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3835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协作区届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2022年实验协作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学科

出卷学校:

梅李中学

【注意事项】

1、请同学将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2、交卷时只需要交答题纸,试卷纸不需要交。

3、学生作答时,请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框中,答案书写在框外或其他地方一律无效。

4、答题时一律用0.5mm水笔作答,作图部分可以用铅笔。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怅wǎng(▲)卓zhù(▲)物jìng(▲)天择一碧万qǐng(▲)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①两岸都是悬崖俏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萧······(《画山绣水》)

②我急不瑕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迁徒小台子到小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

(《囚绿记》)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

(10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相见欢》▲

④但愿人长久,▲。

⑤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⑥▲,奉命于危难之间。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⑧无丝竹之乱耳,▲。

4、名著阅读。

(5分)

(1)请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关于“海盗生活”的阅读回答:

这个片段与“当海盗去”的片段相比较,汤姆的心情有了哪些变化?

(2分)

答:

▲。

(2)火焰山挡住了西行取经之路,引出了孙行者三次借调芭蕉扇的故事,请简述三次借调的主要情节。

(3分)

答:

▲。

5、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话。

(3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答:

▲。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下面二段文字回答6——10题。

(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弊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乙】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B、色愈恭,礼愈至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陈涉世家》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讥讽齐王纳谏》

D、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一句中的“食”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D、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8、句子翻译(4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答:

▲。

9、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多读书;孙权也劝吕蒙要多读书,从他们的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分)

答:

▲。

10、有同学将“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这段话作为王国维境界说中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配文。

你觉得合适吗?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1——13题。

(9分)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那醉人的绿呀!

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11、作者为什么要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的“淡”,杭州虎跑寺“绿壁”的“浓”,西湖波的“明”,秦淮河的“暗”?

(2分)

答:

▲。

12、选文的语言不仅生动传神,更体现了大胆的、丰富的想象和真挚充沛的感情,请举例分析。

(3分)

答:

▲。

13、选段中画线的句子和下面的材料都用“可爱的”、“女儿”(“爱女”)来比拟景物,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别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分)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答: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16题。

(7分)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

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

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

15、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

(3分)

答:

▲。

16、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

(2分)

答: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7——21题。

(16分)

江南蓑衣

胡明刚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起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与安详的感觉。

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

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

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

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

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

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

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

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

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

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

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

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

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

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

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

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

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

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qú,大路)的喧嚣。

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

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

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

那里不适合它们!

主人想,此刻,它们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

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

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

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

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

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

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有删改)

17、文章第②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分)

答:

▲。

18、文章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分)

答:

▲。

19、“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句中“逃离”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3分)

答:

▲。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起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这发自肺腑的声音,充溢着思乡之情。

想念蓑衣便是想念家乡,作者把浓浓的乡情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全文。

B、第④段中加点的“蓑衣”和第⑥段中加点的“蓑衣”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不起眼(平常)的家用物什”,后者指“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境或曾经自由、纯朴、安静的生活”。

C、第④段,“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用反问句表现蓑衣的主人对幸福的热切追求和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D、本文将蓑衣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形象地突出了蓑衣代表一种原本拥有的、现已几乎失去的志趣高雅、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

21、全文最后“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中的“救赎”是指买回或赎回原先属于自己的东西。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来自江南的主人内心中想要救赎的是什么。

(4分)

答:

▲。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

请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体验;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

-------------------------------------------------------------------密----------封----------线----------------------------------密----------封----------线----------------------------------------------------------------------------------------------------------------------------------------------------------------------

2022年实验协作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初三语文学科答题纸

【注意事项】

1、请同学将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2、交卷时只需要交本答题纸,试卷纸不需要交。

3、学生作答时,请写在对应的框中,答案书写在框外或其他地方一律无效。

4、答题时一律用0.5mm水笔作答,作图部分可以用铅笔。

第一部分(26分)

1、(4分)

2、改错。

(4分)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

(10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④但愿人长久,。

⑤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⑥,奉命于危难之间。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⑧无丝竹之乱耳,。

4、名著阅读。

(5分)

(1)答:

(2分)

(2)答:

(3分)

5、仿句练习。

(3分)

答:

