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教学反思15篇.docx
《《九色鹿》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色鹿》教学反思15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色鹿》教学反思15篇
《九色鹿》教学反思(15篇)
《九色鹿》教学反思1
《九色鹿》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民间故事”大背景:
本篇课文是民间故事,学生对这一类型的课文很感兴趣,以此为基点,首先带领孩子走进这一文化宝库。
介绍民间古故事。
同时重点介绍了《九色鹿》与敦煌石窟的关系。
《九色鹿》原出自《佛经》。
该故事绘画与敦煌石窟257窟的西壁上,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
层次清晰,中心突出,构图严谨,是北魏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些知识呈现给孩子时,学生是大开眼界,兴趣就一下高涨起来。
二、“读”是语文学习第一位。
对于这样人物个性鲜明的文章,孩子特别的喜欢去读,同时,读是吟诵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的共鸣。
课文的味道都会在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走近这些主人公,充分的展示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才是真的体会,深的投入。
在读中体会不同的语气,领悟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就可以告诉我,孩子是真的领会到了人物的性情。
三、推敲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语文的最基础能力的培养,是我在教学时一直所坚持的。
从文字中去发现语文的魅力和奥妙。
《九色鹿》教学反思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形象、生动、有趣的影片,向孩子们展示了猎人不慎落水后九色鹿奋勇相救的场面,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他们的小眼紧紧地盯着画面,面部表情随着剧情变化而不觉地变化着。
有了这一铺垫,在学习课文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明白了猎人的心境,朗读时很容易抓到关键字词“吓得大叫”“救命啊”读出猎人焦急、害怕、不知所措的心情;从“跪下来”一词读出猎人对九色鹿的真心感激之情。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学习重点,也是我平时教学中感觉最烦琐、最索然无味的部分。
但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生字时,我利用“告、必”的字型特点,我采用看动画猜字谜的方式,帮助学生牢牢地记住字型。
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学习“告”字,并认识“这头没有尾巴的牛”叫做“告字头”;用“一箭穿心”的字谜学习“必”字。
学生在看动画猜谜语的游戏中,轻轻松松地学会了这两个字,我相信他们会记忆犹新的。
二、以读为本,以思为核心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采取激励读、赏读、赛读、读后互评、自评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使学生自悟自得。
如有个孩子读猎人的话时,边读边拍胸脯做保证,已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置身于猎人的角色中了。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适时地、正确地给予评价,评价语言生动、丰富,学生从评价中感受到读的乐趣,如“你的朗读仿佛使我听见了猎人的呼救声”“好像你也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害怕极了”“我觉得你这只九色鹿是慢慢走出森林的,不是很急切地想去救起猎人”……
在朗读的基础上,我多次设计让学生想象练说的环节,一步步引领孩子品读课文,以达到在读中悟,在悟中思的目的。
如让孩子们想象猎人当时的真心保证;想象九色鹿的内心愤恨与失望;想象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如何惩罚猎人等等。
通过角色的置换、想象,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
此外,在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时,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为学生初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搭建了一个平台,最后让学生研读揣摩,深化认识,最终达到与文本、与人物合一,并高于文本,高于人物的一种境界。
学生并能由此联想到我校近期开展的古诗诵读比赛中背的孔子的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孩子们能够灵活地运用,证明课文读懂了,孔子的话读懂了,并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积累、运用的目的。
三、走进生活,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把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同文本结合起来,让文本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文本,从而构建一个人文化的和谐大语文观。
当猎人被九色鹿救起后做保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九色鹿的救命之恩,猎人可能会做怎样的保证?
”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浮现出生活中人们通常发誓的场景。
当国王发出布告用重金捉捕九色鹿时,我试问孩子们:
“如果九色鹿曾经奋不顾身地救过你,你看见这样的布告,你会怎样做呢?
