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49683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资料

兰州大学2011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

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一书附录,首次公诸于世。

《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第一个文件”。

《提纲》重大意义在于:

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

《提纲》中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劳动形态。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本质,是人自由自觉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本质也发生了异化。

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

劳动产品及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及劳动者相异化、人类本质及人相异化、人及人相异化。

私有制是异化劳动前提和结果。

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必然途径。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先驱。

在及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论战中,在及俄国民粹主义论战中,在及各种错误思潮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思考。

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

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历史观

答:

(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历史。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变化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发展而引起。

一个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结果。

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表现为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斗争。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必然规律。

(4埋葬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5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道路。

(6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根本保证。

(7无产阶级国际联合,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首要条件之一。

2、简述《反杜林论》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答:

(1写作背景: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拉萨尔派合并虽然扩大了德国工人阶级力量和影响,但也造成了党思想上和组织上不纯,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为了维护工人队伍团结,没有公开发表《哥达纲领批判》,这就使党内出现了思想上混乱和理论上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向马克思主义发起了全面进攻。

杜林著作形成一个庞杂思想体系,即所谓“杜林主义”。

杜林主义出现,更进一步严重损害了德国党。

为了使刚刚统一起来当不致分裂,也为了提高党理论水平,保证德国工人运动沿着正确发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应李卜克内西请求,决定公开回击杜林进攻。

当时,由于马克思正集中完成《资本论》著述,恩格斯便毅然中断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写作,担负起了批判杜林主义责任。

在马克思帮助下,恩格斯从1876年5月至1878年7月,历时两年多写出了《反杜林论》这一穿世名著,在科学上对杜林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批判。

(2主要内容: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

3、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任务》中是如何修正马克思主义?

答:

《社会主义前提和社会民主党任务》是伯恩斯坦系统、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宣战书。

(1用新康德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用庸俗进化论取代唯物辩证法,主张折中主义多因素决定论这三个方面,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为其推行机会主义路线制造理论根据主要理论基础。

(2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挑战,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攻击,对马克思经济危机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理论“修正”,构成伯恩斯坦责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主要方面。

(3伯恩斯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责难,主要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背叛,对无产阶级政党及其任务曲解,以及对社会主义目标和特征歪曲等方面。

4、如何评价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

5、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首要观点,谈谈你看法

答:

(1实践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世界客观要求,即提供了人认识世界必要性。

从认识发生动力学角度讲,是实践给认识发生提供着根本驱动力。

(2实践以工具性活动作为条件保证,使主体对客体观念把握即形成人认识成为现实可能。

(3实践促进了人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产生和发展,使人认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其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社会性智能活动。

6、简述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

答:

(1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

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基本成果,抓住“什么

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科学水平;它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科学判断;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科学理论体系。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指南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逐步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使我国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形势比去当年有很多新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本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贯彻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紧紧抓住和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努力完成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任务等等。

这些根本性指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和前途,我们不能有任何动摇。

三、论述题(二选一

1、试述列宁帝国主义论主要内容及其当代意义

答:

帝国主义论主要内容有:

(1垄断是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中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过程和规律是: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一定阶段就自然而引起垄断。

(2垄断是帝国主义经济实质。

垄断实质,是垄断组织通过对生产和市场控制来攫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而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

(3帝国主义有五大经济特征。

第一,生产和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组织。

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第三,及商品输出不同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大国把世界上领土瓜分完毕。

(4帝国主义经济基本现象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但是,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及竞争并存。

(5帝国主义历史地位。

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是寄生或腐朽资本主义,是垂死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主要表现有:

首先,生产和技术发展出现停滞趋势,这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经济上重要表现。

其次,食利者阶层不断扩大和食利国出现是帝国主义寄生性、腐朽性另一表现。

再次,国民经济军事化是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加深主要表现之一。

最后,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是帝国主义腐朽性在政治上表现。

帝国主义垂死性表现有:

第一,垄断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

第二,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

第三,垄断使资本本身采取日益社会化形式。

帝国主义论当代意义有:

(1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观点得到了验证。

(2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寄生或腐朽资本主义观点也得到了验证。

(3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过渡或垂死资本主义观点争议较大,但是帮助我们认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长期性。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同时,整体社会也开始了全面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有了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从1982年党中央提出制定“六五”计划建议开始,就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提法改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此后,及经济发展相对应社会发展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并逐步得到重视。

及之相适应,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

主要包括:

第一,准确把握世界主题和时代特征,明确提出和平及发展是社会建设时代背景;第二,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最终目标。

第三,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建设重点,强调在发展生产力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和“三步走”战略目标及其实践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理念和要求,为我们党进一步明确并细化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奠定了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第五,阐述了要十分重视树立和保持良好社会风气。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风气好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六,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

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进行社会建设根本前提。

第七,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强调“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

