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4569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最新】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发现一些移动的小体,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体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探针刺激后慢慢移走

C.有时能看到小颗粒排出D.滴入碘液后小体变黄

2.下面是小刚在调查昆嵛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

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3.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使视野1变成视野2,应(  )

A.换用低倍物镜,并向上移动装片

B.换用低倍物镜,并向下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并向上移动装片

D.换用高倍物镜,并向下移动装片

4.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竹节虫具有与竹枝相似的体形

B.沙漠植物根系发达

C.猎豹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

D.万物生长靠太阳

6.有一种山羊,其羊绒是纺织的原料之一,所以放养的数量持续上升.但是,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惯.结果,随着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出现沙漠化现象.这个实例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B.能够影响环境

C.不能适应环境D.与环境势不两立

7.从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

A.人类迄今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

B.生物圈Ⅱ号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C.生物圈Ⅱ号需要足够的水量

D.生物圈Ⅱ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8.生物圈是指

A.各种动物、植物和细菌

B.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

C.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9.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10.以下是细胞中所含有的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糖类 ④脂肪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⑤⑥

11.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顺序排列是()

A.a→d→b→cB.a→c→d→bC.c→d→a→bD.a→b→c→d

12.染色体携有遗传信息,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能够保护染色体.根据以上信息,“端粒”存在于细胞的(  )

A.细胞核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壁

1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象

⑥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

⑦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⑥⑦B.③④①②⑤⑥⑦C.④③①⑥②⑤⑦D.①②③④⑥⑤⑦

14.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①③④

15.科学探究常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应注意

A.所有变量都不相同B.所有变量都相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

16.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A.蜣螂B.青蛙

C.小麦D.蘑菇

17.探究实验的过程正确顺序是()

A.①制定计划②做出假设③提出问题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B.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C.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表达和交流⑤得出结论⑥实施计划

D.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18.“脱缰之马”﹣﹣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是产生癌症的病源,下列关于癌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

C.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D.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

19.下列有关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排列中,按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动物体

C.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D.动物体→组织→器官→细胞→系统

2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B.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液泡不断增大

C.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直接形成各种器官

21.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A.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结果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D.细胞生长的结果

22.“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树的整体性描述,属于器官的是()

A.一棵大树B.一片树叶C.一层表皮D.一个细胞

23.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够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线粒体与叶绿体B.细胞质与液泡

C.细胞核与线粒体D.细胞壁与叶绿体

24.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酵母菌B.草履虫C.衣藻D.变形虫

二、综合题

25.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构成食物链的几种生物的数量.据图回答:

(1)用序号写出甲图中的食物链_____

(2)请你回忆一下所学习过的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②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

(3)甲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它们分别属于_____、消费者、_____;图中的⑤是生态系统的_____部分之一,该部分还包括_____、_____等.

(4)乙图中的A、B、C分别表示图中的_____、①、_____(用序号表示).

26.如图为普通显微镜.请据图回答:

(1)取镜时,应一只手托_____,一只手握_____.

(2)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

(3)如果目镜标有10×,物镜标有10×,则物像放大了_____倍.

(4)放置玻片标本的结构是()_____.

(5)更换物镜时,应转动()_____.

(6)要把模糊的物像调得清晰些,应调节()_____.

(7)若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换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请你推断,污点可能在()_____上.

27.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回答:

(1)植物细胞特有的,对细胞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_____.

(2)对细胞有用的物质能够进入,其他物质被挡在外面,主要是因为[]_____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动、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中.

(4)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较,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5)切西瓜时流出许多汁液存在于细胞中的[]_____.

(6)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个边界清晰的圆溜溜的物像,它可能是细胞吗?

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为什么?

_____.

28.(6分)右图是“多莉”羊的身世图,请据图回答。

(1)“多莉”是由A羊提供的和B羊提供的融合而成的细胞发育而成的。

(2)在“多莉”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由羊供给的。

(3)“多莉”的长相与羊基本一样,这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中。

(4)与上述有关的生物技术叫。

29.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_____过程.④表示细胞的_____过程.

(2)人的大脑、脊髓主要由图中的_____组织构成,人体的血液属于_____组织.

(3)与玉米植株的结构层次相比,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多了_____.

30.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数量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_____.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_____实验,其中实验组是_____装置.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_____值为实验结果.