”引导学生做一个守信的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猎人在金钱的利诱下,背弃了自己的誓言,反而带着国王的军队去围捕九色鹿。
这时,我提出“面对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猎人,你此时心情怎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言行、心境等感悟猎人利益熏心、忘恩负义。
教学最后一环节——诚信格言的补充,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鼓励学生走进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课堂是孩子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释放自己的率真与天性,尽情徜徉自己的思想与激情,这是个性的课堂,更是生命的课堂。
《九色鹿》教学反思3
今天去平江实验学校听了四节小学中年级语文评优课,收获挺大。
各个区推出来的课都是事先进行打磨的,因此,每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
在四堂课中,我最欣赏的是常熟实小一位老师上的《九色鹿》。
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富有深度;课堂上训练扎实,步步深入,行云流水。
听后感觉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一、线索分明。
她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六个词语:
“救命之恩、千恩万谢、知恩图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以此为线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学文。
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品读文章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给听课者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二、训练扎实。
在教学时,她主要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和一些关键词语进行品读与想象。
(一)、品词。
比如:
通过抓“纵身”体会九色鹿救人时的果断;通过“奴仆”感受调达获救后对九色鹿的无比感激。
(二)、想象。
通过想象“重金”可能是多少来品味调达所想得到“利”之大;想象调达看了皇榜后的想法,来体会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三)、改述。
通过两次将陈述的语句改成人物的对话来形象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
一是将调达“郑重起誓”改成他具体的语言:
“调达说:
……”二是将最后一段改为请学生当国王斥责调达。
联系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反思:
一、平时上课也要注意抓住关键语段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
不要为了怕考试考到而面面俱到。
二、平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也应力求精巧。
巧思设计,巧教学生,巧练习题,努力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
三、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思等能力。
四、教学设计不但要注重“实”,还要注重“活”,关注学生学情。
富有情趣的课堂,灵活生动的课堂才能激起学生头脑的风暴。
五、对于中心思想深刻的文章如何从文本出发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掌握,课前一定要深思熟虑,精心设计——这是显示老师真水平的地方。
好久没出去听课了。
看来闭门造车是要倒退的。
今天听课后赶回学校虽然很忙,但心中却很充实。
听课,是一种快速直面的学习。
看来以后再忙也不能忘了出门听课。
《九色鹿》教学反思4
《九色鹿》是一篇民间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课文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
本课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三个词为主线展开教学。
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交流“调达见了什么利忘了义?
背了什么信弃了义?
得了什么恩?
又是怎样回报的呢?
”从而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想象说话“九色鹿发现调达出卖了自己是怎么想的?
”“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说些什么?
”写话练习“你有什么话想对九色鹿、或者调达、或者国王说吗?
”中灵活运用这些词语。
说、写离不开读,读为说、写打下基础。
学生通过个性解读,在情感上喜爱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此时让学生来展开想象说、写,学生自然就有话好说,而且写得生动。
将读与说、写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读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发挥语文课的功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
“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
在第二段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花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重点感悟、朗读词句,分角色朗读,说话练习,体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不求回报,调达对九色鹿救命之恩的感激、郑重发誓。
通过静心默读,圈圈画画,看看“九色鹿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学生从“波涛汹涌”“奋力挣扎”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调达在奋力求生。
从“立即”“纵身”这些词语中想象九色鹿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调达的情景,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勇敢。
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都结合了进来,对词语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了。
结合课文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留白处的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如分角色读九色鹿和调达的对话;演一演调达的郑重起誓;想象说国王斥责、重罚调达、下令保护九色鹿的话,体会国王惭愧的原因。
在交流“面对此时的调达,九色鹿非常气愤,它想到了什么?
”时,学生们说:
“九色鹿想到当初救调达的情景。
”“九色鹿觉得调达感激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九色鹿想到调达当初发下的可是重誓、毒誓啊!
现在他竟然背信弃义。
”“调达为了金钱竟然出卖自己,真是‘见利忘义’!
”“调达还带领军队来加害我,他不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恩将仇报!
”……学生们飞扬的个性得到彰显,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闪烁。
《九色鹿》教学反思5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并不要他的任何回报。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但最终受到了惩罚。
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一读便懂,是一篇“浅文”。
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我的主要亮点有以下几点:
亮点一:
下放学习主动权。
孟照彬教授曾经说过:
“教师能否交出主动权,是传统课型和新课型的分水岭,只有交得出主动权,才可能形成互动—主动—能动的局面。
”在这节课中,学习主动权的下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2-5自然段时,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说自议自己的所得所想,从而归结出课文中心人物九色鹿和调达身上所蕴涵的思想品质,即九色鹿:
漂亮、勇敢、见义勇为、不求回报、敢怒敢言;调达: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忘恩负义。
2、学习6-9自然段时,让学生通过个人的自学,归纳出调达由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转变成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人;九色鹿是一个敢怒敢言、勇敢的人。
3、对文章其他次要人物的学习,放手让学生根据学生方法,进行探究。
这种先由“小组合作学习”再到“自主学习”最后提升到“拓展学习”,有递度,有层次的训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亮点二:
巧填空白处
主要表现在学习调达和国王的身上。
课文有一处描写到了调达对九色鹿的起誓,可是语言比较少。
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个空白处,让学生想象:
调达发誓时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发言很热烈,气氛十分活跃,思维的火花不断发生碰撞,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亮点三:
注重单元教学之间的联系。
《九色鹿》告诉我们的是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
本单元的基础练习中,就有很多有效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在学生领会课文的主旨后,我相机让学生说一说,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
再让学生读一读练习六中的这些有关诚信的名人警句,一下子就把单元练习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了。
存在不足:
1、由于对孟教授的“eepo”的教学模式的了解不够深入,平时接触得也不多,所以在运用这些“七要素”来上课时,感觉不够灵活,特别是“动静”的处理和运用,心中更是没有底,总是担心课堂易放难收。
2、在小组汇报时,没有能够做到让每一个小组都进行汇报;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不够默契。
3、受时间的制约,对其他次要人物的汇报,以及学生对这些人物喜欢谁,不喜欢谁,没有来得及进行展示。
以上是我此次上课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同时也希望能得到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帮助。
谢谢!
