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5005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docx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

不安全行为人员分析

大量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美国杜邦公司的研究表明:

每30000起不安全行为方式,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每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孕育着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每300起可记录在案的隐患,孕育着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每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行为,孕育着一起安全重大事故。

在杜邦公司看来,安全事故的发生,4%源于人力所不及的不安全状况,96%则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思想认识决定于人的心理活动。

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

人的行为包括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

因此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以人为本,培养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企业长治久安就成为每一个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研究课题。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

由于人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在遭遇同样的环境和条件时,人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就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麻痹心理。

对周围或岗位危险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对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熟视无睹,不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主要表现在对工作情况熟悉,有一定经验的人群或者安全周期较长的单位。

习惯心理。

属于长期养成的不良的思维定式及行为方式。

不论现场条件如何变化,安全情况如何恶劣,都沿用以前的方式进行作业,对存在的各种风险不以为然。

好胜心理。

实际上就是一种爱逞能的心理。

这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思想上藐视现实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行动上忽视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冒险作业为荣,以自表自榜为乐。

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心理。

侥幸心理。

有些职工几次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没有出现事故,就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控制能力强,在工作中逐步淡化了对各种安全风险的警惕,工作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规定作业,投机取巧,心存侥幸。

消极心理。

人长期在一种安全管理模式下工作,或者长期在某一个环境中工作,或者由于生产被动等,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煤矿虽然是一个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频率也比较高,但对每一个职工来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总是有限的,因而对于安全事故的认识往往是听说的多,见过的少,或者由于安全受挫折,产生得过且过,反正就这样了的思想,使工作不主动、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下降、对发现的隐患不愿意主动进行处理等消极思想甚至逆反心理。

急躁心理。

人在受到较大压力,或者受到较恶劣环境制约,以及心中有其他事情不能专心工作时,就容易产生急躁情绪。

出现这种情绪后主要表现为理智不清,感情冲动,行为鲁莽,一意孤行,不听劝阻。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人对周围安全风险的辨别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就会降低,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懒惰心理。

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按程序作业麻烦,为了省事而减少应有工作。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即使发现隐患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无知心理。

这样的人对周围及本岗位的设备、技术、规程、危险因素等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对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模糊不清,常常看到别人这样干没有出事,我也这样干也不会出事,盲目从众。

急于出井的心理。

主要为探亲或休假前的一种心理状态。

表现为归心似箭,干活图快,一心想早一些出井,一心想早一些回家,忽视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极易忙中出错。

恐惧心理。

主要表现为新工人。

对周围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预防和处理,产生恐惧情绪,易带来行为的紊乱,甚至发生事故。

随意心理。

表现为凭兴趣决定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一切凭兴趣,看情绪,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有遵守规程和规章的意识。

盲目乐观心理。

当安全生产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盲目乐观的情绪,容易导致出现麻痹心理,丧失对安全风险的警惕性,看不到、辨不清岗位或所处环境的危险因素,工作粗心大意,造成安全生产周期缩短。

通过对以上心理状态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职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所处环境或岗位危险辨识不清,意识不到周围的安全风险。

2、对发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也没有主动消除安全风险的意识。

3、不严格按照规程规定作业,投机取巧,偷省工序,没有纪律观念,随意性比较强,其实质仍是对安全风险估计不足,对安全风险可能对个人造成伤害认识不到位。

因此,要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职工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职工风险防范观念和技能,提高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二、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提高职工自保互保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辛置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实现安全发展为目标,主要从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入手,进行全矿性的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把提高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能力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抓手,有序地推进了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做法是:

1、成立了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领导组。

矿长、书记亲自为组长,安全处长、矿井生产矿长、洗煤厂厂长为副组长,成员为副总以上矿领导及各科室负责人。

由于领导有力,指导有方,督察有效,推进有序,确保了辛置矿矿的安全生产。

2、制定下发了《辛置煤矿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及要求,明确了责任和目标,制订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并进行了严格的考核,有效的指导了辛置矿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保证了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制定了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联责包保责任制,明确副总以上领导包副队长以上的队组管理人员,主办以上管理人员包班组长及以下的所有人员。

并明确了每个人的包联范围及人员。

将联包人员的工资奖金与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挂起钩来,用职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知识的掌握情况来决定联包人员的工资奖金,用职工的具体操作结果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对联包人员进行考核。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极大地激发了联责包保人员培训职工、教育职工、指导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矿职工培训中心、组织部、企管部等部门组织,矿领导亲自授课,举办矿领导、科队长、技术员培训班4期,参加人数近500人次,主要学习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相关知识,业务管理知识,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拓宽了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了现场的监管力度,改善了现场安全管理状况。

5、各基层单位、队组、车间相应制定了鼓励职工掌握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基本知识的激励政策,采取有奖竞答,班前提问,现场抽考,周一周三集中培训,以及鼓励职工把岗位风险警示卡拿回家与家人共勉,有的甚至采取不掌握危险源辨识基本知识就不让职工下井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的开展,调动了职工学习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知识的积极性,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

6、辛置矿培训中心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编辑印制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知识手册325份,印制岗位风险警示卡10000余张,全部分类、分工种发到职工及管理人员手中,为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提供了培训和参考资料。

在下发相关培训资料的同时,培训中心还加大了对各基层单位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知识培训的检查和考核力度,一季度共现场抽考提问1800人,闭卷抽考近1000人,组织各基层单位全员考试9000余人,并根据考核标准对各基层单位进行排名排队,一至二月共发放奖金27300元,处罚金额达9600元。

