛选拔,积极、全面开展理论和情景模拟演练比武活动。

各基层医疗机构选拔赛必须在10月10号前完成,经过院级选拔赛后择优组队参加区级竞赛。

请各地在上报参赛名单时一并上报院级开展竞赛现场的资料照片。

(二)区级竞赛

区级竞赛将于10月中旬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如疫情防控需要做适时调整)。

理论竞赛和情景模拟演练赛题将根据竞赛范围建立试题库。

请各单位将领队以及参赛人员名单,于10月12日之前报到局医共体管理办公室,联系人:

  )。

(三)市级竞赛

区卫健全将根据区级竞赛的成绩和表现,综合考虑选拔出代表全区参加市级竞赛的2名全科医生和2名全科护士人选,并安排区级短期培训。

(四)竞赛要求

理论竞赛2名全科医生和2名社区护士全部参与,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情景模拟演练操作按照事先设定急诊病例的脚本由2名全科医生和2名全科护士进行操作,专家根据操作计分标准进行现场模拟演练操作打分。

(五)组织机构

本次综合技能比武竞赛,由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和共青团区委主办,局医共体管理办公室和医政科教中医科具体组织,区护理质控中心、区急诊质控中心和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具体承办。

六、计分方法

竞赛总成绩为理论竞赛和操作技能比武两部分组成,各占50%比例,合计总分100分。

(一)理论竞赛计分方法

理论考试的成绩满分100分,个人取个人卷面实得分,团队取参赛4人平均成绩。

(二)操作技能计分方法

操作技能满分为100分,个人取个人参赛实得分,团队取团队参赛实得分。

(三)团队总得分计分方法

各团队总得分=理论竞赛折算分数*50%+操作技能实得分数*50%,团队总分相同的以操作技能分数高的领先。

(四)个人总得分计分方法

个人总得分=理论竞赛折算分数*50%+操作技能个人实得分数*50%,个人总分相同以操作技能个人分数高的优先。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立团体奖、医生个人奖和护士个人奖三个奖项。

团队总成绩列第1名为团体一等奖,第2-3名为团体二等奖、第4-6为团体三等奖,个人总成绩列第1名为个人一等奖,第2-3名为个人二等奖、第4-6为个人三等奖。

对获得个人一等奖、二等奖奖项,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获奖人员,授予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同时对个人一等奖获奖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申报授予宁波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既往获奖者不再授予此次荣誉)。

获得前三名的选手,且符合评选条件的,将优先作为候选人申报“宁波市技术能手”“区岗位操作能手”称号。

八、区级竞赛时间与地点

(一)竞赛时间

理论测试:

10月13日上午9:

00-11:

00

模拟演练:

10月15日一天

(二)竞赛场地

理论测试:

区疾控中心八楼会议室(学士路1221号)(全科医生场);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楼大会议室(学士路1565号)(全科护士场)

模拟演练:

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4楼401(舟孟北路78号)

(三)参赛人员及竞赛分组

1、参加区级选拔赛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单位组队,每支代表队由领队1名、参赛队员4名组成。

领队由各基层医疗机构分管领导担任。

参赛队员4名,包括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各2名。

理论测试:

各基层医疗机构选拔上报的2名全科医生、2名全科护士参加。

模拟演练:

各基层医疗机构1名领队和2名全科医生、2名全科护士参加。

2、模拟演练竞赛分组:

上午组:

7:

00-12:

00(参赛人员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午组:

13:

00-18:

00(参赛人员为10家镇卫生院和钱湖医院)

九、竞赛须知

(缺少成对一标点符号)缺少成对竞赛规则

理论测试:

参赛选手凭身份证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考试半小时后方可交卷。

模拟演练:

1、参赛选手的工作服、口罩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护士白色护士鞋、肉色丝袜、深色头花由参赛选手自备。

2、参赛选手凭身份证提前15分钟到达指定场地,由检录处负责核实身份,比赛顺序由抽签确定,抽签结果签字确认。

3、大赛过程中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接受评委的监督和警示。

操作结束,参赛选手须举手向评委示意。

参赛选手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任务,操作时间由计时员记录。

选手示意比赛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4、操作限制时间为30分钟,时间到即刻停止操作,未完成的步骤不予得分。

