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362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docx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11号红头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文件

烟教科[2011]11号

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各县市区教研室、高新区教育办公室,烟台二中: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简称语文“双轨”教学)是烟台市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推广项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行之有效的优秀教改成果。

根据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及整体工作要求,市教科院决定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一、准确把握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内涵,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以大量读写为教学手段,强调课内外的有机结合,着眼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精神,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一致。

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和普及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其教学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在不必教、不必讲的地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学生阅读总量严重不足,用于写作实践的时间不够。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可以去除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

它的做法是,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以3/5——4/5的时间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完成以教科书为基本框架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学习;以2/5——1/5的时间进行课外“自由读写”活动,扩大学生的读写总量。

语文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多读多写多积累、少讲少考少做题”,追求本色的语文教学境界、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是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第一条轨,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轨。

教学中务必要强化“双基”训练,加强学习策略指导,使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形成基本的语文能力和基本的语文素养。

要想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要对现有的阅读教学课堂结构进行变革。

各县市区、各学校要以“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为抓手,以“五还”“两提高”的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新路子、新方法。

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和学校,要积极尝试实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深化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改革。

“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即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设为四个大“模块”和一个小“模块”,主要模块之间实行“动态变量组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第一模块为“读”: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深入理解文本;第二模块为“助”:

即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各种帮助,主要是启发、点拨,解疑、答难;第三模块为“议”: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第四模块为“练”:

根据学段和年级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读写训练或其他“双基”训练;最后一个模块为“结”:

即由学生自主安排,可以自我检测,可以巩固新知,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和训练。

“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整体设想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目的是确立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语文学习的时间和活动落到实处,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前四个模块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并且相邻两个模块可以适当渗透与融合。

每个模块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加”或“减少”。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块”进行优化、调整,以求最佳效果。

各县市区、各学校要在继承烟台市语文“双轨”教学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并发展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借鉴深圳黄田小学“一主两翼式”教学模式、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实验”、莱阳“感悟·合作·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何克抗教授“跨越式发展实验”等经验,丰富和发展我市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形式和内涵,改革课堂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语言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创新课型研究,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果

“课外阅读”是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第二条轨,也是最具活力、最能体现“双轨”教学特色的一条轨。

要有效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课外阅读积极作用的认识。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世界畅销书籍《朗读手册》中写到:

“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比较32个国家21万名学生的阅读能力,发现分数最高(不论其收入和社会阶层)的学生都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老师每天都读书给他们听,二是他们每天都以阅读为乐。

其次,要在总结烟台市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地方先进教学经验和做法,强化课外阅读课型的创新研究,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力度。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种课型着手进行创新与改进:

一是课外阅读导读课,如开展儿童文学导读、中外名著导读、同主题阅读指导等,为学生寻找阅读的兴趣点指明方向。

二是课外阅读交流分享课,即引导学生把某一阶段读书的情况,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可以谈自己阶段阅读的收获,可以交流自己读书的经验,可以向同学推荐自认为最值得读的好书,也可以向同学寻求解决疑难、深入阅读的策略。

三是课外阅读辩论课,即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不同观点、不同体验组织辩论,促进学生阅读体验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同步提高。

四是课外阅读欣赏课,即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篇章进行鉴赏、诵读,也可以听朗读或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读中深化体验、感受,使优秀诗文的部分篇目熟读成诵。

五是读写结合课,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好词佳句摘抄,也可以边读边做批注,还可以选择短小精悍的文章共读,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

第三,要通过固定阅读时间的设定和丰富多彩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学校可设定固定阅读时间(每周一到两节,列入课程表),作为“自由读写课”,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强化指导、强化管理。

小学《阅读文选》、初中《阅读》和高中《自读课本》,是语文“双轨”教学的基础读本,是优秀的语文学习资源,一定要用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包括优秀诗文),把学生引上阅读成长之路。

要通过创办“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图书漂流”、“师生同读一本书读后感大赛”、“亲子阅读”、“‘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演讲”“每天读半小时”活动,进行班级内和学校内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成果汇报会”等活动,及进行“博客明星学生、明星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共同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四、加大评价的督查及引导力度,培植先进教学改革典型及经验

自2011年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要纳入烟台市教学常规检查。

在烟台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语文学科要体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色。

各县市区、各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

对于那些按部就班、固步自封、没有改革意识的语文课堂教学,酌情降低评价等次。

各县市区语文阶段性达标测试,要适度增加语言文化积累的内容,适度加大课外阅读的考试权重,引领学生积极诵读、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增加语言文化积累,养成“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的好习惯。

