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985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docx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每日育儿知识小分享

学校是什么?

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有了这样的目标定位,教育才会有理想和信仰;那么学校就应该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拒绝邪恶的场所。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

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择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大专毕业之后,我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一名教师,来到小学教书,应该说我真正开始我的教学生涯是在上班半年后,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六年级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松了口气的表情,可能是老师严肃的表情看太多了吧,换了一个新来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很放松吧,但是一进学校就听到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甚至故意与老师做对这种恐怖故事,心里便默念着,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于是,在我教书生涯的第一年,发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

课堂上有人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

于是我会在课堂上大声呵斥犯错的学生,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在全班起到震慑作用,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待等老师讲授下一课,他们很好奇的内容的学生。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有些差强人意,但他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是他主动送生病的同学回家,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看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曾经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可以原谅。

他们崇拜你、爱你。

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应该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

像故事中的那个老和尚,就清楚地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

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

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

该遗忘的角落!

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舍得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

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

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

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

;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每当要发火的时候,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出现自己初为人师时的事情。

有时我觉得愧疚,后悔当时吓着了那些孩子;有时又觉得可笑,奇怪自己当时怎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现在回想起来,实在觉得自己做得不妥,当时可能为了维护那么一点尊严,可能是为了挽回那么一点面子,总而言之,只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老师,我是不可侵犯的。

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

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快乐可以使人延年益寿,快乐可以使人青春永驻,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试着在不经意间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所以,我们不要随便扔掉他人的快乐,也不要轻易去掉自己的快乐,每天把笑脸送给每个人,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同事,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你。

我所任教班上有个男同学名叫小聪,比较调皮,多话,喜欢说些乱七八糟的话引起大家注意;而且经常缺交作业,上课不专心等。

我经常找他谈话,软硬兼施;他无动于衷,脸皮很厚。

后来有一次他跟我说,因为受后面成绩差同学的影响才没心学习;让我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和他同桌。

我要求他考好才答应他。

后来他虽然还是那么多小动作,但也比以前认真学习了。

中段试他考得还可以,起码也是科科及格。

我就兑现诺言,安排他和我们班第一名的男生小明坐在一起。

可是没三天,小明妈妈就打电话给我说小明经常受同桌骚扰,上课经常听不进课了;强烈要求调位。

我安慰她说,先了解情况我再做安排。

经了解,原来小聪上课经常都是突然伸手碰小明,而且听课时也要评论老师也说的内容,和小明说笑;虽然他也会向小明请教问题,但小明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完全适应不了他的这种示好方式。

回到学校我和小明聊过,他说如果再跟他同桌就不来上学了。

我只好找个机会调开小明,让小聪一个人坐了。

小聪知道后立刻来找我问为什么,我不敢说事情,怕他暗地里找小明报复;就说小明斜视,需要调位好调整视力。

他完全不相信我的话,气冲冲地离开;那一整天他都给我脸色看,书也不读,课也不听。

我就想再过几天再找他谈谈。

谁知那天下午发生了几个男同学联合欺负弱小的事情,我就请他家长来协助教育了。

他妈妈来了后我跟她说说他开学以后的情况,也了解了很多他在家的情况。

他父母比较忙,没什么时间理他;他都是在亲戚家住多,而且几个表兄弟就他成绩最差,表哥们经常讽刺嘲笑他,家里亲戚也经常说他。

所以他已经习惯了,对于这些都无所谓了。

后来我叫他来办公室和他妈妈当面谈,他还是很生我气,说话都不看我;他妈妈就说怎么这么没礼貌,对老师说话是这样态度吗?

他突然很激动说: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调位?

我做错了什么?

”我就说:

“理由我已经说给你听了。

而且你学习好不好与哪个人坐是没关系,最主要就是你自己有没有努力去学。

就算不同位,你下课后还是可以找他问问题的。

”他一边听一边流下眼泪了,说:

“我不明白就是为什么我不能跟他同桌。

”看着他我真的很震惊;一个脸皮那么厚的学生居然流下泪,那说明我这次真的伤他很重了。

而且他说得那么委屈,我心里甚至有种对不起他的感受,很同情他。

我说:

“这个世界不是说你想怎样就能怎样。

我这样调位肯定有我的理由。

”他没再说什么了。

后面他妈妈说了几句,就让他回教室了。

我心里矛盾了很久,感觉这次让他们同桌真是一次错误的决定,双方都伤害了;现在搞到我里外不是人。

我把小明调走其实是对他前段时间努力的一种否定,他流泪就是觉得为什么做好了,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老师都是骗人的。

这次真的伤害了他的自尊,或者是我的经验不足,没有看到问题就那么快行动了。

在接下来几天我都没找他,也没怎么理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捣蛋,但上我的课他认真听了,还举手上来做练习了;我的作业他都认真完成交了。

