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518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A、提供葡萄糖进入血液

B、为糖异生提供原料

C、加快葡萄糖的氧化速率

D、缺氧时为机体快速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肌内ATP含量很低,仅5-

7umol/g新鲜组织,只要肌收缩几秒钟即可耗尽。

这时即使氧不缺乏,但因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比有氧氧化长,来不及满足需要,而通过糖无氧氧化则可迅速得到ATP。

当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肌局部血流

不足时,能量主要通过糖无氧氧化获得。

故选D。

2、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B、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答案】B

【解析】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

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

故选B。

3、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细菌及毒素

B、进食量的多少

C、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D、人体的抵抗力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

①选答“人体的抵抗力”、“进食量的多少”,这两项因素与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情轻重

有关系;②选答“未及时使用抗生素”,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病

原选择有效抗生素。

要点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是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

4、淋巴结实质的皮质部包括()。

A、淋巴小结

B、副皮质区

C、被膜下淋巴窦

D、小梁周窦

【答案】ABCD

【解析】淋巴结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

成。

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及薄层弥散淋巴组织,主要分布在B细胞区。

副皮质区位于淋巴结皮质的深层,为

成片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聚集而成,又称胸腺依赖区。

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

窦。

故选ABCD。

5、下列降血压药物中,降压机制为阻断β受体而产生降压效果的是()。

A、普萘洛尔

B、卡托普利

C、氯沙坦

D、可乐定

【答案】A

【解析】抗高血压药分为:

①利尿药。

②交感神经阻滞药,包括中枢性降压药、神经节阻断药、去甲肾上腺

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及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及肾素抑制药。

④钙通道阻滞药。

⑤血管扩张药。

普萘洛尔属于β受体拮抗

剂。

故选A。

6、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时禁用()。

A、间羟胺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答案】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为心源性休克,如血容量不足应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升,肺

楔压和心排出量正常时可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

异丙基肾上腺素

有强大的心脏兴奋作用,同时扩张骨骼肌血管,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其兴奋心脏增

加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不适用于心肌梗死合并休克。

故选D。

7、下列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突然发生

B、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C、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

事件

D、冠心病经常突然发作,因此它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案】ABC

【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

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冠心病

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故选ABC。

8、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

A、形成浆细胞

B、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及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释放氧自由基

【答案】B

【解析】炎区的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能吞噬较大的病原体、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甚至整个细胞。

9、既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又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的药物是()。

A、肝素

B、布洛芬

C、阿司匹林

D、哌替啶

【答案】C

【解析】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物的一种,这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

作用,同时其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对血小板聚集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低浓度阿司匹林能减少血

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故选C。

10、下列属于发病学基本规律的是()。

A、疾病都会有发生、发展和转归

B、疾病的发生与原因、条件都有关系

C、疾病过程中的因果关系可交替和转化

D、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心理状态等因素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疾病发病学的基本规律是指不同基本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的基本规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

疾病过程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局部与整体关系。

故选C。

11、下列哪些属于药品的内容()。

A、中药材

B、抗生素

C、生化药品

D、血清

【答案】ABCD

【解析】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

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故选ABCD。

12、心脏可分为哪几个腔?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答案】ABCD

【解析】心脏分为两个腔:

左心腔将血液泵至全身,右心腔仅将血液流到肺部。

左右心腔又各分为两个部

分:

上半部叫心房,下半部叫心室。

正常心脏可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侧房室想通,中

间隔二尖瓣,右侧房室隔着三尖瓣。

故选ABCD。

13、心动周期中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末

B、减慢充盈期末

C、快速充盈期末

D、等容舒张期末

【答案】A

【解析】在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的时间,是在心室射血之前,即等容收缩期末。

14、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A、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B、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C、1个肾单位生成的终尿量

D、1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答案】B

【解析】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流经肾的血浆约有

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故选B。

15、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A、SIgA

B、干扰素

C、补体结合抗体

D、中和抗体

【答案】B

【解析】病毒入侵机体后,机体针对病毒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屏障结

构、巨噬细胞、干扰素、NK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包括特异性细胞免疫及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特点

是发挥作用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弱,对某些致病性强病原体的消灭,需与特异性免疫协同进行。

SIgA、

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均为特异性抗体,T杀伤细胞为特异性免疫细胞,最早产生免疫调节作用的物质是

16、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

A、性乱人群

B、静脉毒瘾者

C、同性恋者

D、患AIDS的病人与HIV携带者

【答案】D

【解析】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源是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

传播。

性接触多为同性恋,异性恋及多性伴间的性行为。

血液传播主要因为静注毒品,共用注射器而感染,

或应用未经灭活病毒的血液制品而传播。

因此,乱性人群、静脉毒瘾者、同性恋者、HIV实验室工作人员均

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7、Na+跨细胞膜顺浓度梯度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离子泵转运

D、载体协助

【答案】B

【解析】Na+借助于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扩散,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18、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答案】B

【解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

是感觉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

故选B。

19、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叫()。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答案】B

【解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

是感觉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

故选B。

20、男,54岁,反复腹泻与便秘交替半年,伴低热盗汗,在当地曾按“痢疾”治疗无明显效果。

查体:

瘦,腹软,下腹轻压痛,右下腹可扪及一肿块,质较硬,尚可活动。

首选的辅助检查()。

A、B超

B、CT

C、钡餐检查

D、纤维结肠镜检查

【答案】D

【解析】首选肠镜检查。

21、维持身体平衡主要是()的功能。

A、脊髓小脑

B、前庭小脑

C、皮层小脑

D、下丘脑

【答案】B

【解析】前庭小脑主要有绒球小结叶构成,是小脑的主要结构之一,与身体姿势平衡功能有密切关系,能协

调眼球运动。

前庭小脑与前庭核之间有双向纤维联系,它接受来自前庭核纤维的投射,其传出纤维又经前庭

核换元,再通过前庭脊髓束抵达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的活动。

故选

B。

22、听觉中枢()。

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

C、颞横回

D、边缘叶

【答案】C

【解析】听觉中枢是指位于听神经以上的脑干和大脑半球中的听觉结构位于颞横回。

23、烧灼样疼痛常见于()。

A、腹主动脉瘤

B、消化性溃疡

C、阑尾炎

D、肠梗阻

【答案】B

【解析】消化性溃疡多呈钝痛、灼痛,其中胃溃疡也呈饥饿样痛。

24、对弱酸性药物来说()。

A、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少,排泄减慢

B、使尿液pH降低,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多,排泄增快

C、使尿液的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小,重吸收多,排泄减慢

D、使尿液pH增高,则药物的解离度大,重吸收少,排泄增快

【答案】D

【解析】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尿液PH增高)中易排泄。

则表明药物解离增加,重吸收少,排泄快。

选D。

25、抑制结核菌DNA与细胞壁合成的抗结核药物是()。

A、链霉素

B、利福平

C、异烟肼

D、乙胺丁醇

【答案】C

【解析】异烟肼杀菌力强,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结核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6、女性,32岁,哮喘急性发作入院。

入院查体发现过度通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首选的检查是

()。

A、拍摄X线胸片

B、支气管镜检查

C、测定RV、TLC,测定RV/TLC%

D、给支气管舒张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摄X线胸片,测定RV、TLC

【答案】D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时常过度通气,影响X线检查结果,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使发作时的气道痉挛

得到缓解,此后再行X线检查,并测定肺功能TLC、FRC及RV,明确是否存在肺过度充气。

27、下列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A、P波:

反映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