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743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docx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

第一篇:

心理测评实习个人心得

实习已经渐进尾声了。

在这短短的一周多时间里,我们进行了自我的智商及心理的测评,亲身参与了无领导小组的讨论,也站在旁观的角度,感受了一场颇为真实的结构化面试。

讨论时的压力与面试中的肃然,都令我觉得感受颇丰,然与之相较,更为强烈的却是在大学中的这可能的最后一次测评,结果却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对于智商的测评,一切都在原本的预料之中,在确保正确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做完所有的测试题,得到的结果也令我较为满意,只是有点在意的是,明明觉得自己都会的题目,居然做错了一个。

对于心理测评,我是比较熟悉的,毕竟在初高中的时候,做过的测评也不少。

只是那时结果都早已迷糊了。

大学的这三年,在这之前,正规的心理测评做了两次,一次是院选修课,一次是郎图职业生涯中,然而得到的却是两个迥异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气质。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从理论是说,他是人格的基石,是不可改变的。

但是两次的结果,一次是抑郁质,另一次则是抑郁质偏胆汁质。

在这一次的测评中,我尽量是在读完题目的那一秒马上做出选择,不给于自己思考的权力。

以避免由于理性给测评带来偏差,然而结果却得到了第三个全然不同的结论:

典型胆汁质。

三次的测评,三个全然不同的结果。

我迷惘了。

我不禁想到了《猴子与手表》的故事:

猴子拾到了一块手表,并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他成了整个猴群的明星,每只猴子都向猛可请教确切的时间,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猛可来规划。

并最后当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猴子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寻找,希望能够拾到更多的表。

终于又拥有了第二块、第三块表。

但由于每块手表的时间显示的都不相同,猴子不能确定哪块手表上显示的时间是正确的。

当有其他猴子来问时间时,猴子也回答不上来。

最终猴子的威望大降,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一塌糊涂。

也许,人的天性真的很复杂,而在每一次测评中,不论我们多想评判出一个完整的自己,看到的却只是自己的一个侧面,然而随着测评的增多,不同的侧面被不断显示出来,最后另自己迷惘,哪一个才是自己。

就像每一块手表,确定着一个时间,但随着手表的增加,却迷失了对时间的感念。

也许,一直习惯了推诿的我,最终将自己掩藏的太深了,深的连自己都无法企及。

甚至,在最真实的自我面前,也会莫然。

即如哲学先生评曰:

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曲直。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或多或少地戴上有色眼镜,用自己的经验、好恶和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结果就是——我们看到了假象。

然而不管基于什么情况,只是有一点我已经可以确定:

对于我,所有的心理测评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不过,对于此,我也早该释然了,毕竟对于我,连催眠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效力,更何况,只是一个测评!

第二篇:

人员素质测评个人心得1

个人心得

我们所在的小组是党员成绩查阅小组,是要通过整理其他小组各方面的材料汇编处理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初步整理获得最原始的材料总结,虽然我们的工作相对的简单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但是在此次的活动中我们并没有运用科学而系统的方法来获取此次成绩收录整理有效信息.

人员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但是在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当中却看不到一点有关于被测人员的心路历程。

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但是绝对化的原有信息让我觉得这场测评更缺乏一个立体的数据。

同时党员的测评个体素质是在成绩、综合量化成绩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这一点不仅片面而且非常主观。

个体素质差异是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存在的客观基础,但是也不能主观的臆断为一个排名靠后的党员为不合格。

而且就岗匹配原则来说,所谓人岗匹

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即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但是就现大学生党员来说他们的岗位就不能为此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们素遵循的原则何以来体现?

人员素质测评量化是数学形式描述素质测评的过程,即把个体稳定的行为特征空间,与某一向量空间建立同态关系,使定性评定中不便综合处理的行为特征,得到统一的数学处理。

通过数学类型的统计与计算得出结论。

但是在相对于小环境下的模拟所收到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是对受测者素质特征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单个的人员素质测评指标反映人员考评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而由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特征状态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或集合,就是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测评要素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内容,它因岗而异。

如公务员的测评要素一般采用德、能、勤、绩模式。

而大学生党员的模拟人员素质测评却难以具体到量化类型的具体指标,就好比德育分数的有效性与片面性。

通过对7个班级党员与非党员、以及党员之间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党员比例最大的班级是10思政

