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813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农水建设方案.docx

小农水建设方案

第一章项目区大体情形

自然概况

1.1.1地理位置及范围

调兵山市(县级市)是在铁法煤田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于1982年9月成立起来的新兴煤炭工业城市。

它地处辽河平原北部,距铁岭市区35千米,西距沈阳市法库县5千米,位于铁岭、法库两县之间,地理位置在东经120°21′31″-123°41′52″、北纬42°20′31″-42°33′19″,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煤炭资源丰硕。

区域面积263平方千米,南北长千米,东西宽千米。

全市耕地面积万亩,其中:

中低产田10万亩。

项目区所在地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位于调兵山市区东南,该村有户数713户,人口2100人,土地面积6500亩,耕地面积5800亩,水田3000亩。

1.1.2水文气象

一、水文:

本地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积温2977—3300℃,年平均温度6.7℃,年平均降雨量毫米,日照超过2600小时,无霜期150天,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按照季节分派为:

冬季毫米,春天为毫米,夏日为毫米,秋季为毫米。

在月分派上以7月份降水量为最多,平均值为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生长季节(4-9月份)降水总量为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二、气温:

连年平均气温为6.7℃,相对湿度62%。

7月气温为最高月份,平均气温为23.8℃;1月份气温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8.3℃,气温年较差为37.1℃。

无霜期为160天左右,初霜9月30日,终霜5月2日,封冻层厚度为1.2米左右。

3、日照、光辐射及蒸发量:

连年平均日照为2,小时,年较差小时,生长季节(4-9)日照为1,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可知足作物生长需要。

光辐射连年平均值为136千卡每平方厘米。

陆面蒸发量为455毫米,水面蒸发量1,915毫米。

4、季风:

我是大风日较多,6级以上年平均出现次,8级以上平均出现次,其中以春天西南大风占多数。

1.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为丘陵地域,土壤属棕土壤。

调兵山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西部有绵亘起伏的喇嘛山脉贯穿南北,南部有孤山子等山地和丘陵,形成了西高、东低的低山~兵陵~平原的地貌类型,大致分为西部石质低山丘陵和东部土质平原区。

按照1983年铁法市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市土壤分4个土类、16个土属、31个土种。

其中:

以棕壤土类为主,面积为189,15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散布在中南部的平原地域;次之为草旬土类,面积为117,76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散布在西部山区谷地和东部冲积平原地域;沼泽土和水稻土类面积为15,274亩,散布在王河沿岸的低洼易涝地域,PH值为~,呈微碱性反映。

全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为%,含氮量为%,速效磷。

1.1.4自然灾害

1980年以来,调兵山市蒙受较大洪涝灾害两次,别离是1985年和1994年,项目区所在地受洪涝灾害影响小;调兵山市主要自然灾害为旱灾,1990年以来旱灾发生频繁,项目区受干旱影响大,农业生产损失较重。

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劳力

调兵山市现有3个镇,2个街道,辖8个工人居住区,34个行政村。

现有人口25万人,其中城镇和非农人口万人,占%,非农业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万人,农业劳动力万人。

1.2.2土地利用现状

调兵山市区域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万亩,占%,有林地及果树万亩,占%,牧草地万亩,占%,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万亩,占%,水域面积21.万亩,占%,未利用地万亩,占%。

1.2.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的老水田属于90年代开发建设的水田灌区,浇灌设施掉队。

水田浇灌以一家一户的小井为单位,提水效率低下仅为70﹪,项目区老水田输沟渠道均为土渠,浇灌水跑冒滴漏严峻,水资源利用率为65﹪,渠系水利用率低,不仅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电力,造成单位本钱超级高。

1.2.4地方经济与农人收入

全市2007年经济指标为:

地域国内生产总值22亿元,其中第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都可支配收入9890元,农人家庭人均纯收入4601元;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万亩,粮食作物产量万吨。

1.2.5农业水利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农业科技力量较为雄厚,项目区所在乡镇现有低级以上农业科技人员15人,其中农业9人,畜牧业4人,其他2人。

成立了以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中心的镇村两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共有农业技术服务站点3处。

调兵山市水利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水利局成立了计划设计室,现有工程师10名,助工3名。

