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45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4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docx

南京滨江大道跨秦淮新河大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部分施工总体规划

第二部分施工方案

第三部分各项计划和保证措施

 

第一部分施工总体规划

1、编制说明

鉴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组织等活动的综合性、纲领性文件,我项目部对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非常重视,进场后在2012年12月上旬即由主要技术负责人拟定了编制目录,成立编制小组,分工负责,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认真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合同条款,并针对跨秦淮新河大桥市政桥梁工程项目一系列技术规范进行熟悉、学习,条件成熟后于2012年12月中旬开始集中开展编制工作。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南京市滨江大道雨花段新建秦淮新河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及所附相关资料、补遗书等。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小组和各编制人员名单如下:

编制总负责人:

付欣

成员:

张旭烽唐汝民李旭文乔飞何继选郝雄利

刘柱华刘海瑞李丹梁建军白明亮刘立波

2、编制依据

本项目招标文件、图纸及其它补充资料。

现行有关公路和城市桥梁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文件;现场调查资料;企业施工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同类或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企业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遵守当地政府在环境、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尊重与维护当地多年来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和风土人情。

我单位在斜拉桥施工中积累的经验及工程标前现场考察。

2.1、有关文件

2.1.1、《南京市滨江大道雨花段新建工秦淮新河大桥工程施工图设计》

2.1.2、《南京市滨江大道雨花段新建工秦淮新河大桥工程地质工程勘察报告》

2.1.3、《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

2.1.4、中标通知书

2.2、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2.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2.2.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

2.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

2.2.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2.2.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2.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

2.2.7、《内河航道标准》(GB)

2.2.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2.2.9、《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2.2.1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2.2.1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

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

2.2.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2.2.13、《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

2.2.14、《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T)

2.2.15、《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

2.2.16、《道桥用防水涂料》(JCT)

2.2.1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2.2.18、《公路工程岩土试验规程》(JTGE)

2.2.19、《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

2.2.20、《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E)

2.2.2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2.2.22、《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2.2.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2.2.2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2.2.2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工程概况

3.1、工程项目的主要情况

3.1.1、工程范围

本工程位于南京市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河西新城,南起长江三桥天后村立交,北接滨江大道河西新城区(南段),桩号范围K27+720-K29+200,全长约1.48km。

桥梁起点桩号K27+917.79,终点桩号WK28+997.854(EK28+997.792),桥梁全长1080m。

主桥起点桩号K28+157.79,终点桩号K28+647.79,主桥桥长490m。

3.1.2、工程规模

本工程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包括桥梁及道路、排水等配套设施。

工程名称

材料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桥梁工程

混凝土

m3

100490

普通钢筋

t

11587

φj15.2钢绞线

t

829

Φ7平行钢丝

t

981

JL-32mm精轧螺纹钢

t

81.8

钢筋网片

t

26.9

锚具

3966

路基工程

填方

m3

25000

挖方

m3

2700

水泥土双向搅拌桩

m

33390

PC砼预制管桩

m

12025

3.1.3、桥跨布置及结构形式

1)、桥型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三跨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全漂浮体系,跨径组合110m+270m+110m,全长490m,桥面总宽36.0m。

引桥为分幅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南引桥位于R=2000m的平曲线段内,跨径组合为3×30m+3×30m+2×30m,桥面宽12m,东半幅北引桥跨径组合为4×26.26m+(31.55m+35m+28.45m)+3×30m+2×30m,桥面宽12m。

2)、下部结构

主桥主墩基础采用φ20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桩长87m,过渡墩为桩柱式,基础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67m和71m。

引桥桥墩采用桩柱形式,基础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桥台采用轻型埋置式结构,左右幅桥台之间设2cm沉降缝一道。

3)、上部结构

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形式,主梁采用双主梁(π型)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标号为C60,梁高2.5m,梁肋宽2.0-2.5m,桥面宽度36.0m。

主塔为柱脚略向外趴的H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C50。

塔高77m,两侧下塔柱向内1:

6.53,倾斜,上塔柱竖直,中心间距27.0m,在下塔柱与上塔柱的折点处设置一道中横梁,梁高5.0m,上、下塔柱为六边形空心箱式截面。

引桥采用单箱多室斜腹板型式,结构为双向预应力混凝土体系,混凝土标号为C50,标准单幅箱梁顶宽12.5m,底宽7.75m,梁高1.80m。

3.1.4、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

设计车速:

设计速度80km→100%σcon(持荷5分钟)→锚固。

张拉顺序:

先张拉第一批横梁预应力N1钢束→张拉全部纵向腹板、顶底板预应力钢束→然后张拉剩余横梁预应力N2钢束。

纵向预应力张拉次序:

先张拉腹板束,再底顶板束;先长束再短束。

张拉每种类型钢束时应从中间向两边对称张拉。

纵向钢束采用15-φs15.2、9-φs15.2、7-φs15.2,可在脱模后再张拉,针对桥面板横向钢束,其管道竖向偏差不应超过5mm。

4)、张拉事故原因及预放措施

预应力钢绞线在持荷5min后,待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张拉后钢绞线可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绞线外露长度不小于3cm。

钢绞线张拉后不得有断丝出现,否则必须放张后重新换束张拉。

出现滑丝后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补张。

钢绞线滑丝一般是由于锚环与夹片之间有杂物、钢绞线或工具夹片有油污,限位板内有残渣、钢绞线未编束或编束不好、或锚环限位板与锚垫板不同心等等。

钢绞线断丝一般是由于钢绞线材质不均匀或严重锈蚀、钢绞线局部损伤、孔道、锚环、千斤顶未能做到三对中、油表失灵张拉力过大或千斤顶未能检验标定等等。

针对以上钢绞线张拉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由技术人员逐条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

①、预应力的张拉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

②、预应力张拉时应对钢束锚圈的磨阻损失进行补偿。

③、每次张拉应有完整的原始张拉记录,且应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④、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力为主,引伸量误差应在±6%之间,同一截面的钢丝长短是否一致,每一截面的断丝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且不允许整根钢绞线拉断。

⑤、在引伸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允许灌中性肥皂水以减少其摩阻损失,但在压浆前应用高压水将中性肥皂水冲洗干净。

⑥、应根据每批钢绞线的实际直径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限位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痕而无刮伤,如钢绞线出现严重刮伤则限位板尺寸过大,如出现滑丝或无明显夹片牙痕则有可能是限位板限位尺寸大。

5)、PE真空辅助压浆施工步骤:

①、张拉施工完成后,切除外露的钢绞线,在压浆前24~48小时内进行封锚,封锚时注意安装、引出压浆管和排气管。

②、检查水泥搅拌机、压浆泵、真空泵及附属配件的性能,确定要压浆孔道的抽真空端和压浆端,把真空压浆施工设备按顺序连接。

且水泥浆强度不低于45MPa。

③、按经过试验室试验确定的水灰比开始搅拌水泥浆,现场测定水泥浆的稠度、泌水性,看是否达到技术指标要求,否则要重拌水泥浆,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④、关闭其他阀门,打开真空泵前阀门,启动真空泵开始抽真空,真空度达到-0.06Mpa~-0.1Mpa并保持稳定。

5)真空度稳定在-0.06Mpa~-0.1Mpa之间约5分钟后(真空度稳压时间可根据孔道长短而定),打开阀门压浆,启动压浆泵,开始压浆。

压浆泵的压力维持在0.7~0.9Mpa内,压浆过程中,真空泵要保持连续工作。

⑤、待抽真空端的空气滤清器中有浆体经过时,打开出浆口阀门,同时关闭真空泵阀门,让水泥浆从阀门处流出,当流出的水泥浆稠度与压入孔道内的浆体相当时,关闭出浆口阀门。

⑥、压浆泵继续工作,在压力0.7~0.9Mpa下,持压5分钟后,将从锚板内引出的孔道排气管折起。

⑦、关闭压浆泵,关闭阀门,折起从锚板内引出的孔道压浆管,完成压浆。

⑧、完成当日压浆后,拆卸外接管路及附件,将所有沾有水泥浆的设备及附件清洗干净。

⑨、锚头封堵:

孔道压浆后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将端面混凝土凿毛,清除支承垫板、锚具上的污垢,浇筑C50封端混凝土。

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预应筋张拉后,应尽快注浆,由下往上。

应在全部张拉完毕后连续注浆。

②、注浆顺序应先下后上,待排气孔冒出浓浆后,即堵死排气孔,再压浆,保持2分钟后即可堵塞压浆孔。

13、附属结构施工

桥面附属工程是桥梁的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和外观质量,所以一定要高标准完成桥面工程这最后一道工序。

桥面两侧设有防撞护栏,横向设2%的排水横坡,汇集于护栏边,然后由纵向汇集于泄水孔,通过预埋于桥面板泄水管引入梁下,再通过附着于墩侧面的落水管汇入地面排水系统。

13.1、桥面铺装

13.1.1、清扫梁面浮渣及浮皮,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以便现浇桥面板和梁体混凝土结合可靠。

13.1.2、安装现浇桥面伸缩缝处的模板,绑扎、安装钢筋安装予埋件。

13.1.3、测量组精确测放现浇桥面混凝土标高,混凝土桥面标高在测量放线后,用槽钢固定并做出标记。

13.1.4、钢筋、预埋件安装完毕自检、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表面振捣需严格控制,收浆要平整,确保混凝土顶面标高。

13.1.5、浇注的桥面混凝土终凝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或用养护剂养护)。

13.1.6、现场混凝土振捣需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施工规范操作。

13.1.7、钢筋在使用前,应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加工和焊接质量要求应符合建设部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堆放,根据要求钢筋应作调直除锈、桥面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