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990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docx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

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悠闲(yōu)颠簸(bō)装模作样(mú)

B.妥帖(tiē)坎坷(kě)谆谆教诲(zhūn)

C.捷报(jié)憎恶(è)斤斤计较(jiào)

D.洋溢(yì)脸颊(xiá)扣人心弦(x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自诩和谐万籁俱寂B.凯旋恳切闲情逸志

C.斟酌修茸星罗棋布D.雀跃诘责世外桃园

3.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名著翻拍在影视界十分流行,不少编导把目光投向传统名著。

尽管由于读者阅读的情感体验不同而使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________翻拍名著必须忠实于原著。

因为________这样,________可以真正起到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A.所以只有才B.所以只要就

C.但是只有才D.但是只要就

4.对下列语段中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5月8日,看到北京奥运会火炬顺利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②圣火登顶成功的意义在于它诠释了深刻的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③建立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④奥运圣火被带着“和平”“友爱”“进步”的精神传遍全球。

A.①句修改:

将“看到”删去。

B.②句修改:

“诠释了深刻的”改为“深刻地诠释了”。

C.③句修改:

“建立”改为“树立”。

D.④句修改:

“被”改为“将”。

5.下列文学常识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着重记录了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由西汉的刘向编订。

B.杜甫的诗集有《杜工部集》,其中许多诗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因此被称为“诗史”。

C.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

作品有《春》《背影》等。

D.《登飞来峰》《记承天寺夜游》《饮酒》的作者都是同一朝代的人。

二、填空。

(共6分)

6.古诗文默写。

(4分。

每空1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作者的交往不俗。

(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2分)

数百年来,《西游记》中一个个精彩生动的故事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如“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大战流沙河”等等都令我们百读不厌。

请从《西游记》中选择另外一个你喜欢的故事,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共9分)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

随着奥运脚步的临近,某校要开展一个名为“绿色奥运照耀绿色梦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到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8.保证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是中国政府申奥时的庄严承诺。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北京为此做出的努力,请你综合下面第一小组搜集到的两则材料,提取一条主要信息。

(2分)

材料一:

自2001年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39.5万人。

同时,北京市的机动车也以每年约21.5万辆的速度增加,到2007年5月26日,突破300万辆,户均拥有0.68辆。

这些都给北京大气污染的治理增加了难度。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二小组搜集的材料表明,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在短期内得到较大改善是多种原因促成的。

请你从下面该组提供的部分材料中帮助他们概括出两个原因。

(2分)

国家环保总局与北京市政府牵头,联合周边的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及有关部门,主要在扬尘、机动车、工业和燃煤所造成的污染方面采取治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良好。

自2000年开始,民间环保团体“自然之友”,以“羚羊车项目”(即以一辆绘有藏羚羊的流动教学车为载体)的形式在北京及其周边开展环境教育,该项目旨在推动更多自发环保行动的产生,以保障奥运会期间良好的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实施“绿色奥运”的行动方案,请选出下列不恰当的三项。

(2分)

(1)班级制作环保宣传手册,向所在社区发放,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2)加强文明礼仪修养,举止文明得体,展现北京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制订好详细周密的环保措施,注重对水源地、自然景观的保护。

(4)教室里尽量少开空调,上学、放学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尽可能不让家长开车接送。

(5)奥运会期间,自愿担任导游,组织“北京周边游”活动,让游客们领略北京美丽的自然风光。

(6)采用高新技术研发节能设备,节约用水用纸,将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活动结束时,主持人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你的“绿色奥运”之梦,你是怎么描述的?

(80~10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9分)

阅读《曹刿论战》。

完成12~15题。

(9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衣食所安安然无恙B.小信未孚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无缘无故D.弗敢加也变本加厉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小惠未徧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逐齐师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国为什么能够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26分)

(一)阅读《母亲的鼾歌》,完成16~19题。

(10分)

母亲的鼾歌

丛维熙

①母亲的鼾歌,对我这个年过五十的儿子来说,仍然是一支催眠曲。

在我的记忆里,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

②我四岁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我,开始了女人最不幸的生活。

我没有看见过她的眼泪,却听到过她在我耳畔哼唱的摇篮曲。

此时,外面的风正摇晃着冀东平原上的小屋,树梢像童话中的怪老人,发出尖锐而又凄厉的声响,我却在母亲古老的童谣中闭上了眼睛,到童年的梦境中去遨游。

③我十几岁时到北京求学。

为了交付学费,母亲远离家乡到我学校附近的一家富户当保姆。

当我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我的母亲,正汗流浃背地洗着一件件脏衣裳!