《九色鹿》教学反思6
《九色鹿》是一则民间故事。
本课主要是针对故事中的两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赞扬九色鹿舍己救人和勇敢善良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的可耻行为,揭示了真善美必将战胜假恶丑的主题。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通过“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国王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三个问题展开,对三个重要角色进行分析,其中又以九色鹿和调达的分析为主。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
“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
在第二段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花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重点感悟、朗读词句,分角色朗读,说话练习,体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不求回报,调达对九色鹿救命之恩的感激、郑重发誓。
通过静心默读,圈圈画画,看看“九色鹿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学生从“波涛汹涌”“奋力挣扎”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调达在奋力求生。
从“立即”“纵身”这些词语中想象九色鹿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调达的情景,感受到九色鹿的善良、勇敢。
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都结合了进来,对词语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字面了
2、彰显学生个性,提高思维能力。
结合课文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留白处的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如分角色读九色鹿和调达的对话;演一演调达的郑重起誓;想象说国王斥责、重罚调达、下令保护九色鹿的话,体会国王惭愧的原因。
在交流“面对此时的调达,九色鹿非常气愤,它想到了什么?
”时,学生们说:
“九色鹿想到当初救调达的情景。
”“九色鹿觉得调达感激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
”“九色鹿想到调达当初发下的'可是重誓、毒誓啊!
现在他竟然背信弃义。
”
“调达为了金钱竟然出卖自己,真是‘见利忘义’!
”“调达还带领军队来加害我,他不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恩将仇报!
”……学生们飞扬的个性得到彰显,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闪烁。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与文本、同学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内化语言。
3、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自导自演课本剧为合作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课堂中却没能进行。
《九色鹿》教学反思7
《九色鹿》是一篇拟人体的民间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课文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
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
发挥想象,体会人物性格,明白事理是全文的重点
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分成了四大版块。
第一个版块是课件激趣导入新课;第二大版块是精读感悟主要人物形象;第三大版块是表演故事,体会道理;第四大版块是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我的每一步设计都围绕课题来展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之大。
“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法。
在第二段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花时间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重点感悟、朗读词句,分角色朗读,说话练习,体会九色鹿的勇敢、善良、不求回报,调达对九色鹿救命之恩的感激、郑重发誓。
特别是第8自然段中九色鹿斥责调达的一段话。
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
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九色鹿的愤慨在朗读中得以体现,九色鹿的机智勇敢也让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在解读九色鹿时,我让学生静心默读,圈点勾画,找到相关的语段进行解读,抓住关键字词品读角色内涵。
如,第二节是表现九色鹿的重点语段,在分析这小节时,让学生紧扣“汹涌的波涛”、“立即”等关键词体会当时情况的紧急,想象九色鹿的毫不犹豫和奋不顾身,从而感受九色鹿的勇敢。
而在第三、四小节分析九色鹿的善良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九色鹿和调达的对话,在对话这一情境中感受九色鹿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
在解读调达时,以“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三个词为主线展开教学,充分挖掘课文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调达会怎样郑重起誓,看到皇榜后会怎么想,从而揭露调达的卑劣,与九色鹿的美好想象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引导学生对调达的卑劣行径进行斥责,有感而发,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最后,我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兴趣来了,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安排下排演得非常投入,等到全班交流时,第三小组的表演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特别是周绪文“调达”的表演真是太“逼真”了。
