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2072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docx

改造安置点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施工方案

XX市铸锻产业园还建点暨棚户区改造安置点13#-16#楼工程

施工方案

XX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20XX年5月8日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三、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四、方案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五、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六、支护方案图

第二部分、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二、设计依据

三、降水方案的选择

四、基坑涌水量预算

五、降水工程布设(见基坑降水平面图)

六、轻型井点及管井施工及预降期

七、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基坑边坡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安全措施

二、基本施工条件

三、施工组织计划:

四、施工场地布置

五、施工作业要求

七、施工技术要求

八、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

九、应急安全措施

十、安全保证措施

十一、文明施工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

第四部分、基坑环境变形监测方案

一、监测内容:

二、沉降监测方案

三、执行标准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XXXX,基坑开挖深度为-9.92m。

该建筑与XXXX现

办公大楼紧邻,南侧距现办公大楼约6.6m,现办公大楼为4层,为

天然地基;东侧和西侧距离现办公大楼在2m左右,但在该基坑施工

前要拆除,拆除后场地环境较好;北侧场地开阔。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条件,必须对基坑边坡进行

支护,以保证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期间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其中基

坑南侧为支护重点。

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据XXXX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场区地貌单元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挖层内工程地质单

元层为:

第①层杂填土:

杂色,稍湿,稍密,上部主要成分为粉土,含植物

根有机质、砖块、水泥块等建筑垃圾。

厚度0.8-2.8米,平均厚度

1.68米。

第②层粉土:

褐黄色,稍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

反应,无光泽反应。

含根系、铁质氧化物、钙质结核、云母、蜗牛屑

等。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

层底埋深3.5-4.5米,平均层底埋深

4.00米,厚度1.0-3.7米,平均厚度2.34米。

第③层粉土:

褐黄色,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

迅速,无光泽反应。

含铁质氧化物、钙质结核、云母、蜗牛屑等,该

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

层底埋深6.1-7.0米,平均层底埋深6.50米,

厚度2.0-3.0米,平均厚度2.50米。

第④层粉土:

褐灰色,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

中等,无光泽反应。

含铁质氧化物、云母片、腐殖质等。

局部缺失。

层底埋深8.0-8.5米,平均层底埋深8.2米,厚度1.5-2.2米,平均

厚度1.76米。

第_层粉质粘土:

褐灰色,饱和,可塑-软塑,干强度中等,稍

有光滑,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土中含铁质氧化物、蜗牛屑、云母

等。

该层局部夹粉土。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

层底埋深9.0-9.8米,

平均层底埋深9.4米,厚度0.9-2.0米,平均厚度1.36米。

第_层粉土:

褐灰色-浅灰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低,

摇振反应中等,含有少量蜗牛屑、少量小姜石及铁质氧化物,局部夹

粉砂薄层,该层在场地内分布均匀。

层底埋深12.0-13.0米,平均层

底埋深12.2米,厚度2.2-3.7米,平均厚度2.8米。

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位在现自然地坪下4.8—5.3米之间,地

下水类型属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

近5年来最高水位约

为现地表下2.50米。

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

三、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情况,基坑南侧距离XXXX近,该侧为支护重点,采用

单纯土钉墙无法保证办公楼的安全,而采用排桩,造价高,工期长,

根据理论计算和施工经验,采用加筋水泥土墙最为合适;其它三侧距

离建筑物较远,采用适当放坡后土钉墙支护即可满足要求。

详细方案

见附图。

四、方案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根据建筑场区的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基坑采取分层开挖,

设计应遵循下属原则和指导思想。

1、安全第一,确保基础施工完成前的边坡稳定。

2、在确保安全完成基础施工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

工程造价。

3、有效地缩短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工期。

尽可能

缩短±0.00以下基础施工时间。

五、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1、设计依据

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79-2002);

1.3.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02);

1.5.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

97)。

2、设计参数

2.1.土钉孔:

用人工或机械成孔,直径不小于100mm,水平倾角为8°--15°,

依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

上下排两层间梅花型布置。

2.2.锚杆参数:

材料:

Ф18(20)螺纹钢筋。

分布间距:

水平间距1.2m,垂直间距1.2m。

2.3.水泥砂浆:

锚杆孔内压力注浆,水泥采用32.5级普硅水泥,水灰比0.6--0.8,

砂灰比1.15—0.2,也可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0.4-0.6MPa。

2.4.钢筋网、加强筋:

网筋φ6.5@250×250;加强筋φ12,间距同锚杆。

2.5.喷射砼:

水泥采用32.5级普硅水泥,喷射砼厚度为80mm,强度C20。

2.6.搅拌桩挡墙:

采用湿法施工,直径500,双排,双向咬合150,底标高-19.2m。

六、支护方案图

支护方案图附后。

第二部分、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一、设计原则

①确保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m,满足基坑开挖

与基础施工。

②确保基坑附近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③技术与经济上合理,且有利于土建施工。

二、设计依据

①拟建工程具体尺寸。

②场地岩土勘察报告。

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④类似工程降水经验。

三、降水方案的选择

降水方法选择合适与否,是降水成败的关键。

目前,降水方法

甚多,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选择。

本基坑长约82m,宽约34m,深9.92m,地下水位按2.5米,应

采用轻型井点与管井相结合的方法,将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深度。

用轻

型井点疏干浅层地下水,用管井抽水,减少深层(砂层)水头压力,

两种方法配合,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如果采取单一方法,要么无法满

足施工要求,要么水位下降太深,对周围环境影响太大。

四、基坑涌水量预算

根据基坑尺寸,水文地质情况、降水方法、技术规程等条件,进

行基坑涌水量预算。

①计算公式

根据基坑深度和降水方法,需疏排的含水层主要为第3层粉土

中的潜水。

从水文地质结构看,计算公式选为潜水非完整井,公式为:

Q=1.366K*(H2-h2)/[lg(1+R/rO)+(R-L)/L*Lg(1-0.2*h/rO)]

②主要计算参数

渗透系数K:

0.5m/d(施工时现场抽水试验调整)。

降深S:

取8.5m。

其余参数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尺寸定。

③涌水量预算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结果为:

883m3/d。

五、降水工程布设(见基坑降水平面图)

在确保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确保周围环境稳定与安全的原则

下,充分考虑降水过程中局部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结合多年降水实践,

本基坑降水工程布设如下:

①轻型井点:

布于基坑南边,共3组。

②管井:

基坑中和北侧均匀布置12眼。

③地下水位观测。

为了掌握基坑地下水位下降情况,分析研究地面沉降与地下水

位下降间的关系,可在基坑中随时布置临时水位观测孔。

孔深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施工期间临时布置)。

降水排水布置见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

六、轻型井点及管井施工及预降期

为了保证土方按时开挖,故必须留有一定的预降水时间,一般

砂性土7-10天左右,粘性土10-15天。

1、管井布井参数及质量要求

(1)采用机械成井,参见降水平面图,管井定位偏差小于50mm。

(2)降水井孔径为φ600,滤管直径为φ380的无砂水泥管,周围填料

填充,滤料选用颗粒均匀、无泥砂污染的米石。

井深28m,井口标高

为场地自然地面起。

(3)降水自井口以下0—3m为实管,井管与井壁间填土充粘土;3.0m

以下段为滤水管,填充滤料。

(4)抽出的水含砂量不超过1/1万。

(5)钻孔时一径到底不留沉渣,井孔要求正、圆、直、孔斜率<1%,

下管时井管居中,不偏不斜。

(6)严格控制水位,定期观测,使水位平稳,缓慢下降,防止过快造

威不均匀沉降,影响周边环境。

2、降水井成井

成井工艺

3、轻型井点施工

为保证轻型井点插入设计深度,故要求管井先运行,基坑开挖至

2-3m左右再安装轻型井点.

(1)作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进场设备完好,清理滤管部

分,作好组装。

(2)轻型井点施工从自然地面以下3米开始,井点沿基坑边线

处安装,采用高压水冲枪冲孔,至井点支管设计安装深度,冲孔孔径

不小于200mm,然后放入支管,支管四周填中粗砂,充填至支管上端

向下1米处。

(3)井点的主管及支管连接小胶管,防止漏气,影响降水质量。

(4)待各道工序完成后,送电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水遵循“先大后小,先浑后清”的规律。

