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2306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x

河南省扶沟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1-12页)和答题卡(1-6页)两部分,共300分,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座号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Mg=2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小题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B.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自由电子

 C.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

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

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15.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

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

上B,则A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2m/s2B.

m/s2

C.

m/s2 D.2πm/s2

16.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同定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另一端跨过光

滑的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P悬挂物块B,OP段的绳子水平,长度为L。

现将一带光滑挂钩的物块A挂到OP段的绳子上,已知A(包括挂钩)、

B的质量关系为mA=

mB。

当A、B物块平衡时,物块B上升的高

度为

A.

L B.L      C.

L D.2L

17.如图所示,OM的左侧存在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N(在纸面内)与磁

场方向垂直目∠NOM=60°,ON上有一点P,OP=L,P点

有一个粒子源,可沿纸面内各个方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

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速率均为

,则粒子

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A.

 B.

  C.

  D.

18.如图,第一次,小球从粗糙的

圆形轨道顶端A由静止滑下,到

达底端B的速度为v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1;第二次,同一小

球从底端B以v2冲上圆形轨道,恰好能到达A点,克服摩擦力做

功为W2,C为

圆形轨道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         B.W1=W2

 C.小球第一次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小于第二次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

D.小球第一次经过圆弧A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W1

19.一个质量为m1的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做匀速网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和一个相向而来的质量为m2的太空碎片发生正碰,碰后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

速度大小变为卫星原来速度的

,运动方向与原卫星的速度方向相同,并开始沿椭圆轨道运动,轨道的远地点为碰撞时的点。

若碰后卫星的内部装置仍能有效运转,当卫星与碎片的整体,再次通过远地点时,通过极短时间的遥控喷气,可使整体仍在卫星碰前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绕行方向与碰前相同。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的角速度大小为

B.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的加速度大小为

   C.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碎片的速度大小为

 D.喷气装置对卫星和碎片整体所做的功为

20.如图所示电路中,左边输入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

1.电阻

R0=2Ω,R1=2Ω,灯泡电阻RL=10Ω(恒定不变),开关s闭合前电流表示数为lA,

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3A,且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其内阻r=0.4Ω,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后,灯泡变亮

  B.交流电源电压最大值为Um=25

V

C.电动机规格为“4V,6W”

D.电动机效率为80%

21.如图所示,已知某匀强电场方向与边长为5cm的正六边形

ABCDEF所在平面平行,若规定D点电势为零,则A、B、C

的电势分别为8V、6V、2V,初动能为6eV、电荷量大小为e

(e为元电荷)的带电粒子从A沿着AC方向射入电场,恰好

经过BC的中点G。

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0V/m

  B.该粒子达到G点时的动能为4eV

 C.若该粒子以不同速率从D点沿DF方向入射,该粒子不可能垂直经过CE

 D.只改变粒子在A点初速度的方向,该粒子不可能经过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22.(6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

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

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

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

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

先用力拉住B,保

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

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

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

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将其视为A下落

h(h

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上述△v对结果的影响,该同学想到了以下—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

 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23.(9分)在探究“决定电阻丝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根据下表中给出的电阻丝,分别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1)为探究电阻丝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表中_________(填写编号)进行实验。

(2)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通过改变滑动头在电阻丝上位

置,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长度。

测出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②实验中测出多组I和L的数据,作出

-L图线。

 测得图线斜率为k,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阻丝横截面积为s,则电阻丝电阻率ρ=___________。

③关于本实验操作过程和误差分析,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_________。

A.开关闭合前,应将图中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移

到最左端

B.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

路情况下,用多用表电压档检查电路

C.实验误差原因之一是测量电阻丝接入电路的

长度有误差

D.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

24.(13分)一根粗细均匀电阻R=0.6Ω的导线弯成一个圆形线圈,圆半径r=1m,圆形

线圈质量m=1kg,此线圈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在y轴右侧有垂直线圈平面的磁

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

若线圈以初动能EK0=8J沿x轴方向进入

磁场,当进入磁场1m时,线圈中产生的热能为Q

=3.5J。

求:

(1)此时线圈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2)此时线圈与磁场左边缘两交接点间的电压

(3)此时线圈加速度的大小

25.(19分)如图,带电量为q=+2×10-3C、质量为mB=0.1kg的小球B静止在一定高度

的光滑绝缘水平板右端,板的右侧空间有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

103N/C的匀强电场。

与B球形状相同、质量为mA=0.3kg的绝缘不带电小球A在绝

缘板上以初速度v0=10m/s水平向B运动,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均逆着电场的方向进

入电场,在电场中两球又发生多次弹性碰撞,

已知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小球B的电量始终不

变,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两小球的速度大小

(2)第二次碰撞前瞬间小球B的动能

(3)第二次碰撞与第一次碰撞间的距离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相等

B.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D.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 

