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3370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237 大小:1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7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2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docx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

《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发展概况

发展概况

文学流派/代表国家

文学特征

中世纪时期

【断限】欧洲中世纪文学指的是欧洲历史上中世纪初期(公元5-11ct)和中期(公元12-15ct)的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中叶,确切讲应从14世纪开始)则属于文艺复兴时期。

【成就】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文学

宗教色彩,象征、寓意、梦幻、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

教会文学

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

主要取材于《圣经》,作者主要是教会僧侣,创作目的是宣传基督教教义,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由于教会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敌视、破坏和扼杀,整个中世纪欧洲的科学文化发展相当缓慢。

骑士文学

是世俗封建主文学,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

骑士文学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极大冲击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思想,显示出较强的反教会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繁荣打下基础。

英雄史诗

可分为前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

前期英雄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后期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逐渐形成和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城市文学

是反映中世纪城市生活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

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文艺复兴时期

1、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ct)产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其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是对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性继承,是人本主义和基督教精神的结合,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表现在:

①用人权反对神权;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2、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它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优良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的第一座高峰。

人文主义文学

1、在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以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积极传播人性、人权、现世幸福、科学知识和国家统一等新的思想观念。

2、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

3、文学形式上丰富多彩:

戏剧成为最完美的艺术形式;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主要体裁;抒情诗也大大繁荣,十四行诗成了欧洲重要的诗体。

4、具有民族风格。

意大利

人文主义文学的发祥地。

诗人但丁、彼特拉克、短篇小说家薄伽丘是意大利和欧洲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他们为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法国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酝酿于15世纪末,形成于16世纪,涌现出以七星诗社和拉伯雷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文学。

西班牙、英国

16世纪后期-17世纪初,西班牙、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产生了维伽、塞万提斯、斯宾塞、马洛、莎士比亚等一批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全面兴盛,欧洲文艺复兴文学达到了高峰。

17世纪

zikao365

1、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又称清教徒文学)。

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巴洛克文学和市民世俗文学。

2、、巴洛克文学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在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1、40年代革命时期,出现了革命诗人弥尔顿,其创作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情绪;

2、60年代王政复辟时期,宫廷古典主义风行一时,代表人物是屈莱顿;

3、、来自下层的清教徒班扬,在创作中则继续坚持着自己的民主倾向。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1、17世纪的古典主义最早出现于法国,并在法国得以繁荣,代表了17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其中,戏剧的成就最高,出现了以高乃依、让·拉辛为代表的悲剧家和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家。

2、【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

3、基本特征:

①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②思想上崇尚理性;③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采用借古喻今的方式进行创作。

4、【三一律】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典主义戏剧家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也加以规范化,形成了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

三一律就是其中的主要规则之一。

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一天内完成。

18世纪

1、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英国、法国、德国的历史依次晚一个世纪,这些国家的意识变革也依次晚一个世纪。

2、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自古以来的各种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了长足发展。

其中的卢梭传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歌特式小说、前浪漫主义、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等,直接成为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前奏;而狄德罗传统、菲丁尔传统,又直接影响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为长篇小说的成熟作了最后一次的努力。

3、莱辛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席勒和歌德以其巨大的成就把德国民族文学推上高峰,迎来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

启蒙文学

1、【启蒙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启蒙知识分子顺应了历史要求,提出了“启蒙”理论:

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用无神论、自然神论或唯物论来反对宗教迷信。

启蒙理论实质上是夺权理论。

它为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文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2、启蒙主义文学特征:

①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启蒙文学成就最高;②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

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③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了一大步;④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

如正剧、哲理小说等。

3、【正剧】由法国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这种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它采用散文的形式,描写现实社会斗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

代表作有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等。

4、【哲理小说】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这种小说虽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而是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融叙事、议论、抒情、讽刺与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代表作如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儿》等。

5、【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60-80年代末,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传统小说大都以情节为基础,遵循着因果规律重新组织现实生活,而感伤主义则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合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这种新方式的产生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它不仅是19世纪欧洲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可以说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感伤主义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6、【歌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

代表作如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等。

英国

18世纪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因此英国的启蒙主义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作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该时期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是迪福、斯威夫特和菲丁尔。

法国

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内容也特别丰富。

德国

18世纪的德国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

18世纪末19世纪初,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以晚年席勒和歌德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把古希腊文学“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作为自己民族文学的理想,把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推向顶峰,迎来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代。

十九世纪

1、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自古有之;作为文学思潮,则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大释放时期。

浪漫主义即是释放并表现自我这股潮流的文学折射。

2、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内外条件:

-外部条件:

①英国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

德国哲学(康德、费希特等人)强调的主体能动性;

-内部条件:

①18世纪文学传统:

