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6374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docx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doc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

识字教学结题报告

  “如何搞好低段识字教学”

  课题结题报告

  袁都村小学袁孝聪

  一、课题的提出

  认识文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接触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世界的开始,对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

不识字就谈不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

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

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

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

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

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理论依据

  

(1)汉字结构理论依据:

  ①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古籍字典整改并保留了210多个偏旁部首,这二百多个偏旁部首除去一些笔画和无意义的符号外,还有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人曾按照古代哲学中天地人合的思想,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分为天文、人文、地文三大类(《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这为我们识字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它帮助我们对各类性质的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汉字认识更加透彻。

  ②汉字的形义音兼备。

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且大多能通过字的形提供音和义两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字的结构,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义,将是事半功倍。

  

(2)《语文课程标准》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800—1000个汉字的书写任务,如果不讲究写字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识字、阅读等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写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识字、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写字指导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郭沫若先生说得好:

“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在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最科学、最易学、最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在繁忙的各科文化知识学习中,提高对学习书法(或写字)的兴趣,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童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好玩、爱动、表现欲强、

  好奇心重等特点,在教学汉字时,带着学生进行智力游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当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时,接受的知识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4)语文学习的规律:

  长期以来,尤其是农村学校,还有为数不少教师仍然实施的是“先识字,后读书”,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塌腰”现象,造成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天然陡坡,因为识字没有载体,中年级识字“同伴干扰”现象严重,音、形、义不能联系,同音字互替现象比比皆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表明:

  ①认写结合:

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来看,早期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和运用,在识字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这种识字教学是有效的。

  ②三步走: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要初读课文侧重字音,再读课文侧重字义,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识字形,最终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量明显增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1—2学段)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研究内容

  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是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缺乏的是对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单一,除了书中要求写的字以外,很少认识其他字,识字量少,阅读量更少,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

1997年惠农区所用“注?

提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而且大量的同音字让学生无法区分,学生错别字满天飞。

由于低年级学生词

汇量少,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词语的程度,很多字只要音相同就搬来运用。

如:

应该写成因该、已经写成以经,再一次写成在一次。

这些现象老师苦恼过、困惑过、迷茫过,可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只能是向学生一次次唠叨改改改,而学生呢?

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因此,我把探究适合学生的多种识字方法和农村本地资源相结合作为选题,把采取怎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1.探索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并把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探讨总结多种适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提高识字能力及课堂识字效率。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解决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在我校一、二、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其他兄弟学校为平行实验班、成果对比班。

  

(二)研究步骤

  09.3-09.5:

发现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09.5-09.7:

积累收集多种识字方法和教学案例便于教师学习,教师尝试运用收集到的方法

  09.8-09.10:

教师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与途径

  09.10-09.11:

总结提炼课题成果;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09.11:

撰写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XX年3月—XX年11月止,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为XX年3月—XX年5月。

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

  1.教师在教学中有想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意识,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识字方法,能将课内识字延伸至课外,识字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书本教材,延伸至街头、家庭、课外书等。

大部分教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持赞成、支持的态度,认为在本校开展识字多元化的研究可行,但也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会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2.家长认为让孩子读课本以为的书会影响学生成绩,有些家长干脆认为能把书本上的字认会已经不错了。

多数家长由于农活繁忙不愿多花时间用在孩子身上,个别家长虽然能辅导孩子把作业完成,至于其它如从课外或生活中帮孩子认字教孩子认字等,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也是作业,有50%的家长已认识到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对学写作文、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但还要视自己的农活多少来衡量。

目前只有30%以上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家长不是很多。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还很差,一方面是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低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平时忙于农活,顾及不到。

  3.调查学生的问卷中了解到,有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实践研究,喜欢看课外书,希望老师讲课有趣味。

篇二:

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各门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都正等着他们去打开,而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识字这个难题。

各种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工具,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首先要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汉字。

因此,识字也就成了低年级学生首先要进行的主要学习任务,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过好识字关。

识字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学习的好坏,甚至决定着学生终身文化素质的高低。

  一、识字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当然,要让学生坚实地打好识字基础,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

