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297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docx

鑫宝山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修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2015年7月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生产规模:

150kt/a

单位负责人:

张绪林

总工程师:

王国海

主编人:

吕吉龙

 

二零一五年七月

 

目录

1概述5

1.1目的和任务5

1.2自然地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错误!

未定义书签。

1.4矿井现状错误!

未定义书签。

1.5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3

2矿区地质14

2.1矿区构造14

2.2矿区地层14

2.3主要煤层和煤质14

3矿区水文地质条件20

3.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述20

3.2矿区含、隔水层分布规律及特征20

3.3矿区构造带富水性及导水性20

3.4地表水体与矿井的联系21

4矿井水文地质特征22

4.1矿井涌水量及构成分析22

4.2矿井充水因素分析22

4.3矿井及周边老空、老窑区分布状况、积水量23

4.4矿井水害类型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估23

5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24

5.1按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分布划分24

5.2按矿井涌水量及透水量划分25

5.3按矿井及周边老空(窑)水分布状况划分25

5.4按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划分25

5.5按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划分26

5.6综合评价26

5.7结论及建议15

 

1概述

1.1目的和任务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鱼泉煤矿始建于1988年,1989年投产,属荥经县凰仪乡杨湾村所辖。

由凰仪乡鱼泉一厂、凰仪乡民兵煤厂及凰仪乡顺河煤厂三个采矿权整合而成。

于2014年11月通过整合扩能验收,为15万吨/年生产矿井。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川安监[2012]301号)的要求,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矿井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因此由技术科编制《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的目的:

通过矿区地面和井下实际调查,了解矿山水文地质条件、矿井水害特征及类型;分析矿井水害对采掘活动造成的威胁和现有防治水害情况,并避免或减少水害给煤矿工人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为了规范矿井水害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程序,及时、快速、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水害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矿区稳定,促进矿山安全生产持续发展。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及行业标准要求,编制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具体任务是:

1)全面收集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及开采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资料。

2)对矿区范围进行井上、下水文地质调查。

3)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充水方式、预测矿井涌水量。

4)调查矿区地表水体,是否有导水裂隙等导通水体,调查矿井含水层、隔水层的分布,含隔水性,调查矿区内断层矿碎带的发育规律、富水性及导水性;

5)查明矿井水害基本类型及危害程度,并对矿井水害进行综合分析和水害危险性预测,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方案和防治水措施。

1.2地理概况

1.2.1交通位置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位于荥经县城204°方位,直距约16km处,属荥经县皇仪乡杨湾村凉纸厂社所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

东经102°47′41″,北纬29°39′26″。

矿山位于荥经县皇仪乡杨湾村,白石河南岸,至108国道(荥经县城)约25km县乡公路,荥经县城沿108国道至雅安约45km,雅安市距成都市约130km,有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所示。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交通位

1.2.2地形地貌

区内属构造侵蚀中至低山丘陵地貌,总体地势南西高、北东低,顺层坡与陡坎交互,地形反差极大,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面白石河边,标高+985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部,标高+1740m,相对高差约755m。

区内植被较发育,多为灌木林,山梁及陡坡地带植被覆盖率85%以上,水土保持良好,缓坡、平台地区有少量耕地。

1.2.3地面水系

矿井位于白石河南岸,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多为季节性冲沟,由南东流向北西,汇入白石河,杉树坪沟是区内主要长年流水冲沟。

白石河在+995m主平硐附近的历年最高洪水位是+958m,在+962m副平硐和+965m排水斜井附近的历年最高洪水位是+942m。

1.2.4气象特征

区内气候为亚热带大陆性温湿季风气候区,据县气象局提供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67mm,6~8月为雨季,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856.6mm,年平均气温15.3℃,最高达34.7℃,最低气温为-4.2℃,历年12月~2月为冰冻降雪期,多年平均湿度85%,最小为37%。