(缺少成对二标点符号)缺少成对竞赛设备说明

竞赛用物统一由承办单位提供。

(缺少成对三标点符号)缺少成对竞赛评分标准

竞赛评分标准详见附件2。

十、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对基本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各项备赛准备措施。

可参照区级奖项设置,设立院级奖项,予以表彰和选拔。

(二)注重宣传发动

各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全科医生和护士参与综合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多种形式,层层进行动员,使广大家庭医生充分认清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为全区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广泛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在群众当中的知晓度,提高社会各界力量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参与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氛围。

(三)提升工作成效

各单位要按照制定的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加强竞赛活动的信息收集和经验总结,及时将竞赛情况上报局医共体管理办公室,选拔活动要严格规范,做到公平公正。

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合理安排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采取自主学习、专题讲座、示范教学、短期培训、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学习训练,确保学习训练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附件:

1.区级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竞赛报名表

     2.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竞模拟案例及评分标准

附件1

区级家庭医生综合技能比武竞赛报名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单位意见

盖章:

年月日

附件2

团队项目--急诊演练模拟案例

模拟急诊案例一

主诉:

胸闷、气促一周,昏迷2小时。

1.此案首诊为急诊内科。

2.涉及到呼吸内科等学科。

3.需做检验、影像、心电图。

4.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5.过程中可穿插院感内容的考试。

6.考核目的:

急诊的应急能力、医疗行为规范、危重病处理流程、告知沟通到位。

7.考核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应急处理(包括用药、检验及辅助检查)、医患沟通告知谈话、专科会诊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急诊组织协调能力。

最终要全面体现13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呼吸科急诊演练考核记录表

代表队总得分

编号

病史

总分

检查内容

得分

扣分理由

1

患者,男性,81岁,退休工人,咳嗽、咳痰20年,胸闷、气促1周,2小时前出现昏迷,呼之不应,家属送至急诊科。

5

1.护士立即上前迎接0.5分

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1分及时通知相关医生(查医生到急诊室时间)0.5分

3.开通绿色通道1分

4.病人处置(输液规范、监护设备完好、吸氧等)2分

2

采集病史:

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阵发性,晨起为主,为白色泡沫痰,近10年来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受凉后咳嗽、咳痰加重,为少量黄色粘痰,伴胸闷、气促,2小时前出现昏迷,呼之不应;无发热,无胸痛,无咳血,无头痛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年,高血压病5年,平素血压控制可。

否认乙肝、肺结核、糖尿病病史。

30

1.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1分

2.病史采集规范,体格检查准确,能通过病史采集及体检发现尿潴留(要求口述判断方法及依据)3分

3.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2分

4.在进一步检查前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4分

5.及时通知呼吸专科医生(医生到急诊室时间)1分

6.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检(酌情选择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血氨、电解质、血液心肌酶谱、床边胸片、心电图、B超等)3分

7.与检查科室联系1分

8.护士应对口头医嘱完整重述确认,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1分

9.医护人员能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2分

10.得出初步诊断3分

11.对病人进行治疗,合理用药6分

12.与家属谈话、病危通知书3分

3

实验室检查(标本必须送达检验科。

检验组人员等在急诊检验科,等标本送达后将检验结果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

床边检查结果:

胸片提示:

两肺慢支样改变伴感染,心影增大;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肺型P波,心室率110次/分;血糖正常;血气分析提示:

呼吸性酸中毒(PH7.22,PaO258mmHg,PaCO2103mmHg)。

5

1.标本用条形码管理1分

2.标本运送符合规范1分

3.急诊科医生正确床边心电图检查,设备完好,(正确判读心电图)1分

4.“危急值”接获管理2分

4

请上级医生医师会诊;

请呼吸科医生会诊。

5

1.会诊医师到达时间2分

2.会诊规范1分

3.会诊记录书写符合要求1分

4.按会诊意见进行相应处理1分

5

据病史和检查及会诊意见,诊断为: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2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尿潴留。

半小时后患者昏迷程度加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脉搏未扪及。

20

1.专科医师插管前与家属谈话告知:

