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4025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docx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1

第一章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两个价值观念,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具体阐述了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及年金现值的计算。

介绍风险的概念及测算。

关键词:

复利、单利、现值、终值、年金、标准差

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条件:

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在资金周转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资金只有投入生产过程才能实现增值。

若把一笔资金作为储藏手段保存起来,若不存在通货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会产生增值的。

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不仅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也包括时间价值,扣除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后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才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我们假设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以利率代表资金时间价值。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制度

(一)本金、利息与本利和的关系

如果到银行存款,开始存入银行的款项称为本金,是计算利息的基础,利息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和存款时间所计算的存款报酬。

本金加上利息即为本利和。

(二)利息的计算制度

利息的计算制度有单利和复利制两种。

单利是指只有本金产生利息,而利息不产生利息的计算制度。

复利制是指除了本金产生利息之外,利息也产生利息的计算制度。

三、一次性收付款项终指与现指的计算

在利息的计算过程中,将本金称为现值,本利和称为终值。

其计算符号为:

P——本金、现值

F——本利和、终值

I——利率、折现率

N——时间、期限

(一)单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

1.单利终值的计算。

单利终值是指一定量资金若干期后按单利计算时间价值的本利和。

F=P(1+N.I)

例:

企业收到一张面值10000元,票面利率1%,期限6个月的商业汇票,则到期时的本利和为:

F=10000×(1+1%×6/12)=10050(元)

2、单利现值的计算

单利现值通常根据终值来计算,即单利终值的逆运算。

P=

例:

三年后将收到的1000元,若年利率为12%,其现值应为:

P=1000×

=1000×0.735=735(元)

(二)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

1.复利终值的计算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量资金若干期后按复利法计算时间价值的本利和。

F=P(1+I)n

上述公式中的(1+I)n称为“复利终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F/P,I,n〗表示。

如:

〖F/P,10%,3〗表示利率10%,3年期的复利终值系数。

可查表获得。

例:

将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年,若存款年复利利率为5%,则到期时的本利和为:

P=10000I=5%n=3

查表得:

〖F/P,5%,3〗=1.1576

则F=10000×1.1576=11576(元)

2复利现值的计算

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是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价值按复利计算的现在的价值。

P=F.

上述公式中的

称为“复利现值系数”或“一元的复利终值”,用符号〖P/F,I,n〗表示。

如:

〖P/F,10%,3〗表示利率10%,3年期的复利现值系数。

可查表获得。

例:

拟在5年后从银行取出10000元,若按5%的复利计算,现在应一次存入的金额为:

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如:

〖P/F,5%,5〗=0。

7835

P=10000×0。

7835=7835(元)

四、年金的含义及计算

(一)年金的含义及构成

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等额收付的款项。

如折旧、租金、保险金、等额分期付款、等额分期收款、零存整取储蓄等,都属于年金问题。

年金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连续性;二是等额性。

不符合年金特征的款项不能按年金计算,而只能用复利的方法计算。

根据定期等额的系列款项发生的时点不同,年金可以分为四种:

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

(二)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普通年金是指定期等额的系列款项发生于每期期末的年金。

也称后付年金。

基本特征是从第一期末起各期末都发生系列等额的款项。

如计提折旧、支付保险费等。

1、普通年金终值与偿债基金的计算

(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普通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计算普通年金终值,实际上就是求复利终值的总计金额。

F=A·

式中的分式称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记作:

〖F/A,I,n〗

例:

每月月末存入银行1000元,月存款利率1%,按月复利计算,则年末年金的终值为:

查〖F/A,1%,12〗=12。

683

则F=A〖F/A,I,n〗=1000×12。

683=12683(元)

(2)偿债基金的计算

普通年金终值是已知年金求终值,若已知终值求年金,这时的年金即称为偿债基金。

即为偿还若干期后到期的一笔债务,现在每期末的准备金。

偿债基金的计算是普通年金终值的逆运算,通过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求得:

A=F·

例:

企业为偿还一笔4年后到期的100万元的借款,现在每年末存入一笔等额的款项设立偿债基金。

若存款年复利利率为10%,则偿债基金为:

