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昆明的雨一等奖教学设计6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
《16昆明的雨一等奖教学设计6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昆明的雨一等奖教学设计6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昆明的雨一等奖教学设计6一等奖教学设计
16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本课生字词语。
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平淡自然、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4.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汪曾祺散文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来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激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2.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感悟作者对往昔的一种怀念之情。
课时
1课时
【课程导入^
•••••••••••••••••••••••••••••••••••••••••••••••••••••••••••••••••••••••••••••••••••••9
导入(问题导入):
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
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
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貝丰揑空二:
理.mm養匹-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口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o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2.交流背景
这篇文章本意不是写雨,而是从昆明的雨来写当时的生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
昆明之雨季,明亮,丰满,饱含感情,且为时长,以此可观昆明的雨的明丽,频繁而不连续,丰满却颇具柔情。
3.积累字词
(1)注音
八卦(gud)避邪(xie)菌子(jun)
•••
黄炯鸡(men)绿釉(you)篱笆(liba)
••••
鸡妳(zong)炽红(chi)密匝匝(zd)
••
鲜B(yu)苔痕(tdihen)暮年(mti)
••••
(2)解释词语
1避邪:
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2篱笆:
又叫栅栏、护栏,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设施,一般都是由木头、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构成,常见于我国北方农村以及欧美等地广人棉的国家,用于保护院子。
3吆唤:
人声喊叫、呼唤。
4情味:
情调、意味的意思。
5苔痕:
苔蘇滋生的痕迹。
6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7鲜腆:
新鲜,肥美。
1••聲巒冬二z:
創£包撐空-
(1)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卞列问题:
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交流点拨】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
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2.这些与雨有关系吗?
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交流点拨】都与雨有着联系。
示例:
杨梅是雨季的一种呆子,在雨的滋润卞,杨梅是那样地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I韦I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地柔和。
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番你对昆明雨的感觉。
【交流点拨】(示例)丰满、饱和、旺盛、柔软。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点。
(2)深层探究
1.体会了昆明雨的特点,请同学们人声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有着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
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交流点拨】本文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以及印彖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2.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
昆明的雨给作者留卞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点拨】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3.文章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交流点拨】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岀卞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第二段和第十一段,作者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交流点拨】第二段内容:
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结构:
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
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第十一段内容:
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
照应第二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设计意图:
多形式品读,体会作者情感,体会文段的作用。
(三)品析语言
1.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洗练却内容隽永多味。
试找出相关的语句,并作简要的分析。
【交流点拨】(示例一)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
“卖杨梅一一”,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赏析: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地描写出卖杨梅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作者的怀念、喜爱之情。
(示例二)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赏析: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II便会使你张目
••
结舌:
这东西这么好吃?
!
••
【交流点拨】
(1)“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⑵“张目结舌”原指“睁人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够懐-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读出韵味。
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汪曾祺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昆明的雨》能对读考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人”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
结合文本,试分析文中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交流点拨】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
仙人掌,青
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
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的美
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
文。
[脱魁一
昆明的雨
汪曾祺
长
想念
11语
不气闷
喜爱
自然
明亮
感激
平淡
丰满
赞美
清新
(民风、人情、生活)
(动乱年代少有的宁静与恬然)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第五单元整体学习
1.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初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学习阅读和写作说明文。
3.阅读课文,明确写作说明文必须准确把握被说明爭物的特征或本质。
4.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特点。
;单西课时安年
《中国石拱桥》2课时
《苏州园林》2课时
《蝉》1课时
《梦回繁华》1课时
1.主题延伸
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以建筑园林、名胜占迹为,主题。
中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
建筑作为承载文明的标志之一,已经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博人精深的传统文化中。
通过对本
单元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同时,本单元全是说明文,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2.授课技巧
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在本文冲抓•住石拱桥的特征,举出例子,高屋建範地向我们介绍了石拱桥的一般知识。
文章语言非常平实准确。
《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一篇介绍苏州园林的说明文,文章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再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我们以全面、具体的印彖。
在文章中,无论是说明道理还是描墓景致,作者都没有用任何一处具体的园林作例证,作者所谈的特点是苏州各处园林所共有的特点。
在开展本单元学习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资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唤起他们对祖国传统建筑的热爱。
《蝉》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用拟人等文艺性手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蝉这一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梦回繁华》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墓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占代生活的想彖。
可以先浏览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再细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细读时抓住其中关键语句,梳理各层次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掌握有关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和石拱桥特征的资料。
过程与方
法
1.把握说明对彖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彎入
导入一(故事导入):
桥是经过放人的一条板凳一一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写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导入二(问题导入):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成的木梁桥。