内容需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2分

2.心肺复苏7分

3.适时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呼吸机,设定模式及各项参数或使用简易呼吸囊3分

4.抢救设备运行正常3分

5.在严格的院感条件下,完成导尿术5分

6

观察各项生命体征,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10

1.转院前谈话、记录、家属签名3分

2.转院前联系上级医院2分

3.转院前联系“120”及“120”及时到达2分

4.“120”达到后的交接过程3分

7

综合考评

25

1.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3分

2.消毒隔离执行到位3分

3.患者隐私保护2分

4.应急措施到位(可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网络系统、设备故障等情况)3分

5.转运危急重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续的治疗3分

6.有完善的登记资料(来源、去向及全过程追溯)3分

7.配置有效,便捷手卫生设施2分

8.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及以上医师主持3分

9.病情危重转运时有医护人员护送陪同,有交接记录3分

10.主考官根据情况设置一个情节,可倒扣3分

11.以上情景及检查要点中由主考官提醒完成的操作,每项扣1分(倒扣)

评委签名:

复核签名:

检查时间:

年月日



模拟急诊案例二

主诉:

突发昏迷半小时。

1.此案首诊为急诊内科。

2.涉及到神经内科、脑外科等学科。

3.需做检验、影像、心电图等。

4.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5.过程中可穿插院感内容的考试。

6.考核目的:

急诊的应急能力、医疗行为规范、危重病处理流程、告知沟通到位。

7.考核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应急处理(包括用药、检验及辅助检查)、医患沟通告知谈话、专科会诊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急诊组织协调能力。

最终要全面体现13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神经内科急诊演练考核记录表

代表队总得分

编号

病史

总分

检查内容

得分

扣分理由

1

患者,男性,69岁,退休工人,打麻将时突发昏迷半小时伴恶心呕吐2次,小便失禁。

家属送至急诊科。

5

1.立即上前迎接(护理)0.5分

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1分及时通知相关医生(查医生到急诊室时间)0.5分

3.开通绿色通道1分

4.病人处置(输液规范、监护设备完好、吸氧等)2分

2

采集病史;

体格检查;

作出初步诊断;

开出辅助检查项目。

(主考官提供:

查体提示:

左侧鼻唇沟变浅,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左侧肢体坠落试验(+),左侧babinski征(+),听诊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头颅CT: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体积24ml左右),中线居中;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血糖15.3mmo/l;血压220/100mmHg。

30

1.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2分

2.病史采集规范,体格检查准确(口述巴氏征的检查方法和阳性表现)3分

3.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3分

4.在进一步检查前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告知诊断)用患者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语言履行告知义务,并注意方式和态度,知情同意告知内容详细4分

5.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检(酌情选择头颅CT、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血氨、电解质、心电图、血凝等),标本用条形码管理3分

6.采集及送检标本有时间记录2分

7.与检查科室联系2分

8.对病人进行治疗(测血压、降压、脱水降颅压、血糖管理、心律失常治疗、保护胃黏膜等)8分

9.护士应对口头医嘱完整重述确认,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3分

3

实验室检查(标本必须送达检验科,检验组人员等在急诊检验科,等标本送达后将检验结果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

床旁检查(心电图)。

5

1.标本用条形码管理1分

2.急诊科医生正确床边心电图检查,设备完好,(正确判读心电图)1分

3.标本运送符合规范1分

4.“危急值”接获管理2分

4

(主考官提供:

头颅CT:

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体积24ml左右),中线居中;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10次/分;血糖15.3mmo/l。

会诊与处理:

请上级医师会诊及神经内科、脑外科会诊(主考官可另选科室急会诊)。

5

1.会诊医师到达时间2分

2.会诊规范1分

3.会诊记录书写符合要求1分

4.按会诊意见进行相应处理1分

5

病情加重:

半小时后患者昏迷程度加深,一侧瞳孔直径5mm,对光反射迟钝,脉搏未扪及。

20

1.心肺复苏(7分),适时气管插管,并予机械通气运行开机和设置参数或使用简易呼吸囊3分

2.再次与家属进行沟通、病危通知(知情谈话包括有创操作如气管插管)2分

3.复苏后留置胃管(3分)

4.抢救设备运行正常3分

5.补充诊断:

脑疝形成2分,

6

进一步治疗:

经抢救6分钟后心跳呼吸恢复,双侧瞳孔0.25毫米,等大等圆,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10