A=F·

=100×

=21。

55(万元)

2.普通年金现值及投资回收额的计算

(1)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一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P=A·

式中分式称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

[P/A,I,n]

例:

拟在银行存入一笔款项,年复利利率10%,想在今后的5年内每年末取出1000元,则现在应一次存入的金额为:

P=A[P/A,10%,5]=1000×3。

790=3790(元)

(2)投资回收额的计算

投资回收额的计算是指一定时期内等额收回所投入资本或清偿所欠债务的价值指标。

年金现值是已知年金求现值,若已知现值求年金,则此时的年金即为投资回收额。

因此,投资回收额的计算是年金现值计算的逆运算。

“投资回收系数”,记作:

[A/P,I,n]

A=P·

例:

企业投资一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年复利率8%,投资期限预计10年,要想收回投资,则每年应收回的投资为:

A=P·

=1000×

=149(万元)

(三)预付年金终值与现值

预付年金是指定期等额的系列款项发生在每期期初的年金,也称为即付年金。

它的特征是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初都有一个等额的款项。

如零存整取、等额支付租金等。

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在于付款时间的不同。

预付年金的计算可通过普通年金的计算转化后求得。

1.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预付年金终值是每期期初等额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不同,比普通年金多计算一期利息,因此,预付年金终值等于普通年金终值再乘以(1+I)。

F=A·

·(1+I)=A[F/A,I,n](1+I)

或F=A·[

—1]=A·{[F/A,I,n+1]-1}

式中括号内的内容称为“预付年金终值系数”,有两种求法,一是查n年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之后再乘以(1+I);二是查n+1年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后再减1。

例:

每年年初存入银行10000元,存款利率5%,则第五年末的终值为:

P=A·[F/A,5%,5]·(1+5%)=10000×5。

5256×1。

05=58019(元)

或P=A{[F/A,5%。

6]—1}=10000×(6。

8019-1)=58019(元)

2.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预付年金现值是每期期初等额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付款次数相同,但由于付款时间不同,比普通年金现值多折现一期利息,也就是说,与普通年金相比,在折现时将其折到了折算点的前一期,因而再乘以(1+I)就是折算点的价值。

P=A·[

]·(1+I)=A·[P/A,I,n]·(1+I)

或P=A·[

+1]=A·[P/A,I,n–1]+1

式中括号内的内容称为“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有两种求法,一是查n年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之后再乘以(1+I);二是查n-1年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后再加1。

例:

企业投资一项目,每年年初投入100万元,若利息率10%,3年建设期,则该项目投资的总现值为:

P=A·[P/A,10%,3]·(1+I)=100×2。

4689×1。

10=273。

56(万元)

或P=[P/A,10%,2]+1=100×(1。

7356+1)=273。

56(万元)

(四)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开始若干期内没有年金,若干期后才有的年金。

递延年金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凡不是从第一年开始的年金都是递延年金。

由于递延年金的终值实际上就是普通年金的终值,所以只计算递延年金的现值。

假设没有年金的期限为m期,有年金的期限为n期,则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P=A·[P/A,I,n]·[P/A,I,m]

或P=A[P/A,I,m+n]–[P/A,I,m]

或P=A[F/A,I,n]·[P/F,I,m+n]

上述第一个公式在计算时是分两步走,首先计算n期普通年金现值,再用m期的复利现值进行折算;第二个公式是假设前m期也有年金,按m+n期普通年金现值计算,再扣除m期的年金现值;第三个公式是将n期的年金按年金终值折到最后。

再按m+n期的复利现值进行折算。

例:

年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想要从第5年开始每年末取出1000元,至第10年取完,年利率10%,则年初应存入的金额为:

P=A·[P/A,10%,6][P/F,10%,4]=1000×4。

3555×0。

683=2974(元)

或P=A·{[P/A,10%,10]-[P/A,10%4]}=1000×(6。

1446–3。

17)=2974(元)

或P=A·[F/A,10%6]·[P/F,10%,10]=1000×7。

7156×0。

3855=2974(元)