提出并积极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第八,深化对阶层结构认识,协调各种社会关系,重视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不断推进男女平等。

(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及时俱进思想路线,在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社会建设思想。

具体体现在:

第一,提出五个“多样化”,是我们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重要立论依据,揭示了要重视社会建设深层原因;第二,使用“和谐”概念来表达社会建设要达到状态和目标,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发展指标,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社会”。

第三,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关系。

第四,特别强调人全面发展,提出实人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

第五,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区域差距等。

(32003年召开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人理解、对发展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这将又是中国改革进程中一个转折点和一个新起点”。

[16]由此开始,我国

社会建设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战略地位迅速提升。

2004年召开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构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建设概念和要求,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及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要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增强社会活力、搞好社区建设、建立新社会体制机制,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目。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建设过程。

[17]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讲话中指出: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2005年10月召开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06年召开党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社会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行动纲领和具体要求。

党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把社会建设单列一节,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

十七大大修改后新党章还明确写入了社会建设思想。

“四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概括,有了突破性新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形成。

[18]至此,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以全面推进积极就业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社会管理等民生问题为重点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重视,社会建设内容、重点、目标和原则都逐步明确,中国社会建设得到可持续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问答题(每题10分

1、马克思两大发现是什么?

答: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两大发现。

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

(1唯物史观认为,每一个时代社会经济结构是决定上层建筑现实基础,社会变革终极原因是经济原因。

这个原因应当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中去寻找,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中去寻找,而不是从人们头脑中、从有关时代哲学中去寻找。

解决社会问题手段,不应当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物质现实中寻找。

(2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以往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现象,也激烈反对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但是他们不能科学地说明这种现象。

剩余价值学说证明,资本主义生存基础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剩余价值。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不可克服结果。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

答: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主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创造了邓小平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大理论成果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起了承前启后作用。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得失,发达国家发展态势和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深刻影响等,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

二、简述题(每题15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答:

(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新无产阶级世界观,即后来用它创始人之一命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提出种种问题做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理论课题做了科学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深刻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以及这一时代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则在哲学上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趋势做了完全科学论述,从而揭开了人类思想史新篇章。

(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非凡气魄和卓越才能,顶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反马克思主义逆流,深刻把握时代变化本质,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新变化和工人运动新情况,从理论及实践结合上,有力地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机会主义流派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和俄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正确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3)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经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毛泽东思想是适合中国情况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了科学理论概括。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坚决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恢复了毛泽东思想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新时期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3.简述“两个必然”基本原理4、简述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一、历史事实题(每题15分)

2、列举列宁重要著作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历史性贡献。

答:

(1)《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列宁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列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

(3)《国家及革命》,列宁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3、葛兰西《狱中札记》主要思想二、简答题(每题20分)1、为什么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

答:

《资本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地位及其历史趋势,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客观必然性。

(1)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质和特征。

除了劳动者及生产资料完全分离这一最基本特征之外,资本主义还有这样几个最显著特征: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社会化商品生产。

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2)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历史命运及其作用。

(3)论证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历史命运。

二、论述(45分)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阶级对立状况以后,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将是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

”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创造物质财富基础上,不断发展生产力,挣脱旧式分工和私有制桎梏和异己力量束缚,从而达到人社会关系极大丰富,以及人个性自由发展。

具体来说,人全面而自由发展观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人是社会历史主体,人不仅仅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目。

人发展是社会历史进步尺度,但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而自由发展前提。

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要求平等发展观念,更是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彻底解放全人类思想主旨。

第二,社会关系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曾提出:

“人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因而人就不可能脱离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必须投入到整个社会历史实践中来,只有人方方面面具体发展才能够构成真正全面发展。

因此,对人全面发展理解应该放在具体社会背景中去,而从不应该抽象地谈论人全面发展,人全面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体、实际、个人全面发展。

第三,人活动及其能力全面发展。

人丰富能力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任何人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一切能力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人能力是表现和确证自己社会本质内在力量,是主客体对象关系得以建立必要条件之一,是人本质力量公开展示。

最后,人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个性全面自由发展是指人个性即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性等在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发展,即在发展过程中个人能够按照自己意愿、兴趣和社会需要相对发展自己,而不受任何强制,并能相对自由

发挥其独特个性和创造性活动,这是人全面发展综合表现和最高标准。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对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其后继者所继承和发展了思想观点科学体系。

从对象看,它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正确道路;从内容看,他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从功能和作用看,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理论武器。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三个部分密切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殊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条件和正确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必然结论和归宿。

爱上4、《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史上历史地位《手稿》虽然具有明显过渡性和不成熟性,但以异化劳动理论为核心和基础一系列新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

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新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进行综合阐述。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成熟雏形。

第一次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他辩证法进行整体性批判。

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决裂是一个过程。

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开始决裂,到《手稿》是全面决裂。

当然,对黑格尔哲学清算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