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拱桥,欧洲是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桥的。
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貝丰揑空二嬰.mm盏匹-
1•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专家。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人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人建筑一”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人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知识链接
走进说明文
(1)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彖真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2)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引用)等10种。
(3)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a.通常,依据说明对彖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人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彖一般为抽彖事物。
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
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
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人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
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彖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程序顺序:
专门用于阐明某些操作过程。
如:
产品使用说明书,实验步骤等。
(5)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总式:
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一分式。
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层剖析事理。
(6)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简明、周密。
3.积累字词
(1)注音
弧形(hu),拱桥(gong)液河Cxido)
•••
陡坡(d&u)和i^(xie)饮迥(jian)
祈墩(dun)河ii(dl)郦僵元⑴)
•••
张D(zhuo)匀称(chen)推崇(chdng)
••
巧妙绝伦(lun)惟妙惟肖(xiao)
••
(2)解释词语
1古朴: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2推崇:
十分重视,并给以很高评价。
3巧妙绝伦:
形容非常灵巧,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
4惟妙惟肖:
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1••聲巒冬二z:
創£包撐空-
(1)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交流点拨】石拱桥:
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
石拱相连,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深层探究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交流点拨】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交流点拨】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3.说明方法有十种之多,请在课文中找出运用说明方法的例子,并分别说说它们在说明事物上的表达效果(作用)。
【交流点拨】
(1)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二)人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人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
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鹫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
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
有概数、确数之分。
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斥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磐懐-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
学习一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第二课时
]课翊佥测一
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2.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
1••聲遊冬二:
創£包期空-
(一)深层探究
1.指名读1、2段,讨论:
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占
八•
【交流点拨】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交流点拨】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整修。
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占人的赞誉。
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
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11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
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交流点拨】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岀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
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
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长虹大桥:
建于1961年。
提问:
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交流点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5.归纳提问:
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
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交流点拨】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二)品析语言
结合卜•列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要求的准确。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
••••
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点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互换?
为什
••
么?
)
【交流点拨】不能互换。
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
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
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
【交流点拨】“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
“结构坚固”“形式优
••••
美”能否调整顺序?
)
【交流点拨】“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
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人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
(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
【交流点拨】“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说明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5.我国的石拱桥从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
)
【交流点拨】“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人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赏析加点词
••••
语)
【交流点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2卢沟桥宽约8米。
(这两句对比看什么作用?
)
【交流点拨】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
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
“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总结: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语言;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
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
设计意图: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够懐-
赵州桥之所以拥有这么高的声誉,是因为它拥有雄伟、坚固、美观的特色。
我们在为这
座桥骄傲自豪的同时,更应该为谁而骄傲?
让我们饱含深情,带着自豪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展延伸.
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人精深。
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艺术魅力。
(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卞列各式各样的“桥”。
1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做
2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
3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
4雨后彩虹被喻为
(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彖,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
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美在_
2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美在
3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
美在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示例:
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
【交流点拨】(示例)
(1)①石拱桥②立交桥③鹊桥④人间天上的桥—
(2)①气势恢宏②桥长无与伦比③诗情画意(或“桥上桥下景物融为一体”)
(3)老师为我和同学们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意思对即可)
[脱魁一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赵州桥]
形式优美智慧勤劳
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卢沟桥丿
一般特殊
逻辑顺序
[教网思
(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呆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