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这些困难,并想尽办法去克服它。

这些困难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影响识字教学的质量。

我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

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免就会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低年级段识字量较大。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了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

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低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突出“兴趣”。

  教学要求的识字量大,而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这就是摆在我们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面前的一对矛盾。

但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我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既为识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又为识字教学带来了契机。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只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用好“兴趣”这一有力的武器,我们就一定会较好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生动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对生动的、直观的、有趣的知识就比较容易接受。

所以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清楚字与字间的相互联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用有趣味的教法,创造性把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以“兴趣”为纽带有机地统一起来,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

  三、我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综上,如何增强识字的趣味性,便成了识字教学的关键。

我在自己的

  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着运用了各种趣味性很强的识字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分析字形法。

  “分析字形法”就是结合组成生字的各部分的结构特点,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用分析出的鲜活的具体形象来帮助学生记忆。

  例如“游”字,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

“氵”--游泳当然要在水里游啦,“方”--表示游泳池是方形的,“”--是在水里游的人,“子”--古时指男人,女人是不能下池游泳的。

这样一分析,“游”字的每一部分的结构和“游”的意思之间都有了一定的联系,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个字。

在学习“人、大、个”这三个字时,我用红粉笔写这三个字中的“人”字,不等我提问,已有小朋友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

他们的发现让我欣喜万分:

“这三个字里都有‘人’。

”“‘大’和‘个’的‘人’不一样,‘大’的撇变长了,‘个’的撇变短了。

  “老师,‘个’的‘人’跑到上半格去了。

”“‘大’的撇变成了竖撇。

”真没想到一年级的孩子会观察得这么细致,我决心要多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自主地、愉快地识字。

  学习“多”这个字时,我问:

“你有什么新发现?

  “‘多’是由两个一样的字拼起来的。

  “那个字是‘夕阳红’的‘夕’。

  这时,我一边小结一边提问:

“这两个‘夕’组成‘多’,有点像双胞胎。

再看看这一对双胞胎就是长得一模一样呢?

  “不,下面一个‘夕’第二条腿横撇长一点。

  “对呀,不然它怎么有力气顶着头顶上的兄弟呢?

  孩子们听了都会心地笑了。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又认识了“朋、双、比、回”,还发现了双胞胎之间的差别。

课间,有些孩子说还有三胞胎,我请他们说一说,黑板上一下子出现了“品、晶、森、鑫、磊”等字。

我趁机请认识这些字的学生教大家认识了这些新朋友。

这一天的学习使大家都很快乐。

孩子们的扩散思维这么快,看来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把握好机会,就能引导他们在“看字”和“说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一个复杂汉字中往往包含着好几个汉字。

教材把“树”和“对”安排在同一课,确是别有一番用心。

初学课文时,就有孩子发现“树”中有个“对”,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重点识字时,个别孩子又发现’树”里有个“又”,“树”中有个“寸”,“树”中还有“村”,竟然有孩子发现“树”去掉“寸”后剩下的“权”也是一个字?

?

最后,我们集体认读了这七个字;木、又、寸、权、对、村。

树,还结合口头组词帮助孩子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这样的学习既轻松又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又如“笔”字。

我首先问学生,古人用什么笔写字?

--“毛笔”;毛笔的笔杆是什么做的?

--竹子,所以“笔”字的上面是“竹字头”;毛笔的笔头是用什么做的?

--动物的毛,所以“笔”字的下面是个“毛”字。

再如“啄”字,我是这样来帮助学生掌握的。

把“啄”字分成三部分“口”、“豕”、“丶”来记。

“口”即为啄木鸟捉虫子时在树上凿的洞口,“豕”多么像一只有长嘴巴并且羽毛丰满的啄木鸟呀,而那学生书写时最容易丢掉的“丶”,不正是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吗!