我看在心里,心里的石头放下一点点。

我想,等再过几天就找他聊聊,把他心里那根刺拔了;有些事情是要慢慢来的。

而且这件事是我太心急了,没有考虑周全;差点丢掉了一个孩子对我的信任。

原来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真的是要慎之又慎。

篇二: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大人和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美丽而纯洁的‘海洋’”。

在孩子世界里,万物皆有灵性。

他们喜欢和小动物说悄悄话,喜欢为布娃娃洗脸、穿衣服……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爱憎分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只有“是”与“非”。

对人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有些事情在成人的眼里是错误的、可笑的,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是真实与正常的。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

这就需要妈妈从“陆地”走向“海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

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首先,妈妈应当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交流。

妈妈们应该知道,从二、三岁开始,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开始萌芽了,这时候孩子经常会说“我自己做”;到了10岁左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水平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关注自己、评价自己,又由于身做的发育和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形成“成人感”和“独立感”。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把他们当作小孩子来保护,势必引起他们的反抗。

其次,妈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幼儿期(1-3岁)

幼儿期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从动作上他们已经能自如地独立行走,手部的动作也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可以独自吃饭、玩耍。

3岁儿童已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能够分清楚“你、我、他”。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有意识地去探索世界。

1.学习和模仿

幼儿期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心理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

这个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将刚刚听到的话,立刻想起并加以模仿。

困此这个时期孩子的记忆力也很强,如果这个时候教孩子识字,效率会很高。

当然,孩子也会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

如当发现别的小朋友发脾气、胡闹、说脏话时,他们也会因为新奇而模仿。

这个时候,妈妈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表现出好奇和大惊小怪,因为这样做只会增加孩子的新鲜感,从而助长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

2.有表达欲望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表达的欲望,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一些新奇的东西。

如,他能告诉妈妈刚刚看到的小狗,在马路上奔跑的汽车等。

对于孩子来说,表达是一种自然的喜悦,因此,妈妈一定要抽出时间、拿出耐心听孩子表达。

3.反抗心理

提到二、三岁的孩子,大家几乎都会提到“反抗”二字。

这个年龄的孩子反抗外来的一切,妈妈喂他吃饭,他会心不在焉地摇头说“不吃”;妈妈给他洗澡,他会跟妈妈玩捉迷藏,“不洗”;妈妈让他上床睡觉,他偏偏找理由说“不睡”……孩子的这种反抗情形,自两岁半起将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对于孩子的这种反抗心理,家长不要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也不能禁止孩子做一切事情。

最好是与孩子订立规则,如,虽有美味可口的点心摆在面前,也得先去洗手才能吃;即使经过孩子喜欢的玩具店,也得要他忍耐等到约定的日子才买给他。

如果妈妈能够慢慢克制住孩子的欲望,孩子的反抗心理会减轻很多。

学龄前(4-6岁)

3岁后是儿童智力、思维和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大脑重量已达到1000-1300克(成人为1400多克),这是脑功能健全发展的保证。

如果说幼儿期发育主要表现在日常行为和运动方面,那么学龄前期则会更多地表现出智能发育。

1.语言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极为迅速,他们变得特别爱说话,即使一个人玩的时候也会自言自语地边说边玩,跟小朋友或大人在一起时见识短就更多。

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树木、小河或公园里的动物、秋千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

如,他们会对天上飘走的云彩说:

“请再来玩。

”会对被雨淋湿的童车同情地说:

“你在哭吗?

我来帮你打伞好吗?

”这是四、五岁孩子心理最突出的特点。

5岁左右,孩子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换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会互相夸耀:

“我坐过碰碰车”、“爸爸给我买了把冲锋枪。

”孩子与同龄人之间可谈的话题也越来越多。

但是,话再多的学龄前孩子,在外面说可能不像在家里那么健谈了。

尤其是面对陌生环境时,这种倾向就更加明显。

这时候妈妈不要表现出急躁的情绪,只要让孩子习惯不同的人和环境,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2.思维和想象能力

学龄前的孩子能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并且根据角色的身份进行表演,学妈妈给孩子喂食、扮老师教学生学习、扮演医生给病人看病等。

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还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直觉性,往往只根据事物外在的表象作出判断。

这个时期,孩子已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这表现在他们的游戏、绘画、手工、讲故事等活动中。

日常所见所闻是他们创作的源泉,他们会模仿成人学开汽车、学打仗游戏、玩过家家……随着年龄增长,这些活动的目的性、创造性也会相应增强。

3.情绪和社会性

学龄前儿童的情绪已相当丰富,且十分容易表现出来,不太稳定,缺少控制,通常对鬼怪以及黑暗等有恐惧心理。

此时,孩子已经出现如道德、理智等一些较高级的情感,能遵守一般行为规范。

另外,孩子5岁后,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自我意识有所发展。

一直受到周围人肯定、积极评价的儿童会比较自信;而经常受到否定、消极评价的儿童则容易产生自卑感、孤独感。

这些脾气、性格、情绪、行为的特别表现,常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

4.以“自我为中心”

学龄前孩子的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叫做“自我中心”。

许多孩子只知道“我要”、“我有”,而不能脱离自己的立场,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问题。

一个孩子告诉他的老师:

“我有个哥哥。

”当老师再问他:

“你哥哥有弟弟吗?