母亲做梦也想不到,她用汗水供养的儿子,因为在代数课上常常偷看小说,而成为寥寥几个留级学生中的一个。

④她没有为此垂泪,也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感叹父亲去世太早,她没有多少文化。

她一如既往,洗衣、做饭、刷碗、扫地……独自一人,支撑着苦难的重压,在命运的回肠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无尽的长途。

常常是我还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小说,她就睡着了,睡得恬静安详。

似乎她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无暇顾及她心灵上的沉重负荷……那时的母亲,从不打鼾。

⑤那一年,因为生活的变故我寄住在通县的叔叔家,母亲只能独自返回故里了。

十六岁的我,在一个飘着零星小雪的冬晨,送她到十字街头。

她用手抚去飘落在我头上的雪花:

“你要好好用功,像你爸爸那样。

”“嗯。

”我垂下头来。

⑥她用手掌抹去我脸上的泪痕,又系上我的棉袄领扣,叮咛我说:

“逢年过节,回村里看看妈就行了。

妈相信,没有蹚不过去的河。

你放心吧!

”……

⑦在这离别的瞬间,我第一次感到母亲的可贵,第一次意识到她的重量。

从这天起,我开始发奋地读书,如饥似渴地学习。

1950年秋天,我背着行囊离开通州城,到北京师范学校报到后,马上给她寄了一封信。

第一个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回故乡去探望母亲。

⑧当夜深人静时,我和分别两年多的母亲躺在热炕上,说着母子连心的话儿:

“妈妈,我让您受苦了。

”“没有又留级吧?

”显然,我那年留级的事情,给她心灵上留下了伤疤。

⑨“不但没留级,我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了呢!

”我拿出刊登我处女作的报纸,递给她。

她小心地接过来,把油灯挑得亮了一些,从炕上半翘起身子,激动而神往地凝视着那密密麻麻的铅字。

“妈妈!

您把报纸拿倒了。

”她笑了。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欣慰的微笑。

从心底漾起的笑波,浮上了母亲的嘴角眉梢。

⑩她是带着微笑睡去的。

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却充满了酸楚之感。

特别是在静夜里,听见她轻轻的鼾声,我无声地哭了……

⑾我毕业后到北京日报社工作。

第一件事,就是把母亲接进北京。

她几乎夜夜都发出微微的鼾声。

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条件反射,似乎只有听到母亲的鼾声,我才能睡得更踏实,连梦境也仿佛随着她的鼾歌而变得更为绚丽。

⑿只可惜1957年后我再难以听到她的鼾声了。

我和妻子被迫踏上了风雪凄迷的漫漫驿路,家里只剩下她和我那个刚出生的儿子。

她的苦难重新开始,像孑然一身抚养我那时一样,抚养着她的孙子。

⒀我偶然得以回来探亲,和母亲、儿子躺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床板上。

她面对着我侧身躺着,仿佛一夜连身也不翻一下。

我夜间醒来,常常看见母亲在睁着眼睛望着我。

⒁“妈妈,您怎么还没睡?

”“我都睡了一觉了。

”她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

⒂我把身子翻转过去,想让母亲能够闭一闭眼。

当我再次醒来,在月光下扭头打量母亲那布满皱纹的脸庞时,她还在睁着酸涩的眼睛。

我心里清楚,在我背向她的时候,她那双枯干无神的眼睛,一定在凝视儿子黑发中间钻出来的白发,一根、两根……

⒃“妈妈,我怕您……怕您……支撑不住……”

⒄“没有蹚不过去的河。

”她还是这样回答。

⒅1979年的元月6日,我结束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终于回到了北京,从那一天起她又开始打鼾了。

