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522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docx

遂宁城市风貌规划

目录

一.文字说明

1.规划对象2

1.1遂宁市概况2

1.2规划范围3

1.3规划内容和要求3

2.规划思想3

2.1规划依据3

2.2规划目标3

2.3规划原则4

3.风貌评价4

3.1城市风貌总体评价4

3.2城市风貌因素评价4

4.风貌定位——遂宁市城市风貌审美特征5

4.1审美特征与风貌定位5

4.2风貌定位概念解读6

5.风貌分区6

5.1山水风貌区6

5.2观音文化风貌区7

5.3民俗文化风貌区7

5.4现代都市风貌区7

6.风貌规划7

6.1山水风貌规划7

6.2建筑风貌规划8

6.3景观风貌规划10

7.风貌感知12

7.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12

7.2风貌感知视线分析12

8.风貌保障14

二.图纸

01.区位分析图

02.风貌评价图

03.风貌分区规划图

04.山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5.水体风貌控制与引导图

06.建筑形式控制与引导图

07.建筑高度和色彩控制与引导图

08.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09.标志景观系统规划图

10.道路景观系统规划图

11.风貌感知场所规划图

12.城市视线系统规划图

1.规划对象

1.1遂宁市概况

1.1.1地理位置

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

市域南北长108.9公里,东西宽90.3公里,面积5300平方公里。

遂宁市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

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资阳,西连德阳,北靠绵阳。

距离成都、重庆各230公里,与两大城市呈等距三角关系;与省内绵阳、内江、达州等地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

川鄂、绵渝公路在此交汇,达成铁路穿境而过,成南高速路建成通车,遂渝快速铁路已经开工建设,遂宁即将成为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

1.1.2历史沿革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恒温平蜀后置遂宁郡,取息乱安宁之意,遂宁由此得名。

因其四面环山,又名“斗城”。

东晋以后,曾为郡、州、府、县、地区和地级市治所。

建国初期,即为遂宁专署所在地,辖遂宁、蓬溪、射洪、三台、盐亭、中江、安岳、乐至和潼南九县。

1958年10月并入绵阳专区。

198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

2003年撤市中区建船山区、安居区,现辖船山区、安居区、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两区三县。

1.1.3自然概况

1)地质地貌

遂宁市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中褶皱构造带内。

地貌类型较单一,为典型的川中丘陵区;区内丘陵广布,平坝狭小,沟谷河流纵横,丘陵占市域面积的93.78%。

其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东北高、东南低,由东北向东南呈波状缓倾。

最高处海拔674.4米,最低处海拔250米,地震基本烈度属6度地区。

2)水文地质

涪江为遂宁市主要水系,流域面积5134.9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51%。

其次是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的3.49%,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215毫米,为四川盆地径流低值区。

地表水资源总量(不含过境水)仅11.39亿立方米,人均拥有量327.68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总量为2295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3307万立方米,占总补给量的58%。

水能资源蕴藏量54.24万千瓦。

3)气候

遂宁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热同季,降水较丰沛。

年平均气温17-17.4℃,霜期平均为66.2-81.6天;年平均降水量927.5-993.5毫米,降水分布以市域中部最多,向南、北西三个方向逐渐减少。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06.9-1471.8小时;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年静风频率68%,年平均风速0.6米/秒。

1.1.4城区概况

遂宁市主城区位于涪江沿岸冲击平坝,截至2004年市区聚居人口5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9平方公里。

省道205线、成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及正在建设的遂渝铁路、遂渝高速公路在城区周边交汇,城市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主城区现沿涪江带状发展,河西主要以遂州大道贯穿,河东新区大部分路网已基本建成,两岸通过新建的涪江三桥和涪江二桥联系。

河西旧城区及创新工业园区路网已基本成形。

安居城区现主要沿琼江南岸发展,国道318线从城区东、南侧穿过。

1.1.5特色文化

遂宁市具有多种民俗文化,杂技、龙灯舞、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莲箫、打围鼓、平台戏等民俗活动仍保留延传。