”他却说:

“没有。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有的孩子犯错误之后,家长提醒过他多次,他却屡教不改、一犯再犯。

其实,这往往也是由于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自己行为的危害而造成的。

孩子的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在6-7岁后一般就会改变,他会慢慢能够体会别人的感受。

但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的发展水平,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就会比较迟缓。

因此,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家长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是很重要的。

这包括对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

学龄期(6-13岁)

学龄期孩子的心理,看似比较平静,其实很复杂,是孩子心理发展极不稳定的一个阶段,因为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

在这一阶段,作为妈妈,要有预见性,针对孩子即将成熟的心理特征进行教育,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度过这个阶段。

1.认知特点

小涛已经上四年级了,最近很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下降。

妈妈经常与他谈心,从明确学习目的讲到端正学习态度,从个人的前途讲到祖国的未来,费尽了心思和口舌。

小涛每次都瞪着大眼睛听,但听后就是不改,气得妈妈不知道再怎样教育他。

学龄期孩子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

即使到了五年级以后,孩子的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所以妈妈在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特点,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成功人士的故事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否则像小涛妈妈那样,苦口婆心讲了许多道理,孩子听不进去,只能以没有效果而告终。

2.情感特点

“妈妈,我们班好多同学作文写得可好了,他们都是在网上查的资料。

”三年级的小雪放学刚回到家便对妈妈说。

“是吗?

他们都查得什么资料了,跟妈妈说说。

”妈妈感兴趣地说。

“妈妈,咱家也买台电脑吧,这样学习也更方便。

”小雪转移了话题。

“你现在还小,妈妈一定给你买好不好?

”妈妈想了想说。

“不好!

”小雪生气地冲进自己的房间,从此好几天没有理妈妈。

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

学龄期孩子以学习为其主导活动,因而其大量情绪情感内容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联系。

学习的成败、在班集体的地位、同伴间的关系,都会使孩子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学龄前孩子的情绪表现比较外露,他们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例如故事中的小雪,因为妈妈没有答应给她买电脑便好几天不理妈妈,这些都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正常表现。

学龄期这个阶段,妈妈们没有必要为孩子的情绪波动太大而着急,因为随着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会逐渐稳定下来,在总体上说是平静而愉快的。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其情绪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情绪的稳定性在增长;

情绪的内容在不断丰富;

情感的深刻性在发展;

道德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3.行为特点

小迪最近有了新的爱好,就是收集《水浒》卡通卡片,为了收集更多更全的卡片,他不惜花钱买,甚至用自己心爱的电动玩具与别的孩子换。

后来,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就问他:

“你知道梁山好汉中有几只虎吗?

“有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其他的想不起来了。

“我来告诉你吧,梁山好汉中共有十只虎,他们是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病大虫薛永、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母大虫顾大嫂。

那你知道好汉中有几条龙吗?

”妈妈故意问孩子。

小迪摇摇头,但他对此非常感兴趣,便开始阅读小说。

从那天起,小迪爱上了读小说,也不再去收集卡片了。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有了比较长远的目的,行为可以不为直接目的所左右了;他们行动的冲动性和受暗示性也开始减弱,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从总体上讲,孩子行为的果断性和坚持性还比较差,往往在“果断”中露出盲动,在坚持中表现出依赖。

因此要教育好孩子,妈妈必须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行为的特点。

故事中小迪的行为就有很强的盲目性,也许是心血来潮,也许是受同学的影响,开始喜欢上了收集卡通卡片。

但是在妈妈的正确引导下,他很快喜欢上了阅读。

在学龄期这个阶段,孩子需要一个明智的引领者为他们引领方向。

4.个性发展特点

上四年级的王阳有个小本子,有一天,他给妈妈看他的本子,里面竟然有他“发现”的二十几条数学“定理”。

妈妈看后,发现儿子的总结有些是错误的,但大部分是正确的。

于是,她给王阳买了好多数学方面的课外书,鼓励孩子学好数学。

学龄期是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形成阶段,妈妈们要留心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特点,及时发现孩子兴趣、爱好的倾向,及时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任何两个孩子的个性倾向和心理特点完全相同。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兴趣,不管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妈妈都要小心地培养和呵护孩子的兴趣。

5.自我意识特点

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学龄期孩子的自我意识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

与中学生相比,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多地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权威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和家长。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而对于同学的意见则不太在乎。

因此,妈妈要时常表扬和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让孩子充满自信地走完小学阶段。

心理二性格不同,教育方法亦不同

作为妈妈,你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吗?