近几年,为农业开发部门进行了大量节水浇灌工程设计,积累了丰硕的经验。

在节水浇灌的技术服务上,大体形成了以水利站为中心的镇村两级水利服务网,水利局每一年都要按期举行培训班,对镇村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大力推行节水浇灌等先进水利技术。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所在地现有机电井65眼,排水站5处,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

境内属辽河水系的王河、新开河,防洪设计标准达20年一遇,防洪有保障。

1.3.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项目区农业机械水平较高,现有农业机械设施15台,水稻牧草收割机2台,打捆机3台,能够知足水稻收割的需要。

1.3.3交通与电力

境内有沈环线公路通过,铁煤集团的企业铁线路贯穿南北,交通十分方便,东北电网供电,电力资源丰裕。

 

第二章项目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项目区的大体情形

项目区位于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该村总人口万人,农业劳动力万人,总耕地面积万亩。

正常年景粮食产量266万千克,其中水稻产量为360万千克。

项目区原有水田浇灌为井渠结合灌区,今年该村利用城市污水处置厂通过净化的中水作为水田浇灌水源,该污水处置厂日处置污水万吨,分派给水田用水量日供水可达到万吨,浇灌水保证率可达到90%,可完全知足浇灌需要。

项目区的渠系工程由11条支渠、1条排水干沟组成。

支渠总长千米,排水干沟总长2千米,渠系内现有配套建筑物14座。

灌区的绝大部份渠系工程及建筑物均为临时工程,工程标准低、质量差,工程不配套,整个渠系工程均为土渠。

为此实施混凝土防渗衬砌十分必要。

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干支渠淤积渗漏严峻,输水困难。

项目区的浇灌渠系工程通过连年运行,干支渠渠道的淤积情形较为严峻,造成整个渠系输水能力降低,同时由于95%以上的干支渠没有采取任何防渗工程办法,渗漏水现象严峻,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造成用水定额偏高,水资源浪费严峻。

2.2.2灌区渠系建筑物老化失修,不配套,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目前渠系骨干建筑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渠系工程建筑物破坏严峻。

由于绝大部份建筑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兵在会战时建设的,标准底,质量差,加上二十连年的运行,其完好率目前仅为50%左右。

2、工程不配套。

由于项目区连年来以各乡镇村屯自己开发为主,缺乏统一的计划设计,工程建筑物不配套,造成灌排不顺畅,调配水困难,水量浪费严峻。

项目区现行工程管理体制

调兵山市2009年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计划改造水田浇灌面积万亩,位于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改造前为井渠结合灌区。

由于目前我市农村实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均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项目区内每一个农户水田面积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

按照我市实际情形,为便于灌区改造后的运行管理和保护,项目建后管理适宜采用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以地块为单元,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组织农户实行联户对渠道、水源井等浇灌设施进行统一管理、保护,从而达到工程设施长效运行,保证工程最大限度发挥效益。

2.3.1具体管护模式:

在项目实施后,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组成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成员3~5名,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实行联户或单户管护浇灌设施。

在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以项目区地块为单元,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

水利部门实行行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2.3.2项目管护责任

调兵山市水田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实施建成后,将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成立健全推行由村委会具体组织,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的方式管理。

及时明确产权,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成立健全管护制度,落实项目管护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实行制度上墙,责任到人。

工程供水水源状况

项目区水资源总量7304万立方米,地表水4484万立方米,地下水2820万立方米,可供水量4514万立方米,可供开采的地下水2256万立方米,地表水2558万立方米。

项目区为第四纪地质层覆盖,其岩性多为石英岩,长石次之,地层厚度多在8-35米之间,从上到下一般为粘土、砂土、细砂、中砂及部份砂砾层,地下水埋深在7-15米之间,为第四纪潜水,渗透系数6-29米/日,地下水为河流及降水补给,地下水水质较好,没有污染。

工程供水水源为城市污水处置厂的中水作为水田浇灌水源,该污水处置厂日处置污水万吨,分派给水田用水量日供水可达到万吨。

水田泡田定额每亩80立方米核算,3000亩水田泡田期间用水量为24万立方米,泡田期间可供水量(按15天计算)为万立方米,供水量大于泡田期需水量,同时该项目原有小井16眼,也可作为补充浇灌水源,故工程供水水源可完全知足浇灌需要。

工程水源水质也知足浇灌需要。

经检测,该水源水质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环保局199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CB5084-92《农田浇灌水质标准》,知足水田浇灌用水要求。

