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3481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docx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33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正常人血浆渗透量[mOsm/(kg·H2O)]约为

A.190~210

B.230~250

C.270~290

D.290~310

E.330~350

答案:

D

[解答]本题考查血液的生理概要内容。

正常人血浆渗透量约为290~310mOsm/(kg·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2.血沉加快最常见于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多发性骨髓瘤

C.良性肿瘤

D.心肌梗死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答案:

B

[解答]血沉(ESR)指红细胞沉降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分为3期:

①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约数分钟至10min;②快速沉降期,缗钱状红细胞以等速下降,约40min;③红细胞堆积期(缓慢沉积期),红细胞堆积到试管底部。

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包括各种炎症、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增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有关红细胞形态说法错误的是

A.靶形红细胞生存时间约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

B.镰形红细胞主要是因为含有异常血红蛋白C

C.棘形红细胞多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β-脂蛋白缺乏症

D.椭圆形红细胞在成熟后呈椭圆形

E.有核红细胞如见于外周血涂片多为病理现象

答案:

B

[解答]镰形红细胞呈镰刀状、线条状或L、S、V形等,是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HbS)的红细胞。

故本题中B项说法错误,而其余4项说法均正确。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是指

A.核的位置

B.核的染色质致密程度

C.核质比例

D.核的分叶状况

E.核仁的多少

答案:

D

[解答]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是指: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例为1:

13,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核右移是指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5.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正确的是

A.严寒时细胞从循环池转入边缘池,白细胞暂时增高

B.化脓感染时白细胞持续增高是由于边缘池粒细胞转入循环池

C.伤寒由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白细胞暂时性减低

D.SLE由于慢性理化损伤引起持续性白细胞减低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使白细胞持续性减低

答案:

C

[解答]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包括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变化。

A项中严寒时白细胞计数增高,细胞应从边缘池转入循环池,因此此项说法错误。

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持续增高是由于贮备池的粒细胞释放入循环池造成的,因此B项说法错误。

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而不是慢性理化损伤引起。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但外周血表现出白细胞增高,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6.患者女,16岁,患荨麻疹。

血常规检测结果发现RBC3.96×1012/L、Hb119g/L;WBC12.1×109/L,中性分叶核细胞47%、中性杆状核细胞3%、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23%;PLT123×109/L。

血常规检测主要的异常表现及病因是

A.过敏性疾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B.皮肤病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加

C.病毒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D.细菌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减少

E.血液性疾病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加

答案:

A

[解答]这是一道临床分析解释的考题,题干信息显示:

患者16岁,患荨麻疹,白细胞稍增高,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

因此推测病因是过敏性疾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本题正确答案是A。

7.人类白细胞上最强的抗原是

A.ABO红细胞血型抗原

B.Rh红细胞血型抗原

C.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D.向细胞特有抗原

E.血小板抗原

答案:

C

[解答]人类白细胞上有3种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白细胞特有抗原和与其他组织共有且也是最强的人类自细胞抗原(HLA),后者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8.关于尿液生成说法,错误的是

A.尿液在肾脏产生

B.尿液由肾小球滤过

C.尿液由膀胱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D.尿液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E.膀胱是尿液的暂时储存地点

答案:

C

[解答]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生成,再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外,因此,C项说法错误。

9.患者男,56岁。

近来烦渴、多尿、多饮,24小时尿量为10L、比密1.002、尿渗透压101mmol/L。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糖尿病

E.尿崩症

答案:

E

[解答]这是一道临床分析解释的考题,题干信息显示,患者24小时尿量显著增加,尿比密较低,尿渗透压介于50~200mmo/L之间,符合尿崩症的表现,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严重分泌不足或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不敏感或灵敏度减低(肾源性尿崩症)引起的。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间质性肾炎多引起肾性少尿,而糖尿病引起的多尿,主要机制是渗透性利尿所致,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10.白细胞形态呈现膨胀,并形成块状结构,容易出现在

A.高渗尿

B.低渗尿

C.酸性尿

D.碱性尿

E.正常尿

答案:

D

[解答]尿液的酸碱度和渗透压对尿液有形成分影响很大。

高渗尿中,白细胞体积缩小;低渗尿中,白细胞膨胀,易破坏;酸性尿中,白细胞体积变小;碱性尿中,白细胞膨胀、并形成块状结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1.镜下血尿是指尿经离心沉淀镜检时红细胞数大于

A.3个/HP

B.5个/HP

C.7个/HP

D.9个/HP

E.10个/HP

答案:

