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我的PE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016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我的PE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总结我的PE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总结我的PE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总结我的PE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总结我的PE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结我的PE观.docx

《总结我的PE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我的PE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结我的PE观.docx

总结我的PE观

陈玮:

我的PE观

“人生很难规划”,这句话有些道理!

小时候,先是想当医生,后是想当兵,结果高考之后碰到的第一个“没想到”就是学了会计。

在20世纪80年代,中学毕业的出路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能考得上大学在同学眼里就算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记得填报志愿的时候,兰州商学院刚刚恢复本科招生,当时招生的只有两个专业:

商业经济学和财务会计学。

那时,会计在我脑海里的印象还是电影《白毛女》里黄世仁的管家穆仁智的形象——戴个瓜皮帽,手里拿个算盘跟着黄世仁晃来晃去,所以我最后报的志愿是商业经济,感觉这个专业要比会计学强不少。

但由于报考商业经济的人太多,我最后被调剂到财务会计专业。

进校后我一问同学,发现80%的人报考的都是商业经济。

无奈,我只好和“算盘”打起了交道。

从被动地学习会计到喜爱会计,直到最后自己还有幸师从中国会计学泰斗葛家澍先生学习并取得了会计学博士学位,这一切都是“没想到”。

记得1991年去厦门大学读书的路上,我还碰到一件与算盘有关的趣事。

在火车上,我遇到了一位老会计,聊天时他的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

不知你的算盘打得多快才能当会计博士啊!

我们读会计,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一句话——“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会计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会计知识为我现在的投资和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会计报表不仅可以看到企业经营的全貌,还可以据此判断企业未来的价值。

现在的会计不用再打算盘了,但会计对企业经营最本质的意义还存于核算之中。

会计知识能够让投资家在投资过程中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第二个“没想到”就是自己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

那时觉得老师是个穷饭碗,整天和学生打交道没意思,工作也缺乏挑战性。

可由于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毕业后统一分配工作,自己无法选择职业,结果老师这份工作我一干就干了近15年。

现在回想起这段职业历程,感到它对我的人生影响巨大:

首先,老师这份工作练就了我很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甚至改变了我以往内向的性格;其次,老师这份工作要求我必须不断努力学习,只有不断学习和钻研,才能站好那个讲台。

而且正是这份站讲台的工作成就了我的学业,从本科到博士,从国内到国外,让我的学识和见识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由于有过多年的教学经历,从2002年开始从事PE投资工作以来,我似乎还没有过足当老师的瘾,陆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国家会计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给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和总裁班的学生上课。

  讲课不仅给我带来了传授知识的愉悦,也令我得到了学生的尊重,同时对于自己的人际拓展和投资业务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很多听过我讲课的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我的投资人,还有些学生的公司也成为我投资的项目。

在复旦大学获得的“最受学生欢迎老师奖”,也令我的教学与投资工作变得更加愉快而有意义。

  第三个“没想到”是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也很有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从事PE投资。

1999年,我作为访问学者从荷兰商学院(BSN)访学归来,国外一年的访学经历让我很想把多年所学在实践中操作一下。

老师这个职业让人很容易就知道人生最终的结果,如果想继续接受挑战,应该从事具体的企业管理或财务工作。

我在大学里一直在教别人怎么做生意、做核算,却从未亲身实践过,纸上谈兵的味道有点浓,想想就这样在学校里待一辈子多少有些不甘心。

于是在我35岁的时候,我来到了中国最具创业精神的城市——深圳。

刚来深圳的时候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当时听说创新投刚刚成立,就投了一份简历去应聘,尽管我当时对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还一无所知。