 

第三章工程建设内容、标准及布局

建设范围、布局

3.1.1建设范围

2009调兵山市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计划落实在调兵山东南的兀术街街道施荒地村,工程建设范围为占地面积万亩,水田地块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1150米。

3.1.2建设布局

水源布置:

为充分利用本地城市污水处置厂中水水源,计划建设取水涵闸1座,闸门为木板闸门。

浇灌渠系布置:

按照本次改造项目的规模、面积,渠系共控制浇灌面积3000亩,属于小型灌区。

故本次计划设计渠系布置形式采用斗、农渠两级固定渠道布置。

斗渠道随地势布置,共2条长千米,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块南侧。

比降采用自然比降为3‰,采用半填半挖渠道。

斗渠与农渠交汇处设斗门20座。

农渠为直接向格田输放水的田间末级渠道,垂直于斗渠布置,间距为100米,双向输水。

农渠共计布设18条,长千米。

农渠上每距离50米设防水斗门1座,共计288个。

为方便机耕耘业,需在田间布设作业路,作业路与斗渠交叉处设置过路桥涵20座。

田间工程布置:

田间工程采用格田形式,格田长度为60米,宽度为50米,格田面积控制在亩左右,以利于田间管理和农业生产。

排水系统布置:

由于项目区属于平原地域,地势平坦,田间排水农沟采取与农渠相间布设,农沟间距为100米,排水支沟利用原有路边沟汇流到自然排水沟道。

建设标准、规模

田间渠系及配套桥涵设施等主体工程按10年利用年限标准设计,执行现行国家标准。

渠道设计标准10年,过水涵按10年设计标准。

投资万元,改造水田万亩,实现节水浇灌,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建设内容、工程量

3.3.1建设内容:

项目需建设取水涵闸1座,修建混凝土防渗斗渠2条千米,农渠18条千米,建设4米宽过路桥涵20座,修放水斗门308个。

3.3.2工程量:

项目改造计划动用土方119350立米,其中,开挖土方23241,回填土方10324立米,土地平整土方53550立米,排水沟道清淤22500立方米,作业路整修土方9735立方米,碎石2201立米,建筑沙3726立米,混凝土2652立米,混凝土管直径500毫米60节、直径300毫米308节,木材(模板及伸缩缝)129立米,钢材吨。

工程设计

3.4.1设计依据

该项目区属老水田区,田间输水均为土渠,布置现状不符合工程计划原则,需从头布设浇灌渠系。

水源井设计标准10年,渠道设计标准10年,过水涵、按10年设计标准。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国家现行规范:

一、<最新农田水利工程计划设计手册>(中国水利水电出社)

二、<水工建筑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社)

3、<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大连市水利科学技术情报站、庄河县水利计划队)

4、<农田水利学>(第二版、水利电力出版社)

3.4.2渠道的布置原则

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便于自流控制较大的浇灌面积,其他各级渠道应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

力求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渠线尽可能短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农渠的布置要知足机耕要求,上下级渠道尽可能垂直,间距要利于机耕要求。

渠系布置与土地利用(如耕耘区、林带、道路计划)紧密配合,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方便农业生产、工程施工和耕耘运输。

3.4.3渠道断面设计

3.4.3.1设计流量推求,(参见《农田水利学》P104)

(1)、计算农渠的设计流量

设计灌水模数(即灌水率)推求:

以泡田期为例,水稻泡田定额100m3/亩,泡田期灌水时刻T取12天。

设计灌水模数q设

q设=ai*mi/=1×100/×15=0.8m3/s万亩。

斗渠的田间净流量为:

Q斗田净=×=s

农渠的田间净流量为:

Q农田净=27=m3/s

取田间水利用系数nf=,则农渠的净流量为

Q农净==0.014m3/s

灌区土壤属中粘壤土,从表4—1中可查出相应的土壤透水性参数:

A=,m=。

据此可计算农渠每千米输水损失系数:

Ó农=A/100Qm农净=100×农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

Q农毛=Q农净(1+Ó农L农)

=×(1+×)=0.015m3/s

(2)计算斗渠的设计流量。

因斗渠内同时工作的农渠有18条,所以斗渠的净流量等于18条农渠的毛流量之和。

Q斗净=18×=0.36m3/s

斗渠的工作L斗=千米

斗渠的每千米输水损失的系数为:

Q斗=A/100Qm斗净=100×则斗渠的毛流量或设计流量为:

Q斗毛=Q斗净(1+Ó斗L斗)=×(1+×)

=0.37m3/s

3.4.3.2断面设计

斗渠需要清淤、整形、衬砌2700米,其水力计算按《水力学》明渠均匀流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Q=AC

 A=(b+mh)h

 χ=b+2h

R=A/X

C=(1/n)R1/6

式中:

Q——流量(m3/s);

C——谢才系数(m1/2/s);

A——过水断面面积(m2);

b——渠道底宽(m);

m——边坡系数,m=1;

h——水深(m);

χ——湿周(m);

R——水力半径(m);

i——渠道比降,i=3/1000;

n——渠道糙率,n=;

经计算:

斗渠选择断面尺寸为:

底宽0.4米,深米,边坡为1:

1。

渠道比降3/1000,过流能力为米3/秒,知足浇灌要求。

渠道衬砌为砼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下设砂石垫层10cm,每距离设1道伸缩缝,伸缩缝为2cm厚木板。

农渠设计需要清淤、整形、衬砌18条,共7200米,修建防水斗门308座。

其水力计算按《水力学》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同上。

经计算:

农渠选择断面尺寸为:

底宽0.3米,深0.4米,边坡为1:

1。

渠道比降1/1000,过流能力为米3/秒,知足浇灌要求。

渠道衬砌为砼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下设砂石垫层10cm,每距离设1道伸缩缝,伸缩缝为2cm厚木板。

3.4.4过路涵设计

为知足项目区交通要求,修建过路涵20座,按《水力学》计算,涵管过流按最大过流,按有压流公式计算涵管管径。

其计算公式为:

Q=μcω

式中:

Q——涵管过流流量(m3/s);

μc——流量系数;

ω——涵管断面面积(m2);

Ζ——上下游水位差(m);

通过计算选择涵管管径为D500亳米,长6米(3节管)。

选择断面知足过水要求。

设计结构参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典型设计》,过路涵设计尺寸见过路涵设计图。

3.4.5进水口进水闸设计

3.4.5.1整体布置

浇灌进水闸全长,闸门高,闸底板高程为,由入口段、闸室及消力池三部份组成。

一、入口段

入口段包括铺盖、边墙。

上游铺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铺盖长一般采用上、

下游最大水位差的3~5倍,铺盖长取9m,顺水流方向底板宽度4m~渐变。

边墙为砌石挡土墙,顶宽为,顶高程为~

渐变。

二、闸室段

底板兼有防渗作用,底板长取6m。

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厚,宽,两边下设齿墙,齿墙深。

闸门距闸底板上游侧,闸门高,宽。

采用插入式木闸门,闸门净宽,单孔闸门。

3、消力池

消能采用消力池,池深,池长,消力池底板厚。

消力池段翼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底板连成一体。

3.4.5.2进水闸过流能力验算

进水闸为平底宽顶堰,非淹没出流。

过堰流量按非淹没出流的

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Q=εmB

3/2`

式中:

Q—流量,m3/s;

B—溢流堰净宽,B=1.5m;

ε—侧面收缩系数,计算得;

m—流量系数,p=0,m=;

H0—包括行近流速的堰上水头,H0≈H=1.4m。

Qmax=××××2=4.02m3/s

即进水闸最大过流量为m3/s,知足浇灌要求。

 

第四章工程管理

组织机构

为增强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将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在调兵山市项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调兵山市水利局具体组织实施,在项目区成立项目乡镇领导小组,负责落实、协调具体实施工作。

建设管理、运行保护

执行上级制定的开发计划,认真安排任务目标,依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项目实施,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项目计划肯定后,调兵山市水利局为项目法人,并成立工程建设总指挥,由调兵山主管农业副市长担任。

指挥部成员有:

调兵山市水利局、财政局、兀术街街道等单位。

成立项目法人负责制,实行施工招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监督制和施工合同样四制。

改造项目由工程指挥部负责实施,各单位要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要求质量,严格验收,使改造工程达到标准高、效益好、形象美、质量精。