我睡在上铺,静听着母亲在下铺的鼾歌,内心翻江倒海,继而为之泪落。

后来,我们从十平方米的小屋搬到了宽敞的房子里,我也常常在深夜里静听她像摇篮曲一样的鼾歌。

⒆说来也真令人费解,我怕听别人的鼾声,却非常爱听母亲的鼾歌。

尽管她的鼾声和别人的没有任何差别,但我听起来却别有韵味:

她的鼾声既是儿歌,也是一首迎接黎明的晨曲。

她似乎在用饱经沧桑人的鼾歌,赞美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选文有删改)

16.选文第①段写道:

“她的鼾声是一支生活的晴雨表”,请你阅读③~⒅段,用简洁的语言补出下面的内容。

(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从不打鼾。

(2)“我”努力求学,学有所成,母亲开始打鼾。

(3)“我”遭遇人生的坎坷磨难,母亲没有了鼾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鼾声又起。

17.第②段在讲述母亲为“我”哼唱童谣时为何还要描写屋外尖锐凄厉的风声?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⑩段和第⒅段都写到“我”因听到母亲的鼾歌而落泪,请简要分析“我”这两次落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20~15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蜘蛛和它的网》。

完成20~22题。

(9分)

蜘蛛和它的网

①在希腊神话里,蜘蛛是纺织巧匠的化身。

蜘蛛靠它的网而生存。

蛛网有很强的黏性,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那些蚊子、飞虱、水蛭等害虫,都难逃蜘蛛布下的天罗地网。

但蛛网黏不住蜘蛛自己,因为它身上有滑润剂,而且休息时躲在蛛网的中心圆形部分,穿梭时主要沿纬丝爬动,而蛛网的中心部分和纬丝是不具有黏性的。

②蜘蛛腹部后端有6个吐丝器,它们与体表的3对纺锤突相通,突上有1000多个细孔。

织网时由此喷出以一种纤元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黏液,它遇到空气后变为坚韧的细丝线。

蜘蛛再用第四对足上的栉毛和爪突,进行抽丝、梳整、拉扯、编绞,纺织成结网所用的丝。

1000多根细丝合成一股,其直径才有人头发丝的1/10。

在人们心目中,蛛丝是不堪一击的,但实际上,如果跟同样直径的钢丝相比,强度还要大一些。

水下有些蛛网,甚至可以网住小鱼。

③蜘蛛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4万种,除南极洲外,各地均有分布。

蛛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

圆网蛛的网很大,形如车轮;珠腹蛛的网似笼;水蜘蛛的网像钟罩;草蜘蛛的网则和吊床极为相似;有的蜘蛛,能织出一片密网,安装在草秆上,它在微风中展开,像船上的风帆;南美洲有一种蜘蛛,它的网很小,只有邮票那么大。

④蜘蛛还能预知未来天气的变化情况。

有一种蜘蛛会在寒潮将至的时候大量吐丝并开始织网,织好网后它们就钻入其中,开始冬眠。

蜘蛛对大气中湿度变化也很敏感,有“活湿度计”之称。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这是因为蛛丝中含有的胶状物,很易吸收水分而失掉黏性。

所以空气一旦转向潮湿,蜘蛛就会停止结网。

⑤由于蛛丝的特殊性能,人们越来越多地对它加以利用。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种蜘蛛吐出的丝非常坚固结实。

人们只需把渔网的基底织好,然后把“半成品”挂在两棵树之间,再由蜘蛛去完成大部分的织网工作。

据说,用这种渔网来捕鱼,足可以用两个星期。

有的蛛丝细到只有千分之五毫米,被用来做精密光学仪器镜片上帮助瞄准的叉丝。

仿生学家则从蜘蛛纺锤突受到启发,制造出了现代人造纤维的喷丝头。

而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制造与天然蛛丝一样具有高性能的人造蛛丝为人类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蛛丝必将更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20.阅读第②段,简要说明蜘蛛结网所用的丝产生的过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

1794年深秋,拿破仑进军荷兰。

紧急关头,荷兰人打开瓦尔河水闸,用洪水阻挡法军,法军被迫后退。

途中有人发现许多蜘蛛在忙着结网并报告了拿破仑。

拿破仑当即下令军队原地待命。

不久,江河封冻,法军踏过冰河,发动进攻,荷军大败。

(1)请你用文中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拿破仑下令军队原地待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蛛丝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利于伤口愈合。