第二部分(44分)

6、()(2分)

7、()(2分)

8、句子翻译:

(1)。

(2分)

(2)。

(2分)

9、答:

(2分)

10、答:

(2分)

11、答:

(2分)

12、答:

(3分)

13、答:

(4分)

14、答:

(2分)

15、答:

(3分)

16、答:

(2分)

17、答:

(3分)

18、答:

(3分)

19、答:

(3分)

20、()(3分)

21、答:

(4分)

2022年实验协作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惘、著、竞、顷

2、俏——峭;萧——箫;瑕——暇;徒——徙

3、答案略。

每题一分,篇名及作者各一分,有错别字则该题不得分。

4、

(1)“当海盗去”中汤姆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情感的孤独之后,表现了他特有的反抗心态。

而这段则表现出了汤姆的快乐的心态。

(意思对即可)(2分)

(2)行者变成小虫钻入铁扇公主腹中,公主无奈交出假扇;行者变成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假八戒(牛魔王)骗回;天神相助降妖伏魔,取得宝扇灭火西行。

(答对一点得一分,意思对即可)

5、参考: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调。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

(句子通顺,比喻合理即可)

6、C

7、D

8、

(1)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

(2)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

9、我们要加强阅读,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先天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来弥补,勤能补拙;外部的学习环境再怎么样艰苦,只要坚持不懈,明确目标,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写出任意的两点即可)

10、合适的。

因为第二境界是写求学过程中的甘苦的,而选文正是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的历程的。

(意思对即可)

11、用衬托的手法。

表现出梅雨潭的绿是明暗适度、浓淡相宜,绿的恰到好处。

12、示例:

“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作者用丰富的想象把梅雨潭的绿比作小姑娘,在作者眼中绿是柔美、娇艳,是可爱的;又用抒情性极强的动词,表达了对绿的强烈的爱慕之情。

(要举例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3、朱自清把梅雨潭的绿看作是小姑娘,表现了绿的柔美、可爱。

用“抚摩”、“吻”,表达了对绿的强烈爱慕之情。

谢大光从山泉的欲近故远的娇态,想到了爱女,表现了山泉的活泼可爱,也表达了对山泉的爱意。

14、人人皆可成为国王(意思相近即可)

15、第③段:

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第④段: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第⑤段: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每一点一分)

16、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17、景物:

连绵的苍翠山峦、层层叠叠的梯田、高低错落的房舍、赶牛群的牧童、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

作用: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烟雨江南图,渲染了平和而安详的气息,为下文作者写对蓑衣的怀念作铺垫。

(共3分。

景物1分,作用2分。

景物须至少答到3个。

意对即可)

18、张志和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自己纵情山水、闲适自得、无拘无束、陶醉自然的情怀。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借此表达他对古典作品中蓑衣所代表的古典诗意、高远冲淡、悠然闲适、清雅脱俗、潇洒逍遥、自由狂放的意趣和生活的欣赏。

(意思对即可)

19、“逃离”一词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

①摆脱原有的艰辛而清贫的生活方式,②离开原本平静而和谐的农村,③改变自己原地跋涉的命运,追求理想的幸福的生活。

20、A(3分)参考:

开头有思乡之情,但文本并没有把这浓浓的乡情作为一条潜在的线索贯穿全文。

只是用蓑衣引出现实中的很多普通的农民。

我们到底把生命安放在哪里?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生命之歌唱得行云流水般欢畅?

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而不是乡愁。

即便有乡愁,那也是一种淡淡的忧郁。

21、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

来自江南的主人在物质得到满足的同时却失落了曾经宁静、自由、潇洒的心,失落了曾经的清雅的志趣,失落了曾经的平和的生活。

这就是他想救赎的东西。

(意对即可。

答到其中任两点即可得4分,答对一点得2分)

22、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内容总结

(1)2022年实验协作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学科

出卷学校:

梅李中学

【注意事项】

1、请同学将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2)2022年实验协作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学科

出卷学校:

梅李中学

【注意事项】

1、请同学将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在试卷纸上作答一律无效

(3)2、交卷时只需要交本答题纸,试卷纸不需要交

(4)(2分)

(2)答:

(5)(2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