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使教学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与新课程同成长,与新教材共发展,与教育科研齐绽放。
《九色鹿》教学反思8
今天我带领着学生们学习了《九色鹿》这篇课文,在讲解课文之前,我已进行了生字教学,并让学生粗略的总结了中心思想。
开始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们齐读了课文,因为这是一篇明间故事所以,从读书省中我可以听出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读完之后我便开始给孩子们逐段的进行讲解,包括重点词语,每句话的意思,每段的意思以及中心思想。
但我越讲越发现孩子们对我的讲解根本一点反应都没有,就连那几个好一点的学生也是如此,于是我便停下来整顿了一下纪律接着讲,但没过多久学生们又恢复了那种死气沉沉的状态,于是我便停了下来,让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顿时学生们争先恐后,有的要当“九色鹿”,有的要当“国王”有的要当“王后”还有的要当“调达”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那些表演的学生也是声情并茂,仿佛他们已经把自己融入了课本,学生们的精彩表演过后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把寓意总结出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说出了心目中的答案,虽然语句不是那么的优美凝练但大多都答出了重点。
通过这节课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便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只有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定会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让学生对每篇课文都能提起足够的兴趣,如果积极性提高了学生们会学的更轻松更愉快。
《九色鹿》教学反思9
大家好,十分有幸能够尝试语绘课,这次我执教的课文是四年级的《九色鹿》。
《九色鹿》是一篇民间故事,情节生动,在教学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十分喜爱这篇课文。
接下来,针对本篇课文,我说一说我的教学意图。
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学会讲故事、演故事,从讲对话到讲片段,从演对话到演片段,循序渐进,从点到面。
在教研组进行讨论的时候,我们尝试过引入其他绘本,但是由于这篇课文的特殊性——本身就是绘本故事。
我们就想,语绘课堂是不是不应该存在单一固定的模式,而仅仅引入其他绘本。
另外,课后实在找不到与本课关联密切的绘本,于是我们反思:
是否可以针对课文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绘本的加入呢。
这就成了这堂语绘课设计产生的契机——用课文的绘本来促进孩子们对本课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学会“读”图来深入“读”课文。
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与图片相结合,用图画的丰富性,带动学生对于语言文字以及故事的感知,但是由于课文《九色鹿》与绘本《九色鹿》在语言文字上是有差异的,因此,我截取了绘本的图片,通过图片与课文内容结合,很明显,孩子们很会读图,能读到图上有,而课文中没有的很多东西,这就达到了一个语绘的目的,而且孩子们兴趣也大大的激发了,本课的要点是讲故事、演故事,在讲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其实也对人物的语言对话,性格品德在表演中进行了一个角色带入,对于学习语文也是有利的。
另外课后也要求复述故事,分角色朗读,说明还是本篇课文的重点的。
整篇课文其实主要围绕《九色鹿》的绘本展开,在课堂上也有一个小心思,就是课上的插图都是属于同一系列的绘本插图。
有些赘述还望批评指正。
《九色鹿》教学反思10
一、一条教学的主线
发展性课堂教学按一定的规律构建课堂,要有一条主线,“舒心、感动、愤怒、深思”是一条情感主线,让学生的情感随着这条主线向前发展。
二、一个平台
阅读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包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有效的有发展意义的语言实践需要在一定的平台上进行。
第八节中九色鹿的一段话是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理解?
我采用反复“读”的方式——让一位学生读,一位学生当国王听。
读有读的要求,读出愤怒、读出尊敬,读得让“国王”感动,读得让“国王”改变决定。
听有听的要求:
听后的说感受,并回答老师提出的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三、以文本为中心,以资料为辅助,开放教材
课前让学生收集九色鹿的有关资料,我也准备了一些资料,作课堂补充之用。
课前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课中有机渗透。
一处:
“重金”。
师:
据说,国王要分出国土的一半,还有金碗装的银豆,银碗装的金豆。
让生学理解“重金”。
二处:
调达害人的理由。
师:
据说,调达在重金的诱惑下,心想,九色鹿不就是一只动物,它毕竟不是人,加上调达生活很贫困,所以才告密。
但无论有多少个理由,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有恩于自己的人,都是不应该的呀。
三处:
调达的下场。
师:
据说,调达吓得步步后退,跌到深潭中淹死了,有的书上说调达后来身上长满烂疮,口流脓血,得了怪病而死。
四、教材也是可以发展的
师:
有的版本上说,王妃没有得到九色鹿的皮毛,气死了,真可惜。
估计国王回去没有好好向他解释。
能让他不死吗?
让我们代国王向她好好解释一下,让她感动。
让我们一起来拯救她。
生:
国王对王妃说,向我们告密的调达曾被九色鹿救过,现在他竟然恩将仇报,要害九色鹿。
我们跟着他去害九色鹿,岂不是和调达一样了吗?
这样,天下人会笑话我们的。
生:
国王对王妃说,你知道吗?
九色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他救了调达,不要报酬,我们就放了它吧,让它继续为世人行好吧。
……
这一教学环节,首先是引进其它版本上的内容,再是对原有内容进行改造,使教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但对于调达的下场,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改变了。
恩将仇报,他应该得到他应有的下场,只需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也没有必要假想其它的结局。
教材的发展要“因材而异”,教材的发展最终为了人的发展。
五、对一个“假问”的反思
第二节的教学——
(出示第二节内容)
师:
谁来把这一节读一下。
(生朗读)
师:
老师觉得好像要读出一种——
生:
紧张的语气。
生:
紧急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