(五)永续年金

永续年金是无限期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也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是无限期的普通年金。

如存本取息、购买优先股定期取得的固定股利等。

由于永续年金持续期无限,没有终止的时间,因此不能计算终值,而只能计算现值。

P=

例:

持有某公司优先股,每年每股股利5元,若想长期持有,在利率10%的情况下,则现在该股票价值为:

P=

=

=50(元)

五、折现率(利率)和期间的计算

(一)折现率(利率)的计算

求折现率(利率)可分两步进行:

(1)求出换算系数;

(2)根据换算系数和有关数表求折现率(利率)。

例:

企业向银行一次性借入款项100万元,今后5年每年末等额偿还本息40万元,则借款利率应为:

依题意:

P=100A=40n=5

[P/A,I,5]=100/40=2.5

查n=5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系数表上没有2。

5这个数值,当利率为28%时,系数值为2。

532,当利率为30%时,系数值为2。

4356,所查的利率介于28%—30%之间,可采用插值法计算:

I=28%+

×(30%-28%)

或I=30%+

×(30%-28%)

(二)期间的计算

对于期间的计算,其原理和步骤同折现率相似.

例:

存入银行一笔款项,若存款年利率为10%,问存多少年款项能翻一番?

设该款项为P,则若干年后为2P,I=10%;

则P=(1+I)

=2P

(1+10%)

=2

查复利终值系数表,当年限为7时,系数值为1。

9487,当年限为8时,系数值为2。

1436,则所求的年限介于7~8之间,再用插值法求得:

n=7+

×(8-7)=7.26(年)

或n=8+

×(8-7)

六、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特殊情况

(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当利息在一年内要复利几次时,给出的年利率叫做名义利率,而把相当于一年复利一次的利率成为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对于一年内复利多次的情况,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时间价值。

将名义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然后再按实际利率计算时间价值。

其公式是:

(1+I)=(1+r/m)

I=(1+r/m)

-1

式中:

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次数。

例:

企业年初存入10万元,年利率10%,每半年计息一次,则5年后的本利和为:

p=10r=10%m=2n=5

则:

I=(1+r/m)

-1=(1+10%/2)

-1=10。

25%

F=P(1+I)

=10×(1+10。

25%)

=16。

29(万元)

(二)不等额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

方法:

分别将不同时期不等额的现金收付流量折算为终值或现值,然后相加求总。

总终值公式:

F=

A×(1+I)

例:

第一年年初存入银行1万元,第二年年初存入银行2万元,第三年没存款,第四年年初存入银行1。

5万元,若存款利率为5%,第四年末可取出多少钱?

F=1。

5×(1+5%)+2×(1+5%)

+1×(1+5%)

=5。

107(万元)

总现值公式:

P==

A

例:

一项工程需3年完成。

第一年投入资金10000元,第二年40000元,第三年20000元,折现率为10%,其总现值为:

P=10000×

+40000×

+20000×

=10000×0。

909+40000×0。

826+20000×0。

751

=57150元

第二节风险价值

一、风险的概念及类别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如果企业的一项活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将来的财务后果是不肯定的,就叫风险。

若只有一种结果,就叫没有风险。

风险就是某项行动的结果具有多样性。

风险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客观性,是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条件本身的不确定性。

二是动态性,是指风险的大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是“一定时期”的风险。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

风险是指事先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每种后果的概率。

不确定性是指事先不知道的结果,或者虽然知道可能的结果,但不知道它们出现的概率。

(二)风险的类别

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1.市场风险。

是指对所有企业都发生影响的因素引起的风险。

如战争、通货膨胀、高利率、经济衰退、政权更迭等。

涉及的是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企业无法通过有效的投资组合来分散或消除这类风险,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

2.公司特有风险。

是指发生个别企业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如诉讼失败、失去销售市场等。

低经营风险这类风险涉及的是企业所处的微观环境,并非所有企业都发生,有较大的随机性。

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故此类风险称为可分散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公司特有风险又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如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方式的改变或经营决策失误等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也称为商业风险。