他们丰富着遂宁人的生活,塑造着遂宁的城市精神。

其中观音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北宋年间中国人又创造了新的关于观音身世的故事。

将观音传说为妙庄王妙善公主的女儿,为了救父亲献出自己的手臂、眼睛,然后化身成观音。

而这位妙善公主的故乡恰恰在遂宁市,这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具有“三教合一”的深刻文化涵义,能为保护、开发遂宁市的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2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遂宁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362.64平方公里,

1.3规划内容和要求

规划内容包括:

1)城市风貌评价;2)城市风貌定位;3)城市风貌分区;4)城市风貌规划——包括山水风貌规划、建筑风貌规划、景观风貌规划;5)城市风貌感知;6)城市风貌保障,即相关的政策措施。

其中风貌评价、定位、分区、具体规划、保障满足了本风貌规划的基本要求,而城市风貌感知是本规划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是从人的心理出发,构建一个对城市风貌的感知系统的过程,能够使本市具有审美特色的独特风貌通过各种形式如山水、建筑、公共空间展示出来并在人的心理层面形成一个城市的风貌意向。

2.规划思想

2.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2002年8月修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实施细则》(2003年10月)。

(4)《遂宁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5)《遂宁市河东新区城市设计》

(6)《遂宁市渠河沿河景观带设计》

(7)《遂宁市河东新区RBD概念规划》

(8)《遂宁市过军渡风景文化旅游区概念规划方案》

(9)《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0)《遂宁市广灵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1)遂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2.2规划目标

该项目是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将遂宁建成中国西部人居最佳环境城市之一以及2010年前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环境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而编制的。

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框架下,旨在通过对城市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工景观研究,从总体层面确定遂宁的整体城市风貌框架,确定城市风貌体系和要素,强化遂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具有独特风貌的“观音故里,西部水都”的城市形象。

2.3规划原则

(1)和谐遂宁——生态和文化的保护性原则

遂宁的城市风貌中由山水为主要载体的生态环境以及观音文化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遂宁的文脉所在,本规划的首要原则就是对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保护。

(2)发展遂宁——旅游效益最大化原则

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遂宁的城市风貌可以为旅游产业化提供重要的引擎,本规划紧紧围绕观音旅游这一主题,为遂宁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3)自在遂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风貌一方面是为了塑造城市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造福于人民,优美的城市风貌必须被遂宁人民所感知,本规划充分考虑到遂宁人对城市风貌的感知问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3.风貌评价

3.1城市风貌总体评价

遂宁市现有空间格局是两山、三水、一城,有山有水。

山群环抱城区,水体将城区分隔成两个片区,山、水、城融为一体,自然环境优越;城市巴蜀文化、观音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城市局部景观环境优美,建设较为成熟,但老城区建筑布局较为无序,建筑景观没有特色,城市整体环境有待整治,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3.2城市风貌因素评价

影响遂宁市城市风貌的因素主要有山水、观音文化、民俗文化、都市建筑与景观环境。

3.2.1“净水”风貌评价

遂宁市内江河、溪沟众多,纵横交错,遍布全市,有700多条,其中本次规划范围内有涪江和渠河、联盟河、开善河三条河流。

城区涪江为季节性河流,12月到次年3月为枯水期,4~5月和10~11月为中水期,6~9月为洪水期。

联盟河为常年性流水溪河,渠河为人工河。

三条河流贯穿整个城区,河道有收有放,水质良好,水面平静,给人一种干净、宁静、祥和之感,再加上滨江人工景观和沿河自然景观的融合,在观音文化的大背景下,又给人一种神秘感。

3.2.2“灵山”风貌评价

遂宁市北部、东部和西部主要是低山和高、中丘地区,各山系山丘多呈连座状连续展布,山丘走向多呈北向西、北东向或北南向;城市中部及南部为中、低丘地区。

本次规划区域处于中低丘,规划范围内广泛分布馒头状山丘,山丘连续性差,多呈串珠状或孤丘状,较高的山丘少,多孤立出现。

遂宁市植被较为丰富,山上植物有常绿针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林、竹林、疏林灌丛,如黄葛树、龙柏、柏木、垂柳、枫杨、泡桐等。