半个月后,经过当时创新投总裁阚治东先生不到10分钟的面试之后,我就从一名老师成为了一个满怀创业梦想的深圳人,而阚总也成为我从事投资的第一位领导和老师。

从事投资的紧张和压力与我当老师时的职业状态完全不同,当时的工作热情不仅源于想挖到报纸上所说的20世纪最后一桶金——创业板,也因为这份新职业给我带来的新奇和挑战。

作为一个深圳人,时间一晃便过去了11年,从创业板说开又停,从“中国懂得风险投资的人不超过5个”,到如今连普通百姓都知道创业板和市盈率,PE投资在中国投资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也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不仅见证和参与了中国PE和创业板的成长历程,同时也深深爱上了PE投资这一行业。

从创新投到东方富海,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从只知道会计到懂得了投资和管理,从PE的退出实践到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满身活力到双鬓染白。

现在的我,离那个需要“打算盘”的会计职业越来越远,对PE投资的热爱却愈加浓烈。

PE投资这个我从没想过从事的行业,已然成为我人生最后的职业规划和选择。

  很多年轻人都梦想能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希望能够爱一行干一行。

而我的经历却告诉我要干一行爱一行,把自己的理想规划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中去,从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快乐。

人生也许就是由很多“没想到”构成的,这或许正是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所在。

  陈玮

2011年国庆于深圳

内容简介:

  经济的高速增长,商业模式的快速变化,为近二十年的中国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创业机会,也使得中国的投资业风起云涌。

每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背后,都有着投资的助力。

获得投资也成为创业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关键。

但是疯狂追逐PRO-IPO项目的高额回报,投资人和管理者之间的职责不清,让中国PE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迷雾。

在中国特殊的商业和资金环境下,中国的PE形成了怎样的投资逻辑?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PE有哪些不同?

未来PE将走向何方?

(一):

热钱下PE大众化之忧

  “创投老兵”,最早从事创业投资的元老、中国创业投资十佳基金管理人、中国杰出风险投资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东方富海投资董事长陈玮先生,向你讲述十年投资心得,归纳出中国式投资逻辑和要点,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第一部分中国PE:

下一个10年的新故事

  中国PE的春天总是那么短暂,属于PE的似乎只有夏天和冬天两个季节,要么无人问津,要么一拥而上。

2006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中国PE的发展,总是跟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波动,经历了“热——冷——热”几轮来回。

2006年、2007年,PE的财富故事刚刚在资本市场显现,嗅觉敏锐的热钱就开始涌入PE。

而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又立刻让PE跌入冰谷。

2010年开始,PE再次热了起来,千军万马涌入PE,“钱多、人多、手狠”成为目前PE的现象。

从PE的冷热交替中,不仅可以看到钱和人的走向,也可以看到政府对PE的监管态度。

  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何让PE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避免不是发高烧就是打寒战的状况;如何让PE走出自己的稳定发展曲线,而不再依附性地波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议题。

  热钱下的PE大众化之忧

  2007年以来,众多来自楼市和股市的民间资金进入私募股权行业,催生了新一轮的PE热,并导致这一行业出现“三多三少”现象:

机构小的多,大的少;热钱多,经验少;PE多,VC少。

这些热钱往往以炒股票的心态做PE,希望通过IPO(首次公开募股)在短时间内带来“快钱”,导致Pre-IPO项目竞争激烈,投资价格快速攀升,令人忧虑。

  “他们才出8倍市盈率,还有那么多限制性的要求和条款,我们出12倍,不需要对赌,也不参与管理。

”2008年,我们的投资项目已经第三次被其他投资机构以这样的方式“抢掉”了。

这一现象背后,是投资机构的遍地开花,而且PE远远多于VC(风险投资)。

  2008年年初的PE大会和第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更能让人感受到PE、VC的滚滚热浪:

以前几百人的会,现在规模过千;以前参会免费,现在几千元的票价还挡不住潮涌的人流;现在去饭局,一桌人递过来的名片中,常常会有四五张印着私募股权或私募基金投资公司的各种头衔。

