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650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docx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0163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

网教专业:

公共课2016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63】A卷

大作业满分:

100分

一、简答题:

(选做8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哲学思维分为三类型:

一、形式逻辑。

二、辩证法。

三、其他(卜卦、占星术、凭空预言、灵感等)。

  形式逻辑思维的特征:

按规定的标准将事物细分为类、科、目等,先分析,后综合,以此得出结论。

其表述非此即彼、清晰可见、缜密入微、自成体系。

  辩证思维的特点:

按对立统一的法则,把事物一分为二,两者既对立又相互转化,在更高的阶段上获得统一。

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其阐述对立的两个方面各自的性质,且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断上升统一的动态过程。

  其他思维的特性:

不依据事物的本质或活动的规律,只是根据特定事物(蓍草、龟纹、卦爻、陨星、心灵感应或某些自然灾害)现象的某些征兆(甚至于凭空臆断)断言事物发展的结果。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品质是什么?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唯物主义哲学有哪些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实物、结构、系统 

(1)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作为一般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在方法论上我们称之为实物观。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自然科学为依据,但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方法论上以结构主义为代表。

 

(5)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

方法论上以系统观为代表。

 

5、矛盾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

它是对社会现象作定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

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

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

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与范畴有哪些?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有五对,即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

7、什么是实践?

实践的基本构成是什么?

实践的概念:

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主体是目的,客体是手段

8、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什么?

运动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的滞后性是生产关系发展的一般特点。

生产关系的超前性是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并不反映生产关系发展的普遍规律。

9、什么是改革?

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改革指对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经济基础。

特点是自上而下,非暴力

10、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创造性地运用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形成的根本工作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方法论,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群众观点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具体有:

1、尊重人民群众能够自已解放自已,反对包办代替;

2、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

3、一切向人民负责,处处关心群众利益。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就是党的利益。

对人民群众负责就是对党负责。

必须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为人民利益修规划错,反对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事要同群众商量,只有先当群众的学生,然后才能指导群众运动。

1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有哪些基本职能?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

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2、货币的职能: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

12、什么是剩余价值?

其实质是什么?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必然会产生剩余价值,其本质是把劳动力看作商品用来交易之后所产生的价值盈余,劳动力在里面扮演工具一样的角色,在他们每天按时间生产出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的利润之后,还要按资本家的规定无偿工作若干时间,来为资本家赚取利润,剥削一说就是如此而来,只要私有制存在一天,剩余价值就不可能被消灭,他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相反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工人就会越来越少,对科技的依赖会越来越强,拿现在的时代来讲,就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利用和剥削,以赚取高额的产品附加值,即剩余价值,将生产环节脱离出来,并制定一套规则以各种名义对其剩余价值进行隐藏,让人误以为是不存在剩余价值,科技说,生产力说就是由此而来,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及本质从过去到现在是一脉相承的

13、什么叫资本的有机构成?

它的不断提高会产生什么结果?

资本技术构成:

是指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的数量之间的比例。

2、资本价值构成:

是指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3、资本价值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4、随着资本总量的增大,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下降

14、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产物,是由于社会制度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与其他经济危机不同,而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着明显的周期性。

所谓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就是二战以后的经济危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6--8次经济危机.但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危机的严重程度以及后果等,都远非战前可比.究起原因,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具有阶段性,基本矛盾尖锐化是这个运动过程的一个阶段,一种表现形式.当基本矛盾趋于尖锐的时候,在经济领域其他重要矛盾(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企业生产与社会生产的矛盾等)的交互作用下,经济危机就会暴发.具体来说,有以下原因.一是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即所谓结构性危机.其中产业结构失衡是集中表现.产业结构直接引发就业结构产品结构方面的矛盾,从而出现经济混乱,暴发危机.对经济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如果处理的不好,也有可能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二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引发的.尤其是重要生产资料长期积压严重过剩,一旦波及其他领域,有可能触发危机.三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失误引起的。

政府用以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如使用不当,也会诱发经济危机.四是当世界经济不景气或者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领域发生严重问题,可能引发地区性的经济危机乃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方式有哪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

  1、国家同私人企业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即同政府密切联系的私人企业。

2、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双方共有的垄断资本。

3、国家同垄断资本完全溶合表现为国有企业

16、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二、论述题:

(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生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答: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百多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近七十年中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都反复证明,无产阶级事业只有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即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前进。

任何别的思想理论、别的政党都不能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指明解放的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这就要求我们正视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唯心主义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者都把虚构的脱离物质的意识当作现实世界的本原,在这一根本点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部也往往互相混杂或交错.唯心主义能够长期存在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的可能性.人类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中就存在着认识的二重化和唯心主义的可能性.唯心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发展还有一定的社会根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利益对哲学的存在和发展起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规定哲学家概括现实和利用思想资料的倾向.

17、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什么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规定物质,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这一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

(此知识点2002年文科多选题第16题考查过)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二元论是错误的。

  第二,它坚持和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它指出,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即能够被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和认识。

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坚持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第三,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和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有绝对性,适合于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有相对性,只适用于解释自然现象。

后者证明和丰富前者;前者对后者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第四,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不仅可以解释自然的物质性,而且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它不仅是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缺陷的进一步克服,而且是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

  第五,它为科学的发展和一切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说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意义?