但植被多为人工造林的次生植被,原生自然植被已经被破坏,自然景观荡然无存。

虽然山体海拔不够高,但由于广德寺、灵泉寺两座佛寺坐落其中,再加上观音文化的源远流长、植物景观和园林景观的优美,遂宁的山显得异常的灵秀。

3.2.3观音文化风貌评价

遂宁市民风古朴,这是一种博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溢漫在山水之间的灵气。

观音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根基深厚。

自古以来,与遂宁有关的观音传说故事很多,最广为流传的是观音三姊妹均出生在遂宁,系妙庄王的三个女儿。

“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

”“妙善公主遂宁出生,出家修行得道成观音。

自宋、明以来,遂宁每年都有三次由信众自发组织的观音朝山香会活动,每年妙善的生日(2月19日)、出家日(6月19日)、涅槃日(9月19日),遂宁及周边六七十个县及省外信众,甚至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的信众也慕名前来朝山进香,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遂宁的观音菩萨已经大众化、人格化,远远超出了佛教本身所包含的单纯内容,她与地方性歌谣、传说、民间谚语、地方戏曲等融合,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

遂宁的观音香会节已不单是朝山拜佛的庙会节,它成了民俗文艺节目演出和商贸交易、地方名特小吃、寺庙特色素食展示和经济文化交流盛会。

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遂宁的观音民俗文化成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蕴含了改善人们道德心理、道德人格、道德规范,从而美化人生和社会的宗旨。

观音民俗文化是遂宁旅游文化的灵魂,是遂宁旅游资源的核心,但有待挖掘。

广德寺和灵泉寺两大寺庙的观音文化很浓厚,但终究只是城市的角点,观音文化还没有完全渗透到城中。

3.2.4民俗文化风貌评价

遂宁市民俗文化比较丰富,有川中大乐、杂技、龙灯舞、桃子龙、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莲箫、打围鼓、平台戏等。

精彩的民俗文化丰富了遂宁市民的业余生活,在加上打牌、喝茶、吃火锅等文化使市民的业余生活更加自在。

虽然滨江广场较大量建设,但文化活动场所还需要加强建设。

3.2.5都市建筑与景观环境风貌

遂宁市的建筑均为现代建筑形式,川中古建筑较少,建筑缺乏时代的界限;建筑高度大多一致,多为八层,没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而且将自然景观视线阻挡;古建筑色彩比较保守,主色调为灰白色,新兴建筑局部采用绛红色,显得比较鲜艳,建筑色彩的无规律性和反差性让人觉得城市建筑空间布局的混乱。

遂宁景观环境建设较为缺乏,公共绿地景观较少,但构建的潜力很大。

滨江景观带已经建成,融入了观音文化和宋瓷文化,成为城市最受欢迎的地段,再加上沿江的住宅小区和商业娱乐设施,使沿江路颇为繁华。

4.风貌定位——遂宁市城市风貌审美特征

4.1审美特征与风貌定位

所谓审美特征,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美学征象、标志。

而一个城市的风貌定位,就其本质即找出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的风貌意义上的美学标志。

遂宁市自然风貌主要体现在山与水,人文风貌主要体现在观音文化与民俗文化。

遂宁市的水河道有收有放,水质良好,水面平静,有洁净、宁静、祥和之感,滨江人工景观和沿河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升华成一个审美特征就是“净”,这里的“净水”就是遂宁市城市风貌中水的风貌定位。

遂宁市的山具有风景秀丽、文化丰富、宝寺通禅的特点,升华成一个审美特征就是“灵”,这里的“灵山”就是遂宁市城市风貌中山的风貌定位。

观音文化和民俗文化一方面通过上述的山水体现出来,更大程度上反应在遂宁人的文化活动上,比如与观音有关的佛教活动观音香会节、川中大乐、杂技、龙灯舞、桃子龙、彩莲船、车车灯、狮舞、腰鼓舞、打莲箫、打围鼓、平台戏等等。