A

[解答]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前者是指每升尿含血量达到或者超过1ml时,尿呈淡红色、洗肉水样,雾状或云雾状,后者是指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现红细胞大于3个/HP。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2.干化学试带法pH测定所使用的指示剂是

A.甲基红

B.溴麝香草酚蓝

C.中性红

D.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

E.中性红和溴麝香草酚蓝

答案:

D

[解答]尿液分析仪检测酸碱度采用酸碱指示剂法,其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pH阈值4.6~6.2)和溴麝香草酚蓝(pH阈值6.0~7.6),两种酸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变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3.有关粪便性状,错误的是

A.米泔样便常见于霍乱

B.肠易激综合征可出现冻状便

C.下消化道出血可见柏油样便

D.直肠息肉可见鲜血便

E.细菌性痢疾常出现黏液便

答案:

C

[解答]粪便的颜色和外观与临床症状相关,米泔样便常见于霍乱,肠易激综合征可出现冻状便,直肠息肉可见鲜血便,细菌性痢疾常出现黏液便,下消化道出血常见鲜血便,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0ml时可见柏油样便。

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

14.不属于漏出液形成原因的是

A.水钠潴留

B.细菌感染

C.淋巴回流受阻

D.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答案:

B

[解答]根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不同,浆膜腔积液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

漏出液形成的原因包括:

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水钠潴留;渗出液形成的原因包括:

微生物的毒素、缺氧及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胞浸润、外伤、化学物质刺激等。

因此,细菌感染是渗出液形成的原因,而非漏出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5.溶血部位主要在血管内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D.蚕豆病

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

答案:

D

[解答]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溶血主要是在血管内和血管外,发生在血管内的主要是急性溶血,发生在血管外的是慢性溶血,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导致的疾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情况下,表现为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6.一定不含有颗粒的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浆细胞

D.早幼粒细胞

E.晚幼红细胞

答案:

E

[解答]早幼粒细胞质内含有紫红色非特异性的天青胺蓝颗粒;单核细胞可见细小紫红色的天青胺蓝颗粒;淋巴细胞可见少量大小不等的天青胺蓝颗粒;浆细胞的胞质内常有小空泡,偶见少数天青胺蓝颗粒;红细胞系统的各阶段细胞都不含有颗粒。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17.正常骨髓的骨髓增生程度为

A.增生极度活跃

B.增生明显活跃

C.增生活跃

D.增生减低

E.增生极度减低

答案:

C

[解答]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是有核细胞占所有细胞的百分比为1%~10%,正常人的骨髓有核细胞的百分比一般在1%~1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8.正常骨髓象中的正常血细胞核分裂数量为

A.1‰

B.1‰~5‰

C.10‰

D.20‰

E.1%

答案:

B

[解答]正常骨髓血细胞核分裂数目约为1‰~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9.过碘酸一雪夫反应时,正常细胞结果一定为阴性的是

A.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幼红细胞

D.淋巴细胞

E.巨核细胞

答案:

C

[解答]过碘酸一雪夫反应染色时,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粒细胞系统:

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为阴性,分化好的原始粒细胞至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

单核细胞系统:

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为阴性,其他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

红细胞系统:

幼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淋巴细胞:

大多数为阴性反应。

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为阳性反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0.缺少4个α基因的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称为

A.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

B.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标准型

C.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HbH病

E.HbBart病

答案:

E

[解答]缺失1个α基因者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缺失2个α基因者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标准型。

缺失3个α基因者称为HbH病。

缺失4个α基因者的纯合子称为HbBart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21.参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主要因素有

A.ADP

B.胶原

C.GPⅡb/Ⅲa复合物

D.凝血酶

E.肾上腺素

答案:

C

[解答]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钙离子。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2.血小板异常不影响

A.CT测定

B.PT测定

C.APTT测定

D.帆小板计数

E.血小板生存时间

答案:

C

[解答]APTT是在37℃条件下,以白陶土激活因子Ⅻ和Ⅺ,以脑磷脂代替血小板第3因子,在钙离子参与下,观察乏血小板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是内源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血小板异常不影响APTT,而其他试验受到血小板的影响。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3.肝素用于抗凝治疗的最佳浓度是

A.0.1U/ml

B.0.2~0.5U/ml

C.2~5U/ml

D.1~2U/ml

E.2~3U/ml

答案:

B

[解答]在APTT为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时,血浆肝素浓度为0.2~0.5U/ml。

因此,这种浓度的肝素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本题正确答案是A。

24.被WHO删除的MDS(FAB分类)类型是

A.CMML

B.RAFB

C.RAS

D.RAEB-T

E.RA

答案:

D

[解答]2001年WHO发布的MDS分型(FAB分型)作了以下修正:

RAEB-T与那些原始细胞≥30%的AML有相似的生存期,将原始细胞≥20%作为AML诊断标准,取消RAEB-T类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25.参与止血的血管主要有

A.小静脉

B.小动脉

C.微循环血管

D.毛细血管

E.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微循环血管

答案:

E

[解答]小血管为参与止血作用的主要血管。

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微循环血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26.患者男,18岁。

MCV89fl,MCH31pg,MCHC330g/L,贫血类型是

A.正常细胞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答案:

A

[解答]MCV的正常参考值27~31fl,MCH的正常参考值80~98pg,MCHC的参考值300~360g/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7.骨髓象变化不显著而外周血有显著变化的是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慢性白血病

答案:

D

[解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骨髓中的异型淋巴细胞少见,而血象中的异型淋巴细胞常大于2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28.铁染色时,外铁可为阴性的是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溶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答案:

E

[解答]铁染色时,铁粒幼细胞贫血,出现较多环形铁粒幼细胞,铁粒幼细胞也增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铁粒幼细胞的百分比可增高;溶血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时,细胞外铁正常或增加;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29.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有

A.FⅠ

B.FⅡ

C.FⅢ

D.FⅩ

E.FⅦ

答案:

A

[解答]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根据理化性质分为四组。

①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

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

②接触凝血因子:

包括经典FⅫ、FⅪ和PK、HMWK。

③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包括FI、FV、FⅧ和FⅫⅠ。

④其他因子:

包括FⅢ、FⅣ。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30.能耐受脂溶剂的病毒为

A.流感、副流感病毒

B.风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麻疹病毒

答案:

C

[解答]病毒的包膜为脂类物质,不能耐受受脂溶剂,反之,能耐受脂溶剂的病毒为无包膜的病毒。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均为有包膜的呼吸道病毒,而脊髓灰质炎病毒无包膜。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1.细菌L型特性正确的是

A.不易回复成正常细菌

B.无致病性

C.对青霉素敏感

D.呈高度多形态性

E.需用低渗含血清培养基

答案:

D

[解答]细菌的L型即为因外界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使细菌的肽聚糖遭到破坏或合成受阻从而形成的只能在高渗培养基中存活的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因为缺乏细胞壁故呈现多形态性和可滤过性,对针对细胞壁的抗生素耐受;在外界因素去除后可恢复形成细胞壁。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2.培养浅部感染真菌时,一般采用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A.20~25

B.22~28

C.30~37

D.37~42

E.不一定

答案:

B

[解答]浅部真菌是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能引起皮肤病的致病真菌,其最适生长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室温)接近。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3.艾滋病患者有免疫缺陷,一般会出现

A.CD4↓,CD4/CD8↓

B.CD4↓,CD4/CD8↑

C.CD8↓,CI)4/CD↓

D.CD8↑,CD4/CD8↑

E.CD8↓,CD4/CD8↑

答案:

A

[解答]人体感染了HIV后,其主要病理过程是免疫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丢失,绝对数量减少,同时CD8+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CD4+/CD8+比例失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34.可将梭杆菌与类杆菌区别开的药物是

A.甲硝唑

B.聚茴香脑磺酸钠

C.卡那霉素

D.万古霉素

E.两性霉素B

答案:

C

[解答]根据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可区分梭杆菌属(敏感)与类杆菌属(多数耐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35.WHO推荐的定性药敏试验方法是

A.纸片扩散法

B.常量肉汤稀释法

C.琼脂稀释法

D.微量肉汤稀释法

E.E-test法

答案:

A

[解答]除了A,其余选项涉及的方法均为定量药敏试验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36.临床诊断实验室中,细菌培养常用的血琼脂平板,其血液最常采自

A.绵羊

B.家兔

C.豚鼠

D.人

E.鸡

答案:

A

[解答]血琼脂平板制作惯用的是羊血和兔血,羊血采集量大,且同一动物可重复采集,而兔血采集量小,心脏采血方式往往会导致家兔死亡而不能反复采集。

此外人血中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抗体、溶菌酶、抗生素等,会导致分离率降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37.目前麻风分枝杆菌尚未能在体外人工培养成功,研究需使用的动物模型是

A.大白鼠

B.小白鼠

C.恒河猴

D.犰狳

E.豚鼠

答案:

D

[解答]麻风分枝杆菌是至今尚不能体外人工培养的细菌。

犰狳对该菌高度易感,接种后引起瘤型麻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38.支原体对其有抵抗力的是

A.多西环素

B.青霉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E.螺旋霉素

答案:

B

[解答]该题重点是要了解支原体的细胞结构特点以及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支原体不具有细胞壁,而青霉素的作用位点是细胞壁肽聚糖。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9.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是

A.肠道病毒68型

B.肠道病毒69型

C.肠道病毒70型

D.肠道病毒71型

E.肠道病毒72型

答案:

C

[解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体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

世界范围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地区分离出的病毒常为EV70,中国历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中各地区也都分离出EV70或CA24v,或两种病毒同时流行感染。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40.幽门螺杆菌生长的最适气体环境是

A.5%O2、10%CO2、85%N2

B.10%O2、5%CO2、85%N2

C.10%O2、10%CO2、80%N2

D.5%O2、5%CO2、90%N2

E.5%O2、10%CO2、85%H2

答案:

A

[解答]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下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41.在含全血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能够产生双层溶血环的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破伤风芽胞梭菌

C.肉毒梭菌

D.产气荚膜梭菌

E.枯草芽胞杆菌

答案:

D

[解答]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繁殖迅速,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24h,形成的菌落多数菌株有双层溶血环:

内环完全溶血,由θ毒素引起,外环不完全溶血,由α毒素所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2.观察螺旋体最好的方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Giemsa染色法

D.暗视野显微镜法

E.悬滴法

答案:

D

[解答]螺旋体折光性强,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观察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状况,具诊断意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3.可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

A.斑点分子杂交法

B.Southern印迹法

C.Western印迹法

D.Northem印迹法

E.PCR技术

答案:

C

[解答]除C外,其他方法检测的靶分子均为核酸。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44.可采用RT-PCR检测的是

A.HBV

B.SARS-CoV

C.HSV

D.EBV

E.HPV

答案:

B

[解答]该题的考点有2个,一是对RT-PCR的基本了解,其次是各种病毒的核酸类型的掌握。

RT-PCR是先将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再进行PCR扩增,因此,主要用于RNA的检测。

了解了这一点后,则只要从选项中找出RNA病毒即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45.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利用

A.细胞的形态差别

B.细胞的体积大小

C.细胞表面的分子差异

D.细胞的比重大小

E.细胞内所含的颗粒不同

答案:

D

[解答]Ficoll分层液的密度是1.077±0.001,这个比重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的比重相当,当将外周血加入Ficoll分层液之上进行离心时,比重小于Ficoll分层液物质在分层液之上,而比重大于Ficoll分层液物质在分层液之下,只有比重与之相当的单个核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得到分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6.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阴极移动原因是

A.抗体带正电

B.抗体带负电

C.电渗作用

D.扩散作用

E.电泳作用

答案:

C

[解答]在pH8.0~8.6的缓冲液中,蛋白质抗原带负电,故由阴极移向阳极。

抗体虽然也是蛋白质,但等电点比抗原高,所带阴离子少,且分子量较大,移动缓慢,甚至不移动,同时因电渗作用(电渗是电场中溶液对于固体的相对移动。

琼脂是酸性物质,在碱性溶液中,它带负电,而与它接触的溶液带正电,因此液体向阴极移动,产生电渗)反而向阴极泳动。

因此,在电场作用下,抗原向阳极方向移动,抗体向阴极方向泳动,形成对流,在抗原抗体比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线。

此法常用于AFP等的检测。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47.最有可能存在高滴度抗Sm抗体的是

A.干燥综合征

B.混合结缔组织病

C.RA

D.SLE

E.重症肌无力

答案:

D

[解答]抗Sm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8.免疫放射测定(IRMA)与RIA的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A.RIA用于检测抗原,IRMA用于检测抗体

B.IRMA为非竞争性结合,RIA为竞争抑制性结合

C.RIA使用标记抗原,IRMA使用标记抗体

D.RIA可对B、F分别作放射性测定,IR-MA可测定上清液或固相上的放射性

E.RIA中抗体结合标记抗原的量与被测抗原浓度成负相关,而IRMA中则相反

答案:

A

[解答]IRMA也主要用于检测抗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49.CH50测定法是测定

A.总补体含量

B.总补体活性

C.C3活性

D.C2活性

E.C4活性

答案:

B

[解答]CH50测定法主要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所得结果反映补体C1~C9等9种成分的综合水平。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50.ELISA反应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A.人清蛋白

B.人球蛋白

C.羊血清白蛋白

D.牛血清球蛋白

E.牛血清白蛋白

答案:

E

[解答]由于包被过程中固相载体表面不能被抗体或抗原蛋白质完全覆盖,而导致测定本底偏高,这需要用牛血清白蛋白或小牛血清再包被一次,消除此干扰,此过程称为封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