(4)根据该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误请你不予改正.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所以滴入碘液后小体变黄,不是生物的特征,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调查是通过一种手段,方式来了解或者熟悉所想知道的事情或者东西,尽可能全面如实的记录;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可灵活运用,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故A、B、D都不符合题意。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调查法的要求。

3.C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变得越亮,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变得越暗。

所以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细胞面积增大,视野变暗。

从上图可知由1到2细胞的数目减少,体积增大,视野变暗,应该是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了高倍物镜。

由于在视野中观察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图中物像从视野上方移到中央,装片一定是要向上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向下方,因为显微镜呈倒像,物像移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所以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使视野1变成视野2,应换用高倍物镜,并向上移动装片。

4.C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

在小麦田中,阳光、空气、水等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杂草、蝗虫、田鼠、稻螟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因此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D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详解】

A、竹节虫的拟态,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沙漠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C、猎豹锐利的牙齿和尖锐的爪,适于捕捉动物,与猎豹的生活习性相适应,故不符合题意;D、“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描述的是阳光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故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放养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又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

因此,题干中这个事例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产生活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7.A

【分析】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据此答题。

【详解】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

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生物圈Ⅱ号(BiosphereⅡ)是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Ⅱ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

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

故A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生物圈Ⅰ号和生物圈Ⅱ号的基本情况以及生物圈Ⅱ号的相关内容,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考点:

生物圈的概念。

9.B

【分析】

0.9%的生理盐水,也就是0.9%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与组织液的浓度相当,这样不会因为过浓或过淡而引起细胞的失水或吸水对细胞造成损害,能够保持细胞的形状,且细胞不死亡,便于实验的观察。

【详解】

A.0.9%的生理盐水中细菌也能生存,起不到杀菌的作用,A错误。

B.0.9%的生理盐水与细胞内部的渗透压相等,可以保持细胞在体外的正常形态。

大于0.9%,细胞就会失水,萎缩;小于0.9%,细胞就会吸水胀破,都不利于显微镜下的观察,B正确。

C.0.9%的生理盐水是杀不死细胞的,C错误。

D.生理盐水没有粘住细胞的作用,D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让学生明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要滴一滴清水,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要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的原因。

10.C

【解析】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这类物质是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这类物质是有机物

11.B

【解析】

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观察图示可知正确顺序为:

a→c→d→b。

12.A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DNA蛋白复合体。

13.B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象;⑥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⑦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因此正确的顺序是:

③④①②⑤⑥⑦。

14.D

【分析】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擦→滴→撕→展→盖→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步骤大致为:

擦→滴→刮→涂→盖→染。

【详解】

制作植物和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下:

(1)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2)滴:

植物细胞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物细胞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3)撕(刮):

用镊子从鳞片叶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展(涂):

把撕下的内表皮浸人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展平,目的是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细胞的各部分结构;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目的是让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来,以免互相遮掩,难以观察。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盖盖玻片时要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6)染: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因此,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②滴水、①取材、③展平、④盖盖玻片。

故选:

D

【点睛】

掌握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5.C

【分析】

对照实验设计原则: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实验因素应是变量。

【详解】

对照实验是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环境条件都应该相同,所用实验材料及其数量也应该相同。

选项C符合题意。

【点睛】

在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16.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

【详解】

青蛙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间接吃植物,因此属于消费者;小麦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蜣螂蜣螂靠分解者腐烂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蜣螂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消费者;蘑蘑菇是真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分解者,而不是消费者。

故选B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考点:

科学探究的环节。

18.C

【分析】

解答时可以从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方面来切入。

【详解】

恶性肿瘤,细胞不仅异常快速增殖,而且可发生扩散转移的肿瘤。

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癌细胞还可以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等进入远处的其他组织和器官,这就是癌的转移,A错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因此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还是癌细胞,B错误;由B可知,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改变,C正确;癌细胞只分裂不分化,所以癌细胞不会发育成完整的生物新个体,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癌细胞的特点。

19.C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由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依次是:

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故选C

考点: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

20.C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详解】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而不是使细胞数目增多,故A错误。

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不断增大,而不是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液泡不断增大,故B错误。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故C正确。

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组织再构成器官,而不是细胞分化直接形成各种器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21.A

【解析】

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密切相关,分裂使得数目增多,生长使得体积增大。

22.B

【分析】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据此作答。

【详解】

A、一棵大树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A错误。

B、一片树叶,是由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叶属于六大器官之一,B正确。

 C、一层表皮属于保护组织,C错误。

 D、一个细胞属于结构层次的细胞层次,D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器官的概念。

23.A

【解析】

细胞结构中,能够进行能量转换的是线粒体与叶绿体。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4.C

【解析】

试题分析:

衣藻是单细胞生物,衣藻内部含有杯状的叶绿体,因此,衣藻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5.①→②→③有机物分解者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水空气②③

【解析】A、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与分解者没有关系。

B、生态系统包括: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

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头箭头指向消费者。

图甲中形成的食物链是:

①→②→③。

(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