(二)班,党员比例高达34.9%,党员比例最低的班级是11思政

(二)班,党员比例为12.5%。

从上一学年的综合量化成绩可以看出,7个班的党员平均分都比非党员的平均分高,其中,党员平均分最高的是09级思政

(二)班,为84.04444,党员平均分最低的是10人力

(二)班,为79.742,相差了8.37444

分,差距较大,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

其一、可能是因为09级毕竟是大四,党员的思想觉悟与大三的相比可能略胜一筹;其二、10人力

(二)班的成绩普遍来说都比较偏低,这也成为了导致党员成绩低的原因之一。

在党员与非党员的前3名的成绩对比中,只有09思政

(二)班党员的前三名成绩低于非党员的成绩。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其一、也许有一部分党员改变了侧重点,可能把重心放到了其他地方,比如说:

考研、考公务员等;其二、可能是由于大四,课程比较轻松,部分党员在外面开始做起了兼职,以增加工作经验,对课程稍有松懈从党员在班上的排名中,可以看出,10级人力

(二)班的党员在班上前5名和前10名的排名都是最高的,都分别高达了80%,而09思政

(二)班和10思政

(一)班,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党员在班上的前5名排名的比例是20%,前10名的排名是30%,班上党员在前5和前10的比例都偏低,人数也偏少,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

其一、可能在宣传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时候,忽视了成绩的重要地位;其二、可能是由于这两个班级的党员比例与其他相比,确实在人数都比其他班级要少,导致了在前5和前10的排名比例也小。

在对党员在班上排名倒数比例统计时,发现10人力

(一)班、09思政

(二)班、11人力

(一)班没有一个党员是在倒10和倒5的名单里的,但其他班级倒10和倒5的名单里却都出现了党员,10人力

(二)班中,有1个党员在倒数第五的名单中;10思政

(一)班有1个党员在倒数第五的名单中;10思政

(二)班有1个党员在倒数第五的

名单中,有2个党员在倒数第十的名单中;11思政

(二)班有1个党员在倒数第五的名单中。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其一、翘课太多,不认真学习课堂知识,学生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致使成绩下滑;其二、可能是由于在筛选党员的时候,没有对党员进行严格的筛选,让不符合要求的同学入了党。

我们小组对以上的数据在做出总结的时候,我发现数据所存在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大家都知道班级排名是由成绩得分与院系奖励和体育成绩以及出勤来考察,但是大比例的学习成绩,过于片面的去追求学习成绩的高低以导致整个数据失真,评价与考核的范围限定,制约了考核机制的范围。

而使之变成成绩的较量,失去其它客观评价的意义。

也由此我们看到了所有的班级前十党员之多比例之大。

在这里我们要看到一点党员的选拔目的在于服务与群众,但是我们要一群学习优秀的党员来有何意义,我并不否认要服务群众的基础是党员自身的科学文化基础,但是更为重要的思想上与道德上的先进。

第三篇:

个人心理成长心得

个人心理成长心得

从小到大,我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都是活在父母的保护下无忧无虑的长大的。

上小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羞涩的女孩。

不喜欢与陌生人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害怕陌生人。

可是我又是一个爱玩的女孩子。

是一个两重性格的人。

那时候的自己很不喜欢上学,到现在我还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天天在家拖着妈妈的手说不要去上学,上学不好玩,那时候我们还在自己村的小学里上学,妈妈每次都是被我烦的没办法只好叫老师来带我,那时候的我很怕老师,所以在老师面前什么都不敢说出口,只能默默的跟他去学校上课,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很可笑。

后来自己慢慢的长大了,也许是爱面子了,也许是真的懂事了,我不再想着逃学了,慢慢的收起了上学前那颗玩的心。

那时候我觉得可能我按照爸妈的要求好好上学就可以实现自己心里那自认为很伟大的梦想。

就这样平平淡淡的上完了小学初中。

初中毕业时我没有让父母失望,考入了高中,不算好野不是很差。

进入高中生活后,一切都变了。

读书的节奏一下子变得好快。

总是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初中的时候接触的同学还就是我们那个小小的乡里的,大家都是农村出生的没什么距离感,但高中是去县里上了,接触的人多了好多,办理很多同学都是从小就生活在城里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排斥跟城里的孩子接触,我觉得他们都是长不大的,没有什么自立能力,现在想想其实当时的我心里应该还存在着一点自卑吧。

我用了整整一个学期去适应了我的高中生活。

和其他同学一样,为着考个好点的大学,我付出了三年的时间,虽然其实我不是很努力,但时间也确实过去了。

被我不懂事的浪费掉了。

我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我才到了我的低潮时期,这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人交流,这里我接触到的人,天南海北,各式各样,比我在初中进入高中时候遇到的人更多,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跟同学之间的关系。