这场始于2007年的PE热,让我们感觉又回到了2000年VC热的时节。

  “钱”的属性决定“投”的属性

  不过,2008年的PE热与2000年的VC热不尽相同。

2000年的VC热属于“创业板拉动型”,它的出现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准备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二是中国市场受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VC机构创造的投资神话鼓舞。

那一时期,VC概念刚进入中国内地,很多人对此还是一知半解,政府的资金成为投资主流。

而2008年的PE热属于“财富效应型”,民间资金的参与热情远高于2000年的VC热,最直接的原因是它们受到了中国企业在美国和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带来的可观收益的激励,以及即将推出的创业板的利好。

从2007年来看,国内PE领域的非政府资金已经接近70%,资金总量是2002年的4倍多,民营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量增加很快,已经成为股权投资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目前有“三多三少”现象:

小的多,大的少;热钱多,经验少;PE多,VC少。

  首先,国内的PE和VC,仍处于发展初期,专家理财的观念还正在形成中,所以投资机构募资难,规模小。

虽然投资机构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管理资金规模几千万元的小型机构,全国管理10亿元以上资金的投资机构没有几家。

这也导致很多机构的持续投资能力、经验积累都还不够。

  其次,由于热钱多,有经验的管理人少,投资多倾向于追逐IPO项目。

现在市场上流传的投资赚大钱的故事太多,大家都在讲“过五关斩六将”,却很少有人讲“败走麦城”。

人们看到的都是些成功的经典案例,都在计算着投资上市后几十上百倍的收益,少有人看到那些失败的案例。

这个以前只有外资一枝独秀的投资领域,被钱追逐着:

钱是“热”的,投资也温度不低,导致Pre-IPO项目竞争激烈,投资价格攀升很快。

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投资一两年后就上市的故事,人们都在以炒股票的心态做PE,希望热钱能通过IPO在短时间内带来“快钱”。

  另外,LP(有限合伙人,为PE的出资者)和GP(普通合伙人,为PE的管理者)界限不清晰,LP都想当GP,认为出钱的人就是管理的人,简单地认为有钱就能作投资,导致投资领域的专业性不强。

  第三,私募股权投资有VC“PE化”、PE“Pre-IPO化”,即投资阶段后移的倾向。

只要有可能去IPO的项目都变成了“靓女”,投资者蜂拥而上,“风投”变为“疯投”,热钱追着项目走,项目随着价格上,甚至有些中介机构建议企业采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融资。

价格和关系成为PE投资实力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早期项目却少有投资者问津。

2007年,有80%的投资投向了项目发展的中后期,很多以VC为主的机构也进入了PE领域。

热了PE,冷了VC,形成“PE投资靠酒量,VC投资靠胆量”的尴尬局面。

  不过,投资后移倾向的出现,也不能都怪PE及VC们,因为说到底,还是“钱”的属性决定了“投”的属性。

  中国本土私募投资机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拿短钱干长活”,很多资金都来自于房地产和前几年股票市场中赚来的快钱,真正的长线资金如社保和保险基金,才刚刚开始进入直接投资领域,行业内的主流资金还是企业和个人的快钱,有限合伙制也刚刚开始在PE和VC投资中采用。

人们都太着急,恨不得所有投资都像做股票,今天听到消息明天就能套现发财。

我们基金的LP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咱们今年有几个能上市,能有几倍的回报”,而其时基金成立还不到一年。

这样的问题让我觉得哭笑不得的同时,却也能够理解。

因为对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讲,这是他们第一次将自己一分一角赚来的钱交给别人来管理,他们能这样做,在中国投资领域就已经意义非凡了,7~10年才能有回报,对民间资本来讲或许时间确实太长了。

有钱不专业是万万不能的

  在PE和VC行业里钱是万能的,但有钱不专业则是万万不能的。

不管VC还是PE,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投资活动,是要由专业的GP来从事的投资活动,不适合大众参与。

它与股票投资有着不同的行业规则:

