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154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docx

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

 

甘肃电大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论文

 

标题:

永登县红城镇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分校工作站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甘肃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__16__级(春)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分校、工作站:

直属学院   班级代号:

    学生姓名:

朱志高 学号:

166********89 

指导教师评语及评分

成绩评定为:

70分   

签 字(盖章)李强2017年11月20日

答辩小组

评价意见

及评分

 

签 字(盖章)      年  月   日

分校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小组意见

                               

签 字(盖章)     年  月   日

 

省电大集中实践环节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签 字(盖章)      年  月   日

说明:

1.答辩小组应填写评价意见,小组成员均应签名(盖章)。

答辩小组不应少于3人。

2.此表附于封面之后。

3.此表由分校、工作站自行复印

 

永登县红城镇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摘要:

本文以永登县红城镇为例,对该地区低保制度执行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文章首先分析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理论,然后对永登县红城镇农村低保执行的现状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人情保的情况难以遏制、信息透明度不高、评定程序形式化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地区低保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红城镇低保制度执行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包括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和素质、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关键词:

低保制度评定程序政策法规执行者

一、引言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够均衡,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来说要比农村居民高,一些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还无法达到城市的标准。

一些农村居民当前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为了解决农村中的一些特困人口的生活问题,我们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

这一制度从2007年全国推广以来,至今已有十个年头。

这一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一些农村特困人口解决了生活问题,保障了其基本的生存,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重大的社会效益,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低保制度在一些地方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政策执行的效果还无法保障。

所以本文在这种背景下对永登县红城镇的最低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具体的解决对策。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红城镇低保制度实施效果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对其他地区这一制度的执行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二、永登县红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一)永登县红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执行情况

红城镇位于永登县中南端,甘肃四大名镇之一,全镇总面积441平方公里,总耕地53860亩,其中老水地9480.59亩,新河地3257.94亩,旱砂地23641.22亩。

全镇辖宁朔、永安、徐家磨、华山、野泉、下河、进化、凤山、玉山9个村,9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439户,总人口26706人。

红城镇当前有低保对象272户554人,低保群体主要集中在患有重大疾病者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残疾人等群体中。

当前根据永登县的低保标准,农村居民低保保障标准为460元每个月。

在县民政部门的领导下,红城镇当前大力推行阳光行动,不断增强低保制度执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对于执行环节存在的违规问题实行有防必查,有举必查。

(二)永登县红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人情保的情况难以遏制

农村低保制度自建立以来,就频发被媒体曝出人情保、关系保的问题,也就是说农村这一制度在实施中,有人通过走后门、拉关系的方式来获取最低保障待遇,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打击这种行为。

但是,这些问题可以说是屡禁不止。

在红城镇执行低保制度的过程中也存在这些现象。

一些农村居民跟村领导具体亲属关系或者朋友关系,凭借这一层关系,每次选低保户的时候总能够被选中,类似问题多次出现。

究其原因,当前红城镇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制定了一些政策,要求低保审查中需要有入户调查的环境,同时还要采取民主评议等方法来切实确保低保制度用在困难户身上,但是由于每次红城镇有13个村,镇政府负责低保审核的公务员却只有3人,每家每户都进行走访调查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也导致了类似问题屡禁不止。

2.信息透明度不高

首先,当前红城镇在执行低保制度的时候,相关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不高。

实践中,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学历不高,一些家庭甚至都是文盲,这就使得不少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因为不了解低保政策而忽视了这一保障性的制度。

而且在相关信息审批的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公开度也不够。

低保公示过程中,红城镇由于电子政府建设工作不到位,很少通过网络进行公示,而且由于农村地区本身网络普及率就不高,即便在网上公示,农民也很难看到。

另外,虽然有些农民对于身边存在的一些违规评定的现象愤愤不平,但是苦于没有有效的监督举报渠道,导致村民无法实现自己的监督权利。

其次,当前红城镇在进行执行低保制度的时候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

流入,在低保的申请程序上,村干部是基层申报人,对于符合标准的盖村委会公章,然后上交给镇政府,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审批。

在这个过程中,镇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基层情况的了解不够,就等于村干部掌握了低保资源,很容易出现依照主观来选择低保户的情况。

3.评定程序形式化

农村低保政策需要有三个环节以及十个步骤的评定程序,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红城镇的执行者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这一规定行事,导致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红城镇的相关管理者在执行低保政策的时候没有按要求进行评定,该镇大部分村子当前都没有实质性地开展对村民的入户调查核实工作,大部分对于相关审核信息的收集都是靠村干部完成的,也就是说村干部直接上报某户居民家庭贫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就会直接认定其可以吃低保。