经营风险可通过加强市场调查,提高企业各方面素质来降低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举债而带来的风险,也称筹资风险。

财务风险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因负债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二是因借款而使企业所有者收益下降的可能性。

二、风险的测定

(一)概率及其分布

一个事件的概率是指这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机会。

通常将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0,把一般随机发生的概率定为0~1之间的某个数值,概率的数值越大,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概率分布应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所有概率(P

)都在0和1之间,即0≤P

≤1;

2.所有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即

=1。

例:

企业有两个投资机会,其未来的预期报酬率及发生的概率如下表:

经济情况

概率

A项目预期报酬

B项目预期报酬

较好

一般

较差

0.3

0.5

0.2

40%

10%

-10%

16%

15%

13.5%

分析:

上述A、B两个项目均属于离散型概率分布。

A项目在经济情况叫好时,其报酬率较高,而在经济情况较差时,报酬率较低;B项目无论经济情况如何,其报酬率相差不大。

结论:

A项目风险较大,B项目风险较小。

(二)离散程度的计算

1.期望值

期望值是概率分布中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其各自的概率为权数为计算的加权平均值。

其公式为:

E=

·P

以上例数据,分别计算两个项目预期报酬率的期望值,计算如下:

A项目=0。

3×40%+0。

5×10%+0。

2×(-10%)=15%

B项目=0。

3×16%+0。

5×15%+0。

2×13。

5%=15%

分析:

两个项目报酬率的期望值相同,但其概率分布不同。

A项目的分散程度大,而B项目的分散程度小。

为衡量风险的大小,还要使用衡量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

离散程度是用以衡量风险大小的统计指标,一般来说,离散程度越大,风险越大;离散程度越小,风险越小。

2.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随机变量的预期值偏离期望值的程度。

δ=

标准离差越大,说明分散程度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标准离差越小,其风险也就越小。

例:

依上例的计算结果,分别计算两个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

A项目=

=18。

03%

B项目==

=0。

87%

A项目的标准离差远大于B项目的标准离差,说明A项目的风险比B项目的风险大。

但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数,只能用于直接比较期望值相同的各个投资项目的基础上的风险程度。

若各项目的期望值不同,还要进一步计算标准离差率,才能准确衡量其风险程度的大小。

3.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值的比值。

其公式为:

Q=δ/E

在期望值相同或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越小,风险越小。

以上例数据为例,计算两个投资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

A项目=δ/E=18。

03%/15%=1。

202

B项目=δ/E=0。

87%/15%=0。

058

A项目的标准离差率比B项目大,说明A项目比B项目风险大。

三、投资的风险报酬

投资的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额外收益,又称为投资风险收益,或投资风险价值。

(一)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率与风险程度有关,风险程度越大,风险报酬率越高,其具体得关系可表示为: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

无风险报酬率是指包括通货膨胀贴补在内的资金时间价值,一般把国库券的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

风险报酬系数就是把标准离差率转化为风险报酬的一种系数,其确定方法主要有:

1、根据以往同类项目加以确定。

风险报酬系数=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标准离差率

例:

某项目投资报酬率为10%,标准离差率为30%,无风险报酬率为7%,则:

风险报酬系数=10%—7%/30%=10%

2.根据高低点法估算。

风险报酬系数系数=最高报酬—最低报酬/最高标准离差率—最低标准报酬率×100%

3.由专家确定。

风险报酬系数的确定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的态度。

敢于冒险的企业,往往将系数定得低点。

比较保守的企业,则把系数定得较高。

(二)风险报酬的计算

1.根据投资额与风险报酬率来计算:

风险报酬=总投资额×风险报酬率

根据投资总报酬和有关报酬率的关系来计算:

如果不知总投资额,而已知投资报酬额、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情况下,

风险报酬=总报酬额×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例:

投资项目总报酬额为100万元,无风险报酬率为8%,风险报酬率为2%,则项目的风险报酬为:

风险报酬=100×2%/8%+2%=20(万元)