孩子放学回家后,是静静地回到房间里去做作业,还是跟在你的屁股后面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

家里来了客人,孩子是热情地招待,还是缩回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

与别的孩子接触时,孩子是主动大方,还是扭扭捏捏地放不开自己?

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性格的不同表现。

是不是性格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就应该不同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典例。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

“是不是听到了指令就应该去行动呢?

孔子说:

“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随便实行起来?

孔子的学生冉有问孔子:

“是不是听到了指令就应该去行动呢?

孔子说:

“听到了就实行起来。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感到很奇怪,便问孔子:

“子路问‘是不是听到了指令就应该去行动呢?

’您说‘有父兄在’;而冉有问您同样的问题,您却回答他说‘听到了就实行起来’。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答案呢?

孔子说:

“冉有做事往往畏缩不前,因此我鼓励他;子路的勇气一人抵几人,敢于作为,所以我让他慎重。

孔子在三千弟子中培养出了“七十二贤人”,除了他诲人不倦外,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注意因人施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母亲,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

然而,总有妈妈抱怨“教育孩子怎么就这样难呢”、“教育孩子可真是件苦差事”……持有这类观点的妈妈应该反醒了,你真正了解孩子吗?

你的教育方式适合孩子吗?

如果妈妈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教育孩子真的有那么难吗?

下面,我们就一同来看看,妈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因人施教。

首先,妈妈应了解孩子的性格。

所谓“性格”是一种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如优柔寡断、刚强、懦弱等,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

但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和气质一样,也有一定的可塑性。

妈妈在判别孩子的性格时一定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被认定为就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性的、带有本质性的表现才能被认定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提到因人施教,很多妈妈都认为,因人施教就是个别教育。

其实个别教育并不等于因人施教。

道理很简单,每个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对一的个别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却并不一定适合孩子。

所以因人施教在本质上讲,并不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而在于这种教育方式是否适合于孩子。

活泼型孩子的应对策略——不要过分溺爱

川川生来天真活泼,聪明伶俐,老师和邻居们都很喜欢他。

但是,川川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太活跃了,总是坐不住,妈妈经常怀疑他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一天,川川妈妈的同事搬了新家,妈妈带川川一起前往祝贺。

让妈妈没想到的是,到了朋友家,川川仍然像在自己家似的四处乱窜,一点也不知道收敛,不一会儿,便把同事家的新花瓶打碎了。

同事碍于情面,并没有责备川川,但是川川妈妈总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川川属于典型的活泼型性格,这种孩子的特点是喜动厌静,生命力旺盛。

这类孩子思维活跃、反应灵敏,自我表现欲和交往能力也很强,即使面对很多陌生人,他们也敢大胆地说话和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这种类型的孩子自控能力极差,常常会出现闯祸的现象。

对于活跃型的孩子,如果妈妈过分地溺爱他,完全顺着他的性子来,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有可能会目空一切、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因此,如果这种类型的孩子闯了祸,妈妈应该及时教育,并采取相应措施,让孩子及时纠正。

如故事中的川川,妈妈就应该让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只花瓶,亲自送到同事家,并真诚地向人家道歉,这样川川才能尝到闯祸的滋味,进而收敛自己的行为。

另外,这样做还能使他从小就具有责任感。

腼腆型孩子的应对策略——不要过于心急

龙龙上一年级了,但是让妈妈一直很着急的是,他总是很腼腆,不会主动和老师和同学们讲话、家里来了客人就会躲进自己的房间。

有时,他心里有事情,宁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不去解决,也不和妈妈讲。

腼腆型性格的孩子比较稳当,做事不易出差错,专注力强,听话,但他们不爱交往,自我表现欲不强,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对于这类性格的孩子,妈妈不要为他们的不活跃而过分心急。

因为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或适宜的氛围,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事物。

这种类型的孩子性情温顺,“节奏”慢,若家长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他们就会感到心里不踏实,有时还会因信心不足而徘徊不前。

对于腼腆型性格的孩子,妈妈最好用表扬和鼓励法让他们去做事情。

以故事中的龙龙为例,妈妈可以经常找机会表扬他,“今天楼下的王叔叔夸你了,说你主动跟他打招呼,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龙龙长大了,知道给客人拿水果了”……

另外,妈妈一定要试着与这种类型的孩子沟通,因为把一切事情都装在心里,将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妈妈可以这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龙龙,今天班上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你有什么看法呢?

”……当沟通成为一种习惯,孩子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乖巧型孩子的应对策略——不要过高要求

小星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从小到大,他的生活、学习从来没有让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