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279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docx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心理学气质与性格总结

篇一:

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对自己的气质与性格分析——体育教育1102班焦莹莹

一、气质特征分析气质是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情”,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四类:

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根据测试,自己是属于粘液质气质类型的人。

本人平时属于安静型,不善于和别人交谈,总是生存于自己的小天地,沉着安静、谨慎细心,但反应缓慢,善于忍‎‎耐;能够克制自己,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有稳定性,能够做事坚持不懈。

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

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

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

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粘液质人能力不凡。

他们不仅能从事学术、教育、研究、技术、医

师等内向型职业,而且可以活跃在政治、外交、商业、法律等外向型

职业领域。

他们之中一些有独特才能的人,在漫画及其他艺术、服装

设计、广告宣传、新闻报道领域中都能作出比较好的成绩。

作为中文

系的我,希望能够在教‎‎育以及新闻或广告这几个职业中闯出一片广阔

的天地。

二、性格特征分析从性格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四个方面对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1、本人能够注重集体利益,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到第一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证一心一意,一丝不苟,无论在社交中还是在学

校学习中,始终做到与人友善;和同学有着良好的关系,友善待人;

本人能够以真诚的一面与同学,老师,朋友交往;遇到有困难的人我

会及时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2、本人能够及时地完成学习及工作上的任务,做‎‎到井井有条,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于学习上的细节能够认真掌握;但鉴于自己的性格

趋于内向型,总是做事思想保守,不能够做到创新,这是一个极大的

弊端。

3、本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永远向前,无论在工作或者学习上都积极向上,思想进步;做事严于律己,始终坚信严格地规范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1、本人有着坚定地目标,一旦找准一个目标就会坚持不懈,永远‎‎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独立性强,能够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

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随波逐流;本人能够严于律己,时刻提醒自己要

规范自己,做一个守纪律,尊规范的人。

2、本人较为被动,有时不愿与陌生人接近,与陌生人交谈困难,往往是对方先进入话题,然后自己才顺接而下;本人自制能力较强,能够时刻约束自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本人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等遇到的问题能够持之以恒,办事有始有终。

4、本人在遇到困难活着危险的时候能够沉着稳定,遇事不慌张,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苦与磨难。

但是有时候做事对自己的意见捉摸不定,犹豫不决。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1、本人情绪波动较大,不易受意志的控制。

2、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较大,遇到事情会马上的影响‎‎心情。

3、本人会依据事情而随时改变心态,并持久的持续着此种心态。

4、本人受主导心境支配时间较长。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1、本人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且对其进行分析;能够对一些事‎‎情进行记录;能够快速掌握事情的信息。

2、本人记忆属于主动记忆,但是在识记上很慢,保持时间较短。

3、本人善于想象,尤其是对于一些陌生的东西,喜欢幻想,幻想的边界较广。

4、本人的思维属于综合型。

三、分析总结从气质角度来看本人属于粘液型,拥有沉着安静、‎‎谨慎细心等,但反应缓慢;能够克制自己,注意力难以转移,工作具

有稳定性,能够坚持不懈。

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测试,本人适合从‎‎事教育工作,根据现在的专业——汉语言文学,我相信凭借着自己的

信心,特长以及爱好,我会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进,向着这个目

标不断前进。

从性格特征角度,本人需要改变的地方有很多,例如‎‎应该多多与人交往,尤其是与身边较为陌生的人,多谢交谈,这样才

能让自己真正的走出自己那片狭小的世界;在工作或者学习上应该继

续持之以恒,做到有始有终,这样才会得到好的回报。

篇二:

心理学总结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可以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自此心理学就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了。

因此,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其《心理学纲要》中写道:

“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期的历史。

”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二、人的心理现象人们通常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去研究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个性心理特

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

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的统一体。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

育,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

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

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记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表象是指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的事物影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建构新形象的过程。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是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注意是人在各种心理活动中伴随着的一种心理状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注意的自身状态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

它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心理特性,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首先,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化而不断变化发展。

