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969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docx

省级优质课一等奖《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

——《香菱学诗》课堂实录

杭州市建兰中学李明

(课前师生进行关于《红楼梦》的心理测试游戏)

一、序曲:

课堂导入。

师: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二、开端:

了解香菱学诗的经过。

师:

随着宝钗进入大观园的香菱,她是怎样学会作诗的?

生:

与黛玉论诗,然后自己作诗。

师:

可否概括成三个词语?

生:

读诗,论诗,写诗。

师(点出幻灯片:

读诗、论诗、写诗):

你已经概括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

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做“香菱学诗”。

三、发展:

1、编者的题目与曹雪芹的回目对比,感受香菱学诗的辛苦。

师:

这个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原作的题目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

生: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出示幻灯片: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香菱学诗”):

一个是作家曹雪芹自己写得“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一个是编者写的“香菱学诗”。

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

生:

我喜欢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写出了香菱学诗非常刻苦,第二个就写得非常直白,只写出了香菱学诗。

师:

很好,你从第一个题目中看出了香菱学诗的刻苦。

课文的编者的题目非常简洁地概括了情节,而曹雪芹则用非常典雅的语言写出了香菱学诗,更写出了学诗的态度。

那么哪个字可以看出她学诗的态度啊?

生齐答:

苦。

2、再次体验香菱这个人物,理解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师:

很好,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作品中有具体描写香菱学诗很“苦”的语句吗?

请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她“苦”。

(生翻书,思考)

生1:

我找到的是: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说明她废寝忘食。

生2:

在171页,“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写出了她废寝忘食。

生3:

我找到的是:

“至晚间,至三更,上床卧下,两眼鳏鳏”,这里写出了香菱学到非常痴。

生4:

香菱把诗拿给黛玉看后,黛玉说不怎么样,她就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生5:

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

“菱姑娘,你闲闲罢。

”香菱怔怔答道:

“‘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

”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6:

第八自然段“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生7:

宝钗笑道:

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囔囔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证明香菱学写诗废寝忘食。

师:

到什么程度了?

生:

快要疯了。

师:

“快要疯了”,这是一句侧面描写,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师:

这些句子说明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真是到了废寝忘食,快发疯的地步。

所以啊,真可谓“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出示幻灯片)

3、细品香菱的三处笑,更深地把握香菱的美。

师:

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

生:

第二自然段说“香菱笑着说”,说明她乐此不疲。

生:

168页说香菱听了笑道:

“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这说明了香菱非常渴望学习。

师:

香菱这个时候是什么表情啊?

生:

笑。

师: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这个香菱啊,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是什么?

生齐答:

师(板书:

笑):

作品中写她的“笑”就有十五次。

那我们现在就通过其中的三处笑来看看香菱吧。

(出示幻灯片)

师:

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看着香菱笑着说的内容来揣摩香菱是个怎样的人。

生:

第一句话写出了香菱是个好学的人。

夜里还要回去念几首。

师:

“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的“就”字能够看出香菱怎样的心思?

生:

急切的想读书,好学。

生:

第三句写出了她的自信。

生:

第二句笑看出了她有了自己的见解,才学了这么几天诗就有这样的见解,也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师:

难怪林黛玉要说她:

‘是个极聪明伶俐的人。

’贾宝玉要说她:

‘不是虚赋性情的’。

请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三处笑好吗?

(生读第三处“笑”)。

师:

你在读的时候把“还不好?

”这个音拉上去,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生:

从这个“问”中看出香菱很自信,所以将音调上扬。

师:

还看出香菱对作诗这件事得态度怎样?

生:

很感兴趣、很执着。

师:

通过这三处笑的品味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个自信、好学、聪明、执着的女孩子。

同学们再来把这三处笑读一读。

哪些同学自告奋勇?

(三位学生读,学生鼓掌)

师:

读得真好,我似乎已经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要是她现在就在我面前,我一定会爱上她的。

(众人笑)

师:

外人觉得香菱学诗苦,但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作是……

生:

痴迷

师:

讲得真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题目再改一改,改成“慕雅女雅集痴吟诗”。

(出示幻灯片)

四、高潮:

1、从宝钗的不赞成香菱学诗来看香菱所处生存环境。

师: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如痴如醉地学诗,大观园里是不是人人都欣赏?

谁不欣赏?

生1:

薛宝钗。

在作品中有写到香菱向薛宝钗请求学诗,但是薛宝钗拒绝了她。

生2:

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宝钗对话,这里就看出薛宝钗不是很欣赏她去学诗。

师:

把对话读一下。

生2:

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得你。

我找她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

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这是什么意思?

生3:

她是很看不起香菱学诗。

自己找自己的麻烦

生4:

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

生5:

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

师:

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

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

(出示幻灯片:

香菱身世)

师:

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1:

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

师:

是啊!

就因为她是一个妾。

世态炎凉往往是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2、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

师:

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

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的想学诗呢?