放线钻孔

下滤管

钻机就位

冲孔、换浆实管

填砾填土稳管

洗井配套安装

抽水

(5)抽水正常后,定时观测水位情况控制水位下降速度。

(6)现场值班人员要求24小时坚守岗位,作好纪录。

4、水位观测孔

观测孔设置根据现场需要。

5、注意事项

①超前设置观测孔,及时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是否影响土方开挖;

②水位观测,每天记录观测数据,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小,

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⑧注意观察基坑边坡动态,及时反馈信息,修整方案,确保基础

施工顺利进行。

④定期检修抽水设备,保障降水正常进行。

七、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较好,只要在降水过程中控制好降水速度和

水位降深,不会影响周边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第三部分、基坑边坡支护、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安全措施

1、采用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手段,加强安全监控

由于土性及施工工程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常存在许多影响安全

的不可知因素。

然而,基坑和周围环境的稳定和安全,集中体现在土

体的变位情况,以分析对比观测值指导和控制施工,就可确保基坑和

周围建筑的安全。

2、严禁基坑边缘大量堆载

基坑边缘严禁超载,以免导致支护结构较大变形而危及周围管线

及建筑物的安全,坑边堆载一般不得大于20KPa。

3、严格控制挖土层次,严禁超挖和支护不及时。

4、基坑开挖到底后,应迅速作好垫层,并尽快浇注基础底板,避免

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5、保证用材和施工质量,设专职质量检查员,把好材料和施工质量

关,加强安全检查。

6、控制降水深度,在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前提下,降水深度不宜太深。

在基坑底0.5-1.0米较适合。

实践证明,施工过程中只要采取安全检测手段及以上工程安全措

施就能确保基坑工程安然无恙。

二、基本施工条件

1、作业用水用电管线到位,保障施工用水用电。

2、道路要求一般载重车辆能进出施工现场。

3、提供200--300m2现场加工制作场地及50m2机械设备展开作

业场地。

4、提供50-60人左右临时住房或场地,一间临时办公室,一间

配件库房和一间伙房,提供生活用水用电等便利条件。

5、设备进场后2--3天施工前准备时间。

6、明确支护范围内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基础埋设情况。

7、明确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

具备上述条件即可进行施工。

三、施工组织计划:

1、施工人员组织

由于该工程施工项目工程量较大,工期紧,施工项目要穿插施工,

公司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人员组成及分工如下表。

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项目任务情况,项目经理部人员会有部分变化或

调整,应及时将变动后的人员名单及分工上报业主及监理公司。

基坑支护工程项目经理部人员名单见表1。

表1项目部人员组成表

姓名职务职称职责

项目经理全面工作

支护技术负责人技术工作

喷锚队长施工

测量员测量

施工员施工质量

2、施工设备组织

由于本工程施工项目工程量较大,进场设备较多,建筑场地少,

所以施工设备摆放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情况及工程项目的要求布置。

严禁乱放设备和材料,以免影响其它工程项目施工。

所有施工设备进

场后,均应及时报验并保持其完好率,备足备齐易损件,对易损坏设

备应提前作好备用设备,以保证施工中设备均能正常使用,确保工程

质量和进度,施工设备可充分满足工程需要。

主要施工设备见表2。

表2基坑支护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功率单位数量

1空气压缩机WQ/7-175kw台1-2

2砼喷射机HPH67.0kw台1-2

3砂浆搅拌机UJZ-2005.5kw台1-2

4挤压泵UBJ311kw台1-2

5洛阳铲把20

6切割机ZIHQ-2503kw台1

7电焊机BX系列15kw台3

8搅拌桩机75kw台2-3

9轻型井点机组GZ系列7.5kw台12

10管井水泵4.5kw台12

3、工程主要材料

施工主要材料有钢材、水泥、中粗砂和米石。

进场材料必须合格,

其中钢材和水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砂和石料应当

纯净无杂质,符合使用要求。

钢筋可一次性进场,水泥、砂和石子根

据施工进度,分期分批进场,保证工程需要,早晚不误使用。

4、临时使用设施

办公和生活是开展工作的最基本条件,根据工程量情况,需要

40-60人住房,生活用房一间,材料仓库一间,无现房条件提供时,

可就近租房或在现场搭建临时简易房(如工棚、帐篷等)解决。

5、施工队组成

根据设备和工程项目情况,施工队划分成若干作业班组,组成单

班或双班轮流作业制。

施工队工人数量根据工期和工程阶段需要随时

增减,保障工程进度需要,通常考虑进驻工地工人50人左右,班组

划分情况见下表4

表4施工人员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名称单位需要量备注

1钢筋工人

2打孔工人

3喷射砼工人

4注浆工人

5电工人

6电焊工人

7降水工人

8打桩工人

合计人

四、施工场地布置

1、施工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进行施工场地周围建筑物,管网及所有隐蔽工程现状

调查,临时设施建设,“四通一平”施工及施工测量放线等工作。

2、施工场地布置

施工用设备、材料、加工、临建物及进出通道等布置,根据现

场实际情况和总体协调要求布置。

3、施工顺序

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内容,按施工性质和工程项目,按下列步骤

进行施工。

(1)第一步:

先开挖3米,将上部杂填土挖走,并进行上部土钉墙

支护。

(2)第二步:

搅拌桩止水帷幕、微型桩、予应力锚杆、压顶板施工,

管井成井并开始降水。

(3)第三步:

分层开挖下层土方并支护。

在距离基坑底3-4米时,

安装南侧轻型井点。

4、安全监测

基坑监测是保障基坑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监测组不间断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基坑和邻建物沉降,测试结果及时报告,发现危险情况

及时加强边坡支护,以动态信息指导施工。

五、施工作业要求

1、土方开挖协调要求:

土方开挖分层进行。

每次挖深不得大于分层允许挖深值,.挖土

与支护应配合作业,不可随意超挖或欠挖。

2、支护作业要求:

支护作业及时跟进土方开挖,相互配合,流水作业,掌握支护时

机,确保支护质量。

六、施工技术要求

.1、按照设计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如有变更报请业主和监理单位

认可。

2、所有施工用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遵守设计配合比,做到

钢材、水泥和添加剂等生产材料无合格证不许进场,并应有产品合格

证书。

不得使用超过允许存放时间的拌和料。

3、选用砂、石料、水质及添加剂的要求

砂、石料:

砂用洁净、质地坚硬中砂;􀀀石骨料选用碎石,粒径

≤10mm。

水的使用应不影响水泥凝结与硬化,不得使用污水。

使用添

加剂时遵照产品说明或设计要求,必要时试验确定。

4、施工操作

各工序按先后程序展开作业,遵守安全和操作规程,做到文明施

工,各工序由技术人员跟班作业,认真检查施工质量,作好施工记录。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期间

的安全工作,对施工人员作到经常性安全交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①、放线

用经纬仪测量定位,桩位误差不大于20mm,地面标高以业主提

供的水准点为基准点。

放线工作完成后,须经监理单位复验确认。

②、深度

用水准仪测出场地高程,换算出桩顶、桩底深度,用塔架上刻度

盘控制钻进深度,误差小于100mm。

③、钻进

移动钻机,钻头中心对准桩位。

下钻(钻机成孔)用4-5档,即

124转/min钻头钻入预定深度;提升(喷浆成桩)用3-4档,即80

转/min,按照0.4-0.6Mpa原地脱档搅拌30秒后按预定档位定档提升,

形成600mm水泥土桩。

水泥投量40Kg/m。

④、钻进和喷浆时,注意地层变化及返浆情况,发现异常查明

原因及时处理。

⑤、垂直度控制以机装水平仪控制垂直度,即利用水平仪原

理,再把钻塔调整90°后,把水平仪泡居中,以后则以水泡居

中为准,控制垂直度为90°,并结合线锤粗调法调直钻塔。

控制钻

塔垂直度来保证桩身垂直度。

七、施工质量和安全措施

1、依照设计方案和建设单位要求,精细施工,建立质量和安全

保障体系。

各主要工序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共同把关,每

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违反设计要求和规范要

求的须停工、返工,查清原因,确保无人为操作事故,以达到设计要

求的准确性。

进场材料及时送检,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2、进场材料有专人验收,无合格证成品材料不许进场。

3、质检人员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各工序质量验收,严格掌握各

种配合比,认真作好记录。

4、进场作业人员严格遵守三项规程:

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现

场管理规程,有安全员检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和执行情况。

5、现场工程技术组应负责全面工作,保证安全施工,确保工程

质量进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做好现场管理和对外协调,

做好各种有关工程记录。

6、建立工地值班制度,工地值班员每日认真填写施工日记,详

细记载当日工作情况,内容应包括出勤情况、作业部位、工程变更、

停工影响工程进展原因,甲方通知,有关会议纪要、安全质量事故等。

7、设专门技术人员测试各种变位情况,填写记录变位数据,密

切注意边坡稳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8、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设专人负责制,并兼管工程合同履

行情况,工程结束后,全部有关资料完整归档。

9、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所有用电采用三相四线制,严格按照

操作规程施工。

10、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

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

八、应急安全措施

1、加强变形监控制,为基坑施工提供安全依据。

2、井点降水开始后,观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项目经理

质检员

安全员

施工员

值班员

监测员

资料员

施工队长

副队长

安全员

作业班长

作业组长

3、基坑开始降水后,应不间断监测基坑和临建物变化,根据监控和

观察,基坑变形较快较大时,随时采用加密加长土钉,设置竖向超前

锚杆或锚管,必要时注浆加固边坡土体。

4、基坑边坡出现危险来不及支护时,随时采用挖土回填,最为可

靠,稳定后再作加强支护处理。

5、基坑边坡变形较大时,可减少分层挖土深度和长度,随挖随支护。

九、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员、施工员、班组长组成的安全管

理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项目经理是安

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安全员是安全技术的执行者,负管理责任,各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各自负责的安全生产制度。

2.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建设部颁发的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

等安全措施;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3.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特殊工种及大型设备操作人员需持操

作证上岗工作。

4.进入施工现场人员要戴安全帽,爬架子等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

带,并正确使用防尘口罩、电焊面罩等劳保用品。

5.施工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上机操作。

6.机、泵长要及时了解机器运转情况,不允许带故障运行。

十、文明施工

1.加强标牌宣传意识,设备器材放置有序,分门别类堆放整齐,

严禁乱堆乱放,树立文明施工形象。

2.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文化思想教育、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树

立文明施工意识。

3.现场施工人员保持衣帽整齐,佩戴胸卡,不佩戴胸卡不能进入

施工现场。

4.加强施工现场的保洁工作,卫生经常打扫与保持,散材与废料

及时清出现场,施工现场作到人走场院清。

5.加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施工中采取可行措施,减小噪音,

处理好与周围邻居的关系。

6.加强消防工作,防患火灾于未燃。

7.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固定设施的整洁与安全。

十一、施工进度计划

基坑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如下:

(4)第一步:

先开挖3米,将上部杂填土挖走,并进行上部土钉墙

支护。

工期约7天。

(5)第二步:

搅拌桩止水帷幕、微型桩、予应力锚杆、压顶板施工,

管井成井并开始降水。

工期约20天。

(6)第三步:

分层开挖下层土方并支护。

在距离基坑底3-4米时,

安装南侧轻型井点。

工期约15天

该基坑施工,三个阶段之间支护工作均可利用交叉作业以缩短支

护工期,综合考虑总有效支护施工工期约需40天。

第四部分、基坑环境变形监测方案

一、监测内容:

为了确保相邻建筑物的结构的安全,以监测数据指导基坑施工,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基坑开挖全过程中,将对相邻建筑物进行沉

降变形监测。

具体监测对象:

基坑四周建筑物,如果对建筑物监测困难,可对

就近围墙进行观测。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拟采取一种监测手段,即沉降观测。

二、沉降监测方案

沉降监测分为控制观测和监测点监测两大部分。

控制观测分为

水准基点埋设、水准基点间的高程闭合观测;监测点观测分为监测点

设置、观测环境整理、日常观测、数据分析与上报以及最终结果整理

等工作。

1、水准基点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环境变形监测的精度需要,沉降

监测设置水准点3-6个。

位置在基坑外边线20米以外的稳定场地上

(3倍基坑深度以外)。

水准基点采用假定高程0.000m。

2、沉降监测点

根据环境变形监测的需要,沉降监测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

原则上布置在邻建筑物上,被支护的围墙上也可以根据需要布置。

3、监测周期

按照《JGJ/T8-97建筑变形观测规程》规定: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沉降监测每天一次;

在变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刻,监测一天两次,并可视实际情况加

密观测;

基础底板浇筑完成沉降监测每3-7天一次;

地下室完成,降水停止10天后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