项目建成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产权,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健全管护制度,落实项目管护责任,踊跃探索农业合作社管理模式,使得项目走上经营式开发、转动式进展的路子,更好地发挥国家投资的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改革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踊跃探索“责、权、利”明晰的灌区管理体制,具体管护模式:

在项目实施后,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组成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成员3~5名,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实行联户或单户管护浇灌设施。

在项目区管护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以项目区地块为单元,实行联户或单户管理。

水利部门实行行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第五章工程预算及筹资方案

工程费用预算

5.1.1主要工程量

项目动用土方119350立米,其中,开挖土方23241,回填土方10324立米,土地平整土方53550立米,排水沟道清淤22500立方米,作业路整修土方9735立方米,砂石垫层3726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652立方米,模板3113平方米,伸缩缝1566平方米,砼管368节。

5.1.2人工及主要材料量

人工8278工日。

水泥796吨,河石2201立方米,粗砂3726立方米,木材129立方米。

5.1.3工程总预算投资

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65万元,临时工程万元,独立费用万元。

5.1.4工程预算编制依据

5.1.4.1按照辽宁省辽发改发[2005]1114号文件《辽宁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5.1.4.2定额采用辽宁省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辽宁省水利厅文件辽发改发[2007]71号文件颁发的《辽宁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个别单价参考有关预算定额分析,设备安装费采用设备费用15%。

5.1.4.3按照《辽宁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制定人工预算单价,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人工预算单价为技工元/工日,机上人工元/工日,普工元/工日。

5.1.4.4材料预算单价:

为控制由于主要材料预算价钱上涨而影响工程投资的合理性,采用主要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的办法。

材料预算单价低于或等于材料限价时,按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材料预算体魄高于限价时,按材料限价进入工程单价,超过限价部排列入相应单价当中。

主要材料价钱和运费价钱以本地市场价钱计算,加计2%的采购及保管费。

5.1.4.5取费标准

一、其它直接费:

建筑工程按大体直接费%计取(其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为3%、夜间施工增加费为%、小型设施摊销费%、其他%)。

二、间接费:

(1)土方动工程按直接费的5%计取;

(2)石方工程按直接费的7%计取;

(3)砌石匠程按直接费的5%计取;

(4)模板工程按直接费的8%计取;

(5)混凝土工程按直接费的6%计取;

(6)钢筋加工安装工程按直接费的%计取;

3、计划利润

按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两项之和的7%计取;

4、材料限价价差

材料限价价差=(材料预算价钱-材料限价)×额材料用量。

五、税金

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材料限价价差)×%。

6、建设管理费为%。

5.4.6工程勘测设计费执行计价钱[2002]10号文件关于发布《工程勘探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取。

5.1.4.6工程预算表

表1:

2009年调兵山市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工程总预算表

表2:

永久工程预算表

表3:

建筑工程预算表

表4:

施工临时工程预算表

表5:

独立费用预算表

表6:

建筑工程单价汇总表

表7:

施工机械台班费汇总表

表8:

主要材料预算价钱计算表

表9:

次要材料预算价钱汇总表表

表10:

主要材料及劳动力表

筹资方案

工程建设资金本着国家补助和地方自筹相结合的筹集原则筹集资金。

按照工程预算,工程计划投资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50万元,主要用于渠道混凝土衬砌工程,地方自筹资金万元主要用于取水口修建和土方工程。

 

第六章预期效益

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项目的实施平均每亩水田将比改造前增产水稻140千克,年可增产粮食42万千克。

依照近几年水稻每千克元预算,平均每亩水田增加收入252元,项目区万亩水田年可增加农人收入万元。

通过净态分析4年内可收回全数投资。

项目可改善浇灌面积万亩,项目的实施可使施荒地村222户870人受益,人都可增加纯收入869元。

社会效益

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项目区通过渠系改造,使生产条件取得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提升,种植结构取得调整,同时能够节水节电节能,节约部份农村劳力,维持社会安宁,增进和谐社会进展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还具有生态效益,通过渠道节水改造,在农业浇灌条件取得改善的同时,可大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有利于改变和保护本地局部生态环境。

据预测,项目改造后,渠系水利用率可由原来65﹪提高到85﹪,年可节水90万立方米。

项目实施后,渠道将规整成线,建筑物美观实用,漏水,浸蚀农田,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同时,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减轻了土地板结、盐碱化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