答: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过去的35年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使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达到了较高的程度;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生产效率较低,使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近年来,环境恶化严重,资源破坏加剧。

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5、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再实践”思想,对于实际工作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科学的反映论,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根本特征。

它认为人的认识是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主要表现是: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同党的群众路线的群众观是一致的。

第二,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是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智慧和经验集中起来,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形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三,坚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是认识无限曲折上升发展的过程。

总之,"实践--认识--实践"和"群众--领导--群众"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7、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

8、如何正确而科学地认识民主的本质。

答:

所谓民主,其本质就是强调"民意至上”。

然而民意,必须从质和量的两个角度来看待。

从质上讲,民意应该是代表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公意”,从量上讲,民意应该是体现社会绝大多数人意愿的"众意”。

只有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民意。

所以,民主应该是国家权力的民主、制度形态的民主、公民权利的民主的有机统一,才能既保证人民权利的有效实现,又保证国家权力的健康运行。

9、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

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脉搏牢牢把握在人民政府手中,这一点从货币的控制权中可以体现(因为货币的控制权=工业+商业,有了它,80%的经济就由掌控者决定,其中不包括对其他产业的干涉权),而资本主义的货币控制权在少数的私有银行手中,政府以国债来换货币,处于被动局面(《货币战争》中提到)。

2,由于最高法律的规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可直接插手经济调节,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只能高举“凯恩斯主义”,没有合理的法律规定进行宏观调控。

3,其实,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源泉为“智力成果”,节约更多成本,更持续发展,但其国家的大部分收入会预支给中央私有银行来发行货币,以作市场贸易活动,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没有付货币发行的国债!

4,经济危机只是“少数人”的一次“剪羊毛”的行为,惯用的手段就是超级通货膨胀,用原先5%的货币收购资产。

5,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延展性“强,政府的权利之大,远超过资本主义制度,使得”人民“的政府单方面受社会群众的制约。

6,现阶段的发展是在两种国际条件下发展的:

1,资本主义国家自顾不暇;2,政府的宏观调控。

这只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代表日后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的教育制度的不合理,间接地导致科技的起色远不如经济发展之快,所以,中国现在还是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分析题:

(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

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

1、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要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提高人寿命,是应对社会存在的体现.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政府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均寿命的成就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体现.

2、

(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延长人民的寿命就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2)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提高人均寿命,可以使人民感受到社会进步和幸福,从而提高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进步.

2、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

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思考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

材料一:

2006年11月20日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83路车站摔成了骨折,鉴定为8级伤残。

老太指认主动过来搀扶她的彭宇为撞人者,索赔13万多元。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宣判:

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

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材料二:

2009年10月21日,天津的许云鹤以30公里时速行驶,见69岁王秀芝在翻越隔离栏时摔倒,停车搀扶被指认为肇事者。

2011年6月,天津红桥区法院判决许云鹤即使未撞,也有驾车惊吓王老太摔倒的可能,应赔偿10·8万元。

材料三:

2011年8月26日中午,江苏的殷红彬驾公交车经过立交桥,见一辆三轮车翻倒在路边,一老年人被压在车下,于是停车和乘务员一起下车救助,被怀疑撞倒老人。

幸亏客车监控全程记录了整个过程,证明其是助人为乐。

这使石老太一家陷入舆论谴责之中…

(1)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法”与“德”的相互关系?

(2)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在确立社会价值取向时应该扬什么?

弃什么?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具有普遍约束性。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

 

 2.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如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等来制定或执行的。

   

3.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法律是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4.国家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官判案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但有的时候的却要面对社会的各种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从道德和法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不可避免的要考虑价值取向。

    

(2)“扬”与“弃”,应该扬什么?

弃什么?

   

答: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具体地说,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 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弃”),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所谓扬弃就是吸收好的,去除不对的,然后准备进行第二次飞跃。

所谓飞跃就是从错误中吸收和改进。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运用全面、动态、运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进行一次否定的同时是感性认识,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必然会从之前得到改进和吸收,从而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去,这样一来,之前的否定就和下一次 的进步联系上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扬弃”!

三大规律告诉你:

否定之否定;联系与发展;质变与量变。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涉及到道德论理问题,更是引发了社会热论。

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法规规定我们扶老人是义务的。

但是一旦超越了道德的底 

线,扶起老人,给予老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面临被诬告的嫌疑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 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

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

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社会的公德已经破产了。

显然,似乎作为社会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社会道德、价值观等显然并非法律的范畴,但现在却通过跌倒老人该不 

该扶的讨论,让道德与法律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整体,靠法律来彰显和维护社会道德、来彰显公德,似乎变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必然,这不能不说这和 

谐社会的悲哀;显然卫生部的技术性回复是根本解决不了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社会病。

这个问题,全社会需要反思,法律更要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当然在需要保护自我的前提下,同时也奉劝那些不知恩图报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辰未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