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要增加语言文化积累的内容,要进一步加大课外文章阅读迁移能力的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考查,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出偏、难、繁、怪的题目。

通过考试评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把教师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改革的行动中;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快乐读写,提高语文学习效益。

为催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先进教学经验,各县市区要为有志于进行创新实验的学校、教研组和骨干教师创造充分的条件与空间,使其能够专心研究。

有志于创新实验的教师、学校均要在各县市区教研室存档,同时上报市教科院备案。

鼓励各县市区由教研室牵头,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断发现并培植有思想、敢作为、有特色的名师,并充分发挥这些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各地区的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烟台市将届时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由名师以点带面,拓展辐射平台,推广和普及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

2011年—2013年,市教科院将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分期分批对语文教师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专题培训,使每一位语文教师掌握“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新的内涵与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培训专题可包括:

课内海量阅读专题、单元主题阅读专题、班级读书会专题、作文讲评课专题、“双轨”教学课例展示专题与经验交流专题等等。

(二)实施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五个100计划”:

全市范围内推出100节教学示范课、100件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课件等媒体类型);在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活动中,推出100名优秀语文教师、100个先进语文教研组;鼓励各县市区、学校、一线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小课题、精研究”活动,全市推选出100个子课题,把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做深”“做实”“做细”“做透”。

(三)对于优秀的、有创新性的经验或做法,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总结、提升,结集出版《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精彩案例》《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经验集锦》,以典型经验引领全市语文教学改革,推广和普及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

各县市区要善于总结和推广基于教师、基于教研组,基于学校的创新经验与做法,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推出先进经验及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和示范作用,营造语文“双轨”教学改革的积极氛围。

全市上下通过2—3年的努力,争取在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自由读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丰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形式,通过优质的学科教学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内涵发展。

附件1:

大教授的小学实验

附件2:

潍坊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

附件3:

深圳“一主两翼”式“新语文主题阅读”

附件4:

莱阳“感悟·合作·创新”课堂高效阅读教学模式

附件5:

“课内海量阅读”让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

推行语文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实施意见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年4月26日印发

附件1:

大教授的小学实验

作者:

记者蒋昕捷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1日第12版

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何克抗要做的事,“就像要让西海固被青山绿水环绕一样不可思议”。

他的计划是,用两年的时间,让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上完小学二年级的农村学生,能认读超过2500个常用汉字,能阅读青少年通俗读物,比如简写版的《三国演义》,能手写出150字以上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总之,其识字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要达到甚至超越城区最好学校同年级学生的水平,同时还要确保不增加任何课业负担。

10月末的一天,何克抗第4次来到海原。

一年前,他给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带来了这项被称为“跨越式”的教育课题。

车在山道上颠簸,远处的山峦寸草不生,目之所及都是刺眼的黄色。

“这样的地貌,走遍中国也不多见吧?

”73岁的老教授摇下车窗,向窗外望去。

实际上,当地薄弱的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生源,并不比这里的自然环境强多少。

帮帮这些可怜的娃娃

在海原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眼中,远道而来的何教授是位“大人物”——他是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这样一位在教育技术领域内公认的顶级专家,如今却是“大学请不动,小学不请自来”。

据他的一位弟子估算,“老先生每年超过1/4的工作时间都泡在小学课堂里”。

何克抗最初启动这项“跨越式”课题的时候,他并没有明确地想要把课题引向农村。

10年前首批试点这一课题的,几乎都是国内一流的小学。

前不久,一些美国教育人士去广州的一所试验校参观,那里每个小学生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上课全是网络化教学,“这样的教学环境美国也比不了”。

然而,锦上添花并不是何克抗的最终目标。

从2003年开始,他尝试把课题放到农村学校。

2004年,课题开始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丰宁全面推广。

2008年年底,时任海原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的马兴旺在银川听到何克抗介绍跨越式课题。

对于其中的理念,他一时间没有全弄明白,但是课题提出的目标让人着迷。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要认读1600~1800个常用汉字,跨越式课题的目标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按照新课标,二年级学完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为5万字,小学毕业时则应达到100万字;而根据跨越式的设想,二年级学生仅课内阅读就能达到80万~90万字。

在写作上,新课标要求,一、二年级只说不写,三年级开始写话写句子,四年级才开始写段落;而接受跨越式培养的学生,上二年级时平均就能手写出超过150字的段落,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们甚至可以用电脑打写出300字以上的文章。

中午吃饭的时候,马兴旺找到何克抗,问他:

“能不能把这个课题放到海原?