有力地促进了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的开展。

7、全矿党、政、工、团及后勤等部门充分利用各自的宣传阵地,通过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材料、文艺节目、家属督导、给职工送温情送温暖等多各形式,宣传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相关知识,营造安全生产氛围,促进了安全生产的管理。

以上措施通过一季度的运行,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效果。

主要表现如下:

1、全矿各基层单位各岗位人员几乎全部掌握了本岗位的危险源和风险防范知识,部分职工甚至能够做到倒背如流,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创造了辛置矿培训的历史记录。

2、职工的安全思想开始出现转化,已经开始出现安全管理换位的迹象。

即由原来的管理人员要求职工“要如何如何,防止出现什么什么事故”,开始转变为职工自己“什么什么可能对我造成伤害,我要如何如何进行防范”。

即:

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的安全我做主逐步开始深入人心。

3、全矿的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2009年一季度,全矿只发生了一起轻伤事故,创历史最好水平。

4、原煤产量,精煤产量都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一季度全矿原煤产量实现656237吨,同比提高了2%,精煤产量实现437949吨,同比提高43%。

5、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先后通过了两级集团公司的检查验收,受到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好评。

三、充分发挥各种宣传载体的宣传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为矿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的过程中,辛置矿除了采用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如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条幅、标语、牌板、发资料等形式外,还制做了近10000张岗位风险警示卡卡片,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岗位风险及防范措施,并下发到每一名职工手中,作为指导各岗位职工安全操作,增强自保互保意识,提高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手段。

该卡片大小、材料和身份证一样,经久耐用,方便职工随身携带。

通过近期的推行和实践,我们发现岗位风险警示卡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警示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岗前警示,即职工在上岗前,通过对照卡片学习及思考,能够提示职工在岗位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心存戒备,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

2、岗位操作警示,即职工在具体操作中及时对照卡片进行危险源检查,并根据防范措施排除或躲避风险,能够确保职工操作安全。

3、变岗警示,当因工作需要,需要某一班从业人员临时变换岗位时,带班长要给其配发相应岗位风险警示卡,并对其进行现场培训,经变岗人员口述风险警示卡内容合格并理解后,带班长方可安排其进行工作,从而起到变岗警示作用。

2)连心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可以起到和谐家庭关系的作用,通过职工将岗位风险警示卡带回家中和亲人一起学习,使职工的家人了解职工在煤矿工作中的风险,使职工的父母更加关心自己的儿子,使职工的妻子更加热爱自己的丈夫,使职工的孩子更加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努力上进,为父母争光。

同时也是使家人了解,只要在工作中不违章作业,严格落实防范措施,就能够确保个人安全。

从而使职工在上岗前,有亲人的关爱和提醒,使职工在工作中更加注意自身的安全,并保护他人的安全,从而为自己的家庭撑起一片蓝天。

2、可以起到密切干群关系的作用。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矿制定了管理人员培训教育联责包保责任制,将各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所联职工岗位危险源辨识知识掌握情况和遵章守纪情况挂起钩来,促使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联责包保人员主动重心下移,培训前移。

主动到班前、到井口对照卡片对所包人员进行抽考、培训、并进行交流,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职工尽快掌握危险源辨识及风险防范知识,提醒职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操作,保证安全生产,改变了以往部分管理人员对职工只罚不管,只考不教的官僚作风,改善了干部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扎实了干部作风。

3)护身符作用

通过让职工在班前、班中、班后以及在家中利用卡片不断学习和使用岗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防范知识,职工的自保、互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特别是通过学习危险源辨识基本知识,使职工掌握了一定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使职工在生活中不管走到哪里,干什么事情,都能利用自己掌握的危险源辨识知识对周围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自己生命安全,健康安全以及财物安全。

由于这样,许多职工称岗位风险警示卡为自己的护身符。

四、规范程序,制定标准,严格落实,扎实推进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近期以来,虽然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成效显著,对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仍存在许多如部分职工只会背不会辨,或者只辨识不防范等问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用制度规定的落实问题。

为了进一步开展好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把这项工作长期不断地坚持下去,持续提高职工自保互保能力,确保企业长治久安,保证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进一步细化,采取措施,规范程序,制定标准,严格考核。

具体想法如下:

1、要进一步细化危险源辨识第二阶段相关工作,重新进行安排部署,在总结第一阶段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扎实抓好相关基础工作,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和验收办法,把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防止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2、明确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的工作标准,规范危险源辨识及预防的程序,把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有机地与现场统一起来,使操作者有章可循,管理者有法可依,考核者有据可查,从而实现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的标准化操作。

具体操作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实施。

即:

心想,眼看,手指口述,安全确认。

心想。

就是根据自己所处环境和工作岗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危险源辨识基本知识,默想岗位及周边安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提前预想相应的防范措施。

眼看。

就是用眼睛观察岗位现场实际情况,看看和自己想象的是否一致,有没有漏点。

同时再次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危险源辨识相关知识对危险源进行再次辨识,并对应采取的各种防范措施进行选择,并确定相应的工作顺序。

手指口述。

就是用手指出应该采取防范措施的危险源,同时大声说出危害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并进行实施。

这种做法可以使人在工作时达到身心合一,注意力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

安全确认。

就是在采取相关防范措施后,再次进行安全检查,对岗位安全进行最后确认。

只有在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3、适时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技术比武,促进职工不断学习和掌握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岗位危险源进行不间断的辨识,并对原来未能辨识出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补充。

建立健全各岗位危险源及预防措施资料库,为持续开展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总之,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是确保煤矿长治久安,职工个人安全健康的法宝,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

它管理目标明确,实施效果突出,适应岗位广泛,可以在所有企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