全年多北风,风力一般3~5级,风速4~7m/s。

区内气候为亚热带大陆性温湿季风气候区,据县气象局提供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67mm,6~8月为雨季,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856.6mm,年平均气温15.3℃,最高达34.7℃,最低气温为-4.2℃,历年12月~2月为冰冻降雪期,多年平均湿度85%,最小为37%。

全年多北风,风力一般3~5级,风速4~7m/s。

1.2.5地震情况

矿区所在荥经县是一个地震多发区,自2002年以来,有<3.5级地震记录5次。

荥经县及附近地区历史地震活动虽较频繁,但震级小、危害较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荥经县境内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第三组。

1.2.6环境状况

区域上挽近构造运动较为明显,以河谷阶地、上升型地貌结构、老构造继承性活动、地震等为特征,以大面积(整体)间歇性上升为主,伴之以断裂复活及地震,差易性升降运动不明显。

由于矿山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除工业广场占用少量土地,破坏原有植被外,造成少量水土流失。

矿山开采形成矸石都规范堆放,集中运输出售。

总体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良好。

1.3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3.1以往水文地质工作

(1)、1957年,老一辈地质学家曾云五等在荥经地区作过1:

50000区域地质路线普查测量工作,对该地区地层、构造及矿产进行初步论述。

(2)、1971年,四川省煤炭工业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在本区开展荥经县石滓—凰仪地区普查找煤工作,1973年提交了《荥经县石滓—凰仪地区普查找煤地质报告》,通过此次工作,基本查明区内地表地质构造及煤层对比,较准确的圈定了双龙及三荒四炭可采煤层分布范围,初步确定了煤层煤质牌号及可能用途,并求获资源量5858.2万吨,其中三荒四炭3851.9万吨,双龙煤层2107.3万吨。

该报告为本次工作提供地形、地质、煤层等基础资料。

(3)、1974年,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对该区进行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交了《1:

20万荥经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4)、1979—1981年,四川省地质局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开展了1:

20万荥经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提交了该图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5)、2003年由地产是地勘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交了《荥经县凰仪乡鱼泉煤矿一厂储量评价报告》、《荥经县凰仪乡民兵煤厂储量评价报告》及《荥经县凰仪乡顺河煤厂储量评价报告》,并于2003年10月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登记备案。

(6)、2012年4月,由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安全技术中心提交了《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

(7)、2014年编制的《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荥经县鱼泉煤矿储量核查报告》。

1.3.2本次水文地质工作

此次工作主要是收集和整理矿井原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再根据矿井的开拓和开采情况,下井了解和矿井各出水点的涌水量及分布情况,并调查矿井井下水害防治的现状和采取的措施、方案及探防、排水设备、设施等。

本次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

完成工作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工作量

1

资料收集

2

2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

km2

4.0

3

煤矿矿井水害防治工程调查表

1

4

井巷调查

m

3000

5

观察井下涌水量

3

6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相关图件

1

本次工作是在收集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整理,结合矿井实际调查了解进行工作,矿井基础地质资料较完整,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的含隔水层、断层导水性、矿井的充水因素、补给条件等作了详细的叙述,因此利用原有的基础地质资料并结合矿井的实际开采情况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划分。

 

1.4矿井现状

1.4.1矿井概况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是资源整合矿井,由荥经县凰仪乡鱼泉煤矿一厂、荥经县凰仪乡民兵煤厂及荥经县凰仪乡顺河煤厂三个采矿权整合而成。

于2014年11月通过整合扩能验收,为15万吨/年生产矿井。

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为一证照齐全合法生产矿井,设计生产规模150kt/a,矿井于2013年9月12日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C510000************3610,有效期2013年9月12日至2023年9月12日。

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开采双龙、上下连、独连及边炭煤层,开采深度+1071~+753m,矿区范围走向长3.62km,倾斜宽0.79km,面积2.4265km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标高见表1-4-1。

1.4.2周边矿井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国土资函[2007]14号《关于雅安市煤炭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矿区周边有凤凰煤业黄泥岗煤矿、六合煤厂、叶家湾凰仪分厂等三矿,本矿与拟设矿权之间设有安全隔离煤柱,边界清楚,与相邻矿山之间无矿权纠纷。