据史料记载,古希腊人用蛛丝缠在伤口上以止血;我国医书上记载,用蛛丝还能治疗金疮出血、毒疮等;蛛丝还能用作外科手术的缝合线。

(2)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让你又了解到了蛛丝哪方面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让过失成为机遇》,完成23~25题。

(7分)

让过失成为机遇

张洪清

①15岁那年,母亲为我做了件新上衣,我在上学时不小心把右袖管剐破了。

母亲在补补丁时,却错补在了左袖管上。

在拿起剪子准备拆的一刹那,母亲忽然停住了,说:

“不拆了,在那个破处再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补丁,不就对称了吗?

”这一对称,使我的补丁上衣有了创新,成为时尚。

这件事启示我们: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过失,过失就有可能成为机遇。

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犯了过失之后,能开动脑筋思考,从中得到启迪,过失就有可能转向反面。

一位德国工人因弄错配方而生产出一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

心情沮丧的同时,他认真思考能否在过失中有所发现。

最后,他发现这些废纸吸水性能极强。

他将这些废纸取名为“吸水纸”并投放市场,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从过失中走出来的成功者。

丹麦有一个10岁的男孩,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母亲告诉他花瓶不能白白打碎,要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此后,男孩只要打碎东西,都要小心捡起碎片并思考比较。

最终发现了最大碎片与次大碎片、次大碎片与中等碎片、中等碎片与较小碎片之间的比例均为16∶1。

他将此规律用于考古和天体研究,便可迅速恢复那些残碎文物、陨石的本来面貌。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雅各布·波尔。

看来,过失是一种宝贵的教训,只有善于总结、创新的人,才能从过失、挫折中发现新的机遇。

若在过失面前一味抱怨,苦恼沮丧,过失则会成为永远的遗憾。

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过失的积极意义。

③我们不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还要学会正确对待身边有过失的人。

某公司的一名高级职员因失误给公司造成了1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董事长却通知他调任同等重要的新职位。

这位职员大惑不解。

董事长说:

“我岂能在你身上白花1000万美元的学费?

”这位职员非常感动。

从此,他把这次过失作为动力,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

所以,当遇到别人的过失时,我们给有过失的人以真诚的信任,完全可能使他超越过去的自己。

④只有遇到风暴暗礁,生命之水才能激起闪亮的浪花。

过失既然是不可回避的,就应当抓住它带来的机遇,让曲折的人生绚丽多姿,让生命的浪花异彩纷呈。

(选文有删改)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②段与第③段的论证角度有什么不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共60分)

六、作文。

(共60分)

26.题目:

人生因________________而富有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以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8.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1.B2.A3.C4.C5.D二、6.

(1)谁家新燕啄春泥

(2)羌管悠悠霜满地(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本题共4分。

一小题1分,错一个字则该题不得分)7.答案示例:

我很喜欢“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1分)因为这个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孙悟空多次借扇不成却不怕困难、不言放弃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分)(本题2分。

能够结合故事内容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中的任何角度表述喜欢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三、8.(本题2分)从2001年至2007年,尽管北京市常住人口和机动车增加较快(给大气污染的治理增加了难度)(1分),但北京市区达标天气的天数越来越多(1分)。

9.一是由于六省区市联合行动,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理;二是由于民间环保团体积极宣传,让更多人具有环保意识。

(本题2分。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0.

(2)(5)(6)(本题2分。

错1个扣1分)11.略。

(本题3分。

能表现出“绿色奥运”的内容1分;语句生动形象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四、12.C13.

(1)通“遍”,遍及,普遍

(2)于是,就(本题2分。

每词1分)14.

(1)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

(2)鲁庄公与他(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本题2分。

每句1分)15.

(1)战前能够取信于民。

(1分)

(2)战中能够抓住有利时机(善于洞察敌军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1分)(3)鲁庄公知人善用(或:

曹刿具有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曹刿有勇有谋;鲁庄公虚心纳谏)。

(1分)(本题3分。

每点1分,

(1)

(2)两点必答,第(3)点答出其中任何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