英国感伤主义文学、歌特式小说、前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文学、法国卢梭传统,都推出自我、热爱大自然和朴实的民间文学;②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德国浪漫派首先提出以一种开放的、多变的个性的艺术形式代替古典主义,这就是欧洲文坛最初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精神。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强烈的主观色彩。

席勒称浪漫主义为“理想主义”;雨果称其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当代一些评论家称其为“表现主义”。

浪漫主义文学中重主观、轻客观;重表现自我、轻客观摹仿的特点,对欧美现代派文学产生极大影响。

2、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在人与自然的诗意的统一方面,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作品表现得最为充分。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和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作家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间歌谣极感兴趣。

4、注重艺术效果。

体现为:

异国情调、对比和夸张手法的运用、人物形象的超凡性等等。

1、19世纪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这一时期的文学。

主要包括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等。

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批判现实主义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原因: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劳资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现实的黑暗和丑陋使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反映在文学上就出现了现实主义新倾向。

②思潮原因:

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促使文学转向真实、客观的创作方法。

zikao365

③文学自身原因: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倾向日趋强烈。

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等在客观、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作实践上形成了现实主义传统。

18世纪末,席勒首先提出“现实主义“概念;19世纪20年代,司汤达率先提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纲领;以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进一步奠定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

1、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作家注重写实,主张文学要象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

2、批判性、暴露性和改良性:

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特别注意描写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更强烈、更尖锐。

他们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3、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中极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突出时代、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坚持典型化原则,从而较深广地反映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精神面貌。

无产阶级文学的最初成就是英国宪章派文学和德国工人革命诗歌。

无产阶级文学

1、【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物,主要成就是诗歌。

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工人群众,主要是为了斗争的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因此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艺术形式上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

最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是琼斯和林顿。

2、【德国工人革命诗歌】是在19世纪40年代不断高涨的工人革命运动中产生的,充分表达了德国人民要求统一,反对统治者压迫的愿望,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维尔特是当时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与马克思恩格斯为朋友。

1、30年代开始走上历史舞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并依然成为主潮;

2、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遗传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主义文学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

3、巴黎公社革命直接产生了巴黎公社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继宪章派文学之后的继续和发展;

4、各种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也纷纷出现在欧洲文坛上。

(三)19世纪后期多元文学时代的开启

1、三种基本思想并存:

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影响了巴黎公社文学;②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更深刻、更普遍地继续影响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③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否定现存的秩序,否定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类的理性,无所适从,强调“意志”——影响了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现代文学思潮。

2、开始“退回内心”:

19世纪后期欧洲文学开始出现“向内转”趋势。

现实主义作家注意从司汤达创作中吸收灵感,再现心理矛盾与发展的全过程,使自己作品成为“心电图”式的作品;象征主义作家则努力捕捉瞬间的心理感受,力求把外界事物转变成一片“象征的森林”。

3、越来越重视文学技巧: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分析与内心独白;形式主义文学注重象征和隐喻,讲究交感和对应;文学主题由清晰走向朦胧;含义由单一走向多元。

1、自然主义文学滥斛于福楼拜,至19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高潮;

2、1880年法国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梅塘之夜》是这一运动的宣言书;

3、80年代中叶随“梅塘集团”解体而衰落,但随即又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流行起来,20世纪还扩展到挪威和美国;

4、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的左拉。

自然主义文学

左拉的作品,力求真实反映现实,注重环境的作用,注重从遗传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物的行为、性格和动机,企图找出人物行为的社会原因,并试图用实验的方法写作。

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有:

①巴尔扎克的“环境决定论”和反映整个时代的构思;②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③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三要素论

1、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

2、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的欧仁·鲍狄埃及其《国际歌》。

巴黎公社文学

1、真实记录了巴黎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反对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2、表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力而斗争的主题;

3、塑造了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4、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并且洋溢着人民必胜的信心。

1、起源于19世纪中期、流行于19世纪后期的一个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渐渐扩散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2、康德的“美无利害关系说”为该派提供了思想武器;法国诗人戈蒂耶是始作俑者。

1832年在《<莫班小姐>序言》中明确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1873年理论家佩特的《文艺复兴研究》是这一流派的宣言书;

3、唯美主义的中心在英国,但19世纪后期扩散到欧洲、亚洲的一些国家,形成一股世界性的文学思潮;

4、成就最大的作家是王尔德。

代表作品有悲剧《莎乐美》、童话《快乐王子》等。

唯美主义文学

1、从浪漫主义营垒中分化出来;

2、既不满浪漫主义者的多愁善感和情绪外露的诗风,又反对现实主义的真实化倾向;

3、幻灭、苦闷、艺术自卫情节,而走向艺术的象牙塔,企求在“美的无忧殿堂”里得到超脱。

1、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德莱尔是该派的先驱;

2、1886年法国诗人让·莫里亚斯发表了一篇《象征主义宣言》,标志着象征主义的正式诞生;

