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509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模拟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叶片的结构中,含有叶绿体最多的细胞是()

A.保卫细胞

B.上表皮细胞

C.叶肉细胞

D.下表皮细胞

2.青春期发育突出的特征是()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肺活量显著增大

C.性发育和性成熟

D.神经系统的功能日益完善

3.家庭制作甜米酒时,常常需要向煮熟的糯米中加入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蓝藻

D.醋酸菌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三种生物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B.B、C都是消费者

C.①②③④都表示呼吸作用

D.A、B、C都能使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体内

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纯净水、稀碘液

B.自来水、稀碘液

C.生理盐水、稀碘液

D.生理盐水、纯净水

6.图是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如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右侧的图是左侧的种子用解剖刀沿a线纵切开所得

B.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变蓝的部分是图中的5

C.玉米种子的子叶是图中2,只有一片,所以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

D.若玉米种子的胚部受损,则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7.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2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3可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C.植物体的所有色素和酸甜苦辣等物质都存在于5中

D.6具有流动性,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8.对蝗虫发育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经过5次蜕皮后才能长大

B.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C.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跳蝻只能跳跃,不能飞翔,生殖器仍没有发育成熟

9.两个双眼皮的人结婚,所生子女()

A.有75%的机会是单眼皮

B.有75%的机会是双眼皮

C.可能是单眼皮,也可能是双眼皮

D.一定是双眼皮

10.自然界有细菌、病毒,不属于它们的特点是()

A.个体比较微小

B.分布十分广泛

C.结构比较复杂

D.数量相对较多

11.葫芦藓、肾蕨、水杉、水稻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根、茎、叶

B.种子均无果皮包被

C.都没有种子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1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请问一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经过很多次分裂后产生了很多个新细胞,每一个新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染色体.

A.4条

B.8条

C.16条

D.2条

13.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B.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绿色植物)进行暗处理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擦——滴——刮——涂——染

14.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4个物像,其中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

A.

B.

C.

D.

15.冬眠之前,蛇在天气突然变冷时爬出洞穴来晒太阳,蛇的这一行为,是受哪一生态因素的影响()

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6.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若视野中的物像在左下方,想要把物像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移向

A.左下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右上方

17.预计王大爷家今年粮食大丰收,你认为贮藏粮食的最佳环境条件应该是()

A.高温、潮湿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18.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南橘北枳”说明生物适应环境

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20.生物圈的范围包含

A.岩石圈的表面

B.水圈的大部

C.大气圈的底层

D.A、B、C都是

2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历程和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最直接可靠的证据

B.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根据郑氏孔子鸟化石推测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22.某同学尝试用绿豆种子发豆芽,下列不必考虑的外界条件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有机物

2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

B.流感病毒

C.珊瑚虫

D.马尾松

二、综合题

24.如图为某家庭的白化病(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的遗传图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父母肤色均正常,而子女中出现了白化病,此现象称为______。

人类的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______性状,由图可知白化病是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图中3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其表现为白化病。

若3号与正常男子(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3)个体4号也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

请用遗传图解加以说明。

___

(4)2018年我国启动了“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从基因水平进行研究,可能根治白化病等遗传病,这是因为______决定生物的性状。

25.如图是菜豆种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保护种子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

(2)将来发育成叶和茎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

(3)1、2、3、4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它是新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中贮藏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26.科学家调查发现,有一种喜欢栖息在树干上的蛾,原本黑色蛾与白色蛾的数量大约相等,但在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后,黑色蛾的数量大增,白色蛾的数量则骤减,这种蛾在生物学上叫桦尺蠖,属于昆虫纲,在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    ,它是由    控制的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极端,蛾属于    阶段.

(3)桦尺蠖的幼虫对桦树的危害很大,但目前对它的防止仍然是以喷洒药剂毒杀为主,你认为在桦尺蠖的    发育阶段施药最有效.

27.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利用普通光学显微观察.请回答:

(1)制作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写出图中数字序号)

(2)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盖法是_____.

(3)如图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的一个步骤.此操作中,她正在_____(选填“逆”“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此时她的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镜.

(4)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

28.2017年8月3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最高气温将达到37℃。

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

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

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

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

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

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面右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

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

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

请分析回答:

(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

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区。

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

(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

(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

根据

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多选)

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

(5)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

请帮助这位同学从右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选择图中字母)。

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

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

29.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括______条食物链。

(2)个体数目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兔与草的关系是__________;兔与昆虫、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由于自然灾害使草数量大减,则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止围猎后,经过若干年恢复,狼和狐的数量显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复。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

一般地说,生物种类和数目越_______,生态系统结构越______,这种能力越强。

30.如图,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__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2.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扩散作用

3.若C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____)

A.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