本矿与周边矿井虽存在部分范围重叠现象,但开采标高各不相同,且已签署边界协议,因此本矿与周边邻近矿山无矿权纠纷。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

双龙、独连、边炭煤层拐点坐标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3285334

18285360

8

3283356

18288240

2

3285156

18285657

9

3282911

18288130

3

3284941

18285904

10

3283161

18287290

4

3284432

18286617

11

3284411

18285110

5

3284013

18287376

12

3284881

18285240

6

3283631

18287250

13

3285111

18285090

7

3283481

18287660

开采深度:

双龙+1071~916m,独连+1010~910m,边炭+905~+753m

上下连煤层拐点坐标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3283631

18287250

5

3283161

18287290

2

3283481

18287660

6

3284411

18285110

3

3283356

18288240

7

3284881

18285240

4

3282911

18288130

开采深度:

上下连+1071~+753m

1.4.3矿井开采现状

1)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现为平硐开拓方式。

矿井布置有4个井筒,即主平硐、副平硐、回风斜井、排水斜井。

主平硐(X=3284664, Y=18285175,Z=+995.8,α=304°,L=500m),轨距600mm、22kg/m钢轨。

担负煤炭、矸石、材料和设备运输以及行人、进风任务,并在其中敷设电缆、洒水管线等;

副平硐(X=3285308,Y=18285258,Z=+962.3,α=337°,L=1230m),用于上下连煤层的排水和部分进风,并兼做行人安全出口;

排水斜井(X=3285407,Y=18285390,Z=+965.22,α=349°,β=25o,L=127m),在其中敷设排水管线,担负矿井开采双龙煤层部分下山资源的排水和辅助进风,并兼做行人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X=3284655,Y=18285865,Z=+1068.52,α=327°,L=105m),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

矿井划分为4个水平开采,即双龙和上下连煤层为1个水平+995m水平,独连煤层为2个水平+980m水平和+953m水平,边炭煤层为1个水平+885m水平。

目前矿井开采+995m水平的煤炭资源。

矿井现在开采+995m水平内双龙和上下连煤层,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

2)矿井开采方式

工作面布置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截煤机掏槽、放炮落煤工艺,单体液压支主配金属铰接顶梁联合支护顶板,局部(全部)充填法管理采空区。

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ZWY—80/25T型扒矿运输机装矿,防爆柴油机车运输。

3)矿井通风

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

4)井下运输

主平硐及+995m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铺设22kg/m钢轨,木轨枕,利用CCG5.0/600型防爆柴油机车牵引矿车运输。

5)排水

矿井平硐开拓,各水平大巷和平硐设有向井口3—5‰坡度倾斜水沟,自流排水。

+911m水泵房利用三台IS80—50—250型水泵(22kw)排水,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沿排水斜井敷设两趟φ108X4排水管。

1.4.4矿井现有防治水情况

1)矿井现采空区情况

矿井范围内,+916m标高以上西翼煤炭资源已全部采空,形成了采空面积约0.78k㎡,采空区有巷道与+916m排水平巷连通,积水可自流至+916m水平水仓由水泵排出,所以采空水多已贯通疏干,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

本次观测时,+916m以上老空水8.5m³/h,占全矿总涌水量的78.7%。

2)矿井涌水量

根据矿井的地质资料和往年排水情况,以及技术科人员在现场对矿井排水进行现场调查,矿井现正常涌水量为10.8m3/h,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2.5m3/h。

3)矿井防治水现状

(1)工业广场四周设有排截水沟,防止雨季洪水流入矿井;

(2)矿井为平硐开拓,在+916m水泵房安装有3台IS80—50—250水泵,额定流量60m3/h,扬程80m;排水管两趟,管径为φ108×4的无鏠钢管。

(3)无水闸门、水闸墙;

(4)矿井有2台探水钻;