3、成就最大的作家是法国前期象征主义代表诗人马拉美·《牧神的午后》。

诗歌根据希腊传说牧神潘追求水中仙女故事写成。

采用传统亚历山大诗体,将想象、情绪、节奏、旋律交织构成一个和谐“综合象征”体。

象征主义文学

1、象征主义文学是从浪漫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派别,也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个文学流派。

19世纪后期的象征主义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2、象征主义文学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应该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该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和“交感”手法、。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文学的主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受各种哲学思想影响,作家的世界观更复杂;2、创作内容得到拓展,艺术手法多样化,悲观色彩浓重。

二十世纪

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学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

(一)现实主义文学

1、继承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反映复杂的阶级和经济关系,呼吁和平、支持弱小民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注意挖掘物质对精神的重压,注重写敏感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3、坚持文学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吸收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荒诞、意识流、多层次立体交叉结构等,并从其它艺术形式如电影、电视、新闻报道中借鉴一些有益的方法。

苏联

1、1917—30年代初: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和文艺领域内斗争及其尖锐复杂,苏共采取行政命令手段来解决文艺论争;

2、30年代—50年代初:

苏联文学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局面。

小说的繁荣标志着苏联文学的成熟,但其后斯大林时代的极左路线和文艺评论的严重错误给文坛带来危害;

3、50年代—90年代:

50年代的“解冻文学”、60年代的“一寸土文学”(又叫“战壕真实派”)和“全景文学”(又叫“全景小说”)、70年代的道德题材小说、80-90年代的“回归文学”热。

法国

1、开创了长河小说新体裁。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杜伽尔的《蒂博一家》是代表;

2、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

受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影响,内倾化程度明显提高。

英国

20世纪英国传统作家有曼斯菲尔德、高尔斯华绥、劳伦斯、戈尔丁、威尔斯、奥威尔、毛姆、多丽丝·莱辛、克罗宁、格林、康拉德等。

德语国家

20世纪德语国家文学的主流仍然是现实主义文学。

美国

20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多元局面:

1、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学运动,称为“揭发黑幕运动”,迫使有关部门对存在的弊端加以改进。

2、20世纪美国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其8部长篇作品有“人间悲剧”之称;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作家;4、20世纪一批出色的犹太作家所创作的大量作品的美国犹太小说;5、20世纪的美国战争小说:

一是以海勒为代表,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一是以赫克曼·沃克为代表,持谨慎的有所保留的反战态度,并不认为战争就是对所有人性的摧残。

zikao365

1、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思潮的总称。

现代主义以反传统和反理性为主要标志,是现代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

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亦称后现代主义。

2、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内外因素:

-外在因素:

①经济与政治的变化。

第三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资本主义传统的经营方式;②科学技术的双刃剑;③现代哲学、心理学。

从文化思想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

-内在因素:

文学自身的继承性和超越性。

现代主义继承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如主观性、内在性、情感性等;浪漫主义的许多艺术手法也都被现代主义所接受。

但真实观发生了变化,认为只有“无意识”才是真实的,其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理想。

3、现代主义包括:

19世纪末的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20世纪前期的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二战以后的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二)现代主义文学

1、思想特征:

表现为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

2、艺术特征:

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

3、流派共性:

①共同主题:

表现人的困惑,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诞感;②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重要主题;③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悲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色彩。

象征主义

1、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规模,越出法国,形成世界性文学潮流,本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

2、作为一个流派,它虽然不复存在,但影响极大,与传统文学比较,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特征:

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作家有庞德、叶芝、艾略特等。

表现主义

1、流行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始于绘画,后波及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电影等各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

2、表现主义有以下特征:

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3、代表作家有卡夫卡、奥尼尔等。

意识流小说

20世纪初期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到本世纪20-30年代形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已不复存在,但它所锤炼的各种技巧,对此后崛起的现代主义诸多流派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是:

“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代表作家有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

未来主义

20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

主要活跃在意大利和俄国文坛,也影响了欧洲各国。

其宗旨是同旧的文化传统决裂,追求文学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彻底革新。

在主题上,未来主义者把文学变成现代生活的“动力学”,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在形式上,未来主义者彻底摒弃传统手法,运用自由不羁的字句,取消或破坏语言规范,打破传统句法与正常韵律,搞文字游戏和图案的剪贴、组合等。

代表作家有马里内蒂、马雅可夫斯基等。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

1924年布勒东发表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系统阐述了运动的宗旨和理论观点,宣布超现实主义运动正式诞生。

超现实主义有组织、有纲领、有刊物。

他们反对逻辑推理的思维活动,推崇潜意识和梦,甚至让文学成为梦幻、潜意识乃至精神错乱的产物。

强调梦幻,贬斥理性,成为超现实主义美学的重要标志。

代表作家有布勒东、艾吕雅等。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

“达达”的名字纯属偶然,没有任何意义。

该派《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