这些活动都反映出遂宁人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由山水、文化而生,进而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精神与气质。

这些文化升华成一个文化意义上的审美特征就是“自在”。

从而我们得出了遂宁市的风貌定位为——净水·灵山·自在城。

4.2风貌定位概念解读

上面阐述了遂宁市风貌定位的基本概念,这里还要进行具体的解读,从而指导规划中对净水灵山和自在城的体现。

“净水”主要是通过遂宁市“西部水都”的城市形象、风貌来体现的。

遂宁市区有涪江、联盟河、渠河等形态各异的水体,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而在过军渡水库下闸后将在市区中心形成观音湖,为“净水”的内涵浓重的添上了一笔。

“灵山”主要是通过遂宁市的东山、西山的风貌来体现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观音菩萨在山中修为仙长,遂宁的山自然就拥有了灵性。

山上所建古刹,屹立千年,山中清泉被世人奉为灵泉。

遂宁山的风貌,具有“灵山”的风韵。

无论是“净水”、“灵山”抑或是遂宁独具特色的观音文化、民俗文化,都反映了遂宁的一个重要的城市精神“自在”,水的“净”体现的是遂宁人民如水般宁静淡泊的心情;山的“灵”体现的是遂宁人民对禅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和体验;观音文化体现的是遂宁人民对观音传说的崇尚,体现了从善如流的城市精神;丰富的类型各异的民俗文化,如川中大乐、平台戏、打莲箫、龙灯舞、彩莲船、朝山拜佛等等,都体现了遂宁人民的乐观、自在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遂宁的城市风貌,通过山水、文化勾勒出一幅怡然自得的风景,体现出“西部水都,观音故里”的独特韵味。

5.风貌分区

本规划根据影响遂宁城市风貌的要素进行分区,包括整体风貌分区和特征风貌分区两个层次。

将城市整体风貌分成四大区,分别是山水风貌区,观音文化风貌区,民俗文化风貌区现代都市风貌区。

为了更好的突出风貌的特征,又将大的风貌区进行了细分,形成特征风貌分区。

5.1山水风貌区

根据山水风貌区主要构成要素:

山的山形、植被及园林景观;水的水态、尺度及园林景观,分为“灵”山风貌区和“净”水风貌区。

5.2观音文化风貌区

观音文化风貌区包括宗教建筑环境和宗教活动场所。

宗教建筑环境主要集中在广德寺、灵泉寺、静业禅寺等建筑及周边绿地。

5.3民俗文化风貌区

民俗文化风貌区包括民俗建筑环境和民俗活动场所。

5.4现代都市风貌区

现代都市风貌区由城市的现代建筑组成,包括居住风貌区、工业风貌区、道路广场风貌区(商业、文化、娱乐、办公等)、其它功能风貌区和科教风貌区。

6.风貌规划

6.1山水风貌规划

6.1.1“灵”山风貌引导与控制

(1)城区山体规划为生态林地、农业旅游林地、园林景观林地三大功能区.

(2)东西山风景区的城市生态林地,在现有树种的条件下,加强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的种植与保护,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林地,对整个遂宁市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有重大作用。

(3)农业旅游林地分三种类型,第一类为观果赏果观叶观型旅游林地,利用本地植物,构成梨园、黄果树林、板栗林、蓖麻松、杉、枫杨、慈竹、斑竹、紫竹、苹果树、金橘核桃、石榴、枣树林等,可供人们旅游赏景,采果游乐等,同时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形成四季变化丰富的山体风貌景观。