1.转院前谈话、记录、家属签名3分

2.转院前联系上级医院2分

3.转院前联系“120”及“120”及时到达2分

4.“120”达到后的交接过程3分

7

综合考评

25

1.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3分

2.消毒隔离执行到位3分

3.患者隐私保护2分

4.应急措施到位(可出现停电、停水、停气、网络系统、设备故障等情况)3分

5.转运危急重症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保障患者得到连续的治疗3分

6.有完善的登记资料(来源、去向及全过程追溯)3分

7.配置有效,便捷手卫生设施2分

8.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及以上医师主持3分

9.病情危重转运时有医护人员护送陪同,有交接记录

3分

10.主考官根据情况设置一个情节,可倒扣3分

11.以上情景及检查要点中由主考官提醒完成的操作,每项扣1分(倒扣)

评委签名:

复核签名:

检查时间:

年月日

模拟急诊案例三

主诉:

因持续性腹胀痛伴呕吐48小时,血便10小时,由120送至急诊科。

1.此案首诊为急诊内科。

2.涉及到内科、普外科等学科。

3.需做检验、影像、心电图。

4.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5.过程中可穿插院感内容的考试。

6.考核目的:

急诊的应急能力、医疗行为规范、危重病处理流程、告知沟通到位。

7.考核内容:

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应急处理(包括用药、检验及辅助检查)、医患沟通告知谈话、专科会诊的及时性及有效性、急诊组织协调能力。

最终要全面体现13项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急腹症急诊演练考核记录表

代表队总得分

编号

病史

总分

检查内容

得分

扣分理由

1

李××,男性,65岁,因持续腹痛、腹胀48小时伴呕吐、血便,120送至急诊科。

10

1.立即上前迎接(即时)(护理)0.5分

2.查生命体征,判断病情(即时)(医疗、护理)5分

3.及时通知相关医师(会诊医师到场时间)(医疗)0.5分

4.急诊流程合理,标志灯光醒目,抢救车道通畅(医疗)0.5分

5.开通绿色通道(具体开通措施)(医疗)0.5分

6.病人处置(输液规范、监护设备完好、吸氧等)(护理)2分

7.医院使用条形码管理,0.5分

8.通讯、呼叫系统通畅(总务)0.5分

2

采集病史:

持续性腹痛、腹胀48小时,腹痛以脐周为主,无放射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血水样,病初曾有数次腹泻,约10小时前解暗红色血水样便二次,量约400~500ML,起病以来腹痛无明显缓解,并呈阵发性加重,曾住当地医院补液等治疗,该院X线检查提示:

腹腔多个液平,可见扩张肠襻,考虑肠梗阻建议转院,现由家人及120送至我院急诊。

平素身体尚健康,但近年来有高血压不规则服药史。

25

1.病史采集规范,体检准确(医疗)(口述房颤的心脏听诊特征)10分

2.急诊病历书写符合要求(医疗)1分

3.与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知情同意告知内容详尽(医疗)1分

4.留取标本规范,及时送检(护理)1分

5.采集及送检血标本有时间记录(护理)1分

2

体检(规范,重点突出):

急性病容,血压90/50mmHg,脉搏115次/分,体温38℃。

神志清,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稍隆起,未见肠型,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以右半腹明显,反跳痛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Murphy征阴性,肠鸣音减弱,肛门指诊指套染血迹,有触痛。

腹穿抽得血性液。

初步诊断: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肠

系膜血管栓塞,肠坏死,感染性休

克。

辅助检查:

血尿粪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检测(PT、APTT、TT、FIB)、红细胞比容、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生化、血尿淀粉酶、输血前三项;腹部平片、腹部B超、腹部CT、心电图。

25

6.与相关检查科室联系(护理)1分

7.对病人进行治疗(留置胃管,胃肠减压)5分

8.护士应对口头医嘱执行流程,重复确认(护理)1分

9.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设备(医疗、护理)4分

3

实验室检查(标本必须送达检验科,检验人员等在急诊检验科,等标本送达后将检验结果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作危急值报告)。

10

1.标本用条形码管理(检验)1.5分

2.标本运送符合规范(检验)1.5分

3.急诊科医生正确床边心电图检查,设备完好,(正确判读心电图)2分

4.“危急值”接获管理(护理、检验)5分

4

请上级医生及普外科等会诊

诊断性腹穿:

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

初步处置: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胃肠减压、留置导尿、抗炎、补液、输血。

10

1.到达时间(医疗)1分

2.会诊规范(医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