(5)矿井至今未曾发生过水害事故。

(6)水仓容积220m3。

(7)水平运输大巷水沟断面均为:

300×300mm。

1.5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1.5.1国家标准及地方法规、行业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2)《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3)《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4)《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5)《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隐患治理的通知》(川安监[2007]277号)

6)《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通知》(川安监【2012】301号)

7)《煤矿防治水规定》(安监总局28号令)

8)《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MT/T632-1996)

9)《矿井生产时期排水技术规范》(MT/T674-1997)

1.5.2本矿井的相关技术资料

1)《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

3)《荥经县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采掘工程平面图》

4)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排水设备清单、排水记录等

 

2矿区地质

2.1矿区构造

矿山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北段,区域构造、岩性上均显示出地台边缘型特征。

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处于荥经大向斜南段倾伏端,地层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倾向北东,倾角8—12°,无大的褶皱,多为小褶曲,轴线NE,长100—200m,为开阔平缓背向斜,对煤层影响不大。

区内总体为单斜构造,未发现大的破煤断裂构造。

综上所述,鑫宝山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2.2矿区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一、二、三段,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由新至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主要为现代坡、残积层及冲洪积层。

现代坡、残积层分布于较缓坡地带,地形较为平缓,以残积为主,为灰色含角砾砂土、亚粘土层,厚0.5~1m;冲洪积层普遍发育于各级沟、河谷地带,其厚度一般0~8m,平均约5m。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2、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

厚192~257m,出露于矿区东部,为紫、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色砂岩、钙质砂岩等组成,以紫、紫灰色中至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为主,砂岩与砂质泥岩或泥岩常互为夹层。

与下伏须家河组第三段呈整合接触。

3、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

平均厚约614.63m,分布于大部分地区,是区内主要含煤层,共划分为三段,其岩性特征分述于下。

(1)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

全层厚约325m,岩性自上而下依次分为六个亚段。

①第三段第六亚段(T3xj3-6)

厚77.14~180.00m,一般≤130m。

灰色、黄灰色中厚~厚层粗~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少量泥岩夹煤线。

从剖面结构看,有由粗到细的三个沉积旋廻结构,各旋廻均以砂岩为主,粉砂岩、砂质泥岩次之,砂岩中常见含炭块及硅化木石,底部粒粗,与前旋廻的岩层呈明显接触或冲刷接触。

上旋廻厚30~40m;中旋廻砂岩含大量石英,致密坚硬,顶部常见一层煤线;下旋廻砂岩粒度粗,底部含少量砾石,顶部亦有一层煤线。

此层主要为砂岩,抗风化能力强,故在地貌上为山岭或悬崖。

②第三段第五亚段(T3xj3-5)

厚34.16~46.64m,一般厚约40m,深灰、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等为主,间夹薄层粉砂岩及薄层细砂岩数层(层厚0.5~1.5m),含菱铁矿结核,深灰色泥岩中含双壳类化石。

岩性及厚度都较稳定。

③第三段第四亚段(T3xj3-4)

厚10.67~31.48m,平均21.08m。

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细砂岩,间夹薄层砂质泥岩。

与下伏岩层呈明显接触。

④第三段第三亚段(T3xj3-3)

厚度20.77~35.00m,以深灰色泥岩为主,夹灰色砂质泥岩及薄层粉砂岩少许,含少量菱铁矿结核体,产双壳类化石。

⑤第三段第二亚段(T3xj3-2)

厚11.07~18.14m,灰、深灰色中厚层状中粒和细粒砂岩,上部为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偶夹极薄层泥岩;下部砂岩粒粗,且含泥质。

与下伏岩层为明显接触。

⑥第三段第一亚段(T3xj3-1)

厚>65m,以灰、黄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岩及粉砂岩薄层,常见含菱铁矿体。

中部夹厚5~8m粉砂岩及细砂岩一层。

底部是细砂岩或粉砂岩。

风化后疏松,位于三荒四炭煤层以上25~35m,岩性变化不大,厚度8~12m,很稳定,故以它为与下伏T3xj2分界的标志层。

此层常见有新芦木及苏铁类化石。

(2)须家河组第二段(T3xj2)