第二类为农家乐林区,为了控制农家乐对城区山体的继续破坏,在这一规划专门用地,将农家乐集中在一起便于管理与控制。

第三类为赏花旅游林地,主要种植大片的油菜花,桃花,荷花,桂花海棠,朱槿,红花继木,木芙蓉,锦葵,蜀葵,木香花,四川丁香等本地花卉植物。

(4)园林文化林区,以展现观音文化为主,并融入巴蜀,形成一系列主题文化园林。

(5)加强建设观音文化景点和山体轮廓控制点。

观音文化景点主要由现状的广德寺和灵泉寺,以及新规划的观音大佛广场构成。

山体轮廓控制点宜为结合山体的至高点设置观景平台,园林景亭等,并控制周围的树种高度,勾勒出美丽的山体轮廓线,同时与城市中的各主要广场等景观节点形成对景,相映成趣。

6.1.2“净”水风貌引导与控制

(1)西城区老城部分局部改造渠河水系,新规划区引进涪江水系形成城西水网。

(2)东城区规划为新区,在改造原有联盟河的基础上新挖掘一条新的南北向河流,使他们形成东城区水系骨架,并沿主要道路和主要景观带规划水系,加强两条人工河的联系,与景观绿地系统形成城东区特色景观水系,使居民、游客无论行在哪都能感受到遂宁的“净”水,感受到“西部水都”的魅力。

(3)突现观音湖“一池三山”特色景观,城区最北的袁家坝,主要结合观音文化建成生态湿地公园。

湖中心猫儿岛,规划为强调观音文化的观音岛,岛上布置中心广场,广场规划设计一标志性构筑物,构成遂宁市的城标,岛上建筑控制高度,并与观音文化风貌相协调。

南端小河洲,规划为民俗文化公园,分别设置有川中大乐、龙灯舞、桃子龙、彩莲船、车车灯等文化活动场所,可供市民游乐,亦可让游客参与,让人感受遂宁深厚的巴蜀文化底蕴。

6.2建筑风貌规划

6.2.1建筑形式引导与控制

(1)山水园林建筑

该区建筑以衬托自然山水之美为原则,以仿明清园林建筑形式为主。

在靠近现代都市建筑区的范围内可点缀现代建筑形式。

该区不宜采用仿欧建筑形式。

现代建筑应和自然山水风貌相协调,不宜采用给人以过于炫目华丽感觉的建筑形式。

建议该区建筑采用坡屋顶形式,材料宜用木材、石材等乡土材料。

(2)观音文化建筑

该区建筑形式要体现古朴的建筑风貌。

应保留现有寺庙建筑——广德寺和灵泉寺的建筑形式,其他建筑形式定位为仿唐宋建筑形式。

此区域尽量不建造现代建筑。

新区建筑应该和寺庙建筑群在形式上协调,避免新建筑对现有环境的破坏。

该区域建筑宜采用坡屋顶形式,宜多采用曲线的造型。

该区建筑材料以乡土材料为主,严禁使用玻璃和钢材。

(3)民俗文化建筑

该区建筑形式以现代建筑形式为主,靠近观音文化建筑区范围的建筑可采用仿唐宋建筑形式。

(4)现代都市建筑

该区建筑形式以现代建筑形式为主,按建筑的性质分为居住、工业、道路广场、科教、其他功能建筑等5个分区。

规划目标是营造现代大城市氛围,体现建筑的时代风貌。

居住建筑区宜采用现代建筑形式。

其中的多层住宅建筑宜采用现代建筑形式,高层住宅必须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别墅建筑宜采用川中传统民居形式,可以采用仿欧建筑形式。

工业建筑区不宜采用仿古和仿欧建筑形式,宜采用现代建筑形式。

重要道路沿线建筑和广场周围建筑以现代建筑形式为主,体现现代大都市建筑风貌和时代感,应该体现柔美、轻灵的特点,建筑材料宜采用玻璃和钢材;在靠近观音文化建筑区的范围内,建筑以仿唐宋建筑形式为主。