仿佛一切都变的很难,一切都要自己去想,去做。

那时的我很迷茫,也想了不少。

以前的我,无忧无虑,只要做好学习,一切由父母安排。

现在一切都得自己拿注意了。

一时不习惯起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和同学同寝发生过不愉快。

那时的我,觉的和这的生活格格不入,总想回家,每天都过的很压抑。

现在未免有些莞尔。

到了现在,我也想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

心里也觉的好了很多。

我也想到了我的未来该怎么做。

所以我现在觉的,大学的生活真是很锻炼人,真是塑造一个人的黄金时刻。

这时候的心理是最容易受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觉的有些收获。

就拿个最小的事情来说好了,还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站起来去认识几个新朋友,那时候我真的觉得很不好意思,也就是默默的问了两个坐边上的同学,但是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学习,我慢慢的发现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也没我想象的那么难。

还有想我以前从来不会想到去察言观色,我不会注意到同学的一些细小的反应,但现在我知道了其实细节很重要,其实有时候可能我懂得观察有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还有我在这短短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发现了自己原来的心理障碍。

发现问题总是比憋在心里不知道,不疏导好。

我在这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知道了该如何来发现,疏导,防范这些心理障碍。

我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一点很受大家欢迎,那就是教会我们要善于沟通,其实任何事都能解决的,主要是要沟通,还有就是教会了我如何全面的分析自己和在遇到挫折时如何调整心态。

第四篇:

警察心理测评

警察心理测评,是指应用多种心理学方法,测定警察的多种心理品质,然后对照选拔标准,决定录用或淘汰,保留原工作职位或调整工作职位。

由于心理测评是刚兴起的新的测评方式,因此考生有必要对心理测评做全面的认识。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从任务、发展、意义三个方来对警察心理测评基础性知识进行普及介绍,帮助考生对警察心理测评做基础性的认识。

一、警察心理测评担负着两大任务

1.录用或淘汰

警察心理测评对于申请加入警察组织的求职者来说是一种严格的筛选,合格者被录用,不合格者被淘汰。

经过测评,被淘汰的考生就已经完全丧失了进入警察组织的机会。

另外,被录用的考生也仅仅是初试合格,只表明考生具有发展某些心理品质的潜力,而并不表明其已经具备了公安工作要求的心理品质。

他们还必须参加必要的心理训练,才能形成符合公安工作要求的心理品质。

2.保留原工作职位或调整工作职位

警察心理测评对于在职的警察来说,是晋升的必要方法之一,许多国家都把心理测评作为警察升级考试的重要内容。

心理测评的成绩与其他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定在职警察的依据,合格者可以调整工作,升入较高职位,不合格者则只能保持原职位。

二、警察心理测评的发展

(一)警察心理测评在国外的发展

世界各国警察心理测评始于“二战”之后。

1959年,美国首次对警察进行心理评定,目的是把心理素质差、不适合从事警务工作的应试者淘汰出局。

这是现代意义的警察心理素质测评工作的开始。

到了80年代,美国的做法得到推广,对警察心理素质的要求被广泛认可,增强警察心理素质已经为世界各国所重视。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均将心理测评作为录用警察的首要环节,并且制定了相应的全国性标准,其心理测评的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亚洲的新加坡、韩国、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警方也非常重视心理素质测评,把心理素质测评成绩作为能否入警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警察心理测评在我国的发展

早在2000年5月,人事部就将心理素质测评写进《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省级统一招考的意见》中。

在2004年,公安部曾在招警时试行过心理测评。

直到2005年,公安部下发文件,规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公安机关招录警察中逐步推行心理测评工作。

随后浙江、四川、福建、贵州等省(市)开始在招录警察及警察院校招生时增设心理测评环节。

三、警察心理测评的意义

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负荷的特殊职业,警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远高于常人。

尤其是刑警、特警、防暴警,时常面临复杂的犯罪情境和意外因素,如面对舞刀弄枪的犯罪分子,出入惨烈的凶杀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排难除险,经常与狡诈的犯罪嫌疑人展开心理较量,同时还不得不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从这一职业的性质、特点可以看出,警察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就提出了对警察的心理进行选拔的任务。

警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的,而其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高低则与心理选拔有着直接的关系,心理选拔是保证警察具有较高心理素质的第一步。

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如何为警察减压,提高警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当前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因此,在招录新警察过程中进行心理测评,有效地把一些心理素质不达标、不适合从事公安工作的人挡在公安队伍之外,能从源头上确保新招录的警察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此举意义深远。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刘彦)

第五篇:

心理健康水平测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