虽然有的村会针对低保评定召开民主大会,但是最后结果也往往是村干部说了算。

这种评定程序完全就是一种形式。

三、永登县红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问题的成因

(一)政策执行者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政策执行过程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的,这不仅在于政策本身不够完善,同时也是由于政策执行者自身在思想观念以及个人素质上存在问题而导致的。

当前,红城镇在低保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对于这一政策实施的目的认知不清楚,尤其是一些基层的村干部更是对这一政策的实施目的毫不关心。

很多基层村干部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这些人员自身学历低、素质不高,思想观念保守、陈旧,个体性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有的村干部对于这一政策的理解不到位。

另外,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政策的执行者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利,镇政府为了公平起见,给每个村庄分配了相同的名额,随着这种做法乍一看比较稳妥,避免了不同村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却违背了低保政策的实施目的。

这种平均化的做法会导致一些村子中较为贫困的家庭因为存在指标不够而无法享受低保,有的村子虽然经济状况良好,但是却找一些收入还不错的家庭来享有低保。

影响低保的执行效果。

(二)政策受众缺少参与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前红城镇有一些村民处于诸多的因素而缺乏参与到低保政策中的意识和积极性。

低保制度本身的受体是农民,在这一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如果社会大众的参与热情很高,则这一政策的执行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这对保障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以及公开性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农民大多都听说过低保这一说法,但是对于低保政策的实际作用、实施目的等内容不够了解。

很多农民只知道享受低保能够拿到一笔钱,但是并没有真正参与政策的实际推广。

还有一些人虽然申请过低保,但是对于申请低保的流程和程序一概不清楚。

还有不少村民在村子里举行低保评议大会时也没有参加的积极性,认为这种东西都是由村干部说了算,参与和不参与的意义不大。

由于当前红城镇村民参与意识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镇低保政策的实施。

(三)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

当前,红城镇在低保政策执行中的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低保金的监控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当前红城镇民政部门对于低保工作的监管不到位,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对于负责低保工作的机构并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管,导致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式违规利用低保金。

第二,监管对象特殊性造成监管困难。

在低保执行过程中,对于低保整个过程实施监管,最主要的就是对低保申请对象进行审查。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申请低保的家庭收入状况、人均收入情况都难以完全查清楚。

而且在具体调查时,需要对申请者家庭的财务情况都要进行审查,尤其是物品的价值要转换为货币价值,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四、永登县红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执行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认知和素质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需要由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与努力的,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执行者是一个最为关键的环境。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以及思想认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所以加强对政策执行者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供、对其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有必要的。

当前红城镇可以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有关基础公共政策实施的相关培训活动,让基层行政人员能够深度了解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认识到国家实施的相关政策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执行低保政策的时候还要配合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其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将基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纳入行政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中,激励行政人员认真、科学地执行低保政策。

(二)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

红城镇政府当前为了激发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应该加强对低保政策的宣传。

要不断更新宣传手段,提高社会大众对于低保制度的了解深度。

一方面,宣传内容要突出。

在实际宣传时,镇政府应该重点对政策实施的目的、低保评定的标准、民主评议的方式等内容进行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低保制度的相关内容,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低保户的评议过程中,以发挥其监督权力。

另一方面,镇政府要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或者印发宣传册的方式来选社会大众宣传低保政策的作用。

可以通过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公示栏张贴低保政策宣传广告等方式强化人民群众对于政策的了解度。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当前,红城镇应该尽快建立起针对低保政策执行的相关监督机制。

在当前家入户调查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建立起公民财产公示制度,可以以村为单位,对农村申请低保的家庭的财产状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和举报,同时配以便利的举报热线,提高这一政策的监督效果。

另外,还要对沟通和表达机制进行完善。

镇民政部门看要将低保申请需要提供的材料信息全部下发给村组干部手中,让村民能够全面了解低保申请的相关内容和必要的程序。

另外,每次对相关申请材料进行统一审批结束后都要对相关审批结果进行公示,并将结果告知各村委会,要求村委会在各村的公示栏中的进行公开,接受村民们的监督。

建立低保信息沟通机制。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庭在获得低保后,家庭收入逐步增加,不再符合低保标准;有的低保户发生意外事故而死亡,也无法继续享受低保待遇,对于类似的低保人员信息和具体情况发生变化的,村干部要负起信息收集和反馈的责任,及时与民政部门反馈,取消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公民,要及时取消其低保待遇。

 

参考文献

[1]何植民,熊小刚,李彦娅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优化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

(1):

136-140.

[2]韩克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教学与研究,2015,

(2):

29-35.

[3]何植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公共性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