(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

师:

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

(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

师:

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

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

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

(出示学生问题)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1:

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生2:

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

她说“魄自寒”,自己非常寒冷,因为她在那里没有尊严也没有人格。

但是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佣人。

“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月亮不管乌云有多厚,还是会从云层中透出光环来,虽然她现在社会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可以让自己更加出彩。

生3:

她写颈联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抒发内心,如写江上的笛声就联想到穿着蓑衣的人,孤苦的少妇们,进而提出自己内心的质问,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呢?

生4:

其实我觉得前三联全部都是香菱自己的影子。

第一句是香菱对自己的叹息,而且宝玉也曾说过“可惜她这么个人竟俗了”。

可见她是有才华的。

第二联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

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

“那年我们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就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这是她的现状,所以这是一个总的概括。

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亲人温暖的愿望。

生5:

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

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他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的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

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

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生有感情齐读)

3、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

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

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读:

好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师:

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

生1:

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来倾诉。

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2:

我觉得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羡慕,实际上她不仅是羡慕姑娘们超人的才华,也羡慕美满幸福的生活。

生3:

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这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

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仅仅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而且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

生:

苦诗

师:

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

(出示幻灯片)

五、尾声:

探索曹雪芹的创作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

1、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

我们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

我们的郑宜晋、楼问佳、吴家华、贾卓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谁来解决一下?

生1:

以笑来衬托她的悲。

因为她生活凄惨,用笑来衬托她的悲凉。

生2:

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悲来。

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3:

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

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

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4:

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环,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是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

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

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

学者张美杰说:

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出示幻灯片)

2、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

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

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特点的。

这里人物的性格、命运和作家的创作天衣无缝的契合在了一起。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

生1:

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她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

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

生1:

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

有不同的结局吗?

生2:

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

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3:

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

两个结局,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

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出示幻灯片:

香菱判词)

师:

香菱判词是这样的: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一句暗示了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暗示了香菱的遭遇,三四句暗示了她的结局。

“两地”是两个土,加一个“木”字是“桂”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是怎么死的?

生:

被夏金桂害死的。

师:

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被活活的害死。

真是太悲太苦了。

(板书:

苦)

那么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寄予了怎样的情感呢?

生1:

怜悯、同情。

师:

大家有没有人知道香菱名字的来历?

生:

“甄英莲”是一个谐音,真的应该怜惜。

3、拓展视野,更深地领会《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师:

香菱的原名叫甄英莲,读起来就是“真应怜”。

(板书:

怜)作者不管是写她的笑还是写她的苦、她的悲,都对她寄予真应怜爱的情感。

在《红楼梦》中,应该叹息的,又岂止是香菱一个呢?

晴雯,一个美丽、爽朗的女性,只因为生得美遭人嫉恨,最后被赶出大观园,悲惨地死去;尤二姐,美丽善良的她被贾琏占为小妾,最后被王熙凤害死;美丽能干的鸳鸯,很多人打她的主意,但她誓不嫁人,最终难逃魔掌,只能悲惨自杀。

在这些美丽的红楼女子身上,曹雪芹都寄予了无限的同情。

所以每次看到香菱的“笑”,我的内心都在滴血。

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香菱的笑吧。

教师配乐朗读,再现香菱的笑容。

余映潮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第一能力。

特级教师吴丹青点评李明老师的《香菱学诗》(2012-05-1915:

51:

36)

“每次看到香菱的“笑”,我的内心都在滴血”——李明

《叹香菱》哀伤的旋律和着李明老师动情的朗读在上千人的会场上渐渐响起又渐渐沉寂,听课的师生泪光莹莹,香菱的笑、香菱的苦、香菱的美丽长留在孩子们的心里。

“伊人已去、音容宛在”,这样让人动容和称羡的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预设和生成达到的呢?

一、抓关键,“苦、笑”两字贯串整节课

李明的《香菱学诗》的课堂有其回环精彩的教学设计:

“苦——笑——苦——笑”。

首先是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课文标题“香菱学诗”的比较,令学生更形象和直观地感受香菱学诗的情状——“苦”。

那么香菱自己感到学诗苦吗?

由此引出对香菱的“笑”的品析。

而这个“笑”着学诗的态度,又进一步地表现出香菱学诗的“痴”。

对于这样一个身世特殊又凄苦的女子来说,她为何要如此痴迷地学诗呢?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身份低微的香菱在学诗之中的精神寄托,进而感悟曹雪芹以“笑”写“悲”刻画香菱的用意:

“香菱的‘笑’,其实是一种‘苦笑’,是她对自己对生活的一种无奈的笑,是烘托她一生痛苦的凄美的笑!