“啄”字通过这样分析

  就很容易记住了,学生写这个字时,因为想着被啄木鸟吞进肚里的小虫子,所以再也不会把“丶”丢掉了。

  2、对比识字法。

  “对比识字法”就是把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

  例如,“己”与“已”,在教学中,为了区分这两个字,我就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让学生对比着来看,并辅以口诀“己字不出头,已字半封口”。

这样,学生就不容易再把这两个易混的字写错了。

  又如,“瓣”、“辩”、“辫”、“辨”这四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

当学这几字中的某一个,我就把以前曾学过的另几个都列出来,让学生认真对比,找出相同之处,比较其不同之处。

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只需记住中间简单的几笔即可,另外还可根据中间的部分来辩析字义,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区别许多形声字组:

挺(手插腰,挺直腰)艇(超级大船就是艇)蜓(蜻蜒是昆虫),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跟(脚后跟,足后跟),很(这两个人很要好),狠(像狼一样狠),恨(心中悔恨);转(车轮转转转),砖(石头也可以当砖用),传(动人的传说),炮(炮火冲天),泡(在水中泡一泡),跑(足球运动员积极跑动)抱(用手抱),饱(饱食一顿)等等。

  3、情景识字法。

  “情景识字法”就是把字放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记忆。

篇三: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窗体顶端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字也是中华民族的根。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它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张扬汉字的美丽、睿智与广博,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传播中华民族悠远厚重的文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但是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途径,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技能,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一般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

但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

然而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都与识字量的多少密切联系。

这就使得我们的识字教学,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刻也未停止过。

仅就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就出现了30多种识字教学经验。

在这些实验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是最具有影响的,在“小语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此外,还有“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等,也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特色。

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面对如此大的识字量,怎样才能做到快速、有效的识记并且不遗忘?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进行测试:

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保持率只剩33.3%,第三天保持27.8%,第六天保持率降到25.4%,其遗忘规律是从快到慢过渡的。

遗忘是有特征的,而记忆也是有规律的。

心理学指出完整的记忆过程,必须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教师的教学如果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其教学效果就好,不然就将是事倍功半。

这就更迫切需要我们教者运用有效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构建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走进“大语文”的广阔天地,有效提高识字教学并使语文识字教学充满活力。

  2、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的精神,以及提高其创新能力。

  3、有效的识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促进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4、让学生感受语文源于生活,学习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能感受识字所带来的快乐,能随时随处主动识字并形成随时学习的意识。

  5、使教师形成更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使教学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观察等方式,调查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程度以及了解家长的辅导能力。

对于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会有多大的收获做到心中有底。

  2、个案研究法

  在实验班级里给每个学生配一个“苗苗识字袋”,选取好、中、差各一名学生进行个案追踪分析。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有效识字教学实践的不断观察、体验,不断反思、总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整个研究过程形成一种“实践——观察(体验)——反思(归因)——实践”的循环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自我反思②他人监督③学生协助④借助名师

  4、经验总结法

  以新课标的理念为理论指导,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闪光点,对闪光点进行归类,提炼出经验,以利于更深入、科学的继续实验、研究,最终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此原则为本课题的指导性原则,在教学环境的布置、识字内容、识字方法的选择上,都要充分体现此原则,为学生识字提供最广阔的资源。

  2、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原则

  下要保底就是要求学生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识字任务,上不封顶则是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多的识字。

  3、自主性原则

  语文教育就是要以尊重和发展个性生命作为其教育理念的基本支撑点和全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还原个体主动性。

注重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4、尊重差异原则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条件的差异,鼓励尽可能多的识字,但也不作人为地强制性地拔高要求。

  五、研究程序和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XX.11——XX.12

  主要工作: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确定理论假说,进行前期研究。

全面了解低年级识字教与学的现状,理清教学思路,深入学习新教材新理念。

多方搜集资料,结合实际情况,集体研究探讨出具体的方法、方式,初步形成研究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前期:

XX.12——XX.4

  主要工作:

各成员摸清班情,结合实际分析,找准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加大宣传,利用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教改实验的目的、意义,力争家长的最大支持和配合。

根据研究方案,确定研究重点,各成员在识字教学中进行具体实施研究。

  3、具体实施阶段——后期:

XX.5——XX.7

  主要工作:

进行阶段性成果小结,课题组成员间交流开展研究的情况。

研究初步形成可操作的模式,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调整研究方案,继续开展课题研究。

挑选出典型课例进行推广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