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
居则曰:
,_________,________?
”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
“ , ,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_____________。
”
3.《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
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 。
”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 , 。
”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
。
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9.《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 。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子路的性格直率,从“ ”可以看出;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更谦虚,从“ , 。
, , , 。
”几句对话可以看出;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 , , ”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
二、《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 ; , 。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 , 。
4.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
, 。
5.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 。
6.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 。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 ; ?
, 。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 , , ”。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 , , 。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 , , ?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
”
12.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
他又说“ ”,这是不仁道的;“ ”,这是不明智的;“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 ”,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三、《窦娥冤(【滚绣球】)》 关汉卿
1、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指现实善恶错位“ , ”与应有的天道公理形成鲜明对比。
2、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指责天地:
“ !
, ”对天地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做了深刻颠覆。
3、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借窦娥之口直接指责质问天地,从根本上否定天地的存在意义的句子是“ , ”。
4、关汉卿的《窦娥冤》里,窦娥认为天地本该分辨清浊,但是她所看到却是是非不分的乱象,表现这层意思的句子是“ , ”。
四、《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组比喻,从而引出了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7.《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对自己喜好之物要知足的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谦虚有修养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游乐要有限度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慎始慎终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远离奸佞小人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取守天下不同是因为做法不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谏太宗十思疏》指出帝王是承受上天使命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谏太宗十思疏》用反问语句指出帝王不必代替百官职务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自谦的口吻,强调明智之人(帝王)比自己更懂得不积德义不可能安定国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道德不宽厚,不能克服欲望,就如同挖根求木茂,堵源求泉流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人们会各尽其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五、《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
5、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
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
这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
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
六、《阿房宫赋》杜牧
1.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倒置式的暗喻。
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
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六国论》苏洵
1.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提出“六国破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辟论点,其中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_________________”,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苏洵《六国论》“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
3.古人写文章爱引用前人话语作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孔子曰:
‘三人行,_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
‘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史论贵在立论精警,如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
_________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__________,非天下也”,宋代苏洵的《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皆借古讽今,发人深省。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辛弃疾对英雄刘裕的无限景仰。
6.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人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
“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
”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武力抗秦坚持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谏逐客书》李斯
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
3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4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5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6“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7夫子哂之。
8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10“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二、《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答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8.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吾其还也
三、《窦娥冤(【滚绣球】)》 关汉卿
答案:
1、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福贵又寿延
2、天地也!
作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4、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四、《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