E.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2)(10分)如图所示,内壁光滑长度为4L、横截面

积为S的汽缸A、B,A水平、B竖直固定,之间由

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整个装置处于温度

27℃、大气压为p0的环境中,活塞C、D的质量及厚

度均忽略不计。

原长3L、劲度系数k=

的轻弹

簧,一端连接活塞C、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汽缸A缸口的O点。

开始时活塞D距汽缸B

的底部为3L,然后在D上放一质量为m=

的物体,求:

①稳定后活塞D下降的距离

 ②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D再回到初位置,则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B.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速度越大

C.光速不变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

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E.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

距离为△x,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x将增大

(2)(10分)如图所示,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中盛满了某种透明液体,MN为该液体与空

气的水平分界面,其上有一以A点为圆心、d=

m为半径的圆形不透光薄片。

已知分

界面上A点正下方h=3 m深处有一点光源O,该点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不透光薄片的边缘B点处射入空

气时,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

  ①求该透明液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

②若在点光源O正下方也为h=3m的P处水平放置

一足够大的平面镜,试计算点光源O在分界面MN

上照亮区域的面积(取π=3.14)

 

理综试题参考答案

14.D 15.D 16.B17.B 18.C  19.A C20.B D21.ACD

22.

(1)

(2分);

(2)大于(2分);(3)D(2分);

23.(9分)(1)ABD(2分) 

(2)①如图(3分)

②kES(2分)

③B C(2分)

24.(13分)

(1)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k0=Q+mv2/2   ----------------(2分)

代入数据解得:

v=3 (m/s)     ---------------(2分)  

(2)线圈进入磁场x =1m时,线圈进入刚好进入一半

感应电动势:

E=BLV=0.5×2×3=3 (v)   ----------------(2分)

感应电流:

I=E/R=5A         ---------------(1分)

线圈在磁场外的电阻为:

R1=R/2=0.3(Ω)      ----------------(1分)

线圈与磁场左边缘两交接点间的电压:

U=IR1= 1.5(v)----------------(2分)   

(3)线圈受到的安培力:

F = BIL=5 (N)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a =5(m/s2)    ----------------(1分)

25.(19分)

(1)第一次碰撞时, mA=3m=0.3kg,mB=m=0.1kg

两小球动量守恒,即3mv0=3mv1+mv2     ---------------- (2分)

机械能守恒,即

·3mv=·3mv+

mv   ----------------(2分)

解得碰后A的速度v1=5(m/s),B的速度v2=15(m/s) ----------------(1分)

(2)碰后AB两球进入电场,竖直方向二者相对静止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水平方向上:

A做匀速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的加速度大小aB==20(m/s2) ----------------(1分)

设经过t时间两小球再次相碰,则有v1t=v2t-

aBt2  ----------------(2分)

解得t=1(s)   ----------------(1分)

此时,B的水平速度为vx=v2-aBt=-5( m/s)(负号表明方向向左)

   竖直速度为vy=gt=10(m/s)   ----------------(1分)

v=(v+v

)   ----------------(1分)

故第二次碰前B的动能EKB=

mv

=6.25(J) ----------------(2分)

(3)第一次碰撞后,再经过1秒时间两小球第二次相碰, 

竖直方向二者相对静止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下落的高度h=gt2/2=5(m)----------------(2分)

水平方向上,A做匀速运动,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的位移x=v1 t = 5(m)----------------(2分)

第二次碰撞与第一次碰撞间的距离L=5

(m) ----------------(2分)

33.(15分)

(1)(5分)CD E

(2)(10分)

①由于活塞的质量不计,所以初始状态汽缸A、B中的气体都为大气压

弹簧弹力为零,

所以活塞C到汽缸A底部的距离为

,则

 

T1=300K    --------------- (1分)

放入重物稳定后汽缸A、B气体的压强都为

对D活塞有 

  解得p2=2p0---------------(1分)

对活塞C有 

     ---------------(1分)

    ---------------(1分)

联立可求得弹簧被压缩

   ---------------(1分)

由玻意耳定律

   ---------------(1分)

由此可知活塞D下降的距离为

---------------(1分)

②改变气体温度使活塞D回到初始点,气体为等压变化弹簧位置不变,则

S      ---------------(1分) 

由盖-吕萨克定律

  ---------------(1分)

K,所以气体此时的温度为

℃------------(1分)

34.(15分)

(1)(5分)ACE

(2)(10分)

①光线在透明液体中的光路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有tani=

,i=30°---------(1分)

又i+r=90°,r=60°---------(1分)

故该透明液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

=---------(2分)

②设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分界面MN的光线在D点发生全反射

 

-------- (2分)

设A、D两点间的距离为R,由几何关系可知

 ---------(2分)

所以点光源在分界面MN上照亮的面积为

S=πR2-πd2=117.75m2---------(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