其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既可以提高认识活动的效率,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降低认识活动的效率,起消极作用。

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首先,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

因为在意志活动中,行动目的的确定,人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意志决定的执行,都依赖于认识过程,其次,意志过程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意志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不断克服困难,使认识更加深入。

情感

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首先,情感过程对意志活动有一定的影响。

情感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

积极的情感推动或支持人的意志活动,而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或削弱人的意志活动。

其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控制消极的情感,不畏困难,在逆境中干出一番事业来。

总之,认识、情感和意志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人所发生的任何心理活动,通常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也是意志的。

认识、情感和意志在实际活动中是密不可分、彼此渗透的。

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是人

们所共有的心理过程,当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时却有较

大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个

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中,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

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个人典型的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

征。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

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

成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

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总的来说,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规律。

影响人的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第一,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变化;第二,机体因素,如体温高低或饥渴等;第三,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

所谓探索心理规律,也就是要研究‎‎这三类因素的变化与心理变化之间的确定关系。

二、人的心理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的心理现象就其物质载体来说,它是人脑按一定活动方式产生的,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也就是说,心理必须依附于人的大脑,产生心理活动必须借助于人脑的系统结构和机能而实现。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源泉来说,

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与物质的脑相互作用的

结果。

印度狼孩的真实事件告诉我们,仅仅具有人类的大脑,脱离了

人类生存的客观现实,人的心理也是不可能产生的。

三、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首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心理学依

据,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

术、管理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第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

理论。

2(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首先,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

其次,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最后,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心理学研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和指导思想。

具体而言,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即实事求是原则。

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

?

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

?

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心理学研究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后者对于研究学生的个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新的心理品质的出现展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特点。

3(系统性原则。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或现象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心理学研究上的运用。

系统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相互联系‎‎、整体的动力系统来加以考察和研究,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应把任何心理现象看做是孤立的、静止的非系统状态。

4(教育性原则。

这是指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伤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设计研究时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问题。

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的

研究更应注意,因为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成熟之中。

二、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法的概念。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应用观察法应遵循的原则。

?

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对拟观察的行为特征,要

有明确的界定。

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偶然的。

可采用

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即在不同时间内,每次以比较短的时间对

同一类行为进行多次重复观察。

?

观察时必须随时做记录。

不能用推测与描述来代替事实。

?

应该在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况下进行观察。

3(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1)观察法的优点: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到第一手资料。

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

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现象的真实状况。

尤其是在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其他方法难于取代。

(2)观察法的不足:

?

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

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

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

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法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观察积累的资料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

因此,由观察发现的题还需要其他研究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实验法

1(实验法的概念。

实验法是指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

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

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

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

这是实验法与观察法的不同之

处。

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

一个是自变量,也叫独立变量。

另一个是因变量。

第三个是无关变量

2(实验法的三个特点:

第一,在实验中主试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或改变某种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而不必消极的等待它们的自然出现。

第二,实验者可以在实验中消除或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使自变量按研究者的计划改变,从而考察因变量的变化,这样,可以精确地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由于实验法可以反复验证,所以,它能揭示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3(实验法的种类。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

实验结果客观可靠,能够精确的测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目前还不能对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性格进行有效的研究。

此外,研究情境的人为因素较大,往往离实际情况较

远,所以,影响了研究结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因素加以控制或改变去研究人的心理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

实验者可利用实际的生活情景来研究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被试处于自然状态,所得的结果比较切合实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自然实验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的明显的人为因素。

它的不足之处是实验情景不易控制,容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

(三)测验法

1(测验法的概念。

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

2(测验法的优点。

?

测验法所使用的标准化测验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可靠。

?

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可以得到较为客观的数据资料。

另外结果处理也十分方便。

?

测验法有设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

测验法是一方便省力的方法

3(测验法的不足之处。

?

测验是一种间接测量,即通过对行为的测量,来推断要测量的心理。

如果行为样本未选准,项目所引起的反应就难以推断所要测量的心理。

?

测验不可避免地受到经验和文化条件的影响。

?