平均厚约180m,为区内主要含煤段,含煤10余层,区内可采煤层主要是双龙、上下连煤层,其余均为不可采煤层或煤线。

根据其含煤层特征可分为5个亚段,描述如下:

①第二段第五亚段(T3xj2-5)

厚41.20~62.10m,平均48.80m。

上部为深灰、黄灰色薄~中厚层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中部为灰绿色中厚层泥岩、粉砂岩,间夹黑色泥岩及煤层(三荒四炭),煤层结构复杂,灰分较重(41.15%~45.3%);下部为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含铁质结核,具水平层理,与下伏岩层呈整合接触。

②第二段第四亚段(T3xj2-4)

厚15.20~47.20m,平均22.72m,中、上部主要为深灰、灰绿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互层,含煤线数层;下部为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局部有冲刷。

一般与下伏地层呈过渡接触关系。

③第二段第三亚段(T3xj2-3)

厚11.49~33.10m,平均20.50m。

上部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砂质泥岩、泥岩,含2层薄煤层,厚度不稳定;中部主要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含煤一层(大双龙)、夹硬质粘土,即为标志层;下部为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与下伏岩层呈明显或冲刷接触。

④第二段第二亚段(T3xj2-2)

厚24.60~53.40m,平均41.60m。

上部灰色薄~中厚层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含煤一层(双龙炭);下部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粗砂岩。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铁质胶结;底部含煤透镜体甚多。

斜层理发育,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

⑤第二段第一亚段(T3xj2-1)

厚35.00~79.40m,平均46.38m。

上部为深灰、灰色薄~中厚层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含煤一层(上下连);下部黄灰色厚层细砂岩、中粒砂岩、粗砂岩。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底部富含煤条带,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

(3)须家河组第一段(T3xj1)

厚约109.63m,此段含煤6~8层,仅独连、边炭煤层可采,底部多为砂砾岩。

根据含煤特征可分为四个亚段,区内仅见第三、四亚段。

①第一段第四亚段(T3xj1-4)

厚20.1~59.80m,平均45.69m。

中上部为灰色薄层砂质泥岩,间夹粉砂岩,上部含煤一层(独连);下部为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细砂岩,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

②第一段第三亚段(T3xj1-3)

厚41.80~83.64m,平均63.94m。

中上部为深灰、灰色薄层泥岩,中夹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含可采煤层一层(边炭);中部灰绿、灰色薄层泥岩、砂质泥岩互层;下部为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粉砂岩、细砂岩及砾岩,成分以石英为主,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

2.3主要煤层和煤质

2.3.1主要煤层

区内可采煤层自上而下有双龙、上下连、独连以及边炭煤层共4层,均属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1。

可采煤层柱状图见图2-1-1。

表2-1-1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赋存层位

可采纯煤厚度(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倾角

容重

t/m3

厚度

平均

层间距

夹石层数

夹石厚度

顶板

底板

双龙

T3xj2

0.56~0.83

0.70

1

0.30~1.80

砂质泥岩、泥岩

细砂岩、粉砂岩

稳定

8°~12°

1.59

33.5

上下连

T3xj2

0.57~0.76

0.67

1

0.75~2.90

砂质泥岩、泥岩

砂质泥岩、泥岩

较稳定

8°~12°

1.40

35

独连

T3xj1

0.35~0.46

0.39

/

/

砂质泥岩、泥岩

砂质泥岩、泥岩

较稳定

8°~12°

1.40

82

边炭

T3xj1

0.50~0.68

0.62

/

/

砂质泥岩、泥岩

砂质泥岩、泥岩

较稳定

8°~12°

1.40

1、双龙煤层

产于T3xj2中下部,上距T3xj3底界平均约116.5m,上距三荒四炭煤层平均约71.50m。

煤层厚度0.56~0.83m,平均0.70m,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

煤层结构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