四、风险的控制

1.回避风险。

2.控制风险。

3.抵补风险。

4.转移风险。

5.分散风险。

第三章筹资管理

内容提要:

本章概括地论述企业筹资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筹资的动机与要求,筹资的渠道、筹资的方式、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和筹资管理中的基本概念等,并适当举例说明有关内容。

关键词:

筹资渠道、筹资方式、自有资金、借入资金、长期资金、短期资金、内部筹资、外部筹资、直接筹资、间接投资、销售百分比预测法

第一节企业筹资的动机与要求

一、企业筹资的动机

(一)新建筹资动机

新建筹资动机是在企业创建时为即将开展的生产经营业务所需投资在各项资产上的资金而产生的筹资动机。

(二)扩张筹资动机

扩张筹资动机是企业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追加对外投资的需要所产生的筹资动机。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处于成长时期的企业通常会产生这种筹资动机。

(三)偿债筹资动机

是企业为了偿还债务而形成的筹资动机。

有两种情形:

一是调整性偿债筹资,即企业虽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即期债务,但为了调整原有、现已不合理的资金结构而进行的筹资行为;二是恶化性偿债筹资,即企业现有的支付能力已不足以偿付即期债务,而被迫筹资还债,这表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已有恶化的迹象,企业此时筹资难度会比较大。

(四)混合筹资动机

企业因同时有扩张和偿债的需要而形成的筹资动机,即为混合筹资动机。

通过混合筹资,企业即扩大资产规模,又偿还部分旧债。

在这种筹资动机中混合了扩张和偿债筹资两种动机。

二、企业筹资的要求

(一)明确财务目标,周密安排筹资计划

(二)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努力提高筹资效果

(三)研究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果

(四)选择筹资方式,力求降低资金成本

(五)合理安排自有资金比例,适度负债经营

第二节企业筹资的类型

一、企业筹资的渠道与方式

(一)企业筹资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体现着资金源泉。

1.国家财政资金

国家财政投资方式主要是直接拨款投资作为企业资本金。

该资金只有国家愿意投资的产业和需要扶持的地区企业才能得到。

2.银行信贷资金

银行对企业的各种贷款,是各类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

银行一般分为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构有的承销证券,有的融资融物,有的为了一定目的而积聚资金,可以为一些企业直接提供部分资金或为企业筹资提供服务。

这种筹资渠道的财力比银行要小,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其他企业资金

5.民间资金

6.企业自留资金

7.外商资金

(二)企业筹资方式

企业筹资方式有:

(1)吸收直接投资;(2)发行股票;(3)企业内部积累;(4)银行借款;(5)发行债券;(6)融资租赁;(7)商业信用。

二、企业筹资的分类

按所筹资金的性质不同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按资金的使用期限分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筹集。

按资金来源分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

按筹资是否借助媒介分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

第三节资金需要量的预测

资金需要量分为短期需要量和长期需要量。

需要量预测的方法有:

现金收支法、销售百分比预测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等。

一、现金收支法。

根据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可能引起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来测量现金需要量的方法。

基本步骤为:

1.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入量。

现金收入。

主要根据销售预算来确定。

包括期初现金结存及预算期内发生的现金收入。

2.预测企业的现金流出量。

现金支出。

主要包括支付材料款、支付工资、支付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交纳税金、支付利润及资本性支出等。

3.确定计划期现金不足或多余。

现金收支差额。

指现金收入的合计数与现金支出的合计数的差额。

差额为正数,现金有节余;差额为负数,现金不足。

预期现金收入总额—预期现金支出总额+期初现金余额—需要最低现金=现金溢余数

4.资金筹集与运用

根据现金收支节余情况及企业有关资金管理的规定来确定筹集和运用资金数额。

若现金不足时,可向银行借款;若现金节余时,可以偿还借款或进行投资。

例:

企业2003年初现金余额4000元,当年购买设备支出14000元,按季度分别为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预计销售现金收入250000元,按季度分别为20000元、30000元、50000元、50000元,库存现金最高余额5000元,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现金预算:

摘要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合计

期初现金余额

4000

5000

4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