股票投资就像是鱼池里捞鱼,股权流动性强,在二级市场上投资一旦发生亏损也能立即止损;而股权直接投资仿佛在大海里钓鱼,要靠更专业的人员和工具,会面对更大的风浪,你可能会捉到一条鲸鱼,也可能连一只虾米也捞不着,血本无归。

由于股权的流动性较差,尤其是在企业处于发展的低谷时,这也是股权流动性最差的时候,要实现马上退出往往是不可能的任务。

因此,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件风险高、专业性强的事情,投资加增值服务是这个行业的重要特点。

增值服务能力也是PE和VC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从事私募股权投资,选择好GP,确定一个正确的投资理念,并坚守这一理念非常重要。

投资最怕的就是投资策略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市场的冷热而冷热。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GP,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专业背景,最好是双学历背景,本科学理工,研究生学管理,不仅懂技术还要懂企业;第二,要有企业管理的经验,了解企业,这点非常重要,做过企业和没做过企业的人对企业的理解完全不同,GP可以不懂技术,但一定要懂得管理;第三,要熟悉资本市场,要把投资的企业做上市,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则是最基本的条件;第四,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谈判技巧,因为“谈话”会成为投资和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活动;第五,要有资源整合能力,人脉关系广阔,具有组织才能,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且能够发现和满足这种需求;第六,要眼光独特,善于从众多的企业中发现好的项目;第七,还要有点“运气”,投资、退出的时机都要把握好,投资太早风险大,投资太晚赶不上,要对整个影响投资的宏观、微观形势进行分析才能把握恰当的机会。

  在所有这些条件中,对企业综合判断的“经验”最为重要。

世界上大多数专业人士都可以由学校培养,但能够做VC和PE的GP是学校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时间和实践才能培养出这个领域最为重要的专业投资能力。

  专家型的GP是创业企业的教练,教创业者怎样做企业。

一家企业的成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从投资到退出的时间周期内,GP每投资一块钱,也会为企业投入一块钱的增值服务。

VC在这一点上更为明显,做VC要有耐心和眼光,要帮助企业成长和发展。

对PE而言,则要有行业整合的经验和视野。

一个成功的VC投资项目,要靠“50%经验+30%钱+20%眼光”,而对PE而言,这个公式也许要改为“50%钱+40%经验+10%运气”。

  另外,PE和VC的成功需要一定的资金规模,做PE和VC的特点是通过项目成功的概率来覆盖失败的概率,对于VC更是这样。

成功的项目中往往伴随着项目失败的必然性,这就要求投资机构一定要有适当的规模,通过资金配置和投资经验,让成功的收益超过失败的成本,VC才能取得收益。

如果是小规模的投资机构,管理成本、人才和投资成功率都难以保证,对投资资源也是一个浪费。

稚嫩的PE之花承受得了夏日骄阳吗?

  本土的PE、VC热,让我们这些经历过冬天的人又喜又忧。

喜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真正进入了投资时代,PE行业经过近10年的培育,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并培养了一批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这与2000年的VC热只追逐创业板的概念不同。

忧的则是2008年PE热有大众化的倾向,造成了个体规模不足、机构数量过多的现象,而且投资阶段后移,早期项目得到的关注度不够,PE对企业的增值服务能力不够,行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大家往往看到的都是领奖台上光鲜的面孔,是XX、阿里巴巴、同洲电子、潍柴动力的财富传奇,谁也没看到这些项目成功背后PE和VC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更看不到那些倒下去的失败投资。

  我们不喜欢冬天,但同样担忧夏天。

中国的PE,特别是VC,经过几年漫长的严冬,才逢春天,却很快就进入了盛夏,不禁让人担心,这稚嫩的PE之花能承受得了夏日的骄阳吗?

有时候,过热的天气带来的危害比冬天更为严重。

2002年VC潮水退去时,有近一半的投资机构悄然离去,等这一轮热浪退去,还会剩下几多PE和VC?

