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91266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docx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3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第3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考纲原文]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高考题组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3.(2011·广东文综)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高考题组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014·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4~6题。

4.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5.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B.冰斗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6.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

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完成第7题。

7.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高考题组三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2014·海南地理)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第8题。

8.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9.(2014·上海地理)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区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D.冰岛火山带

10.(2014·上海地理)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

本讲在高考命题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包括:

内、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网络构建

名师点拨

  本讲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较多,在复习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地表形态的变化这一核心,围绕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类型、表现及影响进行复习。

复习过程中应以地质构造图、地貌图和景观图等为载体,着重把握地壳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地质构造的判断和运用等问题

核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主干精讲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种类

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

形成地貌

褶皱

背斜

岩上拱

起层向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一般成山,有时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岩层向

下弯曲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一般成谷,有时成山(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断层

地垒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地堑

两个断层之间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

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利用向斜找水: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2)利用背斜找油: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4)地下隧道的开凿应避开向斜部位,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5)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排查纠错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本质区别在于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

()

2.长江三峡的形成主要是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

3.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并非所有背斜中都蕴藏石油。

()

4.山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谷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

5.华山、庐山、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等地貌发育都和断层构造有关。

()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

选择题]

1.读下列两幅景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景观都是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的

B.甲乙景观都是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

C.甲景观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乙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

D.天山山系与乙图所示景观是成因相同的地貌

命题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

选择题]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完成2~3题。

2.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3.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

命题点三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

选择题]

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

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

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回答4~5题。

4.①②③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

A.气井、水井、油井B.气井、油井、水井C.水井、气井、油井D.水井、油井、气井

5.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是(  )

方法技巧

1.地质构造剖面图判读程序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意义,试题多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载体。

在判读地质构造剖面图时,一般遵循以下思路:

(1)建立正常地层的特点模型

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

(2)判断地质剖面图中的特点

①是否弯曲→背斜或向斜的地质构造。

②是否有断层线→断层地质构造。

③是否有岩层上下错位→地垒或地堑的地质构造。

(3)判断岩层新老关系

①正常状态的岩层→下老上新。

②背斜→两翼新、中间老;向斜→两翼老、中间新。

③侵入岩层的岩体→侵入的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形成时间晚。

2.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先后的判断

地质事件发生的一般过程:

(1)岩层在不同的地质年代发生沉积,形成沉积岩;

(2)在特定的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挤压发生弯曲,形成褶皱;(3)岩层由于受挤压或张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4)岩浆在地质作用条件下喷出或侵入岩层;(5)岩石圈表层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新的岩层。

以上是对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作的一般性分析,实际的地质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不一定完

全符合上述的一般过程,在分析时,应结合地质构造剖面图作具体分析。

核心点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主干精讲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2.主要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表形态

实例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蒙古高原的戈壁、新疆的雅丹地貌

流水

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谷纵横的地表形态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分布普遍,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常见于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分布地区,如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贵州织金洞、重庆天坑等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阿尔卑斯山的角峰、挪威的峡湾、北美五大湖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海蚀陡崖等

福建平潭岛的海蚀地貌、台湾北部野柳地质公园的海蚀地貌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山口处)、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三角洲(河流入海口)

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地貌等

塔里木盆地的沙丘的形成、黄土高原的形成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东欧、中欧平原的波状起伏,日内瓦湖

海浪沉积

波浪向海岸运动,速度减慢,形成海滩

广西北海银滩、海南三亚亚龙湾海滩

排查纠错

1.风化作用就是在风的作用下对岩石产生的破坏。

()

2.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

()

3.所有外力作用都存在沉积物的分选现象。

()

4.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沙滩是海水侵蚀地貌。

()

5.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

预测演练

命题点 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预测题型:

选择题]

石钟山,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并撰写闻名的《石钟山记》。

读“石钟山景观图”,完成1~2题。

1.苏轼在文中写到“徐而察之,……空中而多窍”,“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由此推断,构成石钟山的岩石应为(  )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