科教建筑区宜采用现代建筑形式。

其他功能建筑以现代建筑形式为主。

6.2.2建筑色彩引导与控制

建筑色彩规划是为了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美观的人居环境。

建筑色彩主导了城市的色彩,对城市风貌的影响很大。

(1)山水园林建筑

该区建筑色彩应与其建筑形式相适应,要注意和山水风貌的和谐统一,规划确定其主色调为浅黄灰色。

在此范围内的建筑主色、辅助色禁止用原色(如红、黄、蓝等),以及高明度、高彩度的颜色;建筑立面广告颜色的种类及广告面积需要严格控制;严禁对山水风貌有破坏或与之不协调的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

规划本区建筑主色宜选择浅灰色,辅助色宜选择浅黄色,点缀色宜选择红灰色。

(2)观音文化建筑

该区建筑在保留现有建筑色彩的前提下,新建建筑应与历史建筑的色彩相协调,体现清新淡雅的古风。

规划确定该区建筑主色调为灰白色。

在此范围内的建筑主色、辅助色禁止用原色(如红、黄、蓝等),以及高明度、高彩度的颜色;建筑立面广告颜色的种类及广告面积需要严格控制;严禁对寺庙建筑群有破坏或与之不协调的规划方案和实施方案。

规划本区建筑主色宜选择白色,辅助色宜选择青灰色,点缀色宜选择色彩感较为厚重的颜色。

(3)民俗文化建筑

该区建筑色彩以浅黄色为主,局部可采用高明度、高彩度的颜色,不宜大面积使用原色;在靠近观音文化建筑区的范围内建筑色彩以浅黄灰色为主。

(4)现代都市建筑

规划该区建筑色彩宜醒目、明快,尽可能营造轻松、繁荣的环境氛围。

规划居住建筑主色调为灰白色;工业建筑色彩定位为白色和浅灰色;重要道路沿线建筑和广场周围建筑主色调为浅黄色,局部点缀蓝色和红灰色;科教建筑色彩确定其主色调为淡黄色,局部可使用高彩度、暖色(如红灰色、蓝色)。

6.2.3建筑高度引导与控制

(1)山水园林建筑

该区建筑以1-2层的低层建筑为主,易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观音文化建筑

在该区范围内控制高层建筑,严禁建设12米以上的新建筑,以期和保护的古庙相协调。

(3)民俗文化建筑

本区域可以适当引导建设高层建筑,丰富城市轮廓线。

高层建筑的选址不宜处在城市的视线通廊范围和山体景观保护范围内。

(4)现代都市建筑

分为居住、工业、道路广场、滨水四个类型进行高度的规划。

现代滨水建筑高度:

涪江临水街坊的建筑以中、低层为主,新建建筑高度控制在15米以下,严禁建设高层建筑。

结合视线通廊达到显山露水效果。

现代居住建设高度:

新区以多层建筑为主,在明珠干道以北以及开善东路以南的新居住区可以引导建设高层建筑。

现代工业建设高度:

现代工业建筑以2-3层的低层建筑为主,在此区域内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可以采用高层建筑。

道路广场周边建筑高度:

道路广场周围的建筑要与道路、广场尺度相协调,保证山水景观的渗透性。

6.3景观风貌规划

6.3.1景观风貌规划原则:

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城市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状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的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历史性原则:

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6.3.2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1)绿地景观风貌总体定位:

建立完善的绿地景观体系,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整体风貌,构建城市特色绿化,烘托重要景观节点,形成连续的绿化景观。

(2)绿地系统构成要素:

城市周边生态绿地:

保护并整合城市东、西两侧的东山风景区和西山风景区,构建城市防护屏障,优化城市生态基础;同时对山体植物进行配置,形成丰富的季相变化,使其成为城市绿化的大背景,

滨水开敞绿带:

充分利用城市滨水空间较长的优势,形成以涪江为主体,渠河和联盟河为辅助的城市滨河绿化景观带。

构架城市绿化走廊,注重城市绿化渗透,形成滨水绿化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的渗透与融合。

街道绿网:

要求城市道路绿地构成要素与环境设施要素相结合,协调城市空间与道路景观;同时形成绿化网络,实现绿化景观的连续界面。

重要绿化节点:

猫儿洲、卧龙山公园(广德寺)、灵泉寺、湿地公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