  进入2008年6月,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

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市盈率下降,对投资市场的PE和VC未必不是一件好事,PE热也应该降降温了,理性的资金与理性的投资对PE和VC来讲同样重要。

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希望它能真正成为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和提升管理的平台,成为PE与VC退出和增加投资能力的通道,而不是一个热钱的投机市场。

  同在2008年6月,全国社保基金宣布投资鼎晖投资和弘毅投资两家机构,开启了真正意义的长线资金投资本土投资机构的大门。

只有出现一批能成熟地理解PE和VC内涵的LP,中国才会出现百亿规模的投资基金,成长起更多有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专业GP,本土的VC和PE才会走向国际化和专业化,才能够与外资机构相抗衡,也才会产生真正高水平的投资家和投资案例。

  

(二):

PE退出渠道忘掉创业板和IPO

我在写《绝不能停了IPO》一文的时候,发现一个无奈的数据: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的IPO平均每年就会停止一次。

参照这个现象,将PE在中国的10年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我们就更能理解PE过去在中国发展的艰辛,也更深刻地体会到退出渠道是PE的生命线,维持生命线的平稳对于PE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尤为关键。

  2009~2010年,围绕创业板的新开和发展,结合资本市场的IPO,我陆续写了5篇文章。

这些文章对一些数据和现象进行了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分析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千万不能停了IPO。

有个台湾地区的投资专家说过:

PE=高科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一面旗帜,对企业家和创业精神具有导向作用,没有了资本市场作为退出渠道,PE也就只剩下高科技了。

因此,IPO的生命线意义,对PE而言,短期来说是退出的利益,长期来说,则是PE的整个环节。

经历了黑暗才知道光明的宝贵,如今良好的IPO环境更是值得珍惜和爱护。

  忘掉创业板,忘掉IPO

  2000年追逐创业板概念,2007、2008年追逐Pre-IPO概念,许多PE在这两次追逐中很受伤。

事实上PE决定投资与否的标准应该是企业的持续成长性而非IPO概念。

创业板来了,本土PE也要回归投资的本质,忘掉创业板,忘掉IPO,关注并帮助企业成长,以避免在追逐中受伤害。

  2009年4月1日前夜,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此后又发布了相关配套细则。

这次,“创业板来了”显然不是个愚人节的玩笑。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创业板蹉跎10年后终于重新启动。

渐行渐近的创业板,无论对本土PE、创业企业,还是对中国资本市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兴奋之余,本土PE更需要冷静和理性。

  创业板定位:

务实与成长兼顾

  中国创业板的诞生过程曲折,但又不走寻常路。

不过从该《暂行办法》看,无论与2000年那套未能与世人见面的创业板标准,还是与海外其他创业板市场相比,其对中国创业板的定位都显得更加清晰,理念更加成熟,标准也更加符合中国实际。

  从定位与立板理念看,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市场应当截然不同。

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以“既往业绩+资产规模+未来成长”为主,看重企业的资产和规模、过往的业绩和规范成熟的程度;创业板的立板理念则是以成长性为标准,以“技术或模式创新+未来成长”服务于中小创新型企业,更看重企业的成长性和未来。

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定位,让创业板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创业板,三板市场中的企业发展了,就可以上到创业板;创业板的企业规模大了,可以上到主板,资本市场的层次更加鲜明、功能更加完善。