2.据作者考证,石钟山命名是由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而得名。

造成这种发声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归纳总结

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

区域

特点

主导外力

干旱、半干旱地区

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风力作用

湿润、半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地表径流大

流水作用

高山地区

气温低、冰川发育

冰川作用

沿海地区

海水运动

海浪作用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河流上游

地形陡、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

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

河流中下游

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

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

②风力作用

地区

特点

典型地貌

风的源地附近

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

离风源较远地区

风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

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

核心点三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主干精讲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融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2.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

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排查纠错

1.地壳物质循环就是组成地壳的物质通过各种过程生成地壳的过程。

()

2.岩石中常含有化石是岩浆岩区别于其他岩石的重要特征。

()

3.板块在生长边界处相互分离,在消亡边界处相互汇聚。

()

4.海沟一般存在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生长边界处。

()

5.海底岩石年龄距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

()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预测题型:

选择题]

1.花岗岩在我国分布广泛,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判断,表示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甲、①B.乙、③C.丙、④D.丁、②

命题点二 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

选择题]

2.读下图,关于图中A、B、C、D四处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是由于板块的张裂作用形成的B.C处所在的大洋,其主要海域分布在南半球

C.B处是火山作用形成的海沟D.D所在大陆处于美洲板块内部

方法技巧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

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探究点 地壳运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典题例析

(2013·北京文综)读图,回答

(1)~

(2)题。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2)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审题破题

破题关键

具体分析

关键点1

关键信息:

甲地岩层特点与地貌特征

设问指向:

峰林景观主要分布区

甲地为石灰岩分布区,峰林为喀斯特地貌。

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包括云南、贵州和广西)

关键点2

关键信息:

图示地层顺序及地质构造特点

设问指向:

图示各处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甲处为峰林山顶,受侵蚀作用最强烈的应该是峰林区的谷地。

乙处为谷地,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丙处岩层界面与坡面一致,且为背斜山,岩层破碎、疏松,容易下滑形成滑坡。

结合丁处岩层形态,其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其地形为向斜山

预测演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冲积扇B.河漫滩C.河口三角洲D.侵蚀平原

2.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

A.沉积作用,1月B.搬运作用,4月C.沉积作用,7月D.搬运作用,10月

黄土台塬是由黄土所覆盖的、阶梯状倾斜的台状地。

读“我国黄土台塬主要分布区及景观示意图”,回答3~4题。

 

3.我国黄土台塬主要分布于(  )

A.晋B.陕C.豫D.甘

4.形成黄土台塬覆盖物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

 

一、选择题

1.造成下图岩石层层剥离、不断破碎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2014·浙江模拟考试)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2~3题。

2.形成该群岛的主要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3.图示板块的水平运动属于(  )

A.地质构造B.岩浆活动C.内力作用D.变质作用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5.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

A.①B.②C.③D.⑥

(2014·山东淄博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地下空间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

A.石灰岩→抬升运动→流水溶蚀B.石灰岩→流水溶蚀→抬升运动

C.石灰岩→受热变质→流水溶蚀D.受热变质→石灰岩→流水溶蚀

7.图示区域的主要问题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 ②地表水缺乏 ③土壤盐碱化严重 ④工程建设难度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8~9题。

8.该区域地质构造的主要成因有(  )

①流水沉积作用 ②风力侵蚀作用 ③地壳水平运动④地壳升降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

①甲地 ②乙地 ③丙地 ④丁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B.②地的成因与华山相同

C.③处地质构造易储存地下水D.④处是由于地壳受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山地

11.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

A.①河道比③狭窄,①位于③的上游B.①处流量一定大于③处

二、综合题

12.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判断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甲、乙的地形。

 

(2)简要分析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4)公路在山区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____________形弯曲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____________地带,从____________(背斜或向斜)部位穿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