测验法对施测者要求较高。

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测验技能,熟悉测验手册的各种要求。

?

测验‎‎法难以进行定性的分析。

?

测验法难以提示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使用灵活性差。

(四)调查法

1(调查法的概念及特点。

调查法是指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

的样本问一些同样的问题。

被问问题的人称为调查的回答者。

调查法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调查法是一种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

第二,调查法是在自

然进程中收集资料,而不像实验法那样,主动操纵、控制或改变情景和变量,因此,它不能确‎‎定现象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调查法基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第四,调查法涉及的范围广,搜集资料速度快。

第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回答者的合作。

2(调查法的具体方式。

(1)谈话法,也称访谈调查法。

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借以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

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有无一定的结构,可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还可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2)问卷法。

这是一种间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它根据研究目的,以书面形式,将所要搜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应回答的问题,

控制被试回答的范围或将答案框定在卷面上,要求被试任择其一作答,然后对回答结果再进行分析研究。

问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能在

较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

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不足:

发出去的问卷回收率比较低时,就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就科学的研究方法而言,问卷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方法,但作为对问题的初步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还是很有价值的。

(3)活动产品分析法。

这是指通过分析活动产品如日记、信件、自传、文稿、著作、绘画、模型和其他创制作品等来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方法。

(五)个案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概念。

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也称个案法。

它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进

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也可以对一个人对某一心理活动的发展进

行研究;或对某几个人同一心理活动的发展进行研究。

个案法是儿童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2(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第一,由于是个别地研究一个或几个对象,便于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

第二,在个案追踪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结合其他方法,可以考察人的行为发展的过程,探讨发展阶段的过渡及其发展与环境教育因素的关系。

3(个案研究法的不足之处。

第一,由于个案研究的是个别对象,所获结果缺乏代表性,即使是多个个案材料,要用以‎‎说明总体时也需要特别慎重。

第二,有些个案在进行个案研究时尽可能要找到正常值的参照标准。

第三,个案法一般是对个别对象进行非控制性观察,所提供的材料往往是粗略的、描述性的。

因此,在个案研究中,应根据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数据,使研究结果更精确、客观,保证较好的科学性。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冯特。

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通过实验内省法他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意向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基本元素所构成的。

构造心理学

的积极意义是它使心理学摆脱了思辨的桎梏,走上了实验研究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

姆士。

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乐等都是这一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机能心理学主张研究意识,比较强调意思的作用和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开创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客观研究方法。

华生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进认知、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

赫尔则力图从方法着手,抛弃“观察——归纳”法,采用“假设——演绎”法,以便把心理学建成近似几何学的演绎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格式塔是从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意为“完形”、“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

种组织的意义。

这是和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大相径庭的。

格式塔心理

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

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的“整体”观点,以及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学习

和思维的研究成果等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的一个学派。

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系统。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人格的这三种力量相互矛盾冲突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很小的一部分,处于心理的表

层。

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理的深层,它是被压抑的或未变成意识的本能冲动。

性欲则是人的所有本能冲动中持续时间最长、冲动力最强,对人的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

精神分析学派把心理区分为和无意识,并关注需要、动机等心理的动力因素,这是他们的贡献。

但是,他们把人的行为都归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认为无意识决定意识,甚至决定社会发展则是错误的。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

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

人有自由意志,有自

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

极的社会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

激与反应。

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经

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

的某些批判,对我们有启发。

但是,由于他们错误地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人性的人,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

的许多主张还带有纲领的性质‎‎,他们对自己所使用的名词缺乏明确的

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而使他们的理论难

以得到检验。

(七)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反对。

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

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建立了“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重视智力问题,注‎‎重分析智力发展的结构,这是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截然不同的。

他的理

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

展,推动了西方中小学课程及教学改革。

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处理系统,所以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

二、心理学研究的现状

(一)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近20年来,心理学分别与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派生出许多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分支学科,

这给它带来许多学术增长点。

从心理学自身来看,这种学术交叉是其

内部的分化或研究层次的分离,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