从《暂行办法》看,中国创业板充分体现了注重企业成长性这一特色。

  从上市标准看,中国创业板的进入门槛则较纳斯达克等海外市场相对更高。

“任何企业都能上市,时间会证明一切”,这是纳斯达克市场的口号。

从20世纪70年代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设立至今,全球已有41个创业板市场。

在上市标准上,绝大部分市场相对宽松,除在流动性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外,在财务指标上一般只要求有活跃的经营记录,对赢利等并没有特别规定。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研究,目前全球41个创业板市场中,分别有9个和10个市场对赢利能力和运营年限作了要求,比如,纳斯达克资本市场的财务指标为股权权益500万美元或市值5000万美元或持续经营的净利润75万美元,营运历史不低于1年;日本加斯达克市场(JASDAQ)对企业成立年限无要求,财务指标为净资产2亿日元以上、最近1年纯利润或经常利润5亿日元以上,如果发行额超过50亿日元则无赢利要求;韩国科斯达克市场要求上市公司成立3年,对风险性公司无财务指标要求;香港创业板只要求企业有两年活跃业绩记录,没有最低赢利要求;英国替代投资市场、新加坡赛斯达克市场(SESDAQ)则均无赢利和营业记录的要求。

  海外创业板市场在赢利能力、资产规模运营年限等方面的低标准,既是创业板独特定位的要求,更有争夺上市资源的考虑。

但上市标准与监管要求存在跷跷板效应,上市标准的降低,就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设定灵活的上市标准的同时,实施严格的退市制度和监管制度,也是海外成功创业板市场的共同特点。

  而中国创业板最大的特点是,在关注拟上市企业成长性的同时提出了赢利要求,通过设定财务指标适当地提高了准入标准,比如规定企业要持续经营3年以上,与主板一致;赢利标准无论是两年1000万元还是最近一年500万元,比过去、比其他国家都高得多;同时,还规定企业应该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募集资金用于主营业务,并规定企业须具有持续赢利能力,不得存在6种情形。

  尽管对创业板的上市标准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通观《暂行办法》,我们认为它还是比较符合中国实际的,理由有二。

其一,中国资本市场虽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考虑到整个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和创新型企业的不确定等特点,强调上市前的赢利对稳定市场建设仍然必要;其二,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因此,市场资源的“卖相”对市场本身的稳定有相当的影响。

同时,中国上市资源众多,只有提高标准才可以实现优中选优。

国内创业板最大的优势是上市资源充裕,据媒体报道,按照目前的创业板标准,仅深圳一地符合条件的企业就有1100家,因此,在净利润上有所要求,适当提高上市门槛,有利于保障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监管的效果,并能够有效防范风险。

  有国内源源不断的优质创新企业做支持,中国的创业板有理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板之一。

同时,我对创业板未来的完善也有几点建议:

其一,监管层的考量重点应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与未来发展的潜力,应防止只见赢利指标、不见未来成长的旧式判断路数;其二,与其对创业板参与者的准入进行限定,不如进一步强化拟上市企业的风险提示和对保荐机构的风险约束,创业板的活跃需要人气,应当让所有人有机会分享创业板带来的投资机遇,并承担自主投资的风险;其三,创业板的股票发行机制应更加市场化,在风险充分揭示的前提下,应当把价格的决定权赋予市场。

PE投资:

回归企业,忘掉IPO

  中国要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为经济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少不了创业板这样的资本利器。

从PE行业看,创业板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明星企业的背后往往有着一批默默无闻的PE在鞍前马后地扶持,创业板的设立将使PE特别是VC的退出通道层次更丰富,也推动了PE们去尝试更加积极的投资策略,大胆投资那些银行看不上、主板和中小板摸不着的创新型企业。

PE是创业板的“看门人”和创业企业的“教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引导创业企业走上创业板的作用。

因此,《暂行办法》公布后,各投资机构的热情再度高涨。

不仅网上流传着多个版本的“首批登陆创业板企业候选名单”,列出了150家甚至300家候选公司,而且围绕创业板也再度出现了投资机构“抢项目”的情况。

这些现象与2000年创业板热潮以及2007、2008年的情况有着几分相似。

  我们不能忘记2000年所谓创业板出台的消息给PE带来的痛苦回忆。

以深圳为例,2000年,针对当时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深圳市有关部门推荐了首批23家预选企业。

很多PE按图索骥,对这些“上榜”公司进行投资,不仅投资价格互相攀比,投资方还要挤破脑袋找关系才能投得进去。

最终,23家企业中除了太太药业等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