”所以,“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最终应该是“慕雅女雅集吟苦诗”。

以“笑”写“苦”,写“悲”,曹雪芹对香玲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甄英莲——真应怜。

课近结束时,李明说:

“每次看到香菱的“笑”,我的内心都在滴血。

”最后他以“香菱笑道……”动情的朗读结束这堂课。

这样回环精彩的教学首先来自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准确把握。

抓住“苦”和“笑”就抓住了香菱这个人物形象的精魂,抓住了解读这篇小说的关键。

其次得力于教师以层递性的问题设计来推进文本内容并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

课堂问题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教师提问艺术和提问技术的完美演绎也是这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品细节,朗读涵咏凸现人物形象

文本细读是准确把握、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

李明老师引导学生三次对“笑”的朗读涵咏值得称道。

第一次品读香菱的三处笑,李明老师说,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笑着说的内容,来揣摩香菱是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通过对香菱三处笑着说的内容和说话的语气的揣摩,通过反复朗读,很快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聪慧、可爱、好学、自信的“香菱”形象。

第二次是在了解了香菱的悲苦身世和领悟香菱诗歌的精神寄托后,重新品味香菱的一处“笑”,学生们新的感悟也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

生1:

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来倾诉。

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2:

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羡慕,实际上她不仅是羡慕姑娘们超人的才华,也羡慕她们能过上她渴望已久的美满幸福的生活。

生3:

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这无奈、悲苦和凄凉。

……

第三次是在课近结束时李明自己以其动情的朗读将作品的悲剧意识又做了一次完美的诠释:

“……香菱笑道: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确是逼真的。

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香菱笑道:

“好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就这样,一个美丽鲜活的生命影象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小说的教学不就是要这样抓住细节,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感悟形象的吗?

李明的教学可谓抓住了小说文本的特质。

三、重体验,以学生的阅读期待引向深入探究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而摆在教什么前面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谁教的问题。

在《香菱学诗》教学的幻灯片上我们看到了附有提问学生姓名的学生的问题,比如:

香菱为什么要如此痴迷地学诗?

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

既然香菱这么苦,小说中的她为什么总是笑呢?

我们方才明白李明化大力气去品味香菱的“笑”和品析香菱的诗歌,不仅因为文本特质,更是取决于学情。

试想,当我们的教学内容正是学生有疑问想探究的问题,学生能不欢迎吗?

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为教学的起点来构建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仅让李明的的《香菱学诗》课堂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里,而且使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得到了实现。

李明通过预习作业了解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浅度,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梯度。

学生预习时弄明白了的,课堂里就不再浪费时间;学生不易懂而又应该弄明白的,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预习时的阅读感受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于是深入探究的是学生的真问题,课堂里也就真正具有思维的质量和思维的增量,教师确确实实地引导着学生从已知领域走向未知领域。

四、巧拓展,实现从文字到文学到文化的审美追求

“《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

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去读读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这个导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暗示了李明的另一个教学追求:

以《香菱学诗》为入口,引导学生走进《红楼梦》的文学世界,引导他们通过对“香菱”的悲剧命运的解读进而去体悟曹雪芹对“红楼”女子们的无限同情和整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

那么李明又是怎样做的呢?

从香菱学诗的苦而香菱不觉得苦说到香菱的笑,从宝钗的一句“自寻烦恼”引出香菱身世的介绍,然后以香菱为什么要写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度解读香菱的诗歌,再回头品味香菱的笑,并适时讨论:

既然香菱这样苦,小说中的她为什么总是笑呢?

并以学者的观点支持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法。

那么如果按照作者的创作思路发展,香菱的命运将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由此又引出对香菱的判词的解读,体会作者对香菱“真应怜爱”的情感。

其实,在《红楼梦》像香菱这样美丽而又不幸的人物岂止是这一个?

晴雯、尤二姐、鸳鸯……。

立足文本,适时延伸,有效拓展,从理解小说写什么到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文字入手进而探寻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学意味、文化审美追求。

我们的学生不正是在这样具有深度、广度、高度的小说阅读教学中培养了文学审美情趣并逐渐把握文学阅读的方向、角度和方法,逐渐从“普通阅读者姿态的阅读”升华到“对话者姿态的阅读”、“研究型姿态的阅读”的吗?

课结束了,李明似乎毫无悬念地得到了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的殊荣。

“这是一节完美的课”,许多教师这样评价。

然而当我们整理课堂实录再次细究时,突然有一种精巧过甚的感觉。

尤其是有两处教学有待商榷。

一是对香菱的“苦”和“笑”的分析。

“苦”字,一指学诗之苦,重在表现香菱的痴迷与执着;一指身世之苦,重在点明香菱悲剧性的命运。

而“笑”字呢,它表现的是香菱的品格,但却丰富、深刻得多,不仅仅是“痴迷与执着”,有她的温婉,她的追求,她的隐忍,她的无奈……“笑”字大可挖掘,但因为要服务于“苦”,直指“坚定执着”所以被缚住了手脚;借“笑”可以品鉴人物之美,但仅仅停留在“自信、好学、聪明、执着”,品评未免呆板了些。

如果品读人物之美的内涵更丰富些,那么悲剧之美的感染力也就更强些。

因为在我看来,《红楼梦》中一个个女子的悲剧不是因为她们的死亡,而是因为她们生命里最自然最美好的东西,都被外界或者是自己压抑着毁灭了。

二是利用宝钗的态度和香菱的诗来完成了阅读难点的突破,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但是对宝钗对香菱学诗的态度的原因分析会不会有些偏激呢?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宝钗对自己学诗做诗评价也是不高的,她曾多次表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学诗无宜”这个态度。

香菱的处境或许可以用她自己的矛盾的“笑”来解释推进:

梦里那么快乐自信,醒时又遮遮掩掩以“学着顽”为托词,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