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074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1)

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次陪同外宾参观的过程中,赫鲁晓夫手持玉米,正在兴高采烈地向外宾介绍他的玉米种植计划。

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

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

为什么?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从而导入本课。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

材料展示:

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答:

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粮食短缺等。

所以改革目的在于摆脱困境。

  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答: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                进行改革。

○31956年2月,苏共召开“                 ”。

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背景: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

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历史纵横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

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

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如何评价“秘密报告”?

    积极:

否定斯大林模式及个人崇拜值得肯定;消极:

全盘否是的极左思想,容易造成思想混乱,走向另一个极端。

 2、自主学习,改革内容是什么?

农业上

(重点)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

工业上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 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内容: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改革的内容包括:

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历史纵横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

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结果:

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如何?

有什么不足?

其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

收效甚微,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不足:

理论上没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幻想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垦荒,导致生态破坏。

原因: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来的体制上的小修小补。

3.评价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2)局限:

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合作探究】1: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即时练习】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斯大林的逝世

【思路解析】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A

2.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思路解析】掘墓人是指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人是指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答案】C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内容

项目 内容

企业管理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工业(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时间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66~1970年 7.8%          8.5%

1971~1975 5.7%           7.4%

1976~1980年 4.3%             4.4%

 

导致上边现象的原因:

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2.结果

 

(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3、结果的原因: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合作探究】2:

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

①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

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③原因: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异:

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即时练习】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思路解析】此题用排除法,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而不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答案】D

2.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C.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D.改革给苏联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思路解析】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勃列日涅夫改革,而是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答案】A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教师讲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

而且导致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

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

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内容、问题及影响【阅读下面教材,自主归纳】

 内容 问题(原因)  影响

经济 重点: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政治 作为改革的重点 局势失控、苏联解体 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但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合作探究】: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异同?

相同:

改革经济体制。

不同: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人民公社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末能真正深入到经济体制的弊端中。

学思之窗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思考◎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答案要点:

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合作探究】4: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当中获得的训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

比较填写下表:

【合作探究】4: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当中获得的训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 成果(后果) 问题

赫鲁晓夫 农业 一度促进农业发展 对原有经济

体制的修补

勃列日涅夫 重工业、国防工业 成为超级大国 

戈尔巴乔夫 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即时练习】

1.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思路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实质上是背离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将改革引向歧途。

【答案】C

2.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思路解析】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

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答案】A

本课测评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

其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

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2

A教学目标

B重点与难点

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C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D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

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到:

“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他们几位为苏联做了些什么呢?

同志们的所作所为给苏联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讲述内容】

复习提问: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是什么?

A主要特征: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B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过渡: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说明改革不可避免,第一个站出来担此大任的人是雄心勃勃的赫鲁晓夫。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1913年~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合作探究1:

从上面的数据能得出什么信息?

说明了什么问题?

有何危害?

(1)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

(3)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稳固领导地位后,开始对“斯大林模式”改革。

(3)苏共二十大(1956“秘密报告”)

2、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导言中的赫鲁晓夫手持玉米的照片,并对玉米运动作了简单介绍,提问:

“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

农业

(1)农业改革。

农业改革是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

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扩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2)工业改革。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如:

改革工资制度用计件奖励工资制度代替累进计件工资制,增加了计时工资的比重。

3、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与原因

(1)结果: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

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

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但最终失败。

(2)原因:

①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合作探究】2: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过渡:

赫鲁晓夫改革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改革成效甚微,赫鲁晓夫也因此黯然下台。

但苏联的改革没有就此终止,仍在继续推行。

与此同时,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赫鲁晓夫的继任者勃列日涅夫开始了新一轮大张旗鼓的改革。

勃列日涅夫又是如何改革的呢?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

(1)赫鲁晓夫的下台与勃列日涅夫上台;

(2)美苏处于争霸的状态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

(1)在企业管理方面,

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

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改革的结果

(1)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联经济不断发展。

1960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40亿卢布,1975年增为8626亿卢布。

工业产量增长迅速。

1965—1975年间,年发电量从5070亿度增至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2.4亿吨增为4.9亿吨,钢产量从9100万吨增为1.4134亿吨,汽车的年产量从62万辆增为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1.3亿吨,肉类为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1.8亿吨,肉类为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只及美国的31%,1975年上升到67%。

工业生产从30%升为80%以上,农业生产从55%升为85%。

而据美国国务院的计算,苏联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33%,1975年升为53%。

两者的百分比不一样,但都反映了苏美差距日趋缩小的变化趋势。

——徐天新等著:

《当代世界史(1945—1992)》。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

项目

年份

美国

苏联

洲际导弹

1968

1054

858

1978

1054

1400

潜射导弹

1968

656

121

1978

656

1015

战略轰炸机

1968

545

155

1978

432

135

核弹头

1968

4300

1300

1978

11000

4500

现役武装部队

1968

350

340

1978

210

440

坦克

1968

8500

32400

1978

10500

50000

战术飞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水面战舰

1968

360

320

1978

172

240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了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975年以后,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

4、改革失败原因:

(1)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2)勃列日涅夫本人专断、保守不利于改革;

(3)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3:

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点是什么?

①两者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于农业,后者终于工业;

③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④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过渡: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不佳效果不能说明他们改革是错误的,但改革的思路错了。

苏联的改革必须果敢地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苏联会出现这样的领导人吗?

还真的出现了,他就是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又是怎样改革的呢?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材料一: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

同时四处伸手,加重对东欧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