在此之前,这位分管教学的副局长花了40天时间,调研了海原山区里的上百所村完小和教学点。

他把自己的结论告诉何教授:

“可怜的地方,住着可怜的老百姓,生下可怜的娃娃,接受着可怜的教育。

“跨越式课题不挑剔师资和生源。

”何克抗回答说,“中国最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今年10月底,在宁夏永宁县的一次课题研讨会上,何克抗再次向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们表达了这项课题的信念。

“教育的力量就在于,能把普通的老师变成名师,能把原本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很快地……变成优秀的学生。

我觉得……我觉得……”何克抗说这番话时,数度哽咽,最终也没能说完。

散会之后,人们还在议论,一句挺寻常的话,为什么会让饱经世事的老教授不能自已。

一位相熟的老师沉吟半晌说:

“因为这是他的理想。

教母语怎么能像教外语?

何克抗并不是“搞教育”出身。

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后来致力于研究汉字编码。

业内评价,他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甚至要早于王永民(王码五笔输入法的发明人)。

当他在美国加州留学的时候,新成立不久的苹果公司邀请他去开发汉字输入。

不过,他拒绝了这项邀请,回到国内,转而用汉字编码的技术教小学生识字。

在长达30年的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跨越式”教育理念。

在教育界,很多人对“跨越式”这个提法颇有微词。

在教育工作者看来,这是官员才会喊的口号,而教学是一项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工作,来不得虚假和浮夸。

因此跨越式课题那些超越了新课标的目标,被看作是拔苗助长。

“其实,我们大大低估了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能力。

”何克抗回应说。

在他看来,传统的母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影响。

按照皮氏理论,5~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母语基础非常薄弱,缺乏足够的词汇来支持逻辑思维。

在10岁以前,儿童也只能具有基于具体事物的初步逻辑思维,很难写出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文章。

“传统语文教育的质量与效率之所以低下,正是因为受到这一理论的负面影响。

”何克抗说。

这种影响既广泛又深入,几乎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

比如,二年级学《乌鸦喝水》,几代人都被要求从字词和语法入手。

哪个老师要是提出从阅读和写作入手,会被认为是违背了儿童认知发展规律。

“可是母语有必要像外语那样从单词和语法教起吗?

”何克抗始终对这个问题存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一些心理学家的调查已经表明,5~6岁的学龄前儿童掌握的口头词汇超过3500个,4~5岁的学龄前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各种句型,包括较复杂的疑问句,甚至连讽刺挖苦都能听出来。

这与皮氏“学龄前儿童的母语基础非常薄弱”的理论明显存在矛盾。

在实践中,何克抗发现,孩子们虽然不会读不会写,却具备着强大的“音义”基础。

曾有教育工作者拿较复杂的《唐诗三百首》做过试验,只要用汉语拼音注上音,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能读且能基本理解诗的意思。

除了个别词,比如《咏柳》里面的“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个“绦”字,才需要帮着解读。

在继承和批判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何克抗先后完成了两本著作《语觉论》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在他看来,儿童快速学习母语的根本途径在于必须以语言运用为中心,而非以语法字词为中心。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均已具备写出结构完整、通顺流畅文章的客观条件,因此母语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识字、阅读和写作三个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

以二年级课文《棉鞋里的阳光》为例,课标中规定,学生要掌握“妈、午、好、放、合、收”6个四会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理解、会运用。

传统的教法怎么教呢?

上过语文课的人大多经历过,就是在课堂上反复地拼读,回家再写个10遍20遍。

按照跨越式的理念,根本不需要繁重的课外作业,只要在课堂上的拓展阅读中反复出现这些字,就能通过阅读强化识字。

同时,在第一课时的写作环节,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这6个字设计字谜或是造句,以此完成综合性的认知训练。

比如试验班的一个学生就这样造句:

“中午,妈妈和奶奶去买菜,我放学收拾好书包回到家里等她们,等着等着,我慢慢地合上眼睡着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课题组老师会夸赞说:

“很好,回家玩儿去吧。

传统语文教学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

尽管跨越式课题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理念并不复杂,但是老师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模式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因此每个月,以何克抗为首的课题组成员都会从北京分赴各个试验区,通过听评课给予试验教师更多的指导。

10月末,何克抗带着他的课题组再次来到海原。

在距县城10公里外的西安乡中心小学,参与课题的许海英老师正在上二年级语文课,当天要讲的是《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

这是一则童话,大意是:

春天,小柳树长出了叶子,很得意,由此就看不起光秃秃的小枣树。

到了秋天,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这才意识到错了。

与城市里那些精心准备的公开课相比,许海英老师的课看上去并不热闹——没有调动孩子兴趣的多媒体课件,没有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互动式参与,也没有衍生出来的拓展内容。

唯一不同的是,她使用了一种被称为“211”的教学模式。

一节课40分钟被分成三部分。

前20分钟是老师对课文的讲解,随后让学生们翻开一本由课题组编写的《拓展阅读材料》,课本里的每篇课文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6~8篇拓展阅读文章。

就本篇课文来说,有儿歌《树》、散文《小柳树》、成语故事《囫囵吞枣》,还有一些主题与课文相似的童话,如《8支荧光笔》《文具盒里的小故事》《太阳和北风》等。

许海英挑出其中5篇,要求同学们快速阅读,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

大约10分钟之后,许老师宣布阅读结束,然后在黑板上出了两道作文题。

一是描写一位好朋友,要注意发现对方的长处,二是续写这个寓言故事,两题任选其一。

这个10分钟的写作环节就是让学生尽量写,最终是否写完并不重要。

“一个好的思路,其实往往很简洁。

”一位一直在关注这项课题的老师评价说,“在小语界,老师们公认阅读和写作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人敢于砍掉一半的教学时间,让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地去读和写。

对于许海英老师的这节课,何克抗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

他一直在掐着时间。

由教师主导的教学环节用了27分钟,这导致以学生为主体的扩展阅读和写作分别仅剩下6分钟和7分钟。

何克抗认为,原因在于许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重难点把握还不到位。

有一个环节,许老师提问,小柳树怎么好看,谁来读一读?

小枣树怎么难看,谁来找一找,读出来?

这段提问加读书用了5分钟时间。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

”何克抗说。

这两个浅显的问题,学生读过课文就能解决,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

相反,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体现语文人文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

海原县教研室的一位老师听完之后频频点头。

他举例说:

多年来,老师们教《将相和》,都是从一开始就提问,渑池会上,廉颇怎么样?

学生照着书回答,“廉颇是……”接着,老师又问蔺相如怎么样,秦王怎么样,从头问到尾。

看起来师生之间是有互动的,结果是学生一无所得。

要是按照跨越式的理念,老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抓住重点。

比如《将相和》的特点是通过外貌和动作来反映人物性格,那么20分钟的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去体会人物性格,随后10分钟拓展阅读都是关于人物的短文。

最后10分钟的写作环节,可以让学生们写自己的同学,要求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来反映性格。

在海原,一天的工夫,何克抗和课题组成员跑了两所乡镇中心校,听了4节课,评了4节课。

回到县城宾馆时早已天黑,就在等待服务员开房门的短暂工夫,年过七旬的他斜倚在服务台上,一言不发。

“老先生累得够呛啊。

”随行的海原老师们私下感叹道。

找回孩子们的创造性和人文性

时光倒退50年,当年轻的何克抗在北师大物理系学习电子专业时,一度痴迷于写小说,甚至一心想转到中文系。

后来转系未成,留校任教。

1979年他加入了新成立的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成为中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一生都在琢磨怎样把与教育有关的那些理论、技术跟实践相结合。

他从未放弃对母语教学的热情。

“中国的语文教育多年来存在三大问题。

”何克抗后来总结道。

一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二是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他服膺老一辈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话——“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母语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系统,而是牵系着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何克抗看来,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认清这种人文性,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手术刀对文章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就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

这样做的后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把活生生的学生变成机器人,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何克抗就下决心要把孩子们的创造性和人文性找回来。

2000年,他在深圳找了一所著名的实验学校,开始实践自己的跨越式理论。

他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拓展阅读和电脑打写之后,每逢看图写话,非试验班的学生往往只能写一两句,而试验班的学生能写出整个段落。

到二年级,写科幻小说的都有了。

2002年,何克抗又在广州市越秀区随机找了6所小学加入课题,此时211的模式已经基本成型。

过去,人们认为一年级的学生不适合同时学语文和英语,担心这样容易把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搞混。

结果何克抗的课题试验让学生的语文和英语两科同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母语能力方面,到二年级结束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完成2500字的读写识记,能写成千字文,并达到了每人120万字的阅读量。

2004年,他又回到深圳,在南山区最偏远的半山坡上,找到白芒小学的校长。

当时这所薄弱校96%的学生都是农民和打工者的孩子,在全区55所学校里总是倒数第一。

参加试验后,仅用3年,该校总成绩就进入全区前10名。

随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也引入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