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9856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docx

西宁市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

西宁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氮气可用于制取氮肥

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氧气可用于炼钢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前提。

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测定溶液pH

C.

称量固体NaOH

D.

稀释浓硫酸

3.下列对物质除杂、检验、分离鉴别的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及方法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部分变质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在滴加酚酞

C

分离CuCl2、NaCl两种物质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蒸发滤液;再向滤渣加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熟石灰研磨或稀硫酸

A.A

B.B

C.C

D.D

4.铁和铜是两种常见的金属下列比较中错误的是

A.都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B.都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C.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D.铁能置换出铜而铜不能置换出铁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

B.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D.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6.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CO+O2

CO2

B.2H2O2 

 2H2O+O2↑

C.4P+5O2

2P2O5

D.C+2CuO

 2Cu+CO2↑

7.下列除去杂质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

B.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HCO3

C.用过量的稀硫酸除去Fe粉中少量的Zn粉

D.用过量的稀盐酸除去CaCO3固体中少量的CaCl2

8.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结晶提纯甲

B.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通过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C.t1°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D.t2°C时,甲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9.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应加少量水或者铺一层细沙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装少量水,是为了吸收有毒气体

C.连接玻璃导管和橡胶塞时,都应先将玻璃管一端润湿,再缓慢将其转入橡胶塞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实验结束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将导管移出水槽

11.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空气

C.液氮

D.石油

12.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变大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D.铁容易生锈,是因为铁能与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反应

二、多选题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

NaOH和Na2CO3

加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

B

Fe

CuSO4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悬浮物

加明矾溶解、吸附、过滤

D

C

CuO粉末

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C.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期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15.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三、填空题

16.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______ (填序号);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 种,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

1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可选用上图中        装置组合(填序号).实验时该发生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             .

(3)写出用高锰酸钾制O2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后可知,锰酸钾可溶于水,若要从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残渣中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其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编号),装药品前需要将药品研磨至粉末状,这一操作可选用      (填仪器名称),      (填“能”或“不能”)将两种固体混在一起后研磨.收集氨气时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F装置与        装置相连接(填数字编号).

18.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

(1)贴身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

鉴别纯棉与涤纶可用_________方法。

(2)家庭可自备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NH4H2PO4)来灭火。

①NH4H2PO4溶于水时与NH4NO3相似,会出现明显的__现象。

(填“升温”或“降温”)

②灭火时,NH4H2PO4受热分解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

其灭火原理是___。

③为了变废为宝,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O4能作为化肥中的___肥使用。

19.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H2SO4+Ca(OH)2__________

2

H2SO4+Cu(OH)2__________

3

H2SO4+Fe(OH)3__________

4

HCl+NaOH__________

5

H2SO4+NaOH__________

6

Fe2O3+HCl__________

7

Fe2O3+H2SO4__________

8

CuO+HCl__________

9

CuO+H2SO4__________

10

HCl+CaCO3__________

20.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

(2)氯酸钾制氧气_____;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_____;

(4)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实验题

2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组装完整的装置需选用上图中的A、C、D、H、L、M、N、O和______;收集满气体后要用毛玻璃片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2)在实验室里,利用

↑反应制取氧气。

获得0.8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____________g,若用右图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选“a”或“b”)管进入,验证氧气已经收集满瓶的方法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2.白云石粉是一种生产高级玻璃器皿、医药用瓶、光学玻璃的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白云石粉极其好奇,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云石属于碳酸盐矿物,白云石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xMgCO3·yCaCO3。

(杂质是二氧化硅,其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受热不分解)

一、定性探究:

白云石粉的成分和性质

(实验分析)

(1)由步骤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白云石粉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步骤③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滤液Ⅱ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初步证明白云石由碳酸钙、碳酸镁组成。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

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导致沉淀B中除了氢氧化镁之外应该还混有氢氧化钙,对定量测定白云石粉的组成干扰较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采用热分解法进行定量探究。

二、定量探究:

白云石的组成

(查阅资料)碳酸钙开始分解的温度为898℃,1000℃时完全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镁与碳酸钙的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镁开始分解的温度为540℃,700℃时完全分解。

(实验设计)为测定白云石中的含钙量及x:

y的值,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准确称取15.0g白云石粉末放在A装置中,打开弹簧夹,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③关闭弹簧夹,打开控温电加热器,缓缓调升温度至7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⑤关闭弹簧夹,调升温度至1000℃,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准确称量B、C、D装置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B中溶液质量/g

C中溶液质量/g

D中溶液质量/g

反应前

50.0

100.0

50.0

700℃

50.0

102.1

50.1

1000℃

50.0

106.3

50.3

(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持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后缓缓鼓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6)计算白云石中碳酸镁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

(7)设计实验证明白云石粉已完全分解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方法、现象)

(8)白云石(xMgCO3·yCaCO3)中的x:

y=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若加热前没有鼓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将会导